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900000006

第6章 师兄弟龙虎斗(1)

1、 邹忌谏齐王

齐国的掌舵人田和被周王封为齐侯,这件事给以后的继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田和去世后,太子田午继位;田午去世后,太子因齐继位。因齐继位后,自恃国富兵强,又看到别的国君称王,眼馋得不行,也改号称王,这就是齐威王。

因齐称王以后,自我感觉不错,从此纵情声色,不理国政。韩、魏、鲁、赵四国见状,也不含糊,纷纷发兵来攻,几次交手,齐国都不是人家的对手,不用说,一时间民怨沸腾,思慕变革的情绪潜滋暗长。

一天,一个文人登堂求见齐威王,自称:“小民姓邹名忌,本国人士,精通音律之道,听说大王喜好音乐,特来求见。”

齐威王将邹忌召入,让他当场演奏一曲。琴摆好了,邹忌也坐下了,却抚弦不弹。威王感到奇怪,就问:“先生抚弦不弹,是嫌琴不好呢,还是对寡人的招待不满意啊?”

邹忌将琴推开,一脸严肃,说:“小人的研究方向是琴道。弹琴本是乐师的事,小人虽然略懂一二,但并不精熟,没法弹呀。”

齐威王说:“那你就给我讲讲琴道也行啊。”

邹忌便开始演讲:“据小人的考证,‘琴’就是‘禁’的意思,禁就是禁止过分沉溺。过去,伏羲氏造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三百六十六日。宽六寸,象征上、下、东、西、南、北六合。前宽后窄,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是君王,小弦是臣子;琴音因缓急而分为清浊,浊音宽厚而不松弛,是为君之道;清音高亮而不乱上,是为臣之道。首弦是宫,次弦为商,再次为角,再次为徵,再次为羽;文王、武王又各加一弦,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表示君臣相合。君臣配合默契,政令才能顺利实施,治理国家的道理,难道不也是这样吗?”

威王心头一震,说道:“先生以琴来规劝我,我已经知错了。”当天,威王便将邹忌留在宫中,第二日又召见他,与他谈论国家大事。

邹忌劝齐威王远离声色,驱逐身旁的奸佞小人,安抚百姓,练兵备战,这样才可以图霸称王。齐威王大喜,当即要拜邹忌为相,邹忌也不客气,坦然接受。

再说,齐国有一个博学善辩的人叫淳于髡,他听说邹忌仅凭嘴皮子,就轻而易举地独享荣华富贵,心里非常不服,便率领一群弟子来会一会邹忌。

邹忌将淳于髡请入。淳于髡大大咧咧地坐到首座上。刚坐稳,他便开口说:“我有几句话想说给相国听。”邹忌说:“请讲。”

淳于髡说:“儿子不离母亲,妇人不离丈夫。”邹忌说:“多谢指教,我不敢远离君王。”

淳于髡又说:“木头做成车轴,再涂上羊油,是天下最滑溜的东西,但是,将它放在方孔中,它就不能转动。”邹忌说:“多谢指教,我不敢不顺应人情。”

淳于髡又说:“木弓虽然粘得很牢,也有干枯开裂的时候;河流肆意横流,到了海里就自然合为一体。”邹忌说:“多谢指教,我不敢不亲近百姓。”

淳于髡又说:“狐裘再破,也不能用黄狗皮来修补。”邹忌说:“多谢指教,我一定会任用贤能之人,决不让奸佞之徒混在其中。”

淳于髡又说:“轮辐不讲究长短分寸,不能成车驾;琴瑟不讲究轻重缓急,不能成音律。”邹忌说:“多谢指教,我一定明修政令,用它来约束那些贪官污吏。”

到了这里,淳于髡沉默了半晌,然后站起来,向邹忌行了一礼,一言不发退出去了。回去的路上,他的弟子问他:“刚才,您见到相国的时候,为什么一开始不待见他,后来又对他那么客气呢?”也就是说,怎么“前倨后恭”呢?

淳于髡回答说:“我连打了五个哑谜,相国都能对答如流,他的确有将相之才呀。齐国交给他治理,是大有希望的,我不如他啊!”

