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300000003

第3章 直面人生-唤起沉睡的你(2)

这段著名的话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但仍未满足那些只想知道“爱因斯坦是否信仰上帝?”这一简单问题答案的人。于是,纽约一位著名的犹太学者赫伯特·S.格尔德斯特恩发了一封很直接的电报给爱因斯坦:“你相信上帝吗?答案限在50个词以内。”结果,爱因斯坦的答案仅用了所限制字数的一半左右:“我信仰斯宾诺莎(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上帝,在存在的万物处于自然规律(法则)下的和谐时,上帝自己会出现,上帝不是控制人类命运和行为的‘上帝’。”

通过回答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而且认为对上帝的信仰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在谈到信仰对自己的意义时,爱因斯坦说过:“对上帝的信仰,在我一生中曾帮助了我,使我在进行研究时,即使遇到了重大的难题,也不至于失望。我心里这样想,答案必会找到的,因为上帝的确深奥难测,却决不欺人。”

由此看来,爱因斯坦对上帝的信念是真诚和坚强的。终其一生来看,爱因斯坦始终拒绝接受称他为无神论者的说法。“有人说没有上帝,”爱因斯坦告诉一个朋友说,“但是,真的让我生气的是,他们用我来做支持他们这种观点的例子。”

爱因斯坦说:“我和大多数所谓的无神论者最大的区别是,我对宇宙和谐中难以理解的奥秘保持绝对的谦卑。”看来,爱因斯坦并不迷信上帝,但他坚定自己对上帝的这种信仰,并将之与对“奥秘绝对的谦卑”联系起来。的确,带着一种虔诚和敬畏的心态去生活,这也许就是信仰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正因为这颗虔诚的心,能够让我们从信仰中得到无穷的滋养。

实现自己的本性就在信仰中

真正的信仰,不在于标榜,也不在于膜拜神像,而是将自己引向内心,在一种虔诚的心境中,不断追求品德的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信仰,应当有助于发掘和解放我们的内在心灵。可以说实现自己的本性本身就在我们的信仰中。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谈到对神的崇拜时说:“我们并不爱神,如果我们真的爱神,就根本不会有崇拜这种事,我们崇拜神是因为我们惧怕神,我们的心中只有惧怕而没有爱。庙宇、念珠,这些都不是神,这些都是出于人类的虚荣及恐惧的产物。只有那些不快乐、充满恐惧的人才崇拜神。”

这句话指出了我们大多数人对神的一些误解。很多人对神充满了依赖和恐惧,这样对神的崇拜和信仰反倒成了一种束缚。真正的信仰应当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本性。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说:“宗教的职能不是去消灭我们的本性,而是去实现它。”梵文“达摩”意译为“法”,在英文中通常译为“宗教”,而在印度的语言中却有更深刻的含义。“法”是万物最内在的本性,即本质,绝对的真理。“法”是我们行动的最终目标。这就好比说,种子的本性是包在壳里的,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的奇迹,它才能长成树。种子的外观并不是种子的本性,它的本性是成为一棵树。

当你让种子接受化学分析时,你可以发现在种子中包含着碳、蛋白质和许多其他的东西,而没有看到树的理念。只有当树开始形成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它的“法”,那时你才能肯定无疑地说,种子被消耗,在地里烂掉,它已经通过它的“法”,完成了它真正的本性。

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是一粒种子,真正的信仰应当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本性,成长为一棵树,“冲破外壳,使其本身转化为朝气蓬勃的心灵上的嫩芽,在阳光和空气的哺育下,向四面八方伸出枝杈,而不是将生命禁锢在种子的外壳之中”。

周国平先生认为,“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桥梁和诱饵,其价值就在于把人引向内心,过一种内在的精神生活。神并非居住在宇宙间的某个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它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们在内心中感悟到它。一个人的信仰之真假,在于其有没有这种内在的精神生活。伟大的信徒是那些有着伟大的内心世界的人,相反,一个全心全意相信天国或者来世的人,如果他没有内心生活,你就不能说他有真实的信仰。”

真正的信仰,不在于标榜,也不在于膜拜神像,而是将自己引向内心,在一种虔诚的心境中,不断追求品德的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生的无畏与有畏

