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4500000017

第17章 卷十六·书三(1)

【上宰相书】

(李肇《国史补》云:“进士得第,谓之前进士。”公贞元元年登第,后又试博学宏词于礼部,又黜于中书。此贞元十一年,所以上宰相书求仕,凡三上,不报,是年五月东归。)

正月二十七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伏光范门下,再拜献书相公阁下。(书下或有于字,时宰相赵憬、贾耽、卢迈也。

《诗》之序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或作也。)其诗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说者曰:菁菁者,盛也。莪,微草也。阿,大陵也。言君子之长育人材,若大陵之长育微草,能使之菁菁然盛也。“既见君子,乐且有仪”云者,天下美之之辞也。其三章曰:“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说者曰:“百朋”,多之之辞也,言君子既长育人材,又当爵命之,赐之厚禄,以宠贵之云尔。(赐之,赐或作锡。之或作以。)其卒章曰:“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说者曰:载,载也。(“载,载也”,或作“载者,载也”。或作“载者,舟也”。或作“载,舟也”。)沉浮者,物也。言君子之于人才,无所不取,若舟之于物,浮沉皆载之云尔。“既见君子,我心则休”云者,言若此,则天下之心美之也。(心上或无之字。)君子之于人也,既长育之,又当爵命宠贵之,而于其才无所遗焉。(《邵氏闻见录》云:“退之于文,不全用《诗》、《书》之言,如《田弘正先庙碑》曰:‘鲁僖公能遵其祖伯禽之烈,周天子实命其史臣克,作为《》、《必》、《泮》、《》之诗,使声于庙。’其用诗之法如此。《上宰相书》,解释‘菁菁者莪’,二百余字,盖少作也。”云云。)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王天下不与存焉。其一曰:“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此皆圣人贤士之所极言至论,古今之所宜法者也。然则孰能长育天下之人材,将非吾君与吾相乎?孰能教育天下之英材,将非吾君与吾相乎?(然则下或无孰能至相乎十七字。欧本云:“存此则与后相应。”然亦无孰、长、人三字,则非是。)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或作所。)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论道经邦之暇,舍此宜无大者焉。

今有人生二十八年矣,(退之以大历三年戊申生,至贞元十一年乙亥,二十八年也。)名不著于农工商贾之版,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其所读皆圣人之书,杨墨释老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抑邪与正,辨时俗之所惑,(与或作兴。)居穷守约,(或无守字。)亦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怼音队。)以求知于天下,亦不悖于教化,妖淫谀佞张之说,(音。)无所出于其中。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宫或作宅。方云:“一亩之宫,本《儒行》语。公《苗蕃志》‘无宫以归’,今本亦误。”今按:二字无大利害,公用《儒行》语,亦或有之,然谓其专用宫字,而不得更用宅字,则固矣。)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恤恤乎,《左》昭十二年之文。恤恤,忧貌。)寒不得衣,滨于死而益固,得其所者争笑之,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悼本志之变化,中夜涕泗交颐。虽不足当诗人孟子之谓,(子之下或有所字。)抑长育之使成材,其亦可矣;教育之使成才,其亦可矣。

抑又闻古之君子相其君也,(之字或在君子下,或子下别有之字。)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今有人生七年而学圣人之道以修其身,积二十年,(十下或有一字。)不得已一朝而毁之,是亦不获其所矣。伏念今有仁人在上位,若不往告之而遂行,是果于自弃,而不以古之君子之道待吾相也,其可乎?宁往告焉,若不得志,则命也。(志上或有其字。今疑志字衍。)其亦行矣!

《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二不字或并作弗。)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是皆与善之辞也。抑又闻古之人有自进者,而君子不逆之矣,(君上或无而字。)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之谓也。抑又闻上之设官制禄,必求其人而授之者,非苟慕其才而富贵其身也,(或无贵字。)盖将用其能理不能,用其明理不明者耳。下之修己立诚,必求其位而居之者,非苟没于利而荣于名也,(没或作役。《国语》:“重耳不没于利”。注:没,贪也。)盖将推己之所余,以济其不足者耳。然则上之于求人,下之于求位,交相求而一其致焉耳。(一其致,或作其致一。)苟以是而为心,则上之道不必难其下,下之道不必难其上。可举而举焉,不必让其自举也;(让下或有于字。)可进而进焉,不必廉于自进也。(于下或有其字。)

抑又闻上之化下,(或无之字。)得其道,则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则或作其。疑当并有则其字。)因人之所欲为而遂推之之谓也。(或作矣。)今天下不由吏部而仕进者几希矣,主上感伤山林之士有逸遗者,屡诏内外之臣,旁求于四海,(求下或有儒雅字,雅亦或作士。)而其至者盖阙焉。岂其无人乎哉?亦见国家不以非常之道礼之,而不来耳。(家下或有之字。)彼之处隐就闲者亦人耳!其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乐,其体之所安,岂有异于人乎哉?今所以恶衣食,穷体肤,麋鹿之与处,犭爰之与居,(音柚。)固自以其身不能与时从顺俯仰,(从,方作俗。今按:后卷与《冯宿书》云:“委曲从顺,向风承意。”则诸本作从顺者,固韩公常用之语也。方本语意拙涩,非是。)故甘心自绝而不悔焉。而方闻国家之仕进者。(闻下或有今字。)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试之以绣绘雕琢之文,考之以声势之逆顺,章句之短长,中其程式者,然后得从下士之列。虽有化俗之方,安边之画,不由是而稍进,万不有一得焉。(进下或有者字。)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惟恐,或作之恐,或无此二字。)其影响昧昧,惟恐闻于人也。今若闻有以书进宰相而求仕者,而宰相不辱焉,而荐之天子,而爵命之,而布其书于四方。(进或作上。而宰、而爵或并无而字,而复出天子二字,或无于字。)枯槁沉溺魁闳宽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动其心,峨峨焉缨其冠,于于焉而来矣。此所谓劝赏不必遍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因人之所欲为而遂推之之谓者也。