从此,淳于髡对邹忌心服口服,邹忌也时时牢记淳于髡的话,全心全意治理国家,没多长时间,就政绩卓然。

阿龙辞典 人精淳于髡

来考邹忌有几斤几两的淳于髡,是齐国的学术元老,他出身贫寒,是个倒插门的女婿,但学问精深,尤其察言观色很有一套。一次他在魏国,魏惠王两次接见他和孟子等一批学者,淳于髡都没发言。魏惠王不解,别人告诉他,淳于髡不发言,是因为他看出您的花花肚肠在想别的事情。魏惠王大惊,原来第一次是有人送他好马,第二次是有人送他舞伎。

【阿龙看热闹】

跟领导说话的艺术

伴君如伴虎,领导之所以为领导,就是他的权威不容任何人侵犯,所以和领导说话一定要讲究技巧。一句话说对了,领导对你提拔、给你发奖金;一句话说错了,领导降你的职、处处给你穿小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和领导说话也并不就是一定要夹着尾巴、阿谀奉承,而只是需要多一点技巧,尤其是提反对意见时,委婉一些,再委婉一些,再再委婉一些,把话说得顺耳,涂过糖衣的药仍然是药,仍然可以治病。

2、 即墨大夫与阿城大夫

邹忌做了相国后,对地方官的选拨和奖惩非常下功夫。他经常问下属:“嗯,据你们所知,全国各地的父母官,谁最贤明,谁最无能啊?”大家一致认为:阿城大夫最贤明,即墨大夫最无能。

邹忌将这个调查结果,报告给了齐威王。齐威王询问左右侍从,大家的说法大同小异。齐威王就问邹忌,爱卿啊,这个事,你怎么看哪?邹忌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嘛。

齐威王认为有理,于是派两个心腹之人分别到阿城和即墨,暗地巡查一番,回来跟齐威王一汇报,是这么这么回事。齐威王一听,大怒,当即传令两地父母官入朝述职。

两位大夫赶到都城后,齐威王将大臣召集到朝堂,举行了观摩、批评和表彰大会。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说:“嗯,这回,阿城大夫肯定会受到表彰,即墨大夫会受到通报批评。”

等大臣们朝拜完毕,威王先把即墨大夫叫过来,说:“自从派你到即墨做地方官后,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到寡人的耳朵里来呀。寡人不敢不经调查,就轻易批评或表彰一个人。所以,就派人去你的地盘一看,哟,发现你把即墨治理得很好。我就想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这时候,邹相国的话提醒了我,那不就是,你一门心思干正事,不肯向我左右的人贿赂献媚,这才受到诽谤排挤的嘛。你才是我要表彰的人哪!”

大家伙一听,都吃了一惊,有明白的,有不明白的,有糊涂的,有装糊涂的。总之,大家各怀心思,鸦雀无声。

紧接着,威王又将阿城大夫叫到跟前,说:“自从派你到阿城做地方官后,每天都有赞美你的话传到寡人的耳朵里来呀,寡人不敢不经调查,就轻易批评或表彰一个人。所以,就派人去你的地盘一看,哟,却发现你那旮旯田野荒芜,百姓到处要饭。我就想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这时候,邹相国的话提醒了我,那不就是,你一门心思地搜刮俺的小老百姓,又怕事情露馅儿,就用重金厚礼向我的左右行贿,让他们为你说好话来哄骗我。实话告诉您吧,在我的地盘儿,不称职的父母官很多,但没有一个比你更恶劣。你才是我要惩罚的人哪!”

阿城大夫一听,吓得魂飞魄散,紧忙叩头谢罪。威王余怒未消,让人抬出一口大锅来,里面倒上水,下面用大火将水烧开,一声令下,就把阿城大夫扔进锅里。不用说,转眼间,阿城大夫就变成了水煮鱼。大家伙一看,吓得冷汗直流,小腿肚子直打颤。

齐威王还不解气,又将平常夸赞阿城大夫、诋毁即墨大夫的几十名侍从叫到面前,责骂道:“寡人将你们当耳目看待,你们却私受贿赂,颠倒黑白,结起伙儿来蒙骗我,像你们这样的废物,留着又有何用?”于是,一声令下,将这些个人又挨个儿投到锅里,做成了拔毛鸡。

有了这一番批评和表彰,在场的人无不心惊胆寒,打这以后,好长时间都不敢胡来了。看见没,一锅汤的力量就是这么大!

