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000000043

第43章 上甘岭防御战役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4)

敌人还是发现了黄继光,三四挺机枪一齐向他扫射,他的周围全是被子弹掀起的一簇一簇土花。

冯玉庆看到黄继光仍然在前进,但他的动作非常慢,每拉一下腿,伸一下胳膊都是那样艰难,那样吃力,他受伤了。

黄继光离敌人的火力点更近了,只剩下10多米的距离。敌人的机枪也响得更凶,更慌乱了。

在暴雨一样的子弹中,黄继光站了起来,右手将手雷高高举起。在四周山野一片黑暗的强烈对比中,敌人的探照灯光柱和照明弹照射下的黄继光,显得是那样高大。

在手雷爆炸的同时,冯玉庆从地上呼地跳起,冲向黄继光倒下的地方。可糟糕的是,敌人的机枪又吼叫起来,子弹冰雹似地撒在冯玉庆的周围。这是怎么回事?敌人的火力点没被炸掉吗?

倒下的黄继光并没有死,他的左臂和左肩挂彩了。黄继光清楚,爆破的任务完全落在他的身上了。于是他忍着剧痛,蹬着山坡上的虚土、碎石和敌人的尸体,向着火力点爬去。

趴在地上的冯玉庆忽然又看到黄继光还在艰难地向前爬,每爬一步几乎都像要付出全身的力量。他已经没有手雷了,可是为什么还在向前爬呢?

冯玉庆向刚好爬到身边的3个送弹药的战士大喊了一声:“准备冲击!”就在这时,他看到黄继光爬近了敌人的火力发射点。只见黄继光微微回头,向后面看了一眼,忽然呼地站了起来,伸开两条坚强的双臂,像一面张开的旗帜,向仍在喷射火舌的敌人火力发射点猛扑上去。为了战斗的胜利,在没有弹药而又刻不容缓的情况下,英雄战士黄继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将敌人的枪口死死堵住。

冯玉庆从地上猛地跳了起来,放开已经沙哑的喉咙,大喊一声:“冲啊!为黄继光报仇!”率先向敌人的火力发射点奔去。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

3个战士也发出怒吼,向敌人冲去。被敌人火力封锁在4号阵地的战士们也怒吼着,奋不顾身地向0号阵地发起了冲锋。

天色虽然还晦暗,但五圣山雄伟的轮廓已经隐约出现在晨曦中。冯玉庆紧抱着黄继光,他的心情无限悲痛,默默地哀悼自己的亲爱的战友。

黄继光的英雄行为,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战士,具有为正义与和平而勇于自我牺牲的无比高尚的思想品质。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绩,第15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阵地夺回来了,敌人又进行了疯狂的反争夺。10月20日5时,敌人在30架飞机和大量炮火的配合下,以2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阵地轮番攻击。激战终日,除597.9高地西北3个阵地为志愿军控制外,其余表面阵地又被敌占领。志愿军防守部队再次退入坑道坚持战斗。

9、45师师长崔建功的承诺

10月18日,敌人以1个团的兵力,分别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动轮番进攻,经过一天的较量,志愿军前沿连队伤亡过重,退守坑道。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第15军军长秦基伟正在眺望五圣山,过后,一声不吭地径直走进作战室,拿起电话对第45师师长崔建功下了死命令:“守住阵地,粉碎敌人的进攻。丢了上甘岭,你就不要回来见我了。”

秦基伟语气平和,却含着不可更改的威严。崔建功当即表态:“请军长放心,打剩1个连我去当连长,打剩1个班我去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就是朝中人民的。”这是45师师长对军长的郑重承诺。

德山岘第45师指挥所的坑道里,崔建功面目冷峻,脸色铁青。上甘岭战斗打响后,他几乎没合过眼,靠吸烟、喝浓茶硬撑着,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行军床上打一小会儿盹。由于缺乏睡眠和过度疲劳,他原本浑圆的脸瘦了一圈,显得干枯憔悴。

