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200000010

第10章 老大的盛世(3)

彻底对胤礽失去希望的康熙,想借废太子这件事考察考察自己的儿子,以便重新选个接班人。其中老大胤褆、老四胤禛、老八胤禩是重点考察对象。

于是,有一天,他就把阿哥们叫来。康熙很痛苦地对他们说:“前太子胤礽太让我失望了!你们也知道,他妈死得早,他打小在我身边长大,我是把他当宝贝疙瘩看待。稍微大点,我又马上立他做太子,并且煞费苦心地培养他,可没想到竟然养出了个白眼狼。”说完,康熙是老泪纵横,放声大哭。

这个时候,其他的儿子们都很淡定。但一向深沉的“冷面王爷”(胤禛雍正平时为人严肃深沉,不爱说笑,所以大家送他一绰号“冷面王爷”)胤禛,这个时候却扑倒在地,配合着老父亲一起流泪。康熙在哭的时候,眼睛可没闲着,一直在留意着儿子们的表情。见只有胤禛陪自己一起伤心,他就想,看来我的儿子里面,还是老四(胤禛排行第四)有点良心,其他的兔崽子,一个个都是狠心肠!

阿龙记事贴

接班人的夺位传说

皇帝的子女一多,争家产就是免不了的事情。历史上关于皇子们争家产的故事,也就不断地有新的传奇产生。人们熟知的有隋炀帝、唐太宗、宋太宗、明成祖争家产的故事,和这些相比起来,雍正离我们更近,留下的夺位传说也就更多,野史笔记中各类记载数不胜数。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康熙临终前,留下遗书“传位十四皇子”,大臣隆科多和四皇子合谋,改“十”为“于”,于是就成了“传位于四皇子”。四皇子即位,即雍正皇帝。这就是清初三案中的雍正夺位案。

哭过以后,康熙就对大儿子胤说:“对于我废掉你弟弟胤,你这个当大哥的有什么看法?”胤以为老爹已经对胤动了杀心,就假装气愤地说:“胤就该杀!老爹对他那么疼爱,他还急不可耐想抢班夺位,也太狼心狗肺了,这样的人不杀,还有天理吗?如果老爹您觉得下不去手,这个黑锅儿子来背。”听完大儿子的话,康熙的心是大冬天吃冰棍——凉透了。他心想,这当大哥的太狠了!如果让这样的人做领导,大清国就得玩完!

失望的康熙把目光又投向了其他儿子,恰好看见了儒雅斯文的老八胤。于是他就问胤:“老八,平日里大家都叫你‘八贤王’,对胤的事,你怎么看?”胤平静地说:“二哥(胤排行老二)花天酒地、胡作非为,对老爹您都打歪主意,这肯定是杀头的罪。但我作为弟弟,虽然跟二哥性格不合有摩擦,但是感情还是有的,所以有一些话就不好说。老爹您一直做事黑白分明,所以二哥这事还得您自己拿主意。”康熙一听,心想这老八,哪是“八贤王”,简直就是一“八滑头”,想搞掉他二哥,却把球踢向老子!真是一个阴险的兔崽子!

于是,他又问胤:“那老四,你的意见呢?”胤一句话不说,只是抹眼泪,这康熙和其他兄弟们都糊涂了,这老四平时做事可是雷厉风行的,今天这是吹的哪股邪风,婆婆妈妈起来了?在老爹的一再追问下,哭得泪人似的胤哽咽地说:“爹,二哥以前对我那么好,他今天被人逼成这步田地,做弟弟的我实在没话好说。”说完,他又趴在地上痛哭起来。

老二胤虽然永远被废了,但康熙内心深处,还是很爱自己这个儿子的。所以今天这场跟儿子们的会面,不但是考察新的接班人,更是想让儿子们表现出他们的兄弟情分。可大家的表现,只有胤对了他的胃口。

从此以后,胤在康熙心目中的印象越来越好。再加上他学道家那一套,整天表演“无为”给大家看,这使得他在为皇位争得热火朝天的兄弟们面前,显得很是不同。康熙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儿子稳重可靠,甚至派他代替自己去祭天。这可了不得,祭天那是皇上才能干的工作。

在康熙病危的时刻,胤一直陪伴在老爹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最终深沉的胤赢得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阿龙辞典 秘密建储法

