登陆注册
20131800000009

第9章 地理学家

李冰

我国战国时期水利学家。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曾在岷江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排除水患,灌溉千里沃土,是我国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李冰还兴修了沫水和汶井江的水利,又治理了洛水,即现在官渠堰和沱江灌区的前身。

张衡

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公元78~139年)。公元112年,担任太史令,主持天文观测。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解释月亮的盈亏和日月蚀的成因,并算出“周天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是一年。明确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在地学方面,他曾绘制过地图。一生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含大量的地理内容。是我国以至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郭守敬

我国元代水利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公元1231~1316年)。精通天文、历法、水利和地理等学科。公元1262年任都水监,修复了黄河沿岸许多河渠,其中著名的有长达120公里的汉延渠,这些河渠的修复,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天文方面制造仪器很多,著名的有能自动报时的“七宝灯漏”,观测恒星位置来确定时刻的“星晷定时仪”和“日月食仪”。此外,郭守敬还建立了北京的司天台(天文台),并实测了许多地方的纬度。在历法上,在1276年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授时历》,推算出一年的天数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仅差26秒,和现行公历一年的天数相同。

郑和

我国明代的航海家(1371~1435年)。回族。公元1405年,郑和远航西洋,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等地,历时两年经印度西岸返回。后来于1407-1409年、1409-1411年、1413-1415年、1417-1419年、1421-1427年、1431-1437年出海,前后28年之间,7次出国,先后到达40多个国家。郑和每次出海都有详细的航海记录,记载了航海方向、航程远近、停泊地点和海洋礁滩的分布,这一记录就是现在的《郑和航海图》。

李四光

我国现代地质学家(1889~1971年),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建国前一直从事与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等职务。在地质学的理论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创立了地质力学。他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的现象,建立了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构造体系;并分析了我国大地构造体系,确立为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及扭动构造体系三种类型,探索了地壳构造运动与矿产分布的关系。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测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

竺可桢

我国现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1890~1974年),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大学教授地理学、气象学。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建立了史地系。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竺可桢对中国气候和中国地理的综合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早期研究包括台风、东亚季风,对我国气候与农业生产、物候学、中国历史变迁以及中国自然科学史等多方面都有开创性的成就。

托勒玫

古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约公元90~公元168年)。其主要研究成果《地心宇宙体系》(托勒玫体系),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间,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这一思想在天文学界统治达1300年,直到哥白尼发表日心体系。托勒玫著有《天文学大成》。托勒玫还是一个一流的几何学家,在立体几何研究上有许多创见。在地理学方面著有《地理学指南》一书,载有如何根据经纬度绘制地图的说明,以及用经纬度表明欧、亚、非洲许多地方的位置的地图。他的地理学是包括制图学在内的教研地理和地方志。在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哥伦布

意大利航海家,新大陆的发现者(1451~1506年)。哥伦布14岁时就开始海上生活。1476年,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认为地球是圆的。在西班牙于1492年率领87名水手从巴罗斯港出发,70天后到达巴哈马群岛的华特岛,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发现新大陆。1493年返回西班牙。后来又进行了三次航海,到达多米尼加、瓜德罗普、波多黎各、牙买加等地,同时还发现中美洲海岸。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因此称当地为西印度群岛,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他曾经尝试寻找向西的航道环绕地球一周,但没有获得成功。

马可·波罗

意大利旅行家(1254~1324年)。1271年从亚得里亚威尼斯出发,经过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过戈壁沙漠于1275年到达内蒙古,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待,在中国十七年,遍访中国的各个地方。1292年离开中国,返回威尼斯。1298年马可·波罗因战争被俘后,口述由他人创作了《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马可·波罗的伟大旅行和探险,并在书中介绍了东方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使西方对东方有了一些了解。

麦哲伦

葡萄牙著名航海家(1480~1521年),第一个环绕地球旅行的人。1505年曾离开里斯本到达印度马尔巴拉海岸,继续航行后于1511年到达马六甲海峡和马鲁古群岛,于1512年回到里斯本。1518年出任西班牙远航队长,于1519年率领船队从圣罗卡出发,航行三个月后于1519年3月到达阿根廷南部。1520年绕过维尔京角,进入了一个海峡,最后终于到达一望无际的大洋。为了纪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功绩,后人将这个海峡称为麦哲伦海峡。当麦哲伦穿过海峡的时候,看到南侧岛屿上有印第安人的篝火,就给这个岛命名为火地岛。进入南海后,船只在赤道无风地带上,洋面风平浪静,于是将它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穿过赤道,于3月到达关岛,最后在菲律宾东侧登陆。1521年4月在一次混战中被杀害。在船长的带领下,其余船员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这次航海证明了地球的确是圆的。

瓦伦纽斯

德国地理学家(1622~1650年),是欧洲地理学的主要发动者。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地理和历史》和《日本的宗教》。1960年发表《普通地理学》,本书在广泛的科学基础上提出地理学的总纲,首创了地理分类学,并设想了专门的地理学规划。内容涉及数理地理、气象学、水文地理及自然地理。《普通地理学》在欧洲一百多年内被公认为权威理论。

洪堡

德国自然科学家,近代地质学家(1769~1859年)。是气候学、地磁学、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1790年到1804年之间和法国科学家邦普兰在南美洲考察,测定了安第斯山主峰,探寻亚马孙河的源头,对美洲的平原、丘陵和高山进行了勘察,历时5年。他研究秘鲁的寒流,曾经将这种寒流命名为洪堡寒流。其重要的著作有《1799-1804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1790年考察了安第斯火山活动情况,推翻了岩石全部为沉积形成的错误结论。洪堡是世界上第一个绘制全球等温线的人,也是第一个发现植物分布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区别的人,同时在很多领域成为研究的开创者。1946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将柏林大学命名为洪堡大学以纪念洪堡对自然科学的伟大贡献。