崔建功是河北魏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解放战争以来一直是秦基伟的部下。秦基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9纵队司令员、第15军军长时,崔建功分别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第9纵队第27旅旅长、第15军第45师师长。1951年入朝作战后,崔建功又在秦基伟的麾下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平康、金化地区出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他深知军长的秉性,不是决一死战,军长不会说这么重的话。上甘岭的战斗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而且,只能胜、不许败。

在坑道中的战斗极艰苦,敌人使用各种恶毒手段对志愿军的坑道进行破坏,而在敌人炮火的严密封锁下,志愿军无法向坑道提供人员、粮弹等支援,坑道中的志愿军伤员也无法后送,烈士遗体无法掩埋,更严重的是有的坑道已经被敌人摧毁,形势极其险恶。是弃是守,连续7天7夜没怎么合眼的秦基伟和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等在一起,严密注视战况变化,千方百计加强前沿坑道兵力和物资补充,及时组织指导坑道内外的部队密切配合,灵活采用各种手段打击敌人。

10月21日,坚守597.7高地的第134团第8连在激战中只剩下15个人,粮弹即将告罄。秦基伟得知这一危急情况后,当即决定把身边的军部警卫连拉上去,对敌人实施反击,并同第8连的勇士们一起守住坑道。

第45师师长崔建功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但战斗到24日,已坚持了5昼夜的坑道战,越来越激烈和残酷,前沿坑道部队严重减员,处境恶劣,他不得不打电话向秦基伟军长报告。秦基伟为战士们的顽强和坚忍而感动,但是他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对这位英勇善战的师长说:“老崔呀,你们的困难我知道。但守住坑道,拖住敌人,是全局胜利的关键。现在我们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要不惜任何代价争取胜利!”

战斗惨烈,不仅仅第45师,整个第15军都到了艰难的时刻。深悉战况的崔建功用坚定的声音回答说:“请军长放心。我们保证坚守到底!”

毛泽东在论述人民军队的时候指出:“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辉地显示出了毛泽东所指出的这种人民军队不可战胜的英雄本色。

10、志愿军的“地下长城”

对于上甘岭战役,“联合国军”的指挥官们很不理解,明明是用飞机、大炮不间断地对山头轰炸,将其轰平了、轰低了,但只要炮火一停,中国人就反击,“是变出来的吗?”后来,他们将于发现了“秘密”,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确实,中国人的“专利”——地下坑道,是志愿军在上甘岭赢得胜利、消灭敌人的法宝。坑道斗争贯穿着整个上甘岭防御战役。坚固的坑道工事,大大增加了志愿军阵地前沿粮、弹和其他物资的储备和第一梯队的防守力量,有效地削弱了敌人优势装备的杀伤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志愿军有生力量的保存问题,在战役中,上甘岭近4平方公里的山头被“联合国军”炮弹、炸弹削低2米,表面的岩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但是志愿军部队始终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那里。

坑道工事是广大指战员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思想指导下,从战争中学习,在战争的实际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

1951年6月,志愿军转入积极防御,交战双方紧张对峙。缓过劲来的“联合国军”往朝鲜战场抢运了庞大的补充兵员以及各种物资和装备,各个技术兵种和重装备全部展开。在“联合国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志愿军工事易被摧毁,部队伤亡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志愿军有些部队开始构筑一些单人防炮洞,这种防炮洞同猫耳朵相似,因此被称为“猫耳洞”。随着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志愿军的“猫耳洞”也越挖越深,相邻的洞子也开始连接起来,形成“U”字形,即马蹄形的坑道。

有了这种坑道,在敌人炮火急袭时,多数人进洞隐蔽,洞口只留下极少数监视人员。敌人火力转移向纵深而步兵接近阵地时,洞口警戒人员发出信号,洞内人员就迅速跃出,进入表面阵地上的工事反击敌人。这样,使部队的伤亡大大减少,既有效地削弱了敌人飞机大炮的作用,又能发挥志愿军近战的长处。

