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300000011

第11章 名利场背后的疑云——政治名人之谜(5)

那一天,同往年一样,在开罗不远的纳赛尔郊区,为了战争胜利8周年纪念日,埃及政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上午11点,萨达特总统身穿镶有金边的蓝色陆军元帅服,兴致勃勃地坐在观礼台第一排中央观看军事表演,他的左边是穆巴拉克副总统,右边是国防部长加扎勒将军。

在阅兵式进行过程中,正前方一辆拖着一门13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卡车突然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从车上跳下来4个人。所有的人都以为是车子出了什么故障,他们是下来修车的。当他们向观礼台走近的时候,萨达特总统还关心地站了起来。谁料他们猛然向萨达特投出一枚手榴弹,另外的人也开始向萨达特等人猛烈射击。

萨达特致命的一枪是打在颈部,一代伟人就这样惨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之下。杀死萨达特的4名凶手有1人被当场击毙,3人受伤就擒,据说他们全部都是极端狂热的宗教分子。

暗杀事件发生后,由于某些军方领导人希望尽可能把审判凶手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军事法庭在审判时,只是简单地讯问了一些暗杀的具体细节,并没有涉及到其他层面。所以,至今很多人仍不清楚这起暗杀事件的性质,它到底是一起有人策划、背后指使的阴谋呢?或者仅仅是宗教分子狂热的个人行为呢?

有人认为凶手是受了组织领导的指令和别人共同策划了这起谋杀萨达特的行动。主犯哈立德上尉是一个原教旨主义者组织中的小组成员,他是在收到小组领导人的指令后行动的,所用的武器也是由他的上级提供的。因为哈立德原来是准备回家乡去过节的,在受审时他说:“起初我不愿意参加阅兵,可后来我同意了,因为我忽然想到,这是天意。我不是去参加阅兵,而是去执行一项神圣的使命。”

可也有人认为凶手的行动纯属个人行为,在暗杀前不久,萨达特总统为了镇压批评他的人,曾经开始了一场大搜捕,总共抓了3000多人。而凶手哈立德的哥哥就是被捕成员之一,这可能是谋刺的根本动机和直接原因。并且当哈立德对总统开枪时,曾对左右两边的副总统穆巴拉克和加扎勒将军喊道:“让开!我专打这条老狗!”很显然,他是冲着萨达特总统来的,是为了报私仇来的。

而有的国际问题专家却认为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应该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来看这次谋刺行为。萨达特上台以后,一改以前埃及亲苏的政策,对前苏联的许多蛮横行为态度强硬,绝不妥协,因此与前苏联的关系闹得很僵,显示了他的铁腕作风。

1976年,面对前苏联的要挟与耍弄,愤怒的萨达特废除了同前苏联的友好协议,并取消了曾给予前苏联海军在埃及港口的一切便利,责令前苏联开走在埃及境内的5艘军舰。当前苏联要求他偿还军火债时,他又以经济困难为理由,援引前苏联的惯例,拒绝在10年内偿还债务,并要求前苏联船只再通过苏伊士运河必须支付过境费。

与此同时,他主动改变同西方国家的外交格局,频繁出访西方国家,达成了一系列友好合作协议。还做出一项重大的决定:他,一个最大的阿拉伯国家的元首将访问以色列,这在当时是十分惊人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支持他的出访,前苏联则感到非常恼火,第三世界普遍赞同,整个阿拉伯世界就像开了锅的水,沸沸扬扬,有的国家强烈反对,也有的国家公开支持。在埃及国内,意见也不一致,外交部长甚至以辞职来表示对这一行为的反对。但是萨达特克服了重重困难,勇敢地亲赴耶路撒冷,和以色列首脑进行了直接会谈,打破了中东和平进程的僵局。