雍正从以往历史和亲身经验中吸取教训,创立了一种“秘密建储法”。就是在位皇帝尽早写好“遗嘱”,指定下一任接班人是谁,但名单只有皇帝一人知道,遗嘱被装在一个盒子里,放到乾清宫上高高的“正大光明”匾后,只有在位皇帝去世时才可以拿下来打开。这样做的好处是:所谓“太子”是不公开的,那么每个皇子都有可能是遗嘱名单上的“太子”,既然大家都有机会,就用不着互相斗来斗去了,于是都耐心地等着秘密名单公开的那天。

【阿龙看热闹】

人最需要的还是感情

走在大街上,你拉个人过来问他:哥们!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一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钱!你再问一个,得到的答案也可能还是钱。这些兄弟回答的没错。钱对于一个人来说,肯定是生存的基本需要,但基本需要不等于最重要的需要。人其实最需要的还是感情。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那个曾经给你温暖的人。只不过钱人们挂在嘴边,而感情人们放在心里。

8、 雍正与年羹尧

在雍正抢班夺权的活动中,大将军年羹尧出了很大的力。所以,雍正坐拥天下后,年羹尧成了大红人。

有一次,年羹尧得了严重的伤寒,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雍正听说后非常着急,连忙叫上太医院的医师赶到年家。一到年羹尧的卧室,年羹尧就挣扎着起来给大领导磕头。雍正见老年脸色发白,头上冒虚汗,连忙上前按住年羹尧,说:“老年,赶快躺下!咱俩谁跟谁呀!你身体不舒服就不要行那套虚礼了。”

年羹尧见大领导发话了,实在难受的他也就没有勉强。雍正又连忙吩咐医师给年羹尧看病,看完后,医师捋捋胡子说:“皇上,老年这个伤寒不好治啊!因为这个病需要的一味中药不好弄。”雍正有点不耐烦地说:“是什么药快说。我堂堂一国的最高领导,什么弄不来?”那位医师回答说:“真命天子的龙须。”

阿龙记事贴

文字狱汹涌而来

雍正即位不久,便兴起了文字狱。1725年,浙江学者汪景祺被指著作中有指责康熙皇帝的句子,汪同学本人被处斩,家人发配黑龙江为奴。1726年,皇家教师钱名世,因曾写诗表扬年羹尧,被革职,雍正亲书大字报“名教罪人”,挂在钱家门上,以示鄙视。礼部副部长查嗣庭在科举试题中有“维民所止”的句子,被认为是恶毒攻击雍正(“雍”字砍掉脑袋是“维”字,“正”字砍头是“止”),查嗣庭下狱死,儿子被处斩,家人被流放。1627年,太常寺领导郑汝鲁写歌颂文章,被指为攻击皇帝,后被发配去做民工。

一听医师这么说,雍正明白了,心想,不就是要我的胡子嘛!为了老年能赶快康复,这点胡子算什么!于是,他顺手操起卧室里的一把剪子,就要剪自己的胡子。年羹尧连忙说,“皇上,不能啊!为了奴才的一条贱命而伤害您宝贵的身体,不值当啊!”可雍正还是果断地剪了下来。老年当场感动得晕了过去。

在雍正的“溺爱”下,老年是越来越忘记了自己姓什么。

有一年,在外做官的年羹尧回京城作报告。北京副部级以上(三品以上)的官员,都纷纷到郊区去迎接老年,大家都点头哈腰、笑容满面。可骑在马上的老年,却突然对北京市的领导(直隶巡抚)说:“狗奴才,见了你家主子还不快跪下!”那位官员虽然老大不乐意,但人家老年现在是大领导跟前的红人,得罪不起!于是他只好跪在路边,向老年磕头。有些王爷想跟老年同志握个手,可老年把马屁股一拍,瞧都没瞧一眼,就哈哈大笑走了。更严重的是,年羹尧对皇上也不太感冒了。有一次,雍正找他谈话。一到皇宫,还没等雍正赐坐,老年自己就拽了把椅子坐下了。雍正一看,火就腾腾往上冒,心想,这老年头,在外面混了几年,越来越不像话!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雍正平复了一下心情对老年说:“现在我想把官员的工资待遇提高,这样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就会减少,你看这样做行得通吗?”

