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1200000038

第38章 回声

李广田

不怕老祖父的竹戒尺,也还是最喜欢跟着母亲到外祖家去。这原因是为了去听琴。

外祖父是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头子,在他的书房里也有一张横琴,然而我并不喜欢这个。外祖父常象嗑睡似地俯在他那横琴上,慢慢地拨弄那些琴弦,发出如苍蝇的营营声。苍蝇,多么腻人的东西,毫无精神,叫我听了只是心烦,那简直就如同老祖父硬逼我念古书一般。我与其听这营营声,还不如到外边的篱笆上听一片枯叶的歌子更好些。那是在无意中被我发现的。~日,我从篱下过,一种奇怪的声音招呼我,那仿佛是一只蚂蚱的振翅声,又好象一只小鸟的剥啄。然而这是冬天,没有蚂蚱,也不见啄木鸟,虽然在想象中我已经看见驾着绿鞍的小虫,和穿着红裙的没尾巴小鸟。那声音又似在故意逗我,一会唱唱,一会又歇歇。我费了不少时间终于寻到那个发声的机关:是篱笆上一片枯叶,在风中战动,与枯枝摩擦而发出好听的声响,我喜欢极了,我很想告诉外祖:“放下你的,来听我的吧。”但因为要偷偷藏住这点快乐,终于也不曾告别人。

然而我所最喜欢的还不在此。我还是喜欢听琴一一听那张长大无比的琴。

那时候我当然还没有一点地理知识。但又不知是从什么人听说过:黄河是从西天边一座深山中流来,黄荡荡如来自天上,一直泻人东边的大海,而中间呢,中间就恰好从外祖家的屋后流过。~这是天地间一大奇迹,这奇迹,常常使我用心思索。黄河有多长,河堤也有多长,而外祖家的房合就紧靠着堤身。这一带居民均占有这种便宜,不但在官地上建造房屋,而且以河堤作为后墙,故从前面看去,俨然如一排土楼,从后面看去,则只能看见一排茅檐。堤前堤后,均有极其整齐的官柳,冬夏四季,都非常好看。而这道河堤,这道从西天边伸到东天边的河堤,便是我最喜欢的一张长琴:堤身即琴身,堤上的电杆木就是琴柱,电杆木上的电线就是琴弦了。

最乐意到外祖家去,而且乐意到外祖家夜宿,就是为了听这长琴的演奏。

只要是有风的日子,就可以听到这长琴的嗡嗡声。那声音颇难比拟,人们说那象老头子哼哼,我心里却甚难佩服。尤其当深夜时候,尤其是在冬天的夜里,睡在外祖母的床上,听着墙外的琴声简直不能入睡。冬夜的黑暗是容易使人想到许多神怪事物的,而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却更容易遐想,这嗡嗡的琴声就作了使我遐想的序曲。我从那黄河发源地的深山,缘着琴弦,想到那黄河所倾注的大海。我猜想那山是青色的,山里有奇花异草,有珍禽怪兽;我猜想那海水是绿色的,海上满是小小白帆,水中满是翠藻银鳞。而我自己呢,仿佛觉得自己很轻,很轻,我就缘着那条琴弦飞行。我看见那条琴弦在月光中发着银光,我可以看到它的两端,却又觉得那琴弦长到无限。我渐渐有些晕眩,在晕眩中我用一个小小铁锤敲打那条琴弦,于是那琴弦就发出嗡嗡的声响。这嗡嗡的琴声就直接传到我的耳里,我仿佛飞行了很远很远,最后才发觉自己仍是躺在温暖的被里。我的想象又很自然地转到外祖父身上,我又想起外祖父的横琴,想起那横琴的腻人的营营声。这声音和河堤的长琴混合起来,我乃觉得非常麻烦,仿佛眼前有无数条乱丝搅动在一起。我的思想愈思愈乱,我看见外祖父也变了原来的样子,他变成一个雪白须眉的老人,连衣服也是白的,为月光所洗,浑身上下颤动着银色的波纹。我知道这已不复是外祖,乃是一个神仙,一个妖怪,他每天夜里在河堤上敲打琴弦。我极力想把那老人的影像同外祖父分开,然而不可能,他们老是纠缠在一起。我感到恐怖。我的恐怖却又诱惑我到月夜中去,假如趁这时候一个人跑到月夜的河堤上该是怎样呢。恐怖是美丽的,然而到底还是恐怖。最后连我自己也分裂为二,我的灵魂在月光下的河堤上伫立,感到寒战,而我的身子却越发地向被下畏缩,直到蒙头裹脑睡去为止。

在这样的夜里,我会做出许多怪梦,可惜这些梦也都同过去的许多事实一样,都被我忘在模糊中了。

来到外祖家,我总爱一个人跑到河堤上,尤其每次刚刚来到的次日早晨,不管天气多么冷,也不管河堤上的北风多么凛冽,我总愿偷偷地跑到堤上,紧紧抱住电杆木,把耳朵靠在电杆上,听那最清楚的嗡嗡声。有时还故意地用力踢那电杆木,使那嗡嗡声发出一种节奏,心里觉得特别喜欢。

