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200000010

第10章 清净有为(4)

晁错便给他出主意,让他把各个诸侯王的封地收归国有。景帝听后有些犹豫,晁错便继续劝道:“这些诸侯王越来越嚣张,尤其是吴王刘濞,这么多年都没来长安探望一下。照此发展下去的话,皇上,其实不管你收不收回封地,他们都会造反的。”

景帝一拍大腿:“好,就听你的,收回封地!”于是,公元前154年,景帝的诏书送到了楚王戊、赵王遂和胶西王的手中。诏书上无非就是写着几个诸侯王犯了卖官等罪,景帝顾及他们的面子,就不多加惩罚了,只是要没收他们手中的一点土地,意思一下。

阿龙记事贴

刘邦种下的苦果,刘启来吃

景帝刘启最大的这次政治危机,源于祖上刘邦种下的苦果。高祖大封异姓王,本来目的是要保卫刘家的江山,不料几代之后,刘家的江山乱在了刘家自己人的手上。七国之乱中,楚王刘戊是第三代楚王;赵王刘遂是刘友的儿子,在惠帝时由淮阳王转封为赵王;齐王的土地在文帝时被一分为六,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皆刘肥之子。七王中刘濞是景帝叔父,其他同辈。

诸侯们不高兴了,乍看上去,皇上削点地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况且自己的确犯了错,因此众人只好隐忍下来。景帝见大家没有反抗,便放松下来,继续写诏书没收土地。这一次,他的诏书送到了吴王刘濞那儿。

刘濞一见诏书,气得当场就把它撕得粉碎,怒吼道:“这小子当年杀了我儿子,我没找他算账就不错了,他居然还想跟我要地盘!他以为本王这些年是白混的吗?”他脚一跺,心一横,便召集手下说要造反。

官员们见吴王已经下定决心,只好给他出主意。有的就说:“您这么鲁莽就造反的话,不会有人响应的。倒不如扛个正义的旗帜,召集众王,那样成功的几率才比较大啊。”于是,刘濞扯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帜,扬言要把晁错这个嚼舌根的家伙给铲除掉。

诸侯王们一看这旗帜,都不禁拍手叫好:这可真是个起兵要回土地的好借口啊,一来可以告诉天下人我们代表着正义,二来还能光明正大地找皇帝要地盘。就这样,公元前154年,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纷纷起兵响应,刘濞造反的第一炮打响了。

景帝见七个诸侯国一哄而起,心里着慌了,叹道:“咱这儿虽然是中央,可实际上没啥权力,他们说反就反。既然他们都说这是晁错的错,那要不朕把他杀了吧,没准还能保住一命。”

事实证明,他当皇帝的经验还不够丰富。这些诸侯王口中的“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直到他杀了晁错,刘濞等人依然不退兵,还大叫大嚷:“不就是一个长安城吗?本王手下兵多将广,还愁进不去?”

景帝彻底怒了,拿出了杀刘世子时的狠劲,找来大将周亚夫,说:“这帮家伙不识好歹,朕一再退让,连晁错也赔进去了,他们居然还不消停!你去收拾收拾他们。”

周亚夫领命后,劝道:“皇上不用着急,这些藩王闹不了多久的。首先,他们本来就是临时组建的小团伙;其次,这些年大汉朝长治久安,百姓们都不想打仗,他们却硬拉着全民加入战斗,天下人都不会归顺他们的。”景帝听过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便安下心来镇压叛乱。

果然,一切不出周亚夫所料,三个月后,他率领的汉军截断叛军的粮道,吴王刘濞遭遇了惨败,领着几千个残兵败将一路逃到江苏一带。在那里,军中的吴越人看大势已去,就把他杀掉。而其他跟随他起兵的诸侯不是被抓后判处死刑就是自杀而亡。