不知天命,不畏大人,不听圣人之言,一个如此无知无畏的人不论在何种游戏中,都是最容易犯规出局的。

一个有信仰的人,会时刻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生活。佛曰:“把生死置之度外谓之大无畏。”大无畏精神的确能够体现英雄气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是不能无所畏惧的。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这样解释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南怀瑾先生说这里所谓的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是最有智慧的人,一是最笨的人。孔子教我们要寻求畏惧,“畏天命”,也就是要有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但有宗教哲学;“畏大人”,这里的大人并不是指高官权贵,而是指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持有高山仰止的畏惧之心;“畏圣人之言”,不要违背了圣人的教诲。

正是因为这种敬畏之心,使我们能够时刻勉励、约束自己,在各方面止于至善。

曾有一家世界知名企业要招聘一个重要的职位,应征之人非常多,该企业让每个人都仔细填写了一份履历表,其中一栏为信仰,其实这一项是该公司招聘新人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

第一轮被筛选出局的人便是在信仰一栏明确标注着“我信仰自己”和“绝无”的应聘者。许多人感觉不公平,该企业的总经理说:“当一个人信仰自己,或者坚信自己没有任何信仰时,表明此人对人生、对生活缺乏应有的畏惧之心。这种‘无畏’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人很容易陷入名利场中无法自拔。即便他写上一个人的名字,也表明在他心中除了自己还有其他的行为准则在约束他,如果完全没有,那么这种人不是我们想要的。”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不知天命,不畏大人,不听圣人之言,一个如此无知无畏的人不论在何种游戏中,都是最容易犯规出局的。

3、 审美——人生,最美不过心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美丽的东西往往都是简单的,艺术上讲究返璞归真,同理,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

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样的家具。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有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居里对新婚的妻子说:“不要沙发了,但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样?这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

“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那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最后他们俩决定不再添加任何家具。

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否可以感受到一种简朴的美。作为科学伟人,居里夫妇的内心是简单和朴素的,然而他们的生命也正因如此而美丽。简朴是一种美,懂得欣赏简朴美的人,更能够懂得美的内涵。

人都说大自然最美,那是为什么?因为大自然朴实无华,天然无雕饰。不论是沙漠高山,还是江河溪流,都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故作姿态的模样,总是以它们本来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美,来自简朴,同样,简朴的生活也是美丽的。

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追求幸福的伊利亚斯》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伊利亚斯夫妇出身贫寒,他们立志要追求幸福,因此胼手胝足,努力营生,后来拥有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家道衰落,富甲天下的伊利亚斯夫妇很快就没落了。到了老年,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去帮佣。好在他们能乐天知命,在雇主家里,反而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他们曾说过:“当我们富有时,有许多事让我们操心,所以没有时间交谈,没有时间想到灵魂,向上苍祷告。我们忙碌又忙心,也常因浮躁而吵架。现在,我们清晨起来,会彼此说几句恩爱的话。生活平静不争吵。我们只需要服侍主人,尽心为主人工作。我们工作回来,有晚餐可吃,有乳酒可喝,天冷了有燃料可烧。我们有时间闲谈,有时间思考灵魂,也有时间祷告。50年来我们追求幸福,直到现在才找到。”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美丽的东西往往都是简单的,艺术上讲究返璞归真,同理,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

以推崇“简单生活”理论闻名的美国作家玛丽·茵·普兰特指出:“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观看生活、对待生活时,你就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丽的,而许多美的东西正是那些最简单的事物。

美,总在匆忙赶路中错过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会欣赏每天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其实我们不必费心地四处寻找美,美本来就是随处可见的。

生活中原本有许多美妙的东西,只是我们的心灵太匆忙、太浮躁了,没有好好去品味那些隐藏在生活背后的美好真意。其实,只要你肯打开心灵的窗户,用一颗平静的心态去欣赏生活、感受生活,你就会发现生命中充满了精彩和快乐。

释迦牟尼在没有成佛之前,经历过很多次的磨难,从中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有一天,释迦牟尼要进行一次长途的跋涉,因为急于到达目的地,便无视路程的遥远艰辛,只顾着马不停蹄地赶路。长途漫漫,释迦牟尼累得气喘吁吁,终于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了,他长长地松了口气。就在心情放松的同时,他感觉到自己的脚下有一颗小石子磨得一只脚很不舒服。那颗石子很小,小到让人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

其实,在释迦牟尼刚开始赶路不久,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那颗小石子在鞋子里,不时地刺痛着他的脚底,让他觉得不舒服。

然而,释迦牟尼一心忙着赶路,不想浪费时间脱下鞋子取出它,索性便把那颗小石子当作是一种历练,不去理会。

直到这时,他才停下急切的脚步,心想:既然目的地快要抵达了,且还有一些余暇,干脆就在这儿把那颗小石子倒出来,让自己轻松一下吧!