然而北风的寒冷总是难当的,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耳朵,其初是疼痛,最后是麻木,回到家里才知道已经成了冻疮,尤以脚趾肿痛得最厉害。因此,我有一整个冬季不能到外祖家去,而且也不能出门,闷在家里,我真是寂寞极了。

“为了不能到外祖家去听琴,便这样忧愁的吗?”老祖母见我郁郁不快的神色,这样子慰问我。不经慰问倒还是无事,这最知心的慰问才更唤起我的悲哀。

祖母的慈心总是值得感激的,时至现在,则可以说是值得纪念的了,因为她已完结了她最平凡的,也可以说是最悲剧的一生,升到天国去了。在当时,她曾以种种方法使我快乐,虽然她所用的方法不一定能使我快乐。

她给我说故事,给我唱谣曲,给我说黄河水灾的可怕,说老祖宗兜土为山的传说,并用竹枝草叶为我作种种玩具。亏她想得出:她又把一个小瓶悬在风中叫我听琴。

那是怎样的一个小瓶啊,那个小瓶可还存在吗,提起来倒是非常怀念了。

那瓶的大小如苹果,浑圆如苹果,只是多出一个很小很厚的瓶嘴儿。颜色是纯白,材料很粗糙,并没有什么光亮的瓷釉。那种质朴老实样子,叫人疑心它是一件古物,而那东西也确实在我家传递了许多世代。老祖母从一个旧壁橱中找出这小瓶时,小心地拂拭着瓶上的尘土,以严肃的微笑告诉道:“别看这小瓶不好,这却是祖上的传家宝呢。我们的老祖宗~一可是也不记得是哪一位了,但愿他在天上作神仙一一他是一个好心肠的医生,他用他的通神的医道救活过许多垂危的人。他曾用许多小瓶珍藏一些灵药,而这个小白瓶儿就是被传留下来的一个。”一边说着,一边又显出非常惋惜的神气。我听了老祖母的话也默然无语,因为我也同样地觉得很惋惜。我想象当年一定有无数这样大小瓶儿,同样大,同样圆,同样是白色,同样是好看,可是现在就只剩着这么一个了。那些可爱的小瓶儿都分散到哪里去了昵?而且还有那些灵药,还有老祖宗的好医术呢?我简直觉得可哀了。

那时候老祖母有多大年纪,也不甚清梦,但总是五十多岁的人吧,虽然头发已经苍白,身体却还相当的康健,她不惮烦劳地为我做着种种事情。

把小白瓶拂拭洁净之后,她乃笑着对我说道:“你看,你看,这样吹,这样吹。”同时说着把瓶口对准自己的嘴唇把小瓶吹出呜呜的鸡声。我喜欢极了,当然她是更喜欢。她教我学吹,我居然也吹得响。于是她又说:“这还不算为奇,我要把它系在高杆上,北风一吹,它也会呜呜地响。这就和你在河堤上听琴是一样的了。”

她继续忙着。她向几个针线筐里乱翻,她是要找寻一条结实的麻线。她把麻线系住瓶口,又自己搬一把高大的椅子,放在一根晒衣服的高杆下面。唉,这些事情我记得多么清楚啊!她在椅子上摇摇晃晃的样子,现在叫我想起来才觉得心惊。而且那又是在冷风之中,她摇摇晃晃地立在椅子上,伸直了身子,举起了双手,把小白瓶向那晒衣杆上紧系。她把那麻绳缠一匝,又一匝,结一个纥继,又一个纥继,惟恐那小瓶被风吹落,摔碎了祖宗的宝贝。她笑着,我也笑着,却都不曾言语。我们只等把小瓶系牢之后立刻就听它发出呜呜响声。老祖母把一条长麻线完全结在上边了,她摇摇晃晃地从椅子上下来,我看出她的疲乏,我听出她的喘哮来了,然而,然而那个小瓶,在风中却没有一点声息。

我同老祖母都仰着脸望那风中的瓶儿,两人心中均觉得黯然,然而老祖母却还在安慰我:“好孩子,不必发愁,今天风太小,几时乱大风,一定可以听到呜呜响了。”

以后过了许多日子,也刮过好多次老北风,然而那小白瓶还是一点不动,不发出一点声息。

现在我每逢走过电杆木,听见电杆木发出嗡嗡声时,就很自然地想起这些。现在外祖家已经衰落不堪,只剩下孤儿寡妇,一个舅母和一个表弟,在赤贫中过困苦日子,我的老祖父和祖母世多年了。

