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4600000021

第21章 兴趣是老师,不是老板

1.许多事情并不是兴趣说了算

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幻莫测的色彩世界而乐此不疲。

为提高自己的画技,他付出了10年的艰辛努力,但是结果却收效甚微。在他40岁那年,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真正的杰出作品。他被震惊了,他终于明白,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以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

晚年的歌德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就告诫那些头脑发热的青年,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跟着感觉走。

有不少同学对我说:我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我喜欢画卡通画,我喜欢打篮球……总之,除了读书,我对什么都有兴趣。当我问他们:“你对读书了解多少?”“你认真读过的书有几本?”“你对中学课程的核心内容知道多少?”他们大多数都是心虚地摇摇头。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根本就不了解,怎么谈得上有没有兴趣!而他们所说的所谓的对某某事情感兴趣,不过是对以前没做过的事情的好奇和憧憬以及对未来的天真的想法而已。于是我经常劝说这些同学:“兴趣是老师,不是老板,许多事情并不是兴趣说了算。”

我们要知道书书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兴趣,读书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人类。因为人一脱离母体,就变成社会的人,就要承担社会责任。过分强调读书兴趣的人是误读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格言,不知不觉地做了兴趣的奴隶。毛泽东曾说过:“一切事物,它的现象同它的本质之间是有矛盾的。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历史上没有一项事业能够只靠兴趣维系而结出硕果的。”真正的目标不应是兴趣,而是责任,我们可以在责任当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但不能用兴趣代替责任。

其实,兴趣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如果只有兴趣,而没有成就感和责任心,我们将永远与成功无缘。相反,没有兴趣,或培养不出兴趣,只要我们努力去学,同样可能学好,只是和有兴趣的人相比,学习可能意味着更少的乐趣。

没有兴趣而能够把中学的课程学好的例子太多了。我有一个学生,是个对物理、化学、生物毫无兴趣的人,但为了实现自己考上清华大学的目标,他仍然要求自己认真学好每一章、每一节,认真地记每一个定律、每一个分子式,结果他作为当年全省理科状元,如愿以偿地进入清华园学习。

没有兴趣而能把某件事情做好的事例是非常多的。

十九世纪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是一个傲慢强悍的“铁血宰相”,青年时的俾斯麦非常讨厌法律,家里逼他去上法律学院,他一直都学不好,老想着毕业以后回家继承家产也做一个庄园主。但当他父亲破产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一份公职,才能生活下去。在当时要找公职必须通过法律考试,于是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突击法律,一举通过了考试,从而走上了政治道路。

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邱吉尔,小时候数学学习成绩曾不及格,用他的话来说,他爸爸从前数学就不及格,看来他自己也不是学数学的料。但是后来阴差阳错,他竟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这个职务对任职人员的数学素养要求很高,财政收支数额庞大而且项目繁多,于是他找了好几个专家来给他补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终于可以向国会提交令人满意的财政预算。

乔羽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他曾在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里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做的工作不是文学,也不是写歌词,而是研究哲学或经济学。他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在那两个领域里坚持数年,自己很可能成为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但是,他在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耕耘,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家喻户晓的词作家,他创作的歌词伴随着美妙的乐曲进入了千百万人的心中。

有个财经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分配本应到财经部门或高校工作,但因种种原因,被分配到残联工作,同学们都说他研究生白读了。但他并没有和兴趣较劲,而是用经济学的思想方法思考残疾人问题,就残疾人的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发表了近30万字的文章。三年中写出了两本专著,还获得了相关的奖励。

不要和兴趣较劲,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总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必须去做,那么就不能以没有兴趣作为偷懒的理由。

2.不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喜欢自己做的事一生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这个认识必须切切实实地从心里认可。可我们很多同学有一个通病,总是觉得自己喜欢的就是应该做的,自己不喜欢的就拒绝接受,其实这表现出了十足的投机心理,也是十足的不负责任行为。一个有作为的青年不只是做他喜欢的事,而且也喜欢做属于他责任范围内的每一件事。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名杰出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这些杰出人士竟然在自己并非喜爱的行业领域里取得了那样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艾尔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的经历,为他寻找满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苏珊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