阿龙辞典 邹忌讲道理

大人物如果分不清真话、假话,那麻烦可就大了。这天,邹忌给齐威王讲了个故事:城北徐公是我们齐国公认的美男子,早上,妻子跟我说,您比徐公帅多了!小妾也说,见过帅的,但没见过您这么帅的!中午有客人来,客人说,徐公哪有您帅呀!总被人这么夸,我也觉得自己比徐公帅。前几天我见了徐公,回家对着镜子看了半天,觉得徐公比我实在帅太多了。于是我就想,妻子夸我帅,是爱我;小妾夸我,是怕我;客人夸我,是有求于我。大王啊,我才是一个小官,您是一国之主,您每天得听多少假话啊!齐威王一听,懂了。

【阿龙看热闹】

虚假情报害死人

哪所大学值得上、哪家餐馆值得去、哪个人值得交朋友、哪只股票值得买……等等,我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和决策,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我们搜集得来的“情报”。如果这些情报本身是虚假的、错误的,那我们很可能就要上当、吃大亏。就像故事中,好好工作、为国为民的即墨市长,却被当成坏官的榜样;搜刮百姓、误国殃民的阿城市长,却被当成好官的榜样。一旦这样的错误情报被作为决策的依据,吃亏的可不只是某个官员,而是整个国家和人民。

3、 孙膑装疯

半仙鬼谷子大师有两个高徒,一个叫庞涓,一个叫孙膑。同学期间,他们非常哥们,同吃同住,一起钻研兵法,一起憧憬未来。

后来,在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富有戏剧性,老天爷将他们生的:一个奸诈,一个温良;一个高调,一个低调。

庞涓耐不住寂寞,先行一步,凭着自己过硬的文凭,在魏国做了大将军。为了兑现承诺,他又向魏王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孙膑,两个人从同学一跃而成为同事。

庞涓非常了解自己的这个同学,也非常明白自己的长项和弱项,更明白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孙膑在魏国担任的也是个闲职——军事顾问,和大将军的名气和待遇没法比呀。

老实说,人家孙膑可不知道自己的同学有这么多小心思,开口闭口感激不尽呢。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多久,魏王就发现:哟嗬,这个军事顾问好像比咱们大将军更厉害呢。这是怎么回事?这该怎么办啦?

庞涓立马笑眯眯地说: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大师的嫡派子孙嘛,又是我的同学,等不久的将来,他建功立业了,我就让贤。

孙膑一听,非常腼腆,笑着说,哪里哪里,都是魏王您和大将军您二位的抬举。我现在就很好,大将军您千万别这么说。

说这话的当天晚上,庞涓就睡不着觉了,眼前的事实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严重抵触,咱比他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啊,这可怎么办呀?

好在二位当事人都是学兵法出身的,使点小心思都是专业之内的事情,手到擒来。于是,庞大将军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嗯,就这么办。

一天,庞涓抹着泪来见孙膑,说您前几天准备回国探亲,现在有人秘密告发您里通外国,妄图颠覆现政府……大王盛怒之下……您是知道的……亏得我好一阵求情,才改作……您就忍忍吧,都是我害的您……我要好好照顾您一辈子。

孙膑大惊失色,想向魏王申辩,不用说,连个面都见不上,一时间手足无措,官司催得紧急,他长叹一声,心说,还是认了吧,下半辈子,总算还有庞兄弟照顾我,于是一咬牙,一闭眼,任刀斧手把两个膝盖骨儿给剔了,脸上也刺了字,小样,看你还想跑。孙膑名字中的“膑”字就从这里来的,因为他受了膑刑(也有人把“膑”解释为砍去双腿)。

转天,孙膑的伤势好些了,就腼腆地对庞大将军说,我一个废人,也没什么能够报答您,我想把鬼谷子大师教给我的兵法,写个回忆录……

庞大将军一听,大喜过望,心说,孙兄弟您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太感谢您了……表面上客气一番,就让人伺候孙先生写回忆录。