西汉初年的这场内乱,在三个月后得以平息,而诸侯王的实力也因此大大削弱。

【阿龙看热闹】

我爸是皇上

国家在制定法律时,最爱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一旦落到实处,种种不公平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如果你是特权阶层,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金钱和中够大的权力,那么在法律面前,或许更应该遵循“得饶人处且饶人”。景帝小时候杀了人,也敢高喊一声:“谁怕谁啊?我爸是皇上!”这句话导致后来吴王义无反顾地发动叛乱。

9、 晁错之死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叛乱。晁错是谁?就是景帝身边最得宠的大臣之一。

他从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随景帝了。因为有才干、有见识,便越来越受到重用。当时,西汉的诸侯王势力越发强大,晁错便向景帝建议道:“你家爷爷当时封了这么多刘家人当王,虽然大家都姓刘,但并不代表这些诸侯不会有反心啊。反正他们就算把您轰下台,这天下还是一样姓刘啊,百姓们是不会觉得有啥区别的。”

晁错一语中的,景帝不由得打了个寒战,问他应该怎么办。晁错这才继续说:“这些诸侯王之所以能坐大,是因为他们手上有很多封地,尤其是吴王刘濞。他仗着吴国的经济越来越好,早就不把您老爸和您放在眼中了。依臣看,最快的办法就是削夺他们的土地,降低他们的战斗力。”

景帝便问道:“他们这些老东西又不傻,能乖乖地坐着等我行动?”

晁错回道:“其实,不管皇上您行不行动,他们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总有一天会找个借口造反的,其中吴王刘濞定会首当其冲。皇上,先下手为强啊。”

这话一出口,景帝还没啥反应呢,晁错的老爹就不淡定了。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你老爸我这些年是白教育你了,现在中央的实力还不足,地方势力又日益壮大,这种时候你却让皇上去跟他们要土地,这简直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啊!算了算了,你长这么大都不懂韬光养晦这个道理,你也别当我儿子了,咱俩断绝关系吧。”

就这样,晁错被老爸轰出了家门。景帝开始将诸侯王的封地收归国有,不出所料,吴王刘濞成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他先是跑去联络诸侯王一同造反,这期间,景帝问晁错:“听探子回来报,吴王最近没在他的封地上待着,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晁错摇头说不知道。

阿龙记事贴

不要拿领导当挡箭牌

晁错是景帝的智囊。他被当成替死鬼杀掉,也不能全怪别人:第一,他提出杀袁盎,结果被反咬一口;第二,他提出请景帝御驾亲征去冒险,自己留守后方安全地带,这不是拿领导当挡箭牌么?景帝刻薄寡恩,晁错就白白死了。

景帝一听,心都凉了半截,叹道:“咱们正忙着收封地,他却突然消失不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果然,没多久,吴王就打着要帮景帝铲除晁错的旗号起来造反了。为了达到目的,他不仅表面付诸武力,暗地里还收买官员,要他们从旁协助。其中,袁盎对这项差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袁盎刚兴高采烈地收下吴王送来的金银珠宝,晁错知道了这件事,就跑去告诉景帝:“皇上,袁盎贪污受贿,对象还是吴王刘濞。臣觉得您应该把他抓来问问,说不定能从他那儿套出点消息。”

袁盎听说晁错进宫告状,气得牙痒痒。等到景帝召他进宫后,他便跪在地上陈说:“皇上啊,根据最新的可靠消息,吴王刘濞本来不想造反来着,就是因为晁错在您面前说了很多诸侯王的坏话,他担心您怪罪下来,才决定要来长安铲除晁错的。”

景帝本来就对镇压叛乱一事拿不定主意,现在听到有人这么说,便略微犹豫地问道:“那你觉得有啥避免战争的办法没?”

袁盎急忙点头:“不如您把晁错给处死吧,他一死,吴王那边见没有了威胁,肯定就会罢兵的。”

景帝一想,对啊,咱好歹是爷爷刘邦的亲孙子,继承大统这种事可没有比朕更合适的了。先不管刘濞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起兵,如果朕现在把晁错杀了,他岂不是没有造反的借口了?没有原则的景帝就此决定息事宁人,跟晁错说:“爱卿啊,朕对不住你了,为了大汉的安定,你只好牺牲一下了。”

晁错被当众诛杀,他的家人都没能幸免。他老爸哀怨地哭诉:“我就知道会有今天,只是我都和这小子断绝关系了,皇上您怎么还不放过我们晁家呢?”

