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0200000041

第41章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3)

一、佛子通孔教(曹洞万松)

中唐以来,由于灭佛等因素,佛教义学走下坡路,禅宗及时改制,借丛林制度而独步僧门,“从教人禅”成为潮流。禅宗流行过程中,不读经不学习的风气越来越盛,内外都有不满的声音,禅宗本身也起来拨乱反正,于是有宋代兴起的文字禅,导致新的争论和变化。元代则有政府明文规定,从义学沙门中选拔地方僧官,尽可能把禅寺改为讲寺,“从禅入教”一时形成大潮。北方禅宗受到的打击最大,不久归于淡薄。但是元初仍有临济宗和曹洞宗在北方活动,曹洞比临济更活跃些。

曹洞主要代表有万松行秀等,临济在北方的名僧有海云印简等。南方几乎只有临济宗杨岐派唱戏,有功利禅和山林禅两类。功利禅积极靠拢朝廷,主要有之善系和居简系。山林禅避官隐居,活跃于民间,主要是祖先系,是南禅乃至元代影响最大的禅宗流派,他们倡导的看话禅是南方禅学的主流。

行秀(1166~1246)俗姓蔡,河内之解(河南洛阳)人,跟当时南方的天童如净并称为曹洞两大宗匠。他在邢州(河北邢台)净土寺传法时,在寺旁建有“万松轩”,被人称作万松行秀。

行秀儒释兼备,宗说精通,辩才无碍。著作繁多,以《从容录》名世,继文字禅遗风;弟子成群,以耶律楚材称雄,掌中书令大权。

行秀著《从容录》,是应俗家弟子、当时的朝臣耶律楚材之请,于1223年在燕京报恩寺从容庵写成的。耶律楚材为此书作序。此书是行秀整理多年讲解公案和颂古的旧稿而成,将禅学引向考据学和诠释学。而且借题发挥,大量述说儒家、道家经典和神话故事。汇通三教,重在纳儒入禅。他的在家弟子耶律楚材、李纯甫、赵秉文等人,继承他的宗风,倡导孔门禅。

耶律楚材(1190~1244)出身辽的皇室,在金做过官。自小博览群书,精通经史。目睹战乱,于是有归佛之心,拜行秀为师,学禅三年,得到印可,号湛然居士。元初成为最著名的宰相,内修佛法,外用儒术。当时元帝想消灭汉人,将所有土地化为牧场。耶律楚材极力劝阻,才保住了中华耕地,功德无量。

二、沙门精儒术(临济海云)

印简(1202~1257)俗姓宋,字海云,山西岚谷宁远(山西岚县)

人。临济宗在元初兴盛于北方,有赖于印简的政治活动。印简在汉僧中权势最大,跟随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4朝,贵由和蒙哥都令他统领僧众。他与忽必烈联系密切,圆寂后,忽必烈命令建塔,谥号“佛日圆明大师”。

印简参与朝政,对北方禅宗和整个佛教都有深远影响。大体说来,有三件事。一件事,是影响考试僧道的规定。第二件,是以佛僧身份在朝廷宣传孔教。第三件,是培养弟子参与军政大事。

元代不但选拔地方僧官要考试,普通僧道也要考试。蒙古主考官规定:“识字的可以为僧,不识字的都还俗。”印简反对,并说自己就“不曾看经,一字不识。”其实他从小就跟父亲读过孝经。

厦里丞相问:“不认得字,怎么做长老?”

印简反问:“如今的大官人认得字吗?”

在座的蒙古官人大惊失色。

印简接着说:“应当知道世法就是佛法,道情怎么能跟人情不同?古代也有挑担的小贩建立了大功名,名垂史册。今天圣明天子在上,有如日月照临。考试僧道,应当兴修万善,敬奉三宝,以奉上天,永延国运。我等沙门的取舍问题,又何足道哉!”

据称,这次考试,是蒙古连宋灭金后的第一项文化措施。许多名僧都担心考不好,被刷下来。印简却胸有成竹,知道主上必有深意,目的是通过考试让僧人循规蹈矩,考试只是名义上的。结果人人都过了考关。

印简还积极谏劝蒙古王公贵族接受汉文化,以儒术治国。1242年,忽必烈请印简到漠北讲法,问佛法大意,受菩提心戒。忽必烈问起佛法中有没有安天下的法门,印简说:“我释迦之法,论说朝廷大事的,在《王法正论品》。道理本来很明白,不难不易。只恐怕王者不能全部做到。不如广求天下大贤硕儒,请教古今治乱兴亡之事,会有所收获的。”

忽必烈很高兴,告别时,又问:“我这一去,怎么受持佛法?”