老年一脸不屑地说:“皇上,您老人家待在宫里是不是待傻了?那帮官场老油条,我还不清楚?你就是给他金山银山,该捞他们还得捞!”雍正这时把脸沉了下来,他冷冷地说:“那你说怎么办?”年羹尧大声地说:“这还不好办嘛,一个字:杀。查出一个杀一个,查出一万杀一万,我就不信有真不怕死的。”年羹尧说的是指手画脚、唾沫横飞,把他身边的大领导完全当植物人。

年羹尧的没大没小,深深刺激了雍正。老年一到家,大领导雍正就发来了指示:“一个人越是功劳大,越要夹着尾巴做人,不然的话,只怕没好果子吃。”雍正这话说得够明白的了,可大老粗年羹尧根本就没放心上,照样高调做人。

看老年的尾巴放不下来,雍正决定要动刀了。

1725年,雍正罢免了年羹尧陕甘两省最高行政长官(陕甘总督)的职务,并解除军中的职务——抚远大将军,就任杭州将军。可是年羹尧在“天堂”杭州屁股都还没坐热,雍正要他自杀的命令就来了,最后老年就真的去了天堂。

阿龙辞典 年羹尧治军之严

年羹尧治军时军法严厉,令出必行,他说去东边,部下不敢往西。有一次下大雪,他坐着轿子出行。两名随从人员以手扶着轿子,不一会,手指冻得通红。年羹尧一看有点心疼,就下了一道命令:“去手。”他本意是说你们把手放下去,别冻着了,结果两名随从没领会意思,拔出佩刀,咔嚓两声,各自把自己的手掌砍了,顿时鲜血直流。

【阿龙看热闹】

别总翘尾巴

有句话说得好,感情越说越有,功劳越说越没。现实中的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一旦稍微有点成绩,尾巴就翘上了天,谁他也看不上。发展到极端,连领导也不放在眼里。最后的结果是,同事疏远他,领导讨厌他,最后只能卷铺盖走人。

9、 雍正搞曾静

雍正时期,湖南人曾静受已故学者吕留良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积极的复国主义者,暗中进行了很多反对清政府的活动。

雍正六年(1728),曾静听人说,川陕一把手(总督)岳钟琪曾上书指责过国家领导人雍正,他就想当然地认为,小岳同志对领导肯定有怨气,这一点可以利用。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徒弟张熙,叫他带到西安给岳钟琪。

张熙来到西安后,想方设法把信送给了岳钟琪。岳大人打开信一看,吓了一跳。信中说,雍正毒死了他的父亲康熙,逼死了自己的母亲,对兄弟们大开杀戒;杀害忠臣,重用小人;又好酒又好色,等等,这样的领导就应该废了他嘛!再说你岳钟琪可是岳飞的后代,想想你老祖宗精忠报国的事,你老岳还坐得住吗?兄弟赶快造清朝的反吧!老哥曾静我在湖南等你的好消息。

岳钟琪虽然是岳飞的后代,可现在当着高官,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可不想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于是,他立即把曾静的信上交了中央。雍正看了曾静的信后,恨不得马上杀了他全家,急忙命令公安部门调查这件事。案情很快就查清了,曾静和他的学生张熙都被捕了。

曾静和他的学生张熙被捕后,中央派来的官员对他们进行了审判。审判人员先把满清十大酷刑的刑具让老曾和小张一一过了目,并当场进行了演示。看过以后,老曾和小张吓得身体直晃悠。没过多久,审判人员说:“刚才的情形,你们也看见了,像你们俩这身板,不要说用完十大酷刑,怕是过不了五道,你们就得报废。如果跟我们合作,写份悔过书,领导有话在先,保你们无事。”

已经被吓得够呛的老曾头,连忙答应下来,于是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悔过书《归仁录》。在书中,曾静深刻反省了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因为看了吕留良老头的“反动书籍”;说雍正爷杀了他老爸,那都是自己满嘴跑火车、瞎放屁;现在的国家领导多么伟大英明,我还说他好酒好色,真是该挨千刀万剐。看到老曾头这份悔过书,中央的官员很是满意,连忙把曾静和他的学生张熙押回了北京。

阿龙记事贴

乾隆杀曾静

1728年,雍正放过了曾静,并交代儿子们说,千万不要得罪文人。但儿子乾隆并没放在心上,1735年,乾隆一即位,便下令将曾静和张熙斩首,并查禁老爸的心血之作《大义觉迷录》。皇帝的著作成为禁书,这恐怕是历史上第一回。对于一定要杀掉曾静的原因,乾隆是这样解释的:吕留良诽谤我爷爷康熙,所以我老爸雍正要为父报仇,而曾静只是诽谤我老爸,所以我老爸原谅他,这就是“谤己者犹可原谅,谤祖者死罪难逃”。现在到我这里,曾静的罪就是谤祖了,所以我也要为父报仇,因此曾静非死不可。

听说犯人来北京后,雍正得意地对自己的心腹说:“他们能得到这样的悔过书是不错,但我还有更奇妙的绝招。你们就等着瞧吧!”