萨达特访问以色列,尤其是签署《戴维营协议》和《埃以和约》,并不仅仅给埃及带来了和平与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多数阿拉伯国家对埃及进行经济和政治制裁,近20个国家同埃及断绝了外交关系。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和报刊公开谴责萨达特“背叛了阿拉伯国家的利益”,犯了“现代史上无人所犯的历史罪行”。国内的一些狂热的宗教分子更是将萨达特作为重要的攻击目标,明确表示要推翻萨达特总统。当时的苏联大使也暗地支持一些反对势力。暗杀事件实际上是这些政治因素和矛盾激化的产物。

整个事件中,还有两个令人生疑的地方没有解开:一个是当萨达特阅兵时,他的身边有好几名卫兵,枪击开始时,这些卫兵以及其他保安人员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反应?

另一个是萨达特中弹后,于中午12点40分被人抬上飞机送往医院,可是直到下午1点20分才到达,中间整整花费了40分钟,可是这只是一段通常5分钟就能飞完的路程,为什么会耽搁这么久呢?

萨达特总统逝世的噩耗传出以后,全世界都为他哭泣,人们把他的逝世比喻成“中东一颗政治巨星的陨落”。联合国安理会为他默哀,各国领导人也纷纷发表谈话,痛悼他的不幸遇难,不少国家还专门为他举行悼念仪式。

萨达特总统被安葬在纳赛尔城胜利广场的无名战士墓地,10月10日,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总统、总理和特使参加了下葬仪式,站在最前面的是当时美国活着的3个前总统——尼克松、福特和卡特,还有以色列总理贝京。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题着萨达特3年前自己拟定的墓志铭:“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战争与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他为原则而死。”

14、 拉宾遇刺之谜

1995年11月4日夜,以色列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上灯火通明,整个广场如同白昼一样。这里正在举行着一个有10万人参加的、声援和平的集会,以色列总理拉宾到会发表演讲,呼吁全体民众支持他的和平政策。总理慷慨激昂的演讲获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广场上的群众唱起《和平之歌》,拉宾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向等在一旁的卡迪拉克防弹轿车。突然,拉宾身后响起枪声,拉宾应声倒在地上。1小时后,这位中东和平的使者停止了呼吸,终年75岁。

拉宾遇刺不幸去世的噩耗震惊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领导人纷纷发去唁电,盛赞拉宾对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缅怀他的伟绩,严厉谴责恐怖分子的刺杀行为。

拉宾曾经是一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担任过以色列陆军参谋部长、国防部长等职务,为以色列扩张版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曾严厉镇压过巴勒斯坦人的起义。但是,战争的罪恶和残酷唤起了他的良知,他努力要在这块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实现和平。

1992年,72岁的拉宾在大选中击败对手,第二次担任了以色列总理。上台后,他凭借着在以色列的巨大威望,先后与巴勒斯坦、约旦签订了一系列“土地换和平”的协议,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曙光。

鉴于拉宾在促进中东和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联合国授予了拉宾多项和平大奖。1994年,拉宾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拉宾再次和阿拉法特、佩雷斯共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拉宾这些化解矛盾、着眼民族利益、争取中东长久和平的举动,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重,但是也激起了以色列国内一些极端右翼分子的不满。一些态度强硬的犹太组织甚至认为,拉宾是一个“把国家拱手让给阿拉伯人”的“叛徒”、“卖国贼”,激进组织因此策划了这起枪杀案。

不久,以色列官方宣布,当场抓获了刺杀拉宾的凶手,他是赫兹利亚市巴尔伊兰宗教大学法律系的一个学生,名叫伊加尔·阿米尔。27岁的他一直是拉宾政府的反对者,经常参加抗议拉宾政策的活动。在警方审问下,他对自己刺杀总理的罪行供认不讳,并声称是“个人行为”。并且他还交待,他曾5次试图暗杀拉宾,均因条件不成熟而失败。这次他站在拉宾身后2米多远的地方,向总理背部连开了3枪。