过了几天,有个伺候孙膑的小厮看不过眼了,暗示孙膑说:您可能不知道吧,咱们庞大将军可不是您想象的那种人,据小的所知,您现在受这苦,连路都没法走了,这些可都是庞大将军建议魏王给弄的。留着您,就是让您写这个回忆录……这个事除了您自己不知道,地球人都知道。

不用说,孙膑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啊,仔细一琢磨,这一切太有逻辑性了,一着急,吓得冷汗都出来了。第二天,吃中午饭的时候,小厮慌慌张张地来报告庞大将军,不知为什么,孙先生突然发疯了,半拉子回忆录也丢在火盆里烧了。

庞大将军一听,也大吃一惊,赶到事发现场,就见孙先生披头散发,趴在地上,脸上鼻涕眼泪都分不清了,逮谁叫谁大师。

庞大将军心里一声冷笑,心想,小样,跟我玩儿这个,没门。面子上却叹息了一番,就叫人将孙先生丢进猪圈里,想用刺激疗法,挽救孙先生的尊严。

这时候,孙先生也打定主意,要和好朋友好好玩玩,于是趴在屎尿堆里,逮什么吃什么。时间一长,庞大将军没了耐心,心想,真废了?唉,只可惜了他一肚子学问,尤其是那本回忆录。

他本想咔嚓掉孙先生了事,又怕外人说大将军对朋友不仗义,于是将孙先生从猪圈里拖出来,洗巴洗巴,换上干净衣服,任他在大将军府里、在大街上爬来爬去。

不久,齐国的几个大人物听说,自己国家的杰出人才在海外受了迫害,变得半疯不疯的,非常气愤,就想为孙先生讨个说法。

恰好,游侠兼高级知识分子墨翟也在现场,就说,据我了解,凭孙先生的智商,他百分之一百二是装疯,说不准回到祖国,他还能够再发挥余热呢。一番话,说得大家心花怒放。

说干就干,大家一合计,明着抢人肯定不行,人家魏国可不是吃素的。于是,转天,齐国派一个机灵鬼去魏国打探了一番路线,回来后,这么这么一汇报。齐国就正式派出一个访问团,对魏国进行友好国事访问。

不用说,下榻酒店后,几个间谍分子就在街边上的牛栏里找到孙先生。告别回国的那天,间谍分子们废话没有,将孙先生换了衣服,塞进行李箱,就蔫不唧唧出城去了。

第二天,庞大将军就来向魏王报告,囚犯孙膑投井了,喏,您瞧这脏衣服。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魏王捂着鼻子说,去去去,投井就投井了呗,别把脏衣服到处摆弄好不好?要注意礼貌。于是,孙膑装疯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

【阿龙看热闹】

最晚知道真相的那个人

受害者往往都是最晚知道事实真相的人,这已经成了生活中的通则。当然,有些事情,不知道真相也好,糊涂的人有糊涂的幸福,身边人也常常出于怕伤害人的心理,帮着隐瞒真相。而有些事情,还是越早知道真相越好,比如孙膑这事。俗话说“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如果一个人真混成了那样,那就实在太可悲了。

4、 庞涓之死

自从孙膑孙先生莫名其妙地失踪之后,大将军庞涓心惊肉跳了好一阵子。不过,贵人多忘事,身为大将军,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操心呢,没多久,他就把这茬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公元前354年,魏国对赵国都城邯郸进行围攻战,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田忌认为应该向邯郸急行军。但孙膑聪明伶俐,他认为,魏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邯郸,国内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猛插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如果魏军不傻,必然回救,只要我们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军,必然取胜。事后果如孙膑所言,魏军大败。这就是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后,庞涓回忆往事,不禁汗流浃背。这孙膑竟然装疯卖傻骗过了他,跑到齐国做了军师。见到王者归来了,庞大将军的冷汗都下来了。好在魏大王同意将功折罪,庞大将军才能够继续为国效力,只是从此低调了许多。

同类推荐
  • 五代风云录:英雄传

    五代风云录:英雄传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晋王李克用与梁王朱全忠逐鹿中原,克用渐落下风……就在朱温即将一统天下、完成霸业之际,乱世雄才李存勖的崛起却给朱梁江山带来了致命的冲击……据河东,抗强梁,南收魏博,北定幽燕,李存勖的人生如一场紧张精彩的大戏。究竟戏里戏外,是悲是喜,是输是赢,或许只有戏中人才能够了解……
  • 学士风流

