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300000009

第9章 名利场背后的疑云——政治名人之谜(3)

有关假牙的认定,在1945年时,前苏联军官把希特勒的颅骨给牙医看,他说自己认得给希特勒做过的那几颗假牙。但是,到了1972年他却推翻了这个说法,说并不能肯定那一定就是希特勒的。他的助手也发表了同样的言论。两个关键证人的翻供彻底否定了先前的结论,因为,当初前苏联尸检专家鉴定的依据恰恰就是他俩的证言。

此外,希特勒开枪自尽时在沙发上留下的血迹经过鉴定证明并不是血,只是色泽相像的液体。就连被认为是希特勒的那具焦尸上的血型也和希特勒本人的血型不符。

当时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对太阳穴开枪前曾服毒,但在尸体鉴定时,并未发现服毒痕迹,焦尸的大脑内也未发现弹痕。

种种迹象表明,希特勒根本不是自杀死在地下室,那具烧焦的尸体根本就是替身。

既然希特勒没有自杀,为什么爱娃却服毒了?看来是为了让这幕戏演得更逼真些。希特勒的副官的证言说他曾下令让警卫离开通向希特勒套间的房舍。希特勒在隔壁换了装,改变了外貌,不该知道这一秘密的人,事先都已经被清理出地堡。

众所周知,4月30日午夜,4万多人逃出帝国总理府防空洞,夹在人群中希特勒很容易就能混出去。那时候,柏林和德国其他地方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希特勒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消失在人流中。

希特勒警卫队成员在事后供称,5月1日曾见到过希特勒。此外,外国报刊战后也立即出现了有关希特勒撤到阿根廷(或巴拉圭、西班牙、爱尔兰)的报道,只是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罢了。

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证据出现在丹麦的北海海滨:一只密封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名德国潜艇水兵的信,信中说潜艇撞上了沉船,破了个大洞,部分艇员逃生,希特勒就在这艘潜艇上。但他在艇尾紧闭的舱内,无法脱身。这意味着,希特勒并未自杀死在地下室,而是死在了沉没的潜艇中。

如今,帝国总理府花园内发现的尸首也已无法重新鉴定了,因为1970年,在前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的命令下,那些尸体已经被挖出并彻底焚毁,骨灰随后抛入河中,焚毁的全过程保存着完整的记录。

希特勒死在地下室还是潜水艇?是和情人一起自杀还是逃亡途中遇难?也许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二战历史中有关希特勒末日这段记载远远没有画上句号。希特勒的生命结束得极其阴暗,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这也许是一切独裁者应有的结局。

8、 戈林自杀之谜

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戈林进行审判。法庭在对戈林的死刑判决书中说:“戈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划者之一,是仅次于希特勒的人物,他集所有被告的罪恶活动于一身。”然而,死刑还未来得及执行,1946年10月15日夜,戈里竟在牢中服毒自杀,他是如何自杀的?这一谜案一直吸引着专家和世人。

在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无尽的灾难,而这两次罪恶的大战都是由德国挑起的。

在德国,有一位紧紧追随希特勒并助纣为虐,成为嚣张一时的乱世枭雄,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纳粹德国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

1946年10月15日夜,就在即将被处以绞刑的75分钟之前,戈林竟然神奇般地在严密看守的死牢中服毒自杀,逃避了正义的处决。

有关赫尔曼·戈林自杀的具体细节,已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

随着柏林资料中心有关戈林自杀时未公布的调查委员会的绝密报告、现场证人的证词、医疗报告、戈林自杀留言的原文等绝密档案的逐步公开,戈林自杀之谜再次浮现在人们视线之中。

戈林在整个关押期间一直把氰化钾胶囊放置于牢房是不可信的。根据采访看守人和对监狱记录的检查,牢房和衣物是经常搜查的。

约翰·韦斯特少尉在1946年10月14日,即戈林死的前一天,就搜查了戈林的牢房和他的私人物品。因此,装氰化钾的胶囊起先是随戈林的行李进入监狱的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行李间是唯一没有被彻底搜查过的角落,并且调查人员在戈林自杀后也确实在他的遗物里找到了另一个氰化钾胶囊。

尽管监狱记录显示戈林并未请求去行李间取东西,但是,他曾经送给惠利斯中尉一份礼物,他送给他的律师奥托·斯塔马尔的蓝色公文包恰恰证明,他行李中的物品曾经不止一次地被取走,而取走这些物品的人不是像惠利斯这样握有行李间钥匙的监狱军官,就是戈林自己在未按来访要求登记的规定情况下获准进入行李间拿到自己行李中的物品的。