但是,在拉宾遇难身亡当天,医院出具的验尸报告上却说,子弹从拉宾胸口射入,穿透了心脏的大动脉,又从第五与第六脊椎骨射出。警方也断定:根据拉宾体内残留的大量火药粉末和衣服上的破洞判断,刺客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致命的一枪是用枪抵住拉宾的胸口射击的。也就是说,拉宾实际上是两次遇刺。

到底是谁杀害了拉宾?医院报告上记录,拉宾因致命枪伤大出血,输血8次,拉宾的保镖鲁宾则在枪响的一刹那,就把拉宾压倒身下,而警方在案发现场却没有发现丝毫血迹。另外,案发现场刚好被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拍了下来,胶片上显示着:拉宾在中弹后,身体猛地向后一转。对比官方说法,子弹从拉宾背后射来,击断脊椎,伤及脊髓,这就让人很难理解。当脊髓受伤后,人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信息传递受到影响,会丧失运动能力,不要说转身,就连手指都动弹不了。

综合上面的情况,很可能是广场枪击发生后,在拉宾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发生了第二次谋杀。记者巴里·哈密什和电脑专家纳坦·赫芬不约而同地对整个拉宾案进行了追踪分析,最后不谋而合地下了拉宾遇刺别有内情的结论。

拉宾受伤之后,由他的司机达姆奇驾车送往医院。达姆奇原是一名赛车手,20余年来为4任总理开过车,经验非常丰富。可以色列国王广场到伊希洛夫医院只隔两条马路,步行不过15分钟,开车只需要5分钟就能到,而当天他们却花了整整20分钟才到医院。

达姆奇后来解释说,当天通往医院的路口不巧都设有路障,慌乱中他走错了路,幸好半路上有人指点,他才开到了医院。但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一辆载着受了伤的国家总理的车,竟然无法闯过一般性路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汽车绕了一个大圈子到达医院时,医生们竟然还没有得到通知,更谈不上做好急救准备了。

巴里·哈米什对现场录像进行了仔细、认真地研究,清楚地看到司机冲出车外时,汽车的四扇车门都打开着,车旁没有任何人,但右车门却最先悄悄关上了。当司机坐进车内后,先关上了左前门,又侧身关上了右前门。负伤的保镖鲁宾坐在后排,他的左边躺着拉宾,另一名保镖关上了左后门,车启动了。

拉宾这辆车后门没有装开关门的遥控装置,是否有人早就藏在车里,并关上了右后门?如果有这样一名神秘刺客存在的话,那他就是杀害拉宾的真正凶手。而汽车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多绕了15分钟,无疑就是让凶手逃离。但这些仅是推测而已,没有可靠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总之,人们对官方的调查和解释感到“不能满意”,于是出现了关于拉宾遇刺的种种猜测,使这起事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15、 戴安娜车祸之谜

戴安娜是英国王储查尔斯的王妃,曾是世界上最受世人瞩目的女性之一。她的美貌和独特的地位是任何明星都无法比拟的。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在白金汉宫与年长她12岁的查尔斯王子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而成为英国王室的一员。这是一场盛大的“世纪婚礼”,全球约有7.5亿人通过电视看到了这场婚礼。媒体大肆渲染,称他们的婚姻为“20世纪最美丽的童话”。

现实并不像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完美——“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两人年龄相差12岁,性格爱好也迥然不同。查尔斯钟爱打马球,戴安娜对此却一点兴趣也没有;戴安娜喜欢跳舞,而处世稳重的王子也没有办法接受。

戴安娜逐渐发现要融入皇室生活并不是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自己要遵从一大堆宫廷礼仪,要承担作为王妃的数不清的责任。

安德鲁·莫妮写了《戴安娜的真实故事》一书,在书中,她描述了戴安娜的不幸生活,提到戴安娜不甘被皇室漠视,曾5次自杀,用割腕、撞柜、滚下楼梯等各种方式伤害自己,只是为了让丈夫与英女王关心与注视自己而已。