雍正首先宣布对曾静和张熙给予特赦,免去他们的死刑,并发布公告说:以后对他们的家属和子孙谁也不能动一根手指头,有敢违抗命令的,就是跟我雍正过不去。但对已死去的吕留良,雍正却极其残酷,他命令挖坟剁尸,割头示众。吕留良全家老小,一个不留。并且,雍正还亲自动手,写了许多批判吕留良“反动言论”的文章。最后,他把曾静的悔过书和口供以及自己的批判文章,编辑成了一本思想政治书《大义觉迷录》。

《大义觉迷录》印好后,政府免费发给全国各个中小学校,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而且命令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并且还得对曾静的言行进行批判。对于批判不到位的,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于是,全国兴起了一场批判“反清复明”反动思想的群众运动。

当然,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批判运动中,肯定少不了曾静和张熙两位主角。雍正派人带着曾静、张熙分两路出发,去全国各地进行“回头是岸”宣讲会。每到一地,曾老先生和他的学生张熙是泪流满面,悔恨不已,到最后都得深情地说:“感谢政府!感谢领导!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同志们,可别走我的老路啊!”

就这样,老曾保住了小命,雍正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阿龙辞典 吕留良案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学者,削发为僧,以不应清朝的科举。吕学者和雍正皇帝本来不搭边,雍正上台时,吕学者已经去世四十年之久。但曾静案好比一场飞来横祸,吕学者因此被雍正掘坟剖棺戮尸。吕氏的后人及学生也都遭了大殃,不是被斩首,就是被流放宁古塔为奴,牵连者众多。吕留良的著作也成为禁书,堪称清代第一文字狱。在野史中记载,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为一代女侠,为了报仇,入宫刺杀了雍正。

【阿龙看热闹】

是青蛙就别装吉普

从前有个同学特逗,他老爸不过就是一名村长,可这位同学每次都说,我爸今天又召开了什么什么会议,主要是讨论什么什么问题。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爸是总理呢!这样的人社会上可不少,自己本来也就半斤八两,但非搞得自己有千斤重不可。这样做,除了让人笑掉大牙,还有什么作用?所以,青蛙王子们醒醒吧!吉普装不得!

10、 让他三尺又何妨

康熙、雍正两个时代的大臣张廷玉,也许大家比较熟悉,但提起他的老爹张英,好多人肯定都得拍拍脑门问:“张英是神马(什么)?”

张英名声没他的儿子响,但当的官可不比他的儿子小。康熙时期,张英曾做到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礼部尚书。因为勤劳肯干、低调厚道,他很得康熙皇帝的喜欢。低调的老张名没被人记住,可有一件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同类推荐
  • 淳淳春秋

    淳淳春秋

    夏康淳在一个特别的晚上机缘巧合地魂穿到了春秋时期一个和他长得一样的人身上,在春秋末期,诸侯割据混战。打战方式也由车战到人战,但康淳并没有因血腥且没有太平的时代而变得冷酷无情,而是在与朋友、妻子的相处下,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 明贼

    明贼

    大明天启元年四月,毛帅奇袭镇江的路上,多了一名新兵。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蝴蝶悄悄扇动了翅膀,大明帝国战力最强悍的东江军集团,悄悄偏移了原本的方向。
  • 上阵夫妻挡

    上阵夫妻挡

    现代内家功高手李辰在雷雨天下突破修为,不幸被闪电击中,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新婚“官二代”身上。当晚被自己的夫人一脚踹下床。“别以为用娃娃亲和我成婚就能和我同床,什么时候打赢我,什么时候才准上来。”在郁闷的心情下李辰和这个霸道的妻子“合租”了两个月,在李辰的关照和不懈努力的恢复实力的情况下,终于拥获美人。“夫君,来蹂躏我吧,来吧。”听见这声音李辰从房间里狼狈的跑了出来。靠!这女人有受虐症吧!
  •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类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草莽为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坚、吕布……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唯有强者居之。魂系千年,庶子少年自布衣起家,横枪跃马,身伴美娇娘,白手争天下。英雄逐鹿,美人倾国,一曲曲热血激昂的壮士赞歌,一幕幕柔情似水的美人珠帘,尽在《三国之江山美人图》!【禹宕出品,必属精品,有禹三哥,必有三千娇娘!】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热门推荐
  • 女仆革命