上面这种推测在本·E.斯韦林根所著的《赫尔曼·戈林自杀之谜》一书中得到了肯定。

该书是迄今为止对该问题研究最透彻的著作,这位作者的结论是,戈林曾提出条件让一位监狱工作人员——最大的可能性是惠利斯——为他从行李间取出物品或行李。

书中提到,在临死前的几个小时,戈林取出了隐藏的胶囊,做好了服毒的准备。另一种可能就是,他本人被获准进入行李间,而且最有可能批准其进入行李间的人还是惠利斯。

戈林的妻子埃米·戈林随后发表了有关她丈夫是如何得到胶囊的相关言论,但对解开谜团帮助不大,而且不能令人信服。

埃米·戈林说,1946年10月7日,她最后一次探视戈林,那时候她曾经问过丈夫还有没有胶囊,戈林非常肯定地说没有。

从那以后她便再也没有见过戈林,也没再跟他说过话。然而,戈林自杀后,她却立刻公开发言,声称“此事一定是一位美国朋友所为”。这其中难免让人怀疑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直到28年后,她又对德美起诉团的一位成员提起,当年确实是一位未留名的朋友把毒药递给了她丈夫。

又过了不久,埃米·戈林的女儿埃达也出面表示有人曾经帮助过她父亲。

1991年,有消息说戈林的侄子克劳斯·里格尔已承认,是惠利斯中尉把毒药给了戈林。

以上的这些言论都有可能是真实的,但却又全都无法证实。

戈林的女儿或戈林的侄子在戈林死时还不到10岁,因此他们对所发生的一切作出的表态没有多大的可信度。而那些戈林当年的并仍能活着讲述故事的狱友们——斯佩尔、弗里奇、弗鲁克——为什么在他们后来撰写的纽伦堡经历的著述中却无一例外地略去了这部分具有轰动效应的、也是作为畅销书最重要的卖点的东西呢?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戈林为什么在其自杀留言上注明日期为1946年10月14日?这至今仍是个谜。

1946年10月14日,这个日期不可能是正确的。戈林若将这些吐露他打算自杀的留言保存在他身边达5天之久,未免太粗心大意了。

在其中的两封信中,戈林提到他向盟国管制委员会的申诉被拒,而这一消息直到10月13日他才听说。显然,留言中的日期与自杀前几天内曾经发生的事情在时间上发生了矛盾。

近年来,对戈林自杀之谜又有了一连串新的解释:毒药是藏在他的陶土制的烟斗里的,在处决他那天夜里他把它剖开,将毒药藏在肚脐里。还有一些更离奇的方法。而真相如何,那个吞下了毒药的人,却永远把他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9、 肯尼迪遇刺之谜

“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约翰·肯尼迪的这句名言让这位美国最年轻的总统深得美国人民的拥护与爱戴。然而他尚未完成对美国民众的承诺就不幸遇刺身亡,而且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现在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悲剧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当时肯尼迪正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城进行政务视察。12点30分,总统车队缓缓地通过达拉斯的得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大楼时,突然几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长空。枪响过后,总统在人们的惊叫声中倒卧在血泊之中,与此同时,凶手奥斯瓦尔德被当场抓获。

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国会决定由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约翰逊上任后,立即成立了一个七人调查委员会,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沃伦领导。经多方取证和严格调查之后,该调查委员会于1964年9月发布了该案件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刺杀行动是奥斯瓦尔德一人所为,与其他部门与集团一概无关。

一时间,舆论哗然,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案情仍是谜团重重。案件最大的疑问在于枪响的数量。当时官方公布的消息是3声枪响,包括穿透肯尼迪总统的身体,同时又射中康纳利州长的那一枪。但是法医D.B.托马斯经过审慎研究,在《英国法庭科学周刊》杂志发表了一份震惊世界的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仔细分析了当日的现场录音带,并指出当时射向总统车队的子弹是4发。其研究所采用的录音带是当时总统车队中达拉斯警方的汽车上的麦克风所录的现场录音,因而资料来源绝对真实可靠。而官方当时认为是3声的原因是这4声枪响中只有其中3声枪响听起来比较清楚,剩余的那声枪响则被国家研究委员会说成了“听起来像枪声的噪音”。

最为关键的是,得到官方认可的3声枪响都与肯尼迪中弹的时间有明显的间隔,反而是那声“听起来像枪声的噪音”与总统中弹的时间吻合。而这个声音的来源地也不同于其他3声,经回声分析,专家认为射击地点应当位于公园山丘。对现场照片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这发子弹是从前面射来的。众议院特别暗杀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布莱基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也承认自己认可和接受托马斯的这一分析结果。