景帝回道:“不是我不放过你们啊,而是你们都死了,不更显出我要跟吴王和好的决心吗?”于是,晁错及其九族都被一一处死,然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就此结束。也正因此,景帝才有了当头棒喝般的醒悟,真正下定决心平叛。

阿龙辞典 “无双国士”袁盎

袁盎学问比晁错差,但善于领会贯通,人称“无双国士”。七国之乱平定后,窦太后一再暗示景帝传位给刘武,景帝就派袁盎等去劝诫太后。袁盎说:“春秋时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引发了五世之乱。所以圣人认为传子才是正确的。”窦太后被说服,打消了让刘武继位的念头。

【阿龙看热闹】

领导的承诺是靠不住的

都说人心隔肚皮,其实隔的岂止是肚皮,那恐怕是翻过千山万水都没法到达的距离吧。晁错一心为文帝,结果文帝靠不住,把他给卖了。晁错的老爸很机警,看得够远了,结果文帝还是靠不住,把他也给杀了。

10、 地下造反

自从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一天,他在宫里请客,官员们都应邀出席。

等到酒菜上桌,摆在丞相周亚夫面前的是一大块肉,肉没切开不说,连刀子也没准备一把。周亚夫很郁闷,叫住负责上菜的人:“服务员,咱又不是吃西餐,怎么不把肉切开呢?况且就算是西餐,你也好歹给副刀叉不是?”

那人连忙上前,刚要说话,景帝就抢先开口了:“丞相真够讲究的,有肉吃就不错了,还有啥不满意的?”

周亚夫一抬头,便见景帝板着脸,阴沉沉地看着他。周亚夫一个激灵,连忙摘下官帽,跪在地上请罪。景帝也不出声,只冷冷地看着他,半晌才轻哼道:“丞相立过大功,这些虚礼就免了吧,起来吃饭。”

周亚夫也不答话,又在地上跪了一会儿,才默默地起身回到座位上。他心中五味杂陈,明白皇上今天是故意刁难他。看着官员们吃吃喝喝,他更是如坐针毡,便起身行礼道:“皇上,臣家中有事,想先走一步。”

景帝很不耐烦地挥挥手:“你要走就走吧。”话刚落地,他如蒙大赦,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景帝见状,忍不住当着众臣的面斥道:“看他这个功高盖主的样子,朕的儿子以后可咋办啊?”官员们一听,心中便已明白,周亚夫要和他老爸一样倒大霉了。

周亚夫的老爸是周勃,就是曾经被文帝折腾得死去活来的那位。尽管如此,他的儿子还是一样效忠于大汉,在景帝手下尽心做事。可就是因为太尽心尽力,到头来反而害了自己。

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看周勃功劳大,就让他做了丞相。周亚夫很开心,但有人不顺心了,他就是景帝的弟弟梁王。梁王也参加了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曾经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为了总体战局考虑,并没有施以援手。从这之后,梁王就经常在人前说他的不是。

阿龙记事贴

储位之争

景帝时,因皇后薄氏无子,栗姬和王夫人就为太子之位斗上了法。栗姬是太子刘荣的母亲,景帝本来属意她。一次景帝身体不适,就试探地问栗姬:“我百年后,孩子们就都交给你了。”栗姬当时心里正不高兴,就没回答景帝。景帝一看,故意再说了一遍,谁知栗姬没好气地说:“我又不是他们的保姆。”景帝一听,这还了得,等你上了位,我的后宫、孩子还不都要成了人彘、刘如意了。就废了刘荣、栗姬,立了刘彻、王夫人。