印简奏日:“信心难生,善根难发。今天已经大发善根,就应当好好护持,专念不忘。应当不见三宝有什么过错,常常惦记百姓的生活还不够好;善抚绥,明赏罚,执政无私,任贤纳谏,一切时中常行方便。这都是佛法。”把佛儒轻松打通,不留痕迹。

印简培养弟子多人,嗣法者14位。其中刘秉忠深受忽必烈器重,官做到光禄大夫,参领中书省大事。忽必烈即位后,刘秉忠起草的朝仪和官制等一切典章,成为元代的政治制度。

三、祖先爱看话(南方临济)

南人虽然在元代被定为最末的第四等人,但作为元代最兴旺的禅宗流派的南方临济宗祖先系却宗匠辈出,有高峰圆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千岩元长等大士。他们虽然擅长诗文,喜欢搞点文字禅,但是更偏爱看话禅。这里主要介绍原妙。

高峰原妙(1238~1295),号高峰,俗姓徐,吴江(江苏苏州)人。

祖先系的法脉是这样来的——宋代慈明楚圆(986~1039)的门人黄龙慧南(1002~1069)创黄龙派,另一弟子杨岐方会(992~1049)创杨岐派。随后杨岐派从方会开始,传五祖法演(?~1104),再传佛果克勤(圆悟,1063~1135)。克勤门下的大慧宗杲(1089~1163)提倡看话禅;另一弟子虎丘绍隆(1077~1136)传密庵咸杰,出现了松源崇岳和破庵祖先两支。破庵一系就是祖先系。

高峰原妙在尊教抑禅的时势下逆潮流而动,20岁弃教人禅,跟从杭州净慈寺断桥妙伦学习,参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话头。直参得肋不至席,口体俱忘,仍然懵懵懂懂。只好转到雪岩祖钦门下,参究“赵州狗子无佛性”的话头,还是一无所获。又到径山参究,半个月后,忽于梦中想起妙伦说过的“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话头,从此疑情顿发,打成一片,以至于东西不辨,寝食俱忘。大获悟解后,游学江浙,又去临安龙须山苦行隐居9年,一次大雪封山,旬月之间不见他生起烟火,都以为他死了。雪化了后,大家进去看望,只见他正在坐禅人定,可见功夫之深。

1279年,转到杭州天目山西狮子岩,造小室住下,称作“死关”,10多年足不出户,直到圆寂。在此期间,他道名远闻,前来参学的有几万人,世称高峰古佛。

高峰原妙因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得悟,他的看话禅也就以此为中心。方法是大疑大信,“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这原是十分玄妙的。无疑则无信,无信则无疑。打成一片,也不是一片,一归何处?原妙说,功夫极处,自然入于无心三昧。既然无心,大概也就不存在“一归何处”的罗嗦话头了吧。说一道万,说有说无,有什么意思呢?又怎么没有意思呢?

中峰明本(1263~1323)也提倡看话禅,认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法久成弊,生出许多异端派别,什么五位君臣、四种料简之类,本来很好,久则成滥,流弊后人。于是就有看话禅。看话禅多了,也会生弊。明本又是禅净合一的提倡者,有“有禅有净土,无禅无净土,有禅无净土,无禅有净土”四种料简。这本来不是独创,永明延寿早就提过了。但是有人认为明本是说禅外还有净土,净土外面还有禅。明本解释说:不对不对,两家本性相通,都要了生死。生死既了,说什么禅,说什么净土呢?所以话头禅和净土念佛法门可以合一,只需把话头放在念佛心中就行。

元代末年的天如惟则也喜欢看话禅,主张禅净合一。元末的千岩元长(1284~1357)致力于禅密统一,用禅理解释密教。可是,禅宗教外别传,也说是无上密意;而密宗首先强调通达显教,又是由显人密。当代山东高密刘汉文所传的禅密功,也说是禅宗和密宗相结合的祖传功法。

门门是佛家,指归在弥陀——明朝高僧

黄教兴藏地,中土哭末法(明代教制与帝国限佛)

