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5400000034

第34章 升职:鲤鱼跳龙门的故事(8)

【解析】一次,孟子学生问他如何才能使国家免于灾患,孟子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孟子说,那自然首先在于行仁政,但还不仅于此,还要尽力防患于未然。国家无内忧外患,就趁此靖平之时修明政治法典,那样,纵使强大的国家也会惧怕了。

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一个人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晋升、评先、职称、调动、受奖,等等。往往很难尽如人意。在顺境中不骄傲自大、固步自封,以锐意进取的姿态,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能多数人都能做得到。但是,在逆境中不悲观沉沦、裹足不前,能处变不惊,始终如一地保持工作积极性,却很难做到。

现实中,一些人之所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原因并不是他没有自己的主心骨,而是名利的纷扰和驱使。他们迷信权威,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即便看到问题,也不敢表达个人见解;工作满足于守摊子,缺少“闯”的劲头,不敢特立独行、独树一帜;对问题遮遮掩掩,不敢揭露和正视矛盾;热衷于干一些能让上级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工作,或者弄一些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毫无效果的政绩工程;看上去尽职尽责,实则上在为自己的“小算盘”铺路搭桥,无形中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为什么?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把一时一事的成败看得过重,把一城一池的得失过于关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所以,我们应该在任何境遇中,都要保持一颗泰然自若的平常心,淡然面对功名利禄,无论一时的愿望能否实现,那怕既定的目标落了空,也能以豁达的心胸去看待,“胜似闲庭信步,笑看云卷云舒”,进退去留、宠辱不惊,善始善终、满怀自信地做事、一如既往地工作。

【原典】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释义】幸福不可强求,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灾祸不可避免,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才是远离灾祸的良策。

【解析】幸福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恐怕谁都说不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然而追求幸福,确是人们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主题。幸福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到谁的头上,但也不可强求。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一个人要想追求幸福必须靠自己奋斗!然而,奋斗归奋斗,切不可期望过高。期望越高,失望就会越大。只要在奋斗中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达观态度,幸福就会悄然而至。

北宋时期,陈瓘曾主持制试。向来与陈瓘有积怨的蔡卞说:“听说陈瓘想完全录取搞史学的而罢黜通晓经书的人,他的意图是败坏国家之事,从而动摇王安石的变法。”蔡卞的目的无疑是陷害陈瓘并禁绝史学,计谋已定,就等着在陈瓘所录取的名单上做文章了。不想陈瓘已预料到蔡卞的计谋,于是在录取时,前五名完全录取通晓经书之人和王安石学派之人,蔡卞因此无计可施。但是,五名之后,录取的却都是通古博今的历史人才。事后陈瓘说:“当时我如果不退让的话,势必激化矛盾,我必被对方所害,而史学也许就被废弃了。”陈瓘这种欲前故退之策,应该说是愉快求福,去怨避祸的明智之举。因此,既消除了蔡卞的积怨,又促进了史学的发展。

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快乐,所以在心里都有一些盼望,盼望自己的事业到达什么高峰,盼望自己的子女有什么样的成绩,盼望自己的生活有多么富裕,盼望自己在人前有什么地位…由此,也就对幸福总是争先恐后。然而,灾祸乃是上天所降,并非人力能够阻挡,这时只有抱着逆来顺受的乐观态度,才能收到逢凶化吉的实效。当然,一切灾祸横逆之来,并不是没有原因,如果我们平日心存忠厚,不起害人之心,多反省自己,少怨恨别人,以平稳安静的态度去待人处世,那么,所有灾祸就可以离我们远去。

【原典】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释义】一个人,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不见得有人称赞,但是你有一句话说错,就会受到各方的指责;即使十件事成功了九件,也末必能得到奖赏,只要有一件事失败,就会招来世人的批评和毁谤。所以,一个有修养的人,为人处事宁肯保持沉默寡言也不去随便乱说,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愿自作聪明,高人一筹。