总结秋季防御作战中修筑坑道的经验后,1951年9月16日,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全军修筑坑道。随后,前线的朝中军队一起努力施工,以无比的毅力、惊人的智慧和忘我的辛勤劳动,半年之内,仅第一线各军就修筑起190公里长的坑道。1952年5月间,第一线防御阵地的坑道工事基本完成,8月间第二线各军防御阵地上的坑道工事也基本完成。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长的战线上,形成了有20~30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中心的防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坑道总长就有1250余公里,这还不包括坑道仓库、坑道汽车掩蔽部、机关坑道掩蔽部、防空洞等设施。而与依托坑道作战相配套的战壕与交通壕的总长,更达到了约6240公里,相当于万里长城的长度。各种工事挖出的土石体积约6000万立方米,以每1立方米为单位进行排列,可绕地球约1周半。在不到1年多的时间里,密如蜘蛛网似的坑道工事、交通沟、战壕,已经盘满在贯通朝鲜半岛的战线上的群山之中,构成了一条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坚固的防线。志愿军指战员们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保卫祖国,保卫世界和平的‘地下长城’。”

上甘岭的坑道工事,先是由志愿军第15军在接受五圣山一线防守任务后,吸收和发展了朝鲜战场其他地区构筑坑道工事的经验,并结合其防区的特点,仅用6个月时间构筑出来的。上甘岭地区的坑道作业条件艰苦,先后经历严寒和酷暑,还要边施工边与敌人的进攻袭扰周旋。由于上甘岭地区山岩坚硬,工程量也相当大。仅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第15军即构筑了10米以上的坑道48条,全长769米。在上甘岭战役打响以前一个月内,他们以突击方式构筑坑道式和有掩盖的明暗火力点247个。还构筑了战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削壁、陷阱等大量工事,设置了鹿砦、铁丝网等多种障碍物。

上甘岭的坑道工事经受住了防御战役的考验,为中国军队赢得战役胜利立了大功。尽管“联合国军”用大口径火炮、延迟引信炮弹和一两千公斤重的重磅炸弹进行猛烈轰击,并使用炸药包、火焰喷射器、毒气弹、汽油弹和堵塞坑道口等办法对坑道进行破坏,使得志愿军地面工事全部摧毁,有的坑道口由平口打成了巨大的天窗,但“联合国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始终不能全部打垮坑道。只要坑道工事在志愿军手里,以第二梯队进行反击,里应外合,就既可收复表面阵地,还可消灭敌人。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坑道阵地从未丢失过,直至战役结束后,钢铁般的坑道阵地依然巍然屹立在五圣山和上甘岭地区。

“联合国军”不得不承认无法对付志愿军构筑的巧妙的坑道工事。

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杨得志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记录了他对志愿军坚守坑道的回忆:

“在15军坚守坑道最困难的时候,给其我坚守坑道部队继续不停地组织小型反击,又叫小部得安宁。”队活动。机智聪明的指挥员,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突然强袭,歼灭敌人于坑道之外。二是潜出强袭,歼敌于行动之中。在敌搜索我而未发现我时,我发现了敌,即组织力量发起突袭。三是偷袭,歼敌于坑道之内。全线各坑道进入坚守后,对敌进行小型出击158次,除9次失利外,其余全部成功,歼敌2000余名。这个数字在整个战役中,虽然不大,但这种战法给敌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慌乱,使他们日夜不“坚守坑道的部队在积极歼敌思想指导下,依托坑道,广泛开展冷枪冷炮狙击活动,不断组织小型出击,积极主动地打击表面阵地的敌人,粉碎敌人对坑道的围攻。上甘岭阵地涌现了许多神枪手和神炮手。其中青年狙击手张桃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31天里,用437发子弹,打死打伤211名敌人,创造了朝鲜前线志愿军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有一天,一个美国兵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到石坝下边拉大便,裤子还没提起来,就被从石坝里伸出的两只手拉进了坑道。从那,再有大便者便三人一伍了,其中两个抱着枪望风。事情虽小,但它很生动地说明我们小部队活动的威力,也说明即使敌人占领了我表面阵地也是处在胆战心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