明代由出身和尚的朱元璋打下江山,也以他为首制定周密的崇儒限佛政策,实在是意味深长的事。

朱元璋早年出家为僧,对元末僧家的底细了如指掌。

喇嘛教的肆无忌惮和悲惨下场,以明教和弥勒教为旗帜的元末农民起义对朝廷的巨大威胁,都对朱元璋的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废除喇嘛教的至尊地位是众望所归,限制佛教的政策一一出台。废止白莲社、大明教、弥勒教等一切“邪教”自不必说,免费发放度牒又对出家年龄和人数严加控制,加上严格的考试,也出于深思熟虑:男的40、女的50才准剃度。又严禁游僧四处活动、严禁僧人和官吏交往,鼓励僧侣隐居,使我佛“法身”为之一缩。更以禅、讲、教三等划分寺院,禅僧只管参禅悟道,不能参与讲僧的讲经活动,不能参与教僧的各种法事。等级森严,不得逾越,以衣服的颜色为标识:禅僧平常穿茶褐色衣,袈裟为青条玉色;讲僧穿玉色常服,袈裟为绿条浅红色;教僧常服皂色,袈裟黑条浅红色。禅宗被皇上敲了这一闷棍,并不像昔日大德的当头棒喝那样如雷轰顶,豁然开悟,而是从此走上穷途末路。禅僧纷纷转向,光着脑袋往教僧讲僧里硬挤,或者转业他图,露出了他们的世俗相,说明大明的政策的确是正大光明,无有偏颇,深合佛意。其实,教僧和讲僧都走在同一条末路穷途上,谁钵里的粥饭都不多了。最放达无忌、随遇而安的禅门都吱吱作响、摇摇欲坠,法事教僧和义学讲僧又能风光几天?

朱元璋极力崇儒。他和刘基定下八股取士的方针,这就是科举制。考的是八股文,学科是孔门四书五经,但必须用朱熹注释的本子,考上就有官做。虽然孔圣人听见,未必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也不能因此否认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正是这个科举,曾经引起西方文艺复兴人士的强烈兴趣。不过,官场盛行的特务统治,不知考生们是否有所耳闻?否则即便考上作了大官,也等于跳进坟场,继续学习。况且朝中又有文字狱兴起,是为明代一大创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漏洞总是有的。考试严,我就猛搞私度;兴文字狱,我就闷在心里,等候发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法自毙,法尔如此。世法即是佛法,时时得到印证,何需如来动嘴动舌,动手动脚。而且海外又来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的兵舰和大炮,北面还有骁勇善战的女真和后金摩拳擦掌,虎视眈眈。到处都是参禅悟道好魔窟,谁不知道无边地狱乃是头号佛学院?一次最悲惨的坠落,日子很长很长;一次最伟大的复兴,年月很多很多。感谢所有这一切的厄运,感谢这一切促人醒悟的天赐之福吧。阿弥陀佛!

明初盛行的程朱理学,到中叶失去魅力,阳明先生(1472~1528)的新理学以“心学”的面貌出台。儒学总算有了又一次艰难和伟大的新生,其获取佛法之多,其离高妙佛法之远,都令人不胜感叹。在佛学凋零之日,横生一道阳明,也是上好景观。

说到道家,出人道儒、胸有奇谋、世传神异的开国元勋刘伯温,装疯卖傻的仙人周颠,都和朱元璋因缘深厚,关系微妙。至于明成祖和武当道士张三丰有何瓜葛,尚难确考,但明世宗压抑佛家,自服道家丹药而死,却发人深省。

佛家在明代也不是一无是处,最可以说说的是明末四大高僧,和喜马拉雅山上伟大改革家宗喀巴的格鲁派的兴盛——世事就是如此奇怪,明朝在崇儒抑佛的大政下,对佛教是有意于汉地而冷淡藏地,但是宗喀巴在藏地的伟业却大大超过当时汉地的任何一位高僧。

此外就是明末李贽(1527~1602)居士对已经转为偶像、禁锢人心的宋明理学的激烈抨击,喊出了清代居士佛教的先声。至于久已有之的禅净合一和万法归净,由于以禅宗为首的各宗已近乎绝响,到明代更加是把禅结合到净土里去,而净土也更加倾向于他力了:菩萨保佑!

而且明中叶开始,由于饥荒时常发生,朝廷为赈灾济贫,就实行收费发牒。有牒道士僧侣人数扶摇直上,寺庙道观于是激增,道佛二教仿佛再现了昔日的“繁荣”景象,直到明末。

好在资本主义正在萌芽,新生力量在悄然而缓慢地聚集。

文殊师利佛,化身宗喀巴(藏地格鲁派)

明太祖虽然取消了喇嘛教的特权地位,但是对喇嘛教仍然给与礼遇。明代藏地佛教派系很多,有宁玛(红教)、噶举(白教)、萨迦(花教)等派。14世纪末,宗喀巴(1357~1419)鉴于红教多有不守戒规之弊,立志整顿宗风。于是融合各派之长,汇成一家新学,叫做格鲁派,意思是“谨守戒律、善具德行”。由于采用噶当派教义制定其内容属于一切有部的戒律,格鲁派也称为新噶当派。这一派的喇嘛头戴黄帽身着黄服,表示持戒,所以格鲁派又被称为黄教。

宗喀巴于元末顺帝至正17年(1357)诞生在今青海西宁一个叫宗喀的地方,即今天的塔尔寺。他原名罗桑扎巴,后来人们尊称他为宗喀巴,即“宗喀地方的人”。父母都是佛教徒。未生之前,父亲梦见大喇嘛从五台山来,手捧经卷,身穿黄色袈裟,对父亲说:“愿借一处,以作休息。”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热门推荐
  • 机战新时代