就在释迦牟尼低头弯腰准备脱鞋的时候,他的眼睛无意间瞄向沿路的水光山色,发现一路上的风景竟然是如此的美丽。

他当下便领悟了一个道理:自己这一路走来,如此匆忙,心思意念竟然只专注在目的地上,其实,过程也是一道风景,正如成佛前的修行一样。

释迦牟尼把鞋子脱下,然后将那颗小石子拿在手中,不禁赞叹着说:“小石头啊!真想不到,这一路走来,你不断地刺痛我的脚掌心,原来是要提醒我慢点儿走,注意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啊!”

生活是一处看不厌的风景。我们的生活可以很平凡、很简单,但只要我们仔细用心去体味,去感受,就能够发现生活背后有很多美妙的东西。

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会欣赏每天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其实我们不必费心地四处寻找美,美本来就是随处可见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顾一切地追逐某些东西,而且乐此不疲,但直到最后才发现,在自己匆忙赶路寻找风景的时候,却失去了沿途最美的风景;在自己全力奔向功名利禄时,却失去了、错过了很多人和事。

美,只存在心灵中

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美,需要用心灵缔造。

有一天,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于是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工匠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大臣们推荐了两组人员,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由于皇帝不知道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就决定让他们比一比,看看到底哪组更胜一筹。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三天之后,便来亲自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油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整修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竣工,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技艺把寺庙装饰得美轮美奂。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眼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使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但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外在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和尚那一组也最终胜出。

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瑕地显现出来。

亨利·梭罗说过,“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快乐”。当然,享受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支持,因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在对幸福的感受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有一颗健全的心才能拥有美

人的身体是天生的,美或丑、健全或残缺,我们只能被动接受,但品性、修养、学识等却是可以主动选择的,拥有美丽的心灵,就能拥有美丽的人生。

“我们赢了,我们得到了1000分,我们赢了。”这是电影《美丽人生》中儿子和母亲相聚时对母亲说的一句话。这一幕是电影中最让人感伤的一幕,我们为男主人公圭多的牺牲而伤心,为孩子的心灵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而感动。这部电影让世人感叹:唯有乐观、心灵美的人才能得到美丽的人生。

心灵不美的人是难以拥有美丽的人生的。因为心灵的丑陋比相貌的丑陋更可怕,相貌丑可以用心灵美来弥补,但心灵上的缺陷拿什么来弥补呢?

有一位先生娶了一个体态婀娜、面容娟秀的太太,两人恩恩爱爱,是人人称羡的一对神仙美眷。这个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温和,美中不足的是长了个酒糟鼻子。柳眉、凤眼、樱桃小口,瓜子脸蛋上却长了个酒糟鼻子,好像失职的艺术家对于一件原本足以称傲于世间的艺术精品少雕刻了几刀,使人深感遗憾。

这位丈夫对太太的鼻子终日耿耿于怀。一日出外经商,行经贩卖奴隶的市场,宽阔的广场上,四周人声沸腾,争相吆喝出价,抢购奴隶。广场中央站了一个身材单薄的女孩子,正以一双汪汪的泪眼,怯生生地环顾着这群如狼似虎的人。这位丈夫仔细端详着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间,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原来这个女孩子长着一个端端正正的鼻子,于是,他不惜一切代价买下了这个女孩。

同类推荐
  •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

    《选对行业跟对人》是由哈尔滨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本职场类图书,是为职场新人量身定做的职业规划书。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总会感到些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如何,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复杂的职场环境,不知道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哈尔滨出版社重磅推出的《选对行业跟对人》能够帮助初面职场的你化解心中的疑虑,摆脱这些问题带给你的种种困扰。
  •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本书共分五章,介绍了60余位名人的生平事迹。其中包括:“投笔从戎觅封侯”,“卖报歌”和“仁者无敌”等。
  •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应聘成为求职的重要方法。许多少女在面试之前对简历的设计、面试时相遇到的问题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但往往容易忽略面试时的着装。现在告诉你面试着装的4大原则,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35岁前有所积累,35岁后才能薄发