1990年召开的一个记者招待会披露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事件。记者招待会是一个名为珍尼佛·怀特的妇女召开的,她声称自己的丈夫罗克斯曾是一名杀手,与奥斯瓦尔德和鲁比同时受命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珍尼佛曾经亲耳听到他们商量刺杀现任总统的计划。肯尼迪遇刺后第四年,罗克斯被中央情报局出卖,接着就死于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爆炸事件。

到了1982年,珍尼佛的儿子李奇·怀特无意间在家中发现了父亲珍藏的私人日记,日记中对1963年的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美国联邦调查局得知此消息后派人取走了该本日记,至今尚未归还。

刺杀事件发生后的20年内,涉及该案的重要证人都接二连三地丢掉了性命,死亡人数已近200人。而该案的真相却始终未浮出水面。

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样一件事实,那就是得克萨斯州法律规定死于当地的人,尸体必须在当地解剖,但是肯尼迪的尸体却被直接送到了位于贝塞斯德的美国海军医疗中心,并且总统的遗体是在其家属尚未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秘密解剖的。于是有人断言当时运到贝塞斯德的青铜棺内并无尸体,这一切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整个事件充满了神秘气息,然而这只是肯尼迪家族半个世纪以来悲剧的开始,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总统竞选时也遭人枪杀。

对此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有人担心一旦罗伯特·肯尼迪进入白宫,便会下令调查哥哥被害事件的整个内幕。肯尼迪家族的其他成员也由于各种各样奇怪的原因死于非命,或是终身瘫痪,或是失去了一切政治资本。

这个家族悲剧还延续到了下一代人,肯尼迪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尽管遵循母亲杰奎琳的教诲低调生活,远离政治,却也未能摆脱不明不白的死亡结局。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凶手究竟是谁?

众所周知,保护美国大财团、大企业家的利益一向是国家制定政策的行为准则。肯尼迪总统是个有进取心的年轻总统,“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旧的行为和旧的思维方式已不再适用”是他竞选总统的著名言论。肯尼迪当选后,便以改变保守的政治机器为己任,这使他与美国主要经济部门大亨们的矛盾日益激化。

到了凶案发生的前一年,这些大亨们已无法容忍,可肯尼迪当时的威信很高,大亨们担心他连任下一届总统会继续影响他们的权益。另一方面,肯尼迪与中央情报局在古巴军界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分歧,中央情报局的人极有可能也想拔去这个眼中钉。

也有人认为此事件最为关键的是以胡佛为首的联邦调查局。胡佛历经几代总统,权高位重,手中掌握了很多政客的把柄,在美国政界几乎可以一手遮天。肯尼迪不肯向他妥协,积极限制胡佛的权力,两人势如水火。据说在肯尼迪遇刺之前,撤换胡佛之职已提上了工作日程。于是,大财团、中央情报局、胡佛三者联手策划此次谋杀事件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1993年,古巴首都哈瓦那放映了一部纪录片名为《ZR——来复枪》。该片的拍摄资料严格遵循史实,参照了古巴和美国电影档案馆资料及古巴保安官员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探员的访问材料,最终披露出该刺杀事件只是一项政治阴谋的一部分。目前,还未调查清楚策划该事件的人,但古巴方面认为,刺杀总统的凶手是芝加哥的一名黑帮分子和两名古巴流亡分子。

耐人寻味的是,约翰逊在委托特别委员会调查此事后又将调查结果封存起来,对外宣称要在2038年,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全部谢世之后,才能公布。

这是为了保护什么人还是在遮掩内幕,人们不得而知。如今,民间有关肯尼迪遇刺案的各种调查仍在继续,但扑朔迷离的结果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也许真要等到2038年谜底才能揭开。

10、 格瓦拉出走之谜

切·格瓦拉是现代南美洲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位人们心目中的游击英雄。他原名叫埃尔内斯托·格瓦拉,由于他说话时总爱把“切”(Che)这个感叹词挂在嘴边,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切·格瓦拉”。在20世纪60年代,他曾领导玻利维亚游击队和政府军顽强对抗,这个绰号也随之传遍了南美大地和全世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格瓦拉的一生可以说是洋溢着激情与无畏的一生,他那始终充满神秘色彩的不平凡经历,实在是让人感叹不已。

格瓦拉1928年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53年,他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毕业后,本来可以舒舒服服地当一名医生,过上安逸富裕的生活。但是,他却立下走遍南美大地、为人民解除病痛的理想。