11、志愿军通信被敌特侦窃

1952年初秋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正在英勇抗击侵朝美军发动的所谓“夏季攻势”。

一天,在志愿军司令部通信处的掩蔽部里,崔伦处长向杜牧平说:“第42军报告,他们捕获了一个侦窃我军通信的敌特分队。首长要我们派人去审讯。你去执行这个任务,今夜就出发。”

杜牧平怀着极大的兴致领受了任务,他很想弄明白敌特是怎样侦窃我军的通信的。

当天黄昏,杜牧平即驱车登程,向第42军驻地疾速驶去。第二天黎明时分,杜牧平抵达在西海岸防御的第42军驻地。第42军通信科张文华科长,先向杜牧平简要介绍了敌特分队的有关情况。

原来,这伙特务是两个星期前从西海岸秘密爬上来的,共11人,全部是朝鲜人民军打扮,伪装成一个中尉副中队长,带领一个分队的士兵,来执行某种任务。上岸后,一行人住在志愿军第42军后勤部住的村子里。他们各方面都伪装得很逼真,白天像人民军那样出操上课,到夜间外出“巡逻”,同老百姓关系搞得很好,像人民军一样同志愿军人员谈笑自如,从无人对他们有任何怀疑。他们在这个村子住了两个星期之后,说奉上级命令,要去执行新的任务,就往别的地方转移了。

这伙特务中,有些人是人民军被俘人员中的变节分子。有一个年轻人,家在北朝鲜,在转移中得机脱逃,向当地政府投案自首,并为志愿军带路,把这批特务一网打尽。

1952年春夏,志愿军电报通信已由无线电转为有线电,无线电已转为静默状态,敌特分队是怎样侦窃志愿军通信的呢?下面是杜牧平对这伙特务的审讯,我们可以从中得知。

杜牧平在张文华科长陪同下,通过翻译开始对敌特进行审讯。

首先提审为首的那个“副中队长”。当杜牧平宣布提罪犯后,只见一个全副镣铐面如土色,年约30岁的家伙,全身哆嗦地被押了进来。杜牧平命令他坐下,严肃地注视了他几秒钟,他低下了头。

杜牧平问:“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部队的,你的职务是什么?”

特务战战兢兢有气无力地低声回答说:“我的名字叫文光国,南韩光州人,是804部队的少校副大队长。”

杜牧平问:“804部队是什么部队,任务是什么?”

同类推荐
  •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云山忠魂

    云山忠魂

    江河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本领,因打抱不平而致家破人亡,被逼上大云山,组织兄弟会与官府对抗,后结识共产党员方小梅,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
  • 渐行渐远的民国故事2:日本侵华战犯的最后结局

    渐行渐远的民国故事2:日本侵华战犯的最后结局

    天道昭昭,法网恢恢。一批日本侵华战犯在中国大地犯下了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最终受到应有的审判和严惩。全面记录了七个罪大恶极的日本侵华战犯的罪行及其悲惨结局。
  • 杀手K的最后一支雪茄

    杀手K的最后一支雪茄

    新的时间……他,被惊恐的目标们,被神秘的雇主们,称为“神”。他的确是神,无可超越的神。他只身炸掉了日本组织“天皇之子”一百一十层高的大厦,名扬日本地下世界。但他也陷入了生存死局,一份“死神计划”,追杀与反追杀,仇恨与生存的抉择,纠缠不已。国际安全中心东亚安全局亦介入调查,更混乱的局面展开……迎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 《德邦的雪》

    《德邦的雪》

    瑞兹在他的书里写道:下雪后的地牢里,气味变得很糟糕!当有德邦的高层来这儿视察时,那群狱卒会把那些女俘虏的符文禁锢卸掉,从那间拥挤、闭塞、气味很坏的地里带出来,带到粉红色的房子里,各自锁在一张间化妆台上,然后就离去了。这时候,这些个女俘虏就给自己化妆,仔细地描眉画目,让自己更美丽——也就是说,看起来讨人喜欢。
热门推荐
  • 南泽