    学士风流

    这是个真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竟然与官家平分秋色,地位不相上下!然这个朝代,读书人的清高孤傲超越了任何一个洛筱所熟知的历史朝代,虽能管官参政却无有人屑,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世名声,才名,文名,甚至风流名!然每一个读书人又无不在努力,因为他们也看重地位,这个属于他们读书人自己的朝廷——文衔品级!学子,学士,大家,宗师,圣人,这是一个把读书、学问发展到巅峰的朝代,是一个把读书人捧到天上的时代!------------------------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提供免费封面支持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三国之我是赵云

    三国之我是赵云

    赵云:吾可弹琴,能吟诗,冲锋陷阵,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上马提枪,弯弓射大雕,哪里找我这么好的夫婿?蔡琰,貂蝉,大小乔:将军所命,不敢不从。刘备,关羽,张飞:云哥,带我飞!PS:新人新作,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九品状元郎

    九品状元郎

    公元前……公元前……哎呀,反正是公元前不知道多少多少年,神秘的华月古国,一夜颠覆!硕果仅存的二人,一人逃出生天,一人生死不明!三个月后,一男两女,踏上了大秦王朝的土地……现代的知识,华月的古武。且看史上第一个九品状元郎,会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怎样的足迹!
热门推荐
  • 花落奈何恨流水

    花落奈何恨流水

    铁血汉子战沙场,玩家沉默征战四方,远赴西域,战西凉,吞幽州,与曹操刘备争天下!重新谱写三国剧本,收猛将关羽张飞,得谋士卧龙凤雏!网游的骑兵时代,凭手下无数大将,极品智囊,沉默能否统一网游天下?
  • 凤台上

    凤台上

    穿越成藩镇世家女,造反是家族唯一的出路。既然坐定花痴的名号,那么我就好好的招摇撞骗一番!皇后?死无葬身?我统统不要选,管他腹黑皇帝说的有多甜言蜜语,强藩公子讲得多痛彻心扉,我李兮言顶天立地一个人,靠本事活下去就不行么!新文《西窗明月》——大明抠门天子VS现代腹黑皇妃关于敛财的斗争。望关注
  • 迷一样的冒险

    迷一样的冒险

    一个失忆的逗比和问题美女的冒险者…………
  • 梦之主

    梦之主

    医生纳特在某次出诊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多出了一些此前从未涉猎过的技艺,进而步步探询背后秘密的故事。
  • TFBOYS:梦想绽放

    TFBOYS:梦想绽放

    女主是普通的女生,而却遇上了TFBOYS,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进来看看吧,欢迎观看
  • 知道点世界文化

    知道点世界文化

    什么是“摩西十诫”?古代印度为什么会出现种姓制度?潘多拉的魔盒里到底装有什么?吸血鬼真的存在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在本书都有介绍。
  •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穷

    本书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 改变自我的勇气。全书前十章主要是谈穷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最后一章则 给出了启发致富的方法,指点了富裕的前途。
  • 重生觅剑

    重生觅剑

    重生前:张阳,从小随父亲习武当剑法,14岁参加世界剑术比赛却意外死亡。重生后:睁眼醒来,发现身在一个名为剑域的大陆,这里人人修剑,人人都在为寻找一柄传说中的神剑拼尽全力。关于神剑,一代代流传,却没有人真正见过,也没有人知道修剑到极致之后又是什么?但这重要吗?,我们只需要为了生存,让自身更强大,就足够去拼命了。
  • 头条隐婚枕上宠

    头条隐婚枕上宠

    渣男劈腿,酒吧买醉,隔日在陌生人怀里一丝不挂地醒来!此男品相一流,家世显赫,可惜是个gay......领证隐婚,契约同居三个月,22岁的戚晓选择睡他、甩他、炒他鱿鱼!当总裁Boss男神牵着宝宝前来讨债时,27岁的她妩媚一笑:“前夫,我们不约。”千金影后杠上大牌总裁,七瓣雪落,薄荷香来,十年缱绻,婚然天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