【解析】说句拍胸脯子的话,一个人如果十句话能够九句无误,这个人确实不简单,智慧的确不低,可是,一旦一言不中,就会遭到责难!一个有才智、有能力的人,常常遭到人们的妒嫉和羡慕。“枪打出头鸟”、“出墙的檀头先烂”,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还是三缄其口,收敛锋芒为好!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惟卿贤,人言卿之过,何也?”敬宗起而对曰:“春雨如膏,滋长万物,农人喜其润泽,路人厌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妒其辉光;天尚如此,何况人乎?臣无羔羊美酒,焉能调众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信;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人生七尺躯,口内三寸舌,舌上生龙泉,杀人不见血。何人面前不说人?何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是也,书以戒后人耳”。

“闲谈莫论人非”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金科玉律。工作小憩,茶余饭后,几位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吹吹“山海经”,聊聊家常话,唠唠珍闻趣事、社会见闻。这种闲谈,不但达到了消遣休闲、娱乐放松的目的,而且也密切了人际关系、丰富了头脑、增长了见识,是一件“一谈多得”的好事。日常生活中,谁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个人的隐私还受法律保护,我们更没有权利和理由不去尊重个人的隐私。为了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好风尚,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牢记古人教诲: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原典】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禄亦长。

【释义】天地间的气候,温暖则生机,寒冷则萧杀。所以性情脾气清高冷漠的人,承受享用也就微薄;唯有温和热忱的人,福分也丰厚,福运也久长。

【解析】一个人的性情是需要磨炼的,待人太热情或太冷漠都不好。但在社会中,古道热肠毕竟让人愿意接受,和和气气更是持家立业之根本。一个性情过于冷酷的人就如寒冬一般,使万物丧失了生机,这种人很难得到人的协助。“敬人者人互敬之,助人者人互助之”。

唐朝时期的文人马周,在长安中郎将常何家寄居。碰巧皇帝要求大臣们献计献策。常何是个武官,没有学问。于是马周代常何写了20条建议。皇帝读后,甚觉奇怪,便问常何。常何如实回答:“是我家的客人马周替我写的。”皇帝立即召见马周,和他讨论了一番治国之道,非常欣赏他,便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常何推荐人才有功,因此皇帝赐给他绢三百匹,作为奖励。后来马周官至中书令。马周的“好运自然来”,除了因为他对学业苦修积累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乐意帮助别人。如果他恃才孤傲,不替常何写奏章的话,皇帝又怎能知道他的才学超卓,让他官至中书令呢?所以我们说“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也厚,其泽亦长”,这句话千真万确。

可见,社会只有同心协力、你尊我敬,才能发展、进步。如果一个人整天板着冰冷的面孔自认清高,那谁还愿意与他接触,与他精诚合作,与他同事共业呢?这些人的一生,只能是离群而居,孤立无援,寂寞的一生,他怎能得到悠久厚重的福祉呢?反过来说,和气热情的人像是春天,万物滋长,欣欣向荣,他所享的福泽也必然是长久而深厚的啊!这不就和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一个道理吗!

【原典】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土。

【释义】天理的道路非常宽敞,稍微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广阔无边,豁然开朗;欲望的道路非常狭窄,刚刚踏上脚,就觉得眼前全是一片荆棘,泥泞难行。

【解析】古代有一个富家的公子哥。一天他家来了个客人,他以开玩笑的态度偷了客人的钱物。他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称赞他的机敏。从此,他渐渐养成了偷盗的恶习,最后为了钱财而受他人指使,行刺于人被捉而正法。

人的内心总充满欲望,而欲望的道路却是非常狭隘的,虽然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杂念,可走到这条路上理智就遭受蒙蔽,于是一切言行都受物欲的驱使,就连四周环境也布满了荆棘和泥途,只要往前走一步就会弄得满身污浊,久而久之自然会越陷越深,使人坠入痛苦深渊无以自拔。

一个人追求物质需求和情感要求,是无可非议的,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因此而沉溺,就不是明智之举。作恶虽然与先天的性格有关系,但是人生最初出发点的善恶关系极为重要。因此,为善或是作恶,在最初的一步都不能不格外谨慎。最初要是走错了道路,踏入邪途,再想回到原来的正路就非常困难了。作恶正是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走上了恶路。所以,一旦做错,勇于回头才不至于明智之举。