同类推荐
  •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中华少年科普知识读本:高新科技

    本书分为“跨入信息时代”、“采撷生物成果”、“探索材料空间”、“揭开宇航面纱”、“闯进能源特区”、“开辟交通新天地”六个部分,向青少年讲述了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知识。
  • 5~7岁孩子爱读的习惯启蒙故事

    5~7岁孩子爱读的习惯启蒙故事

    本书编写了5~7岁小朋友爱读的58个关于习惯的故事,主人公有调皮捣蛋的小猴子,有善良可爱的小白兔,有憨厚快乐的小熊,有聪明勇敢的小袋鼠,有宽容善良的小男孩等。他们有时会踩坏袋鼠妈妈的菜,但却能勇于承认;他们有时会打破山羊爷爷的水缸,但会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个新的还给山羊爷爷,并道歉;他们有时会在吃饭前忘记洗手,但当他们意识到时,便会主动去洗;他们有时会让妈妈帮他们叠被子,但也会学着自己去叠被子……通过讲故事学道理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文化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生命中多出你们

    生命中多出你们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风云俏萝莉

    风云俏萝莉

    元老院院长的孙女,银行主席家的掌珠,执政官小姐的闺蜜,当红时装设计师的死党……放眼整个罗塔斯兰,没有比绿蒂方亭更出风头的女孩了。每天跟在大家身边喝茶、聊天、打下手,这样的日子,绿蒂过得很满足,可是青梅竹马的米夏却嘲笑她是“龙背上趴着的苍蝇”,借着朋友的风光狐假虎威。真是可气!“龙”都不在意,你米夏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没多久,绿蒂接到了云云南珠发出的“风云少女”专栏攥写邀请,采访的第一位“风云少女”就是刚刚当上执政官的梵妮戴。在专栏中,绿蒂极尽马屁功力,把梵妮描写得亲切又可人。她满心以为,梵妮会感激自己替她塑造了个“好形象”,谁知杂志上市第一天,梵妮就大发雷霆,放话要同她绝交……
热门推荐
  • 永生之魇

    永生之魇

    逃脱不了的魇梦究竟是什麽呢?是神出鬼没的杀人魔、不明的生物突变,还是其实是人人梦寐以求的长生不死?
  • 上古超世纪前传

    上古超世纪前传

    上古世纪,杀戮,妖魔,无处不在,战争,更是常有,谁才是最后的胜者,敬请期待!!!!!!
  • 本源符师

    本源符师

    说出来你不信,我居然是符祖转世,不过我就是我,努力修炼,掌控自己的命运...符箓:飞行符,遁地符,隐身符,聚灵符...修炼等级:练气,灵士,灵将,灵王,天士...炼体,武士,武将,武王,天士...符师等级:下品灵符师,中品灵符师,上品灵符师,极品灵符师,天符师...神符师...
  •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

    这是一篇古代小说,主要是讲王妃姐姐在王府的生活和个人特别!
  • 穿越之光脑修仙记

    穿越之光脑修仙记

    穿越了,本来以为是种田文,结果遇到了穿越过来的老乡先祖留下的光脑,才发现是这是一个修仙世界。看多了各种修仙文,到后期总是在依赖男主,感觉蛮没意思的,就想自己写一篇,凡人流无CP奋斗流女主修仙记
  • 被养成的暗杀者

    被养成的暗杀者

    我本来有一个完美的家园,现在你们毁了他,你们,这是在自寻屎路!!!!(好吧!上面一切都是口胡,总之很“欢乐”就是了!)
  • 初开纪元

    初开纪元

    这是一个游戏,也是一个真实的异世界。游戏玄幻流,从这里开始!
  • 与王一夜:玛雅新娘

    与王一夜:玛雅新娘

    天上莫名其妙地掉下鸡蛋型的巨石,巨石里蹦出个小和尚,小和尚对她说:施主,你是百年难见的灾星。求死几次都未遂的外国小子,性格乐观的女警察,飞檐走壁的小和尚,三个人到了某些遗失的地方。他们在过去未来中层层挣扎,想要找到通往现代的路。最开始,我们想要探索,寻找一个雷鸣般的真相。当熟悉的脸变得陌生,未知,就此开始…
  • 隐于雾泊

    隐于雾泊

    自古正邪不两立,他本是人们口中邪恶的存在,却与以消灭他族为己任的人成为兄弟。猝不及防的事件,使得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无休无止的战争中,究竟谁才能获悉事件原本的真相走到最后?
  •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吹牛笑话俱乐部(都市超级幽默)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 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