一次,景帝想废掉太子刘荣,大臣们都唯唯诺诺地不敢开口。周亚夫却站出来,据理力争。景帝开始还耐着性子和他解释,后来就有些不耐烦了。而周亚夫呢,打仗是能手,搞关系搞政治就差远了,还不懂得察言观色,火气一上来,就直斥皇帝:“废立太子本来是国家大事,皇上您怎么能视同儿戏呢?如果您老爸在世的时候,也这样率性而为的话,现在做皇上的没准就不是您了。”

景帝气得大发雷霆,从此便看他不顺眼了。周亚夫得罪了皇上不算,连窦太后也给得罪了。一次,窦太后向儿子提议说:“咱们现在是皇家,怎么着也得提拔提拔自己人不是?你老婆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还不错,要不就封他为侯吧。”

景帝很犹豫,说自己要和大臣们商量一下。谁知提案刚摆上桌面,周亚夫又提意见了:“皇上啊,你爷爷当初就下过命令,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立过功的不能封侯,这王信他从来没立过功,不过是你家亲戚,怎么能就此封侯呢?”一句话堵得景帝无言以对。窦太后知道后,对周亚夫恨得咬牙切齿。

梁王见了,就在一边说风凉话:“老妈你看,我跟你说过吧,周亚夫仗着自己立过大功,现在什么话都敢说,老哥的位子怕是危险了。”

景帝听得鬼火直冒,下定决心要把周亚夫除掉。宴会事件后没多久,周亚夫的儿子见老爸年纪大了,就开始为他准备死后的陪葬品。一天,他给老爸买了五百副铠甲、盾牌,都是回收品。等工人帮他运到目的地后,他就想赖账不给钱。众人一生气,就跑到官府去告状,说他买违禁武器。

景帝听说后,立刻叫人把周亚夫抓起来,派官员去审问。官员一见到他,就问:“丞相是活腻味了吧,怎么还想造反?”

周亚夫急忙否认道:“我儿子不过是帮我买了点儿陪葬用的东西,况且那些铠甲、盾牌都是二手货,质量压根儿没保证,造反这种事从何说起?”

官员也不听他解释,一拍桌子,叫道:“用刑,用刑!”受大刑的周亚夫凭着一股硬气,抵死不认。

审案的没办法,只好去找景帝求救:“皇上啊,臣软硬兼施,那周亚夫还是不愿承认谋反一事,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景帝冷笑道:“蠢材!朕现在不是要你审问他有没有谋反,而是要你给他定一条谋反罪!”官员当场吓得冷汗直流,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

等他一见到周亚夫,就说:“你其实早就有了谋反之心了吧?就算你活着的时候条件不成熟,死后也难保不会在地下造反!这就该杀!”

这时周亚夫方才恍然大悟,自己辛苦一世,不仅不讨好,到头来还被上司陷害。悲痛绝望之下,他以绝食相抗,五天之后,就气得吐血身亡了。

阿龙辞典 阅兵细柳营

一次,文帝去慰问驻守在长安附近的三支军队。他先来到灞上、棘门,军营主动放行,主将打躬作揖迎送文帝。到了细柳营周亚夫的营寨,文帝却被拦住了,被告知:“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进营后又被告知:“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并说:“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感慨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并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推荐给了景帝。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在马邑伏下重兵,诱引匈奴进入埋伏圈,想一举歼灭其主力,但被匈奴识破,两国60多年的睦邻友好关系彻底粉碎,汉匈同时宣战。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复仇之火熊熊燃烧,把匈奴烧成灰烬;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和后期的昏聩残暴,使西汉帝国跌落在悬崖边。

同类推荐
  • 历史掌故(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史掌故(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看破红尘

    看破红尘

    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曲阜人孔子,时至今日依旧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我们有关部门正努力将孔子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也知晓孔子,也知晓孔孟之道孔子名叫孔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们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什么是儒学?
  • 马帮传奇之白骨之路