【原典】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释义】人的一生有苦也有乐,只有在苦难中不断磨练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求学中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只有在不断考证释疑中得到的知才是真知。

【解析】吴敬梓一生是在困顿中度过的,但他努力探究人生的真旨,一部《儒林外史》使他受到人们的尊敬。吴敬梓辞世后,朋友们在检点他的衣物时发现,他囊空如洗,为他买棺收殓。吴敬梓虽然一生清贫,但他能苦中作乐、心神安宁、体理自然,他的精神是完满的。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精美绝伦,书中所体现的儒林百态,是人生真正写照。

其实,人生就是在快乐与失意中穿梭,就是在辨正地处理苦与乐间行走。如果说一个人只生活在快乐之中或只生活在痛苦中,那么我们只能说他有生命,而不能说他有人生。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人生。只有从苦难中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一时也不会泯灭。同理,在学业上以诚挚的态度向上不断追求,有疑问的时候,就要质询疑问、解决疑问,苦心努力,必定根深基固,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算是真正的知识。自己认为很了不起的人,恰恰证明了他没有学识。一个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学业不起疑问,证明他对于学问的不热心、不研究。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学问”本身也包含在“学识”与“疑问”之中,需要人们去思考勘参。总之,安定的环境并不能培养人才,只有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人的心性。

【原典】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有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释义】污秽的地方,土壤肥沃,有利于万物的生长;而清澈见底的河流里,却看不到任何的鱼虾。所以说,君子应该有容纳庸俗的雅量和宽宏的气度,绝对不可有自命清高,独来独往的行为。

【解析】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我们生活在这个纷争的空间,污洁并存,良莠混杂,善恶交错,所以,一个人要想在这个纷争的社会中立身处世,创造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必须宽恕为怀,善于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打交道,必须有“容天下难容之事,忍天下难忍之人”的恢宏气度,必须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谦让是美德,容人同样也是美德。

俗谚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人非圣仙,孰能无过,再好得人也有短处,所以,彼此包容、谅解,“观德莫观失”才是我们的共事之道。一个人若没有包容心,对看不惯的人事就会放不下,就会痛苦,所以,生活中能有“容人的雅量”,才不会有“怨憎会苦”。

春秋时期,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润时却总是管仲多要,而鲍叔牙少要。鲍叔牙并没有觉得管仲自私,而是认为管仲家里穷,多分点有好处。后来鲍叔牙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其成就霸业,管仲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如果鲍叔牙容不得管仲的缺点,决不会长期与之共事,更不会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闪光的巨人。

一个人,如能视人如己,为人处世多留余地,说话、办事、做人都不能太绝。只要心能包容一个家庭,你就能成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个城市,你就能成为一市之长;能包容一个国家,你就能成为一国领袖;能包容一个地球,乃至三千法界,你就能和佛心契合无间。那么,我们人与人必然情同手足、和谐相处,社会和国家必然安乐祥和。

【原典】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同类推荐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把大学生培养成财富

    把大学生培养成财富

    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从哪里开始?答案是:从每个人的成功开始。过去,我们总是有个习惯,就是格外喜欢宏观的东西。比如,我们时常去关注那.……
  • 静生活

    静生活

    静生活历来被智者和有品位的人所倡导,它是一种最佳的健康生活方式。静生活真正的目的是要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工作要抓重点,生活要归于简单,名利要看淡。那些焦虑不堪,被快节奏的生活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士,不妨让自己的生活静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对保持生活质量、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欧美国家也在大力提倡静生活,强调人们把握一定的生活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要给自己留下一些“安静”的生活空间。生命就是时间,健康就是金钱。不必透支健康去拼搏人生。
  • 好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好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画家在此借圣母子的故事,描绘了一幅极富世俗特点的母子情深的图景,来表现人间生活的情趣与人性的美好。古典油画技巧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圣母是美丽、善良、慈祥的永恒母爱象征,圣子则体现了幼小生命的纯真可爱。由圣母子关系构成的主题,隐喻着人性美、和平、宁静、安祥。画面采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及透视画法,明快简洁。
  •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