    南泽

    孤独的个人和聚合的人
  • 冰凌荆棘花

    冰凌荆棘花

    她以为这个天下一片清明,江湖一片浩荡。可当厄运降临,清明和浩荡并未如期而至,只留她一人束手无策,亡命天涯。她带着绝望成长,她怀着仇恨重生!她手刃仇敌,还这江湖一片浩荡,她决胜千里,赐这天下一片清明!快意的江湖,纵意的天下!爱恨痴缠,谁是谁非!那株生长在寒冬不畏冰凌的荆棘!
  • 雷震至圣

    雷震至圣

    他平凡一世,英雄一世,看他在新一世中如何雷震万界,纵横九天,成就一代至圣。
  • 及暖花开

    及暖花开

    那年,春暖花开时,他面朝大海。你若不来,我会一直等下去。她走了四年,他等了四年。时光荏苒,及暖花开,我还在。(此书请从第八章开始浏览,谢谢!)
  •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

    《秘密Ⅳ:你就是一座宝藏》是罗伯特·柯里尔《秘密》系列丛书中的第四部,关一书的意义,他本人如此说道:斯芬克斯问道:“什么生物早晨四足行走,中乖两足行走,晚上三足行走?”过路者们都要面对这个奥妙费解的谜语,凡猜中者即可活命,凡猜不中者一律被吃掉。这就是古老的斯芬克斯谜语。现代的斯芬克斯谜语变得更加困难:“我怎样可以赚更多的钱?怎样才能让我和我的家庭衣食无忧,富足快乐?”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每天在你的心头萦绕,直到你解决它。这就是现代的斯芬克斯谜语,任何解答不了者下场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
  • 末世之黑暗法则

    末世之黑暗法则

    末日降临,大地震颤着灾难的旋律,虫子在人们的哀乐中狂舞……曲目终了,这世界谁来做主?明晨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安奈住因战斗即将到来而兴奋狂躁的细胞……
  • 素手翻天:冷王枭妃

    素手翻天:冷王枭妃

    她有倾世美貌、绝顶智慧、苍穹胸怀,抬手间便是江山如画。为了他,她甘心将自己拱手献给别的男人。十年斡旋,百场混战,千般痛苦,万种历练……最终她将万里山河双手奉送,只为一句“爱过”。回首来时路,已是百年身。但,爱你,是我唯一可做的事;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傅青绾从不信命,但遇到顾陌白之后她信了,并愿意为他信到生生世世。
  • 重生之摄政王妃万万岁

    重生之摄政王妃万万岁

    天凌女帝,东方珂玥,三岁选夫,五岁登基,皇夫扶持(摄政),威临天下!然,十五岁亡,举国悲痛。国家战败,公主和亲,没错,和亲的对象就是王的男人!王的男人也就算了,竟然还在侍寝之夜和她玩躲猫猫!——矫情!佳丽三千,白莲花、绿茶婊花样百出,屡虐不少!简直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恶!是可忍孰不可忍!爹能忍娘不能忍!即使会背负千载骂名,她也要毁他六宫,灭他桃花,把这天下翻个底朝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你的一切是我所有美好回忆

    你的一切是我所有美好回忆

    十岁之后没了爸爸,妈妈带着我改嫁给一位五十多岁的豪门老头,经常受二姐,三弟的冷嘲热讽,在这花样年华一样的年纪,我遇到了一个令我心动不止的少年,在我那苦涩的时光中,他,装满了我整颗心,究竟我与他的邂逅是物是人非还是涛声依旧?
  •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MBook随身读)

    《20几岁要懂点说话之道》讲述了: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因而说话技巧变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要想拥有好人缘,老板器重,客户认可……必须会说话。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把人说笑;一句不得体的话,能把人说跳。所以,拥有好口才,不仅能给你增添个人魅力,还能让你轻松把握住更多的机会,为成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