    机战新时代

    高达SEED,00,UC,W,X中的机体的对抗吗?各系人物主角的出现,鸡神,小狼,小鸟,刹那,阿姆罗等等还有各系最不可缺少的女主角,拉克丝,露娜,哈曼,美铃``````这是一本以高达各部作品中的机体和人物为主角的史诗级战争巨作,星际战争,机甲制造,领土掠夺战等等,将一一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书友群:一号群(满)127469275二号群(刚开)186374701三号群(刚开)186375213
  • 说话不要太老实

    说话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会赞美而无法引起共鸣; 因为直来直去而经常得罪别人; 因为说话不看对象而处处碰壁; 因为枯燥乏味而让人昏昏欲睡;因为口无遮拦而往往灾难连连;因为不懂幽默而不能惠己悦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说话太老实。说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容易,也没有你想像的难。如果你能多一点心机,顺着人性聪明谈吐,你就会玩转人脉,成为超人气说话高手!只有无法改变的死脑筋,没有无法改变的穷命运。
  • EXO:花心女

    EXO:花心女

    A市,一个充满上进氛围的城市,每一个人向着A市来,大多都为了一个字:钱!但是有的人却不一样,他们拼死拼活的在A市打拼,为的是成就那遥不可及的梦我的梦想也是美好的,从小就喜欢演戏,梦想着有一天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直到长大了,我才发现原来实现梦想也不是那么难,我能轻而易举的把那些社会最低层的人踩在脚下,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我是谁,然而,我却半喜半苦喜的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舞台上苦的是,真正喜欢听我唱歌的人却屈指可数不是因为我唱的不够好,而是因为之所以我能出名,全是靠接绯闻,一个接着一个的绯闻才让我的知名度一再二提高,绯闻当然不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让所有的人讨厌你
  • 魔域少女之恋:蓝月幽魂录

    魔域少女之恋:蓝月幽魂录

    天下用剑者的圣地,追求剑仙之道的灵剑峰弟子雪飘丹初涉红尘。往京城路上结识的迷途的师徒、温文尔雅的剑士、天真娇憨的少女又是什麽来历呢?
  • 破妄之瞳

    破妄之瞳

    人心莫测?未必吧……玄门弟子叶玄得机缘造化修成破妄之眼,可观世间一切人心欲望……为寻自身龙脉证玄门大道,叶玄不得已踏入红尘,期间经历了种种因果情缠。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拥有破妄之眼的叶玄将上演一场怎样的精彩?玄法妙术点玄机,修玄问心证己身。请看《破妄之瞳》为你展现不一样的惊奇人生!玄法道术异能,妖魅异兽鬼影,各种稀奇古怪前所未见的事情在这里都有可能发生,不信你且点开一看!新书上传还望支持,收藏推荐先行拜谢。(特别提醒:叶玄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带着美女去抓鬼,惊险刺激之余…你懂的!)另:本书非一般意义上的风水相师文,准确的说是从玄学风水到修真问仙的过渡。从坑慎重,无爱绕道。谢谢合作!
  • 镂玉扇

    镂玉扇

    一座小屋,一把扇子,一个痴情女,一个薄情郎,一段故事。
  • 高中季:校园浪漫之旅

    高中季:校园浪漫之旅

    如果,你喜欢的人离你很近,你一定会跑过去,抱住他(她)。谁不都是很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呢?同样,安静也是,林伯乐也是,曾玲也是,老吴也是,刘枫也是,但是命运的坎坷不能让他们在一起,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爱,会因为时间冲淡……
  • 影爱

    影爱

    “你就这么想迫害我?!”“我也能保护你。”“过于自信会翻船,中国有句话:姜还是老的辣。”“中国也有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你有种让他死在沙滩上?”“你知道得太多了。”“你干嘛?”急退,抱臂捂胸自我保护状。“你说呢?”邪笑。xxxxxxxxxxxxxxxxxxx此处省略若干字。一见钟的是脸,不是情。
  • 双面老公宠上天

    双面老公宠上天

    五百万,她主动卖身给了那个男人。她抗拒而且讨厌,但却无可奈何。她无时无刻不想脱离男人的掌控;玩弄,诋毁,甚至威胁……一次又一次的刁难;“女人,你的珠宝设计不合格!”最后这个恶魔却说,“女人,这款珠宝,专为你打造!戴上它,跟我结婚!”霸道如斯,邪魅的眸子里,却温柔似水。
  • 人生提醒:生活篇

    人生提醒:生活篇

    生活就是让我们在饱受打击之后仍满怀期待和热情过活陌生的下一秒,谁也无法预料得到,只有目标去实现,虽然经常令我们感到沮丧与无奈但我们必须去面对。生活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它不是随风漂移的雨影,也不是一触即破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