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非常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非常优异。毕业时她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的风云人物,在被调查时她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尔森博士直截了当地问她:“既然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苏珊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

“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艾尔森在以后的走访中了解到,许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出类拔萃,原因在于他们都有着与苏珊大致相同的思考——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着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时又无法更改。这时,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只要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即使是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专业领域,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教授崔玉华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轻松,能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但是在求学这一段时间里,就不存在喜欢不喜欢,老师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也不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然后通过这些兴趣点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著名的教育专家陶宏开说:“世上的事大致可分为三种:应该做的、不该做的、可做可不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理所当然要做的,完成它是一种使命,比如为了前途,你要努力学习,就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而上网玩游戏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

可做可不做的事你做得越少,你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高。不该做的事,就请你三思而不要行了。

世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成功是做你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

所以,我们做事的黄金法则是:喜欢自己做的事,而不仅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同类推荐
  • 防灾避险我来学

    防灾避险我来学

    事实上,除了成年人的防灾避险和保护外,我们少年儿童也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及训练来掌握防灾避险常识,这不仅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更造福全家,终身受益。学生安全问题,既关系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社会的稳定,面对灾险,其实我们可以自行应急、转危为安的。
  • 宇宙爆炸前是一颗豌豆吗

    宇宙爆炸前是一颗豌豆吗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山

    本书系统介绍了山的概念、形成、分布、特征等,并详细说明了山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让广大青少年从中了解世界各国的大好河山。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这本书是小学生注音版,为了更好的教导小朋友,他们可以自己阅读,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乐于助人,从小学抓起。
热门推荐
  • 汉末烽烟

    汉末烽烟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叛乱四起,群雄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竖子无法出头的年代,这是一个分崩离析,危机四伏的年代,这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年代,这是一个纵马狂飙,血洒疆场的年代,这也是一个史上最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历史系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意外穿越回到了初平元年二月的洛阳城,等待他的却是那场史上最为著名的大火烧过后的断壁残垣.....我叫陆渊,传奇才刚刚开始!
  • 魔君大人哪里逃

    魔君大人哪里逃

    某日,倾泠从昏睡中醒转过来的时候,池尽衍正俯身吻着她。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刚刚从嘴里滑到肚子里的那个圆溜溜的东西是什么啊!“池卿,什……什么东西?”某池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汤圆。”闻言,倾泠深深地看了一眼池尽衍,而后埋下头作沉思状。某池内心:她不会发现我把我的内丹给她吞了吧……终于,倾泠又抬起头来,瞧了瞧池尽衍,又动了动嘴巴,踌躇了半晌,开口问:“什么馅儿的啊?”某池:“……”
  • 无厘头大冒险

    无厘头大冒险

    美女与野兽,富二代和屌丝,赏金猎人和寻宝者。三位完全属于不同世界的人物为了一处神秘的宝藏走到了一起,进入一段惊险不断、意外迭起的奇幻的旅程……
  • 傲娇王妃:王爷请冷静

    傲娇王妃:王爷请冷静

    想她堂堂李微,来了个狗血穿越穿越就算了,这是哪里啊?自己还是个废柴?!
  • 被嫌弃的松哥的半生

    被嫌弃的松哥的半生

    这是比《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更负能量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让人忧伤的故事。看完后会让人怀疑这个世界,养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开卷有益,但是,开卷请谨慎。你确定要读下去吗?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崩坏的纪元

    崩坏的纪元

    这是一部史诗,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失乐园。这里没有温馨浪漫的生活,有的只是阴冷刺骨的阴谋。魔法与剑,交织成了一曲不朽长歌。------Q群:232340419
  •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谁,只要胸怀大志,洞明世事,方能数风流人物……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谠论集

    谠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