    女人四十取舍之道,讲述40岁女人不会抱怨年华的逝去,因为正是如水般流淌的岁月荡涤了张扬的光芒和起落的尘埃,使她们走向女人的极致。40岁女人已经真正地懂得了成熟的含义,即使生活中有一些不如意,她也已经开始聪明地选择妥协与忍让。“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而每个失败的男人背后同样有一个女人。女人的处世原则及行为不但直接影响着身边男人的成败,更维系着婚姻家庭的美满与否。所以,一个懂得了取舍之道的四十岁女人,她所成全的是一群人而非仅仅她自己。
热门推荐
  • 无限历险

    无限历险

    他曾经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也曾在行尸海洋的边缘游荡;他陪伴阴森恐怖的怨魂,也拜谒慈悲为怀的佛陀;他去过星际虫族的战场,也参加过捍卫地球的战争;......但在现实里,他不过是一个蹲在街角的烧烤摊上,吃着烤肉喝着啤酒的屌丝罢了!
  • 气魄界

    气魄界

    这个世界不缺天才,他是名绝世天才,没有之一,他是在生死之间来回走动的鬼神,他是靠被打来提升体质的妖怪,他是程烈。1~10:魄者11~20:魄阶师21~30:魄尊31~40:大魄尊41~50:魄宗51~60:魄圣61~70:魄帝71~80:魄仙81~90:神魄91~99:半神100:神级100以上:传说
  • 越世纪

    越世纪

    来自未来世界的凯嘉为了阻止敌人穿越时空改变历史亲自来到了过去的世界,在过去的世界凯嘉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素千引

    素千引

    拖地的长衫生出点点荧光,齐妩君眉间赤碟色泽的消散预示了她的时间已不多。艰难的挪向床榻,手轻抚男子的脸颊:“阿祝……醒醒……啊……”“我……爱你啊……”
  • 毁灭君主

    毁灭君主

    毁灭原力重现世间,将会卷起怎样的风雨。一个自深渊逃出来的少年,未来会如何。
  • 引爆心中的TNT

    引爆心中的TNT

    有一种危险的烈性炸药叫TNT,在任何突然受热的情况下都能引起巨大的爆炸,威力无穷。而克劳德·M·布城斯托指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你可以用它轰走自己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可以用它来移除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贪婪、偏见等不良思想,勇敢而充满力量地踏上成功之旅。不过提醒你,当你靠近它、捧起它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
  • 逆天废材之帝揽狂妃

    逆天废材之帝揽狂妃

    21世纪绝狠杀手,杀戮女皇,靠着废材之躯,在异世一点点立足,谁敢任意欺凌?实力、珍宝、丹药、美男、兽宠,别人千番渴求,她轻松玩于手中,睥睨一笑,百媚众生!欺她?欺她家人朋友?那她定要全力反击,打得他满地找牙直求饶!天理?她要把那些不公的天理,全部改写!邪魅冰冷的於陵顾擎,墨云殿的少主,为她而生,却也引她入魔。
  • 梦仙成真

    梦仙成真

    罗凡,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传奇!他,出生帝王之家,本为太子,奈何一夜之间国破家亡从此沦落为乞丐,尝尽人间冷暖,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修真。修真,何为修真,修出真我,修出自在,从此我命由我不有天。
  • 无限的旅行计划

    无限的旅行计划

    我叫做U.S.G,在一次战斗中获得的能力让我拥有了穿梭位面的能力,之后我进入了绝望之塔,并且成功的拿下了95层,我在这里和各种对手交战,或者交流,没事的时候到别的位面寻找一下未来能够阿拉德的勇士们......PS:简单的简介,懒得想太多.........这是一本无限漫综,起始世界是阿拉德大陆,第二个是SAO,第三个应该是Fate/Zero,第四个看情况
  • 《天帝重生》

    《天帝重生》

    天界天帝龙战天在争夺天地第一功法龙傲九天时被其他九位大帝打破肉身,重生在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