    马帮传奇之白骨之路

    富家少爷闯入神秘的马帮世界,历经一番翻越高山、穿越峡谷的神奇冒险,牵扯出一段悲壮的国仇家恨,......
  • 唐师

    唐师

    大唐贞观后期,平治昌荣与内忧外患并存,贞观之治快走到了头,开元盛世还远着,西面有野虏吐谷浑时常犯边骚扰,其后还有个吐蕃虎视眈眈,北方东、西突厥死而不僵,东北有高句丽等着李二去征伐,室韦、靺鞨也在蠢蠢欲动。李承乾和李泰、李治哥仨在诸多老臣的蛊惑之下,似乎又要重演玄武门之变,偏偏这个时候,李二最疼爱的晋阳公主却诡异暴毙,提前引发了内外风暴。被誉为“东方胡迪尼”的魔术师徐真意外穿越,在长安城当着小城管,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却没想到被卷入其中。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开始了在大唐朝搅风搅雨的生活。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当驸马还是国公,这是一个问题——胡迪尼·徐。
  • 炙星莫良

    炙星莫良

    那颗流星,是否还在;那段历史,解开吧!一代王子,为何一定要争权谋势,仅仅是属于诗歌罢了!
热门推荐
  • 被卖到山沟的大学生

    被卖到山沟的大学生

    10年前,我毕业于西安的一所不怎么知名的大学,学的计算机专业。4月初,我就找到了用人单位——深圳一家投资公司。5月底,我的毕业论文就做完了。由于到7月份才能毕业离校,所以,我决定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深圳。
  • 倾世魔法师

    倾世魔法师

    她,二十一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冥神”南宫灵雪,却被自己一直视为亲人的大Boss给杀了。她,傲风大陆人人熟知的废物南宫灵雪,却因被人嫉妒推倒头撞到石头而死。当“她”变成“她”,这个大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自己的身世之谜,又能否解开。那朵朵桃花开,谁又能与她执子之手
  • 杜昂破天

    杜昂破天

    DUANG!DUANG!DUANG!相传有这么一道天谕,说是凡间若要面临浩劫,便会有天子降临凡间,经历种种磨砺,最终得道升仙。杜昂的仙路,即将开启。。。
  • 网游之武林之颠

    网游之武林之颠

    一个现实中穷困潦倒的青年,一款顶级仿真网游《武林之颠》。最终游戏如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又收获了爱情、金钱、名利……*****************广告:本书为网游小说,相信会带给您不一样的武侠江湖。本书中也包含天龙,射雕,倚天等金庸系列大型密境,而在密境中击杀掉相应江湖人物即可得到其成名绝学功法,兵器等,金庸迷们大可踏足一观。逸风新书,邀请各位书友一同携手江湖,共创武林之颠。“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为爱走上骗途

    为爱走上骗途

    这年头,骗子不好当啊!不能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要知道,做个“德才兼备”的骗子压力很大的,不过为了能得到心爱的女人,一切都值了。
  • 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研究

    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有:社区共管、脆弱性理论介绍与评估、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的界定与现状等。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盛世红颜

    盛世红颜

    他是皇家不受宠的七皇子,轻浮弱智只是表面,冷静睿智才是最真实的他。她是将门之后,聪明绝顶计谋多多,为他披上盔甲,从此马背生涯。他只是利用她,他清楚自己的目标,她明白他的目的。他的温柔对她来说是不可抗力的毒药。她爱他入骨,他不爱她。他在利用过她之后问她:你为何还不离开?她笑了笑,“慕凉啊,你再耐心等等吧,等我心死了,你就自由了”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养鬼人

    养鬼人

    养鬼术是江湖著名的邪术,此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十分流行。当时并无避孕意识,往往导致家中人口过多,徒增生活负担,百姓往往留二子一女后将再生下的孩子都抛弃。有鉴于此,通晓此术之人会以亲生骨肉为目标,减去负担之余更能差遣鬼仔,呼风唤雨。事实上,养鬼并非邪术,心存善意则御鬼入道,心存歹意则必遭反噬。天道有常,善恶必报,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