    女仆革命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贯彻爱与真实的正义,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我们是穿梭在宅人之中的女仆兵团。光明,光明的日子正在等着我们来吧,加入我们的行列,把女仆革命进行到底!!!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被爹娘发现身份的危险~前进~冒着被无良主人迫害的危险~前进~前进~前进进~
  • 重返十二岁

    重返十二岁

    我多想再回去遇见你一次,为了你,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 蓝沐的高中时代

    蓝沐的高中时代

    夏沐是个高中的学生,从她第一天入学的开始,以及她,遇到的人,感情的变化,和刚开始学习的反差,并且在最后的努力下,得到了学习感情双丰收。
  • 神兵决世

    神兵决世

    绝影剑,无痕弓。两个同一天出生的孩子,惊天计划。家族灭绝。同被送入永清寺是巧合还是命定!
  • 放学后的名侦探

    放学后的名侦探

    极限学园侦探俱乐部只招有萌点的美男子 只接受公主气质美少女的委托正义感爆表少女蒋月妃爱好:强出头特长:在神秘的房间里进行“命运选择”特征:戴朱雀纹章的手镯同学语录:自从你有了“事故体质”,我们再也不能愉快地玩耍了!侦探宣言:请快速撤离至五米开外! 震撼校园励志少年贾高明爱好:摔倒特长:真废柴假高明特征:面瘫结巴四眼男同学语录:快打掉他的眼镜!侦探宣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请叫我贾侦探!
  • 九皇妃

    九皇妃

    一朝穿越,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竟成了大商皇朝著名的花痴草包女!丞相府楚家大小姐楚华容,绝色姿容却不识点墨,不顾世人耻笑嘲讽,整日追着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四皇子跑,撞上南墙也绝不回头。一次郊游,竟被心上人毫不怜惜地丢进狼群,看她惊慌逃窜满身狼狈,只为博身边佳人开怀一笑!当楚华容再次醒来,美眸里再无迷恋之色,取而代之的是冷冽华光,讥笑地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脸。重来一世,她本想活个潇洒从容,随心所欲。却被一道圣旨扰乱了步伐。而她,又岂是当初那胸无点墨、任人拿捏的草包女?谁守她护她,她定铭记在心。谁欺她辱她,她必双倍奉还。快意恩仇,人生潇洒。只是,那个男人允许吗?=﹡=﹡=小剧场:“你让开。他差点害死我,我非揍他一顿不可。”“此人危险。这仇,我报。”“他救过我,我要帮他站起来。”“其心不轨。那恩,我还。”“这是我的事!”某男优雅地掀了桌,“从圣旨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是了。”“事都让你做了,那我到底能做什么?!”某女眸光恨恨。“吃饭。”“还有呢?”“睡觉。”“还、有、呢?!”咬牙切齿的声音。“数银子。”半晌,女子暴走,“我去----”*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轻松宠文。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淘金客自传

    淘金客自传

    我是一个常年四处奔波的淘金客,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了,没想到,那年夏天的一次本不该和我有关系的的事情,让我发现了这个惊天阴谋。
  • 毁灭火种

    毁灭火种

    当一个新的文明的开始不光象征着一段辉煌的传奇同样代表着一段文明的毁灭。。当一段文明毁灭时又该如何的面对。。是反抗,是面对,是争取拿渺茫的一丝生机。。。也许他们会留下一点东西来证明他们存在过、、、、欢迎喜欢《毁灭火种》的书友们加入137911853QQ群。。希望大家能够在群内给我更多的启发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和建议。。
  • 挽着春风行走

    挽着春风行走

    作者为人老实,而诗歌却并不见得“老实”,试想一首以抒情为主的新诗里,无论构思、立意还是语言,倘若没有一点令人怦然心动的东西,缺乏诗意的新鲜感,有谁会乐意味同嚼蜡地读这种诗呢?“文喜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本诗集中读者是绝不会有枯燥嚼蜡之感的,因为像“从此老屋成了患风湿病的老人”这样有趣的句子一点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