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100000027

第27章 揭秘官员学历造假的利益链(1)

官员学历造假现象泛滥,不但损害了高校的学术风气,助长了官员造假之风,也动摇了社会的公平和信用基础。

大专、本科、硕士、博士……近年来,中国政界掀起了一股攻读学位的热潮,一些官员的学历年年看涨,文凭越拿越高。

无疑,官员注重理论素质的提高和知识更新,在职刻苦攻读获取更高学位,值得鼓励和提倡。但记者调查发现,也有不少官员平时不学习,却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公款,与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合谋”,在短期内“大跃进”式地完成了“知识化”任务。

有关专家指出,官员学历造假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不但损害了高校的学术风气,助长了官员造假之风,也动摇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信用基础,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秘书坐满一教室

据了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推进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中央对领导干部的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而且有了明确的规定。

1995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006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县党政正职队伍要以45岁左右的为主体,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尽管中共中央组织部特别强调防止在年龄和学历上搞“一刀切”,但记者调查发现,这在一些地方组织部门的实际操作中却走了样。由此,学历既成为一些官员炫耀的资本,更成为他们提拔任用的一块“垫脚石”,从而也促进了官员追求高学历的积极性。

“平时忙于政务,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在湖南某县做副县长的一位朋友向记者抱怨道,“不管有多大的政绩,要想再往上升迁,学历还是上级考虑的硬件,再忙也得想法弄个学历。”

“我原来在镇里做书记,一些政绩不如我突出的人都到县里工作去了,就是轮不到我,还不就因为我是个专科生吗?”这位朋友感慨地讲述了他的经历,“后来我报了省委党校,没去几次就弄了个本科学历,第二年就如愿提升为副县级干部。我也知道,文凭是混来的,那也是没办法。”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这位官员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为此,有些官员一方面没有相应学历,一方面又想进一步发展,获取更高的职务,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公款获取学历。

“有些官员混文凭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北京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报名、考试、结业时,官员们会亲自出面,平时上课基本上就由秘书代替,甚至有时会出现秘书坐满一教室的滑稽场面。”

“我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给领导当秘书,工作还不满一年,就被调到驻京办,平时的工作就是替领导去学校听课、完成作业,还有负责与导师搞好关系。学期末领导来考试,基本是开卷考,考题也很简单。平时成绩占80%,考试占20%,只要我这里没问题,就是领导考零分,最后的科目成绩也合格。”日前,南方某地区驻京办的一位工作人员神秘地向记者透露,“等领导一拿到学位,我就回原单位,这两年在北京的表现,对我以后的发展很关键。”

“官员为弄文凭,让秘书替自己上课,用公款贿赂导师、学校让自己蒙混过关,在社会上已是公开的秘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目前官员文凭造假有两种情况:一是“假的真文凭”,即文凭“注水”,没有相应的学业经历和知识含量;二是“真的假文凭”,即办假证。一般来说,大小官员由于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有条件搞到“假的真文凭”。再说,使用“假的真文凭”,不容易被识破,风险要比使用“真的假文凭”小得多。

由于中央部委要求严格,在学历造假问题中,地方相对要严重得多。事实是,目前不少地方官员已通过各种途径拿到了“假的真文凭”。在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人才济济”,从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甚至镇长、乡长、派出所所长,名片上大多印有“经济学硕士”“法学硕士”等名头。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共接受社会各界近11万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其中9.9%为“问题学历”。据报道,日前广东省鉴定潮汕地区某市送来的15名官员的学历证书,仅凭肉眼即确认其中7份是假证书……

在官员学历造假中,几年前因腐败被处以死刑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青就是一个典型。他托人在北京大学附近买了一个法学学士文凭,就开始以“北大才子”自居,甚至自称是“法学教授”。

另外,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在职期间,也曾“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但知情者都明白,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所写的论文,也是由秘书组成“写作班子”代劳的。

揭开学历造假的利益链

那么,官员学历造假问题由来已久,为何还屡禁不绝呢?

有关专家普遍认为,相当一些地区在选拔官员问题上,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有的甚至以学历层次划杠,这是造成以权谋学、学术腐败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另外,官员与教育机构存在巨大的利益链,也为官员提供了学历造假的可能。

“只要学历成为升职的重要资本,官员就有了造假的动机。”湖南省一位熟知内情的地方官员向记者一语道破天机,“利用公款弄个文凭,就更容易获取政府的高职高薪,从而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获取财富与成功的机会,有谁不愿意呢?”