1936年12月9日济南

同类推荐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 杀手正传

    杀手正传

    在本书中,作家刘墉用他特有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只螳螂的一生。一只螳螂的一生,与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不同?有爱有憎?有生有死?有伤有悲?……却原来,世间种种,与一只螳螂的一生异少同多:一样“无喜无悲”,一样“有喜有悲”,一样“大喜大悲”……在本书中,一只螳螂的“生活日记”贯穿起它的一生。借由这只螳螂的爱恨故事,作家刘墉巧妙衍射出你和我的故事,我和你的悲喜……是往日情仇,是爱恨交织,是无奈的狡诈,是被动的抵抗;是杀戮、挣扎,是纠结、犹疑,也是心事万千,往复沉浮。
热门推荐
  • 凡尘往年

    凡尘往年

    如同贫瘠大地上草根一样的人很多,认识黎萧之前,蓝烟以为自己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倔强顽强的那一株草,生命的乐章里她不是最强有力的那个音符,却一定是最柔韧的。认识黎萧之后蓝烟长时间以为他就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知道中不中用,但也先入为主认为他必然是银样镴枪头。了解他之后,蓝烟觉得自己就是一棵妄图与大树媲美的小草,看得见自己在初春末秋时候挣命,看不见大树在疾风酷雨中求生。
  • 苍茫星辰传

    苍茫星辰传

    神奇的纳古大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是具有着怎样的意义,只是普通的观看,会发现他的一切其实很特别。风雷火山,草光冰云,这里的一切活物都是自然的诞生体与原始强大的生物然后化生为人,因为,这里是星神的诞生场所,而在纳古大陆的天空连接着星神的地方——星神界。一天,天命叶之星的夜戈出生在天地,与神秘使命猎杀星神的龙啸在纳古大陆踏上了成为星神的道路……
  • 宠姬的诱惑

    宠姬的诱惑

    一个超越了生死、命运、让人感到心痛的故事。就像那早已失去的纯真动人的童话故事,如今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命运的力量还要强烈的爱情,超越戏剧性的悲情伤感,令数千万观众潸然落泪,让你一生永不释怀的爱情故事。
  • 灵灵堂

    灵灵堂

    收集一些曾经写的短篇故事,诡异的寝室、没有人的电话号码、出现在梦中的死者,这一切是在预示着什么?
  • 腐村

    腐村

    腐村》是《我的乡村》系列的第一部,该系列还有第二部《雨村》,第三部《离村》。我想给你讲述一个真实的乡村。也许你曾忘记,也许你曾忽视,这是我们的悲哀。我想带着你拨开层层的尘埃,一起去触摸有些低温的现实。《腐村》,很多老旧的东西都会腐坏,枯了的树,谢了的花,不管曾经如何的明媚鲜艳,都免不了化作尘土。他们的善良让你感动,他们的愚昧让你难过,他们的遭遇让你同情,他们的结局让你心酸,他们是那一群留守的人。村庄里留守的孩子,女人,还有老人。尤其那些老人,他们不敢老去,不能老去,却还是一天天老去。有谁在他们生命最后的一程,给予他们温暖的目光,让他们安心的老去,安静的老去,有尊严的老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 TFBOYS之越深爱越怯懦

    TFBOYS之越深爱越怯懦

    凤吹动着他额前的发丝,在阳光里他像是一个最耀眼的发光体,白色的耳机随着车的颠簸缓缓的晃动着,他本是低着头看着书,却回过神来。那双黑且亮的眼睛在阳光下像是透明的,微转过脸,看着我拿下耳机开口“.........
  •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烟云散越唐朝

    烟云散越唐朝

    洒落的血雨溅入眼帘,染红了双目。他仰天而笑,缓步前行。一重又一重的锦衣侍卫,在他悲凉的狂笑声中四下溃散。身边的长辈和挚友,虽已力尽却仍守在他的周围,脸上带着无悔的笑意。抹去滴落心头的泪水,他燃尽最后的力量冲向龙座。以身为墨,刀剑作笔。剑影和刀光,行云流水般在金殿上飘荡,似诗如画。……黑暗的年代,终会有人点燃光明之火,照亮人间。江湖老去,就以热血唤醒这片苍茫的天地!……终于,只剩他一个人了。可他并不孤独,他的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梦想。终于,他来到了身穿皇袍的天子身前。怎会是你?刀剑跌落,他的心神被痛苦撕裂扯碎,茫然自问。……一篇寓言,一曲悲歌。
  • 三十花开

    三十花开

    对于女人来说,20岁的日子就像五彩斑斓的棉花糖,甜甜软软,无忧无虑;而30岁的生活则像一团乱糟糟的毛线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各有各的烦恼,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好在,我们有这本书!韩国美女作家南仁淑为你量身打造“30岁的女人书”,帮你解开心结、释放压力、找回自我。阅读本书,就像一个有眼界、有品位的女性前辈,用轻松自如的语调,娓娓道来她的经验。没有板起面孔的说教,也没有空洞虚泛的口号,这是女人说给女人的私密闺房话,听得入耳,也明镜于心。女人如花,一生风景,次第开放。
  • 重生之万道共尊

    重生之万道共尊

    世人只知尊道,即使有些人敢于逆天,却也只是像道反抗。我要做的,就是让万道尊我。且看主角王枫如何攀上高峰!主掌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