1982年,戴安娜生下了威廉王子。1984年又生下了第二位王子哈里,然而她和查尔斯王储的关系却变得更为恶劣。

1986年夏天,在地中海马约卡岛,一家4口人原本是来度假的,但查尔斯却提前3天离开,说是去钓鱼。人们猜测查尔斯王子之所以匆匆离开并不是要去钓鱼,多半是因为想念他早年的情人卡米拉而赶去苏格兰与她约会。

1996年2月,双方正式同意离婚,戴安娜与王储维持了15年的婚姻关系终于结束,查尔斯王子要付给戴安娜2500万美元的赡养费。人们大都认为查尔斯王储应对双方婚姻破裂负主要责任,觉得戴安娜王妃是受害者,对她都很同情。

离婚后的戴安娜结识了一名叫多迪·法耶兹的男子,并很快与他共坠爱河。

1997年,戴安娜与法耶兹共度地中海之旅。他们在8月31日返回巴黎丽斯酒店并共进晚餐,随后要乘车一同去法耶兹在巴黎第十六区的住宅休息。

饭店方面考虑到二人可能会被记者追踪,派保罗为他们开车。但记者们仍然紧迫不舍,不得已,保罗以时速160千米的速度行驶。

行至阿尔马桥下隧道时,前面出现急转弯,由于车速实在太快,已经无法控制,轿车一下子便撞到隧道隔带的立柱上,接着翻滚着撞到右墙,最后摔了回来,停在车道中央。

汽车受到如此强大的冲力,几乎变成一堆废铁。司机保罗与多迪当场身亡,戴安娜坐在后座,也受了重伤。

记者们追踪到现场,但他们不是对伤员实施抢救,反而纷纷上来围住汽车残骸,举起照相机从各个角度拍照。幸好警察和救护人员很快赶到,尽管后来戴安娜被火速送往医院救治,但她的心肺受重伤大出血,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戴安娜遭车祸身亡的消息传出,举世皆惊。巴黎警方迅速着手开始调查戴安娜的死因。

最初调查导致车祸的原因是保罗酒后驾车,对他的血液检测后,发现他的每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75克。但是保罗早已戒酒,这件事不断有人证实,而且保罗开车当晚也根本没有喝酒。

因为戴安娜的死,媒体及记者很快遭到众人的指责。戴安娜很早以前就指责过英国媒体,批评其对她的骚扰。戴安娜的弟弟斯潘塞伯爵强烈指责媒体:“那些报业主编们,是你们鼓励摄影记者不顾一切去拍摄戴安娜的照片,你们的双手终于沾染了戴安娜的鲜血!”

1999年,经法国地方法院裁定,造成车祸的原因是司机保罗酒后驾车而且超速行驶。但控方又提出,法官没有考虑摄影记者的因素就做出了判决,事实上导致车祸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记者的追赶,于是向最高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指控9名摄影记者和1名报社摩托车手与戴安娜的车祸遇难有关。但法国最高上诉法院后来经过重审,做出的判决仍是支持下级法院的决定,宣判这9名摄影记者和1名报社摩托车手杀人罪名不成立。

这场诉讼大战终于因为最高上诉法院做出判决而结束了。不过,这9名摄影记者由于在车祸发生后对车内进行拍照,惹来另一场诉讼,仍需接受侵犯隐私指控的调查。

一代王妃就这样香消玉殒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戴安娜的哀思与怀念,年仅36岁的一代王妃从此留在无数爱戴她的人的心中。

同类推荐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好故事伴我成长之勇敢篇)》编著者范英杰。 我们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们要勇敢、要坚强,长大之后才能报效祖国,实现梦想。勇敢坚强的精神从小就要开始锻炼。本书收集了众多表现勇敢坚强的故事,意在告知小读者,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多苦的环境,都要勇敢地面对,勇敢地向前冲,成功就在前方招手!
  • 美人鱼木乃伊