重用“知识型”官员,是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种体现。但记者发现,有些地方往往把学历等同于能力,把高学历等同于高素质、高能力,甚至把博士大量选拔进入领导层,形成所谓的“博士兵团”。

这种片面的“学历崇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官场对学历的“激烈追逐”。而官员再花几年时间进一次学校的成本无疑太高,如果再缺乏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些官员很容易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以不正当的、非法的方式来获取高学历。

可怕的是,有些高校见有利可图,也纷纷开设各种官员“文凭速成班”。比如有些省份经常和一些名校开展省校合作计划,省里给学校一笔钱,负责培养的对象就是县处级以上的干部。这种情况非常隐蔽,即使打击“假文凭”力度再大,也很难覆盖到这里。

“现在很多地方官员升迁所需的学历,基本是通过上研究生班来解决。国家规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能与学位挂钩,不能授予学位。但一些高校为创收赚钱,却将研究生课程班与学位挂钩,以授予学位招徕学员。”据一位在北京某高校工作多年的研究生招生负责人反映,“开办这类班的一般都是正规大学,费用一般在2万元到3万元之间。学制一年或两年,与正常的研究生学制相差太大。几年下来,学校收入相当可观,而且一些大学不给学员开具税务局印制的发票。这些巨额学费逃税后,就变为本单位职工的丰厚奖金。”

其实,为了钱而滥发文凭的高校不乏案例。2004年,海南省党校多名领导同时被“双规”。这一系列干部处理事实的背后,是令人震惊的文凭“批发”案——直至案发,承担严肃的党政干部培训工作的海南省党校,只要交钱,招生条件一次次放宽,直到2003年底被叫停,已违法违规发出数千张文凭。

“地方政府掏钱请一些大学办研究生班,根本不用考试,学员也不必操心学费,全由公款解决。”一位曾经参加过研究生班“学习”的官员向记者透露,“课本从发下来到毕业都不用看上几眼,只要把导师侍候好了,考试自然会通过。有的官员做作业、写论文都是由博导、硕导请全日制研究生弟子代劳,有的甚至由导师代劳。”

同类推荐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热门推荐
  • 超级电器修理工

    超级电器修理工

    一个70后普通的家电修理工,遭遇一次意外事件,获得了异能。是甘于平凡呢还是要发奋崛起呢?嗯,是个难题!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场景人物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危险动作请不要尝试,因此产生的意外本人概不负责。
  • 那个孤独多年的女孩

    那个孤独多年的女孩

    刹那间所有的试卷,所有的书从他们身旁掠过,飘过,雪白的踪影,飘满整个世界,孤独多年的女孩,终于有人陪伴了。
  • 喂,小子我看上你了

    喂,小子我看上你了

    每个人都是花吧?向日葵,或者是玫瑰,还是蒲公英。。。。追逐着阳光,露水,和微风那么有没有一种花追逐时间可是真的追上了时间不就枯萎了吗?
  • 倾世绝爱:白发妖姬

    倾世绝爱:白发妖姬

    千万年的精心谋划,数百年的步步为营。屠尽红尘,杀戮苍生历经千劫,饱尝轮回。白了头,失了心。才明白,原来这竟是一场噬心的骗局。
  • 异界的狂想

    异界的狂想

    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认识了洛基,洛基为了报答他帮他创造了生命,去了另一个世界,后来他后悔去了另一个世界。。。。。。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鱼沉雁杳天涯路

    鱼沉雁杳天涯路

    他们本是单纯、毫无城府的四个有为青年。殊不知在光彩的生活背后,却一直隐藏着仇恨的漩涡将他们缓缓吞噬,并拽向地狱的深渊。当绝望来临之际,他们的亲情、友情、爱情变成了挣扎、逃避、叫喊。其中男主人公受到一次次不可思议的打击下、善良的他最终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陪葬品。那么在他们复杂的故事里究竟谁对?谁错?还是请读者朋友们自己去理解吧。
  • 双子保镖

    双子保镖

    世界一流的帝云集团董事长任天祥的千金任清语被人绑架并勒索,最终在任清秋的布置下,救出妹妹。为保护任清语,神秘眼镜少年孤鸿闯进了任清语的生活。起初,任清语面对土不拉几的孤鸿,与好友李思怡一起想尽办法要把他赶出去。然而,不知何时会泛滥的同情心又让任清语勉强接纳了孤鸿,并同意孤鸿做他的保镖。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学校中,孤鸿用自己的口舌和智慧来保护备受关注的校花任清语。然而,有时当口舌被拳头打败,眼镜掉落之际,他手指轻轻地将鬓角收起,双眼透露出的眼神彷佛要吞噬一切······
  • 毁灭者的秘密

    毁灭者的秘密

    三楼公寓里的303房间发生一起命案,因为租金便宜,负责案件的刑警沈默和妻子美心,把它介绍给了急于租房的漫画家朋友付晓。他没有想到的是,由此身边人陆续陷入连环罪案中。三个月内,三楼公寓里连续死了五个人,自杀、猝死、凶杀、分尸,诡异案件迷雾重重,妻子和朋友的秘密逐渐显现。谁在幕后操纵一切?真相背后,隐藏的是怪力乱神,还是一段人性缺失的阴郁往事?
  • 寒风雪

    寒风雪

    我不负天,天何欺我仁。我不渎神,神何使我殇。若有天和神,何使我天南海北离。这世间何来的天,何来的神。纵使万罪加身又如何,终为她负了这世间。错的不是世人,而是天,既然是天的错,便让这天下人来偿还。只见蓦然回首,那人依然,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