伏惟览《诗》、《书》、《孟子》之所指,念育才锡福之所以,考古之君子相其君之道,而忘自进自举之罪,思设官制禄之故,以诱致山林逸遗之士,庶天下之行道者知所归焉。(归上或有依字。)

小子不敢自幸,其尝所著文,辄采其可者若干首,录在异卷,冀辱赐观焉。(或无敢字,或无冀字。冀辱,或作伏垂。)干黩尊严,伏地待罪。愈再拜。

【后十九日复上书】

(张子韶曰:“退之平生木强人,而为饥寒所迫,累数千言求官于宰相,亦可怪也。至第二书,乃复自比为盗贼管库,且云‘大其声而疾呼矣’,略不知耻,何哉?岂作文者其文当如是,其心未必然邪?”)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或无逃字。)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仁或作人,而之下有救字;或作人,而下无之字。今按:此若作人之救,则正与下句全字为对,而下文再叠其语,亦以二字相对,但觉其语差凡,故今且从方本。)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愚上或有其字,而愚下有也字。也又或作甚,或有其字,而无也、甚二字。)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或作欤。)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不下或有之字。)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下或有曰字。)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材或作才。能不或作不能,而无足字。相上或无贤字。)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或无之字,又无也字,或并无“之耳非也”四字;“之为耳”三字或作“为之耳”,皆非是。)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或无使及二字,非是。间或作闻,或作问。)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

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礼记·杂记》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或举于管库。(《礼记·檀弓》曰:“赵文子所举于晋国,管库之士,七十有余家。”)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怜下或有察字。)愈再拜。

【后二十九日复上书】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事见《史记》。辅相下或有也字。其急或无其字。捉或作握。)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奸下或有人字,无欺字,非是。)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之在,或无之字。)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托周公,疑此周公字当是国字。意下或有以字。)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捉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或无佞欺字。)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至比,或作如比。)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余日,或作日余。)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或无此六字。)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之鲁、之齐之下,或并有于字。“则去之宋”,或无则字。)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道下一有也字。)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数音朔。)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不得上或有恐字。)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威尊或作尊威。无已或作无文,非是。)愈再拜。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最美唐诗宋词故事:诗意春秋伴人眠

    本书精心描绘59篇纯美文字,从全新角度发掘唐诗宋词之美,解析它的特色与技巧,解读塑造它的人,解密它背后的故事,情感细腻、文字珠玑,还原凄美诗词创作的情境,带给我们古人最彻骨的人生体验和最惊叹的诗词才华。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热门推荐
  • 一骑当空

    一骑当空

    问世间,何为天,何为命?小志者不甘于天,不屈于命!大志者成自己的天,立自己的命!
  • 赛亚人之妖僧

    赛亚人之妖僧

    天生嗜战之族,却要化佛普度。难,难,难!
  • 公子在上

    公子在上

    俊美无双,机智无双的殷公子,倾国倾城的嫣国夫人,洒脱出尘的和尚无欢大师,在匪夷所思的冒险中,他们遇到了种种怪事。
  • 杀戮空间

    杀戮空间

    直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一切已经早已安排好,尤其是这场诡秘的杀戮空间的启动!在这个城市里,杀戮不是唯一的主题,但偏偏是生存空间中无法消退的标记。当身陷进退两难的境界时,下一步又该踏上哪里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礼(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 笑侃西游

    笑侃西游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取经有什么作用?菩提老祖到底是谁?师徒四人中有一个卧底,这个卧底到底是谁?是谁派过来的?妖魔鬼怪中谁最厉害?真假美猴王打死的真是六耳猕猴吗?唐僧的生父到底是谁等等。是在传“道”?或是在宏“佛”?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同样,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反抗,奋力,挣扎,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本书以幽默风趣的对话调侃和逆向逻辑思维解读西游记的玄机。每回给你带来轻松而又紧张的故事情节……
  • 网游之超级代练

    网游之超级代练

    战神工作室旗下代练员吴斯因工作失误而被开除,郁郁不得志的吴斯买醉之后竟是重生三年前!副职高手发现第一副职被人捷足先登,超级公会发现隐藏副本已被通关,竞技之王发现自己是万年老二永远打不赢匿名第一名,一群欲要争霸天下的高端玩家发现一直在默默为人打工。不仅贪财而且贪财的吴斯开始了自己节操无下限的代练发家史。
  • 无厘头的捉弄

    无厘头的捉弄

    现代、古代、年代、吸血鬼、我去!老大给我安排的这都是什么鬼地方??还有这样玩的,太捉弄我了吧!身边还有个永远缠着我的沙皮狗!如果你觉得《无厘头的捉弄》不错的话,那就五星分,记得收藏哦!(??.??)
  • 真月传奇

    真月传奇

    在我们所熟识的世界之中,存在着一群我们无法理解的人,易枫,一个背负着无尽宿命的人,一直都生活在复仇与结仇当中,直到在战斗中得道...突破...再度醒来的他竟然来到另一个陌生世界,一个与现代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古老东方的真气,却有着神奇的魔法,华丽的斗气,在这里,他以生命的起点开始,再一次经历自己的生命,去感悟武道的极境,去挑战世界的巅峰.....
  • 浮罗

    浮罗

    心者性也,食者在智,浮生梦也,靡靡绯色,空者不测,常者载缚,芸罗百态,幻祸乱,狐之灵也!(奇妙的武技、奇妙的机关术、另类的武侠新世界,这是一本干净的书,这是一本纯粹的书,这是一本改多少遍也要求得满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