    美人鱼木乃伊

    《开阔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美人鱼木乃伊》中一个个传奇故事,虽奇而不荒诞,虽趣而不俗,虽神而不虚假。既离奇神秘,又真实可信。《开阔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美人鱼木乃伊》在手,神游世界,探古寻幽,自有乐趣。这一个个传奇故事,融中外奇闻于一体,汇古今奇趣于一书,内容翔实,洋洋大观。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 开拓视野。
  • 伸出钢铁的臂膀

    伸出钢铁的臂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热门推荐
  • 十年牧心

    十年牧心

    这世上,有没有一种深情,叫“此志不渝”?有没有一种等待,叫“海枯石烂”?有没有一种暗恋,叫“守得云开见月明”?有没有一种感情,叫“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 浴血玫瑰:霸道女撞上冰山男

    浴血玫瑰:霸道女撞上冰山男

    五年前李梓懿意外失踪,被哥哥带走去各国治病,而萧子暮却因此性情大变。五年后李梓懿回归,只为赴五年之约,但却糟到萧子暮漠视,然后。。。然后就是。。。就是一堆纠纷。
  • 女人之重生

    女人之重生

    拥有极好的相貌,却不能拥有完美的爱情,在别人眼里的幸福生活,确实她的人间地狱,别人眼里的优质总裁,却爱上了受尽折磨的弃妇。因为父亲的离世,安雅决定抛弃从前软弱的性格,抛弃过去,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让伤害过自己以及家人的人,付出代价。
  • 轮回王

    轮回王

    公元3000年,地球发生核战,存活下来的人类发生了变异和进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超能力者。世界各地硝烟再起,四大魔王的反叛组织各据一方。其中势力最强的天蛇王初六道在一场大战后被封印。16年后,一个叫祝平安的高中生,因为自己身上拥有魔王的秘密,被各种势力争夺和追杀,眼看着自己身边的亲友因自己死去,毅然决定踏上寻找答案和拯救世界的无尽旅途。这是一幕在末世中的救世之战,这是一部人性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首歌颂人类,反对战争的伟大颂歌。
  • 如果青春可以重新来过

    如果青春可以重新来过

    原本温馨幸福的生活被血色打破,那么残忍的记忆让我恨不得重新来过。当命运的齿轮回转,一切也都有了重来的机会,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为什么我觉得少了点什么?
  • 带着孩子去上学

    带着孩子去上学

    如果有一天一个女婴落在你家门前,你养不养,如果她是你前世的情人呢,你养不养?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便是养了一个与恶魔签署契约的女婴。这个女婴便是高中生的前世恋人,她为他的幸福而来,五年内他幸福她就立即去地狱,他不幸福,她也要去地狱。
  • 韶华祭

    韶华祭

    青梅竹马的恋人将自己许给别人,看江南第一美人如何走向权力的巅峰,如何在两个男人的尔虞我诈中实现蜕变,如何忘却旧情,成长起来···
  • 刁蛮公主的恋爱进行曲

    刁蛮公主的恋爱进行曲

    她:冰雪聪颖他:帅气霸道她:美丽动人他:花心难耐她:可爱贪吃他:温柔细心当这6人遇上会产生怎样的爱情火花?被迫上学恶整未婚夫他们会永远幸福下去吗?
  • 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

    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

    孩子出生,天地异象;武魂觉醒,惊动大陆;家门被屠,复仇''炼狱''......更多精彩让我们一起见证《斗罗大陆之毁灭传说》!!!本书为作者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驭神摘花录

    驭神摘花录

    他因修习幽冥心经,练就了一双阴阳眼,一不小心被孤魂野鬼选作巡城,成了一个冒牌半仙!漂亮女鬼让他招架不及,美女警花让他大喷鼻血……看一个普通的笨蛋如何一夜之间变成天下无敌的驭神摘花阴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