李希霍芬

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1833~1905年)。曾任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1860年到东亚考察,历经斯里兰卡、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国;后来到美国和匈牙利考察,对火山岩和金矿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于1868-1872年期间到达中国的许多地方进行考察,调查地质、矿藏、黄土、海岸性质与构造线的分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分布。著有《中国-我的旅行和研究》一书和《中国地图集》。

白吕纳

法国地理学家(1869~1930年)。主要研究人文地理学。他将人文地理的领域缩小为只涉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占有,着重研究人类在地表的事业,把这些事业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事业。主要著作有《人地学原理》一书。他宣扬人地相关论,强调心理因素是人地关系的媒介,并把这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魏格纳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1880~1930年)。大陆漂移说的倡导者。曾任汉堡海洋观象台研究部主任和格拉茨大学教授。1906年为了考察高空气象,取得乘坐气球52小时的世界纪录。魏格纳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气象和地质学。1912年发表了他的《大陆漂移说》,1915年发表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大陆漂移说的专著《海陆的起源》。他的大陆漂移说是受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的启发,特别是大西洋东岸的非洲几内亚湾与南美洲巴西的大陆轮廓极其吻合。他坚信这种吻合不是偶然的。通过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以及古气候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同类推荐
  • 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

    在爬行动物的世界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为什么鳄鱼在吃食物的时候会流眼泪?蜥蜴为什么要断掉自己的尾巴?蛇又是如何拿自己的舌头当鼻子用的?$$总有太多的疑问困扰着我们。此刻,让我们带着众多的疑问,翻开《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把舌头当鼻子用的蛇:爬行动物》。在众多身怀绝技的爬行动物的陪伴下,开始愉快的阅读之旅吧!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明,他们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也给后人展示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书分辉煌古中华、灿烂的世界文明、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的传承四大版块。
  • 必懂的军事知识

    必懂的军事知识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雪樱殇

    雪樱殇

    有一种花,她很娇小,但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她以淡雅的身姿,生长在国度的每一个角落里。几千年的时光飞逝,地面上的人们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死轮回,花儿却丝毫不改她的容颜,不改她的气质与清香。身边的人曾经告诉我,花的名字叫雪樱,每一片花瓣便象征着一个生命。她纯洁、美丽,更重要的是她的一尘不染。我想,这也正是雪樱花名字的由来。
  • 江湖符箓师

    江湖符箓师

    第一次见到鬼,我不害怕,听说鬼只是平行人间的一缕煞气!但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似鬼非鬼的东西,我真怂了,因为那种体验让我一辈子无法忘怀!符箓师是我唯一的出路,我要救出她!
  •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搞笑幽默滑稽故事

    本书所讲的笑话都与幽默有关。所以应知道什么是幽默。“幽默”这个词不能以汉字的字义来解释,如用汉字解释,它的本意是寂静无声。随着历史的步伐,这个词的本义已无人再用了。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幽默是从英语humor一词中音译过来的,用《辞海》的定义说,是“通过影射,讽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
  • 禁符

    禁符

    千万年间修炼至破碎虚空的方法有很多种修斗气,修剑意,修灵魂,修肉体,修奇毒等等。看主角如何在无法破碎虚空的一方符纸之上,创造自己的修符之路
  • 梦有来世

    梦有来世

    梦有来世,梦即来世。人皆有梦,梦却未必是来世。一切皆宿命,潜移默化中,早已注定。时也,命也,缘也!!!平凡少年皓辰意外穿越异世大陆-天梦大陆,于天风城欧家崛起,一路斩断荆棘,勇往之前。遇幻儿,同患难,共进退。天梦城中,归故乡。梦醒,方知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的真实!
  • 求雨

    求雨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灵墨社

    灵墨社

    如果,我没有看那本校刊,事情会怎样?——就不会去给文学社提建议,就不会遇见文学社社长,就不会闹得让文学社社长辞职,就不会内疚,就不会突发奇想自己去建一个社……——不过,如果不这样,我的高中生活,会多几分遗憾呢……
  • 末世狐说

    末世狐说

    末日尽头,神话灭绝。新元世界中,全新媒介力量诞生。谁是世界之主,谁能再定天地,谁能重开洪荒。诸神轮回,尽在末世狐说。
  • 绝对冒险王

    绝对冒险王

    (严重分错类了)冒险探秘,青春热血,人性与梦想,执着与友谊。。。。。本书满满的正能量海底世界,古城亡灵荒岛丛林,远古恐龙,高度文明......当原来的世界逐渐崩塌他们跨越时空虫洞,穿梭宇宙鸿蒙。寻找埋藏在黑暗深处的神秘力量。你,可愿与吾同行?
  • 妖刀逆鳞篇

    妖刀逆鳞篇

    庞大的世界观,总会发生一些被编写成诗歌为世人传唱的传奇故事。目光清澈的美少年克拉和他的大海盗朋友,为了某些事情在极地对抗着地狱的看门者……“已死之人的财宝就是被我们盯上的猎物!”他们是这么说的。俊朗的少年和鲁莽的汉子,两个好基友能在极地书写怎样的传奇呢?“唔~这不就是逆鳞么!”“嗯,以后就叫你大逆鳞了,真是个好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