    本书从定位、职场、创业、竞争、惜时、防败、理财、交际、激情、借力等,告诉那些想要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循规蹈矩的人,创造奇迹的往往是那些前期注重积累的人。相信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你一定能够信心满满地踏上人生征途,去缔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有理说得清

    有理说得清

    本书从有理说不清的原因说起,帮你找寻各种有理说不清的障碍及克服办法,教你在工作生活中如何说理才能被人接受的方法,让你知道遇什么人说什么理的技巧。
热门推荐
  •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降临前:萧霖对被继母怂恿试图扣押自己学费的亲爹使出了传说中的终极大杀招:断子绝孙腿。末世降临后:萧霖与从天而降狠狠砸到自己后脑勺的逗比系统携手并进,愉快的踏上了末世写文的康庄大道!
  • 烈旗

    烈旗

    原作品名《烈旗》,气魄不够,改!三个主角,三个少年,三种命运,在架空的齐朝将乱末世,上演了一场壮烈的山与海之歌。帝王,悍将,孤臣……这里的英雄是孤独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堪能惺惺相惜的对手;雄心,反思,彷徨……乱世之中,他们是凭本心以抗洪流的可爱的人;瀚海,边关,都城……都是书中人的战场,与道场!武侠没落了么?不,是因为他们只是徘徊在前人的伟岸之前,没有胆量前去攀越。架空只能穿越么?不,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造物者的气魄,不敢于重塑一段时空,不敢于去书写英雄与英雄对峙的男人的史诗。而如果你有意的认真阅读本书,相信你相遇的,会是《英雄志》、《猎命师传奇》、《昆仑》、《开唐》这样的阅读体验。
  • 三生只为卿

    三生只为卿

    云梦汐,三生之魂,屠尽苍生,世为魔。性情孤冷,再世为人只为卿。本文女尊,男生子,不喜勿进。
  • 嫡妻归来

    嫡妻归来

    本以为幸福已经降临,却没有想道危险步步紧逼,陷害,跳崖,峰回路转。几经波折。她能否找回自己的真爱,能否找到曾经伤害自己的人……
  • 爱有时很简单

    爱有时很简单

    一个已婚女人,当她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时候,当她觉得生活就是习惯的时候,一个爸爸走进了她的世界,改变了她眼前的一切,生活再也没有了习惯。爱情如美丽罂栗在她即将逝去的青春里盛开着妖艳的花朵。
  • 剑苍逐影

    剑苍逐影

    少时困力行,终有逆袭日。天外飞一剑,仗剑行天涯。待到凌绝天下日,一剑傲然起沧澜。。。。。
  • 偶遇定未来

    偶遇定未来

    一次旅游她意外的进了——一个美男的房间!
  • 异玄大陆

    异玄大陆

    异玄之气,掌控天地,此世界乃为强者为尊,弱者为耻!耀世星辰,动彻天地。遨游九天,独霸天地!
  • 汉脉

    汉脉

    梦回三国,兵戈铁马,看主角关月纵横游说,指点天下风云。试看那白脸的曹阿瞒为主角签马,喊一声,日暮乡关何处,百万将士归故里。名将卸甲,策士转身,三国何时无杀伐。临了,关月喊一句,吾魂可安。
  • 四大鬼门

    四大鬼门

    举头三尺有神明,千里神州鬼弄影。人们向来供奉神明,扫鬼出门。可有些人不同,他们逆天行事,供奉“招鬼冥器”,自成一派,称为“鬼门”。鬼门又分如沙,流油,烈纸,埋银四大鬼门。自古以来,门下众人称为“鬼使”,他们与鬼合作,各取所需。但鬼门门人发着死人财,多有死于非命,因此,“招鬼冥器”就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死得不明不白,一命呜呼哀哉。少年程昊峰被鬼“弄了一下影”之后,稀里糊涂的当上“鬼使”。但他这个“鬼使”当得比较窝囊,没多久就翘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