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01700000233

第233章 (2)

问此业能取四蕴异熟。何故唯说取寿果耶。或有说者。以寿为先。世尊总说取四蕴果。复有说者。此中世尊说最胜法。谓四蕴中寿为最胜是故偏说。有说。唯寿能持四蕴令不散坏是故偏说。有说。寿于一期无断。令众同分亦无间断。余法不尔是故偏说。复有说者。由寿量故表知世间。或增或减。或进或退。或兴或衰。由此因缘故偏说寿。

如说恶行妙行感爱非爱最大果。如是善不善根并十业道亦应广说。谓三不善根中。何者最大罪。谓能起破僧虚诳语。此不善根能取无间地狱一劫寿果。十不善业道中。何者最大罪。谓破僧虚诳语。此业能取无间地狱一劫寿果。三善根中。何者最大果。谓能起第一有等至中思。此善根能取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寿果。十善业道中。何者最大果。谓与第一有等至中思俱者。此业道能感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寿果。应知此中以略说故。但说恶行妙行最大果非余。

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一

诸邪语彼邪命耶。设邪命彼邪语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譬喻者说离语及业。别有正命邪命体性。彼何故作是说。由契经故。如契经说八支圣道。彼作是说。佛说八支者。各有体性不相杂乱。由此便说正命邪命。离语业外有体可得。为遮彼意显正命等皆即语业故作斯论。如于不善语业道中。若贪所起名为邪语。亦名邪命。为命起故。嗔痴所起但名邪语。不名邪命。不为命而起故。于不善身业道中。若贪所起名为邪业。亦名邪命。嗔痴所起但名邪业。不名邪命。所以如前。于善语业道中。无贪所起名为正语。亦名正命。邪命对治故。无嗔痴所起名为正语。不名正命。所以如前。于善身业道中。无贪所起名为正业。亦名正命。无嗔痴所起名为正业。不名正命。所以如前。由此即显正命邪命。皆摄语业而为体性。是谓此处略毗婆沙。诸邪语彼邪命耶。设邪命彼邪语耶。答应作四句。有邪语非邪命。谓除趣邪命语四恶行。诸余语恶行。即嗔痴所起语业。是语业性故非为命起故。有邪命非邪语。谓起邪命身三恶行。即贪所起身业为命起故。非语业性故。后语句中应准此释。有邪语亦邪命。谓起邪命语四恶行。有非邪语非邪命。谓除趣邪命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诸邪业彼邪命耶。设邪命彼邪业耶。答应作四句。有邪业非邪命。谓除趣邪命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即嗔痴所起身业。是身业性故。非为命起故。有邪命非邪业。谓趣邪命语四恶行。即贪所起语业为命起故。非身业性故。后二句准此释。有邪业亦邪命。谓趣邪命身三恶行。有非邪业非邪命。谓除趣邪命语四恶行。诸余语恶行。此中诸贪所起皆以趣向邪命故名邪命。诸正语彼正命耶。设正命彼正语耶。答应作四句。有正语非正命。谓除趣正命语四妙行。诸余语妙行。即无嗔无痴所起语业。是语业性故。非邪命对治故。有正命非正语。谓趣正命身三妙行。即无贪所起身业。是邪命对治故。非语业性故。后二句准此释有正语亦正命。谓趣正命语四妙行。有非正语非正命。谓除趣正命身三妙行。诸余身妙行。诸正业彼正命耶。设正命彼正业耶。答应作四句。有正业非正命。谓除趣正命身三妙行。诸余身妙行。即无嗔无痴所起身业。是身业性故。非邪命对治故。有正命非正业。谓趣正命语四妙行。即无贪所起语业。邪命对治故。非身业性故。后二句准此释。有正业亦正命。谓趣正命身三妙行。有非正业非正命。谓除趣正命语四妙行。诸余语妙行。此中诸无贪所起。皆以趣向正命故名正命。已略显示杂无杂相。今当广说彼差别相。谓若有为利活命因缘起诸恶行。此名邪语邪业。亦名邪命。是语业性故。为命所起故。若有为余种种因缘。起诸恶行名邪语邪业。不名邪命。是语业性故。非为命起故。余门准此释。复次若有随其种种傍生明咒。邪活命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亦名邪命。若有为余种种因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不名邪命。复次若以四爱因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亦名邪命。若以余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不名邪命。复次若有矫诈现相以利求利五邪命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亦名邪命。若为余缘起诸恶行名邪语业。不名邪命。复次若起恶行加行。名邪语业。亦名邪命。若起恶行根本业道名邪语业。不名邪命。所以者何。加行难除非根本故。复次若起种种遮罪。名邪语业。亦名邪命。若起性罪。名邪语业。不名邪命。所以者何。遮罪难防非性罪故。由如是等六门七门所说道理。决定无能离语业外别立邪命。问若尔何故说邪语等三种。及于经中说八支圣道。正语业外别说正命耶。答佛以邪命诳惑于人。微细难觉故与语业俱时示现复别示现。如贼军将同众诛戮复别枭首。复有说者。以诸邪命难可净除。故与语业俱时呵责。复别呵责犹如女人与诸事欲及烦恼欲。俱时说过复别呵责。云何邪命难可净除。谓有二法难除难舍。即在家者邪见。及出家者邪命。诸在家人虽极聪慧受持五戒。若苦所逼则以种种香花饮食祠祷天神。诸出家人虽极聪慧受持具戒。资身命缘系属他故。见施主时便整威仪现亲善相。是故别说邪命正命。契经及施设论皆作是说。断生命乃至邪见皆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云何断生命从贪生。谓如有一以贪皮肉筋骨等故。害他有情。或为所爱悦意。亲友曾当于己作饶益者。而行杀事。或他以财及诸饶益求己行杀。如国王等以诸财位。招募骁勇令讨未伏。如是等杀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有一于他有情。有损恼心。怨嫌之心。恶意乐心。而断彼命。或复害彼亲属朋友以绝怨路。如是等杀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如有一类起如是见。立如是论。驼马牛羊鸡猪鹿等。皆为祠祀人所食用。是以杀之无罪。复有一类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虎豹豺狼蜈蚣蛇等伤害于人。为人除患杀亦无罪。又此西方有蔑戾车名曰目迦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父母衰老。及遭痼疾。若能杀者得福无罪。所以者何。夫衰老者诸根朽败不能饮食。若死更得新胜诸根。饮新暖乳。若遭痼疾多受苦恼。死便解脱故杀无罪。如是等杀名从痴生。以迷业果起邪谤故。

云何不与取从贪生。谓如有一欲他财物不与而取。或为所爱悦意。亲友曾当于己作饶益者。而行盗窃。或他以财及诸饶益求己行盗。如募将士掠他财宝。如是等盗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有一于诸有情。有损恼怨嫌恶意乐心。而盗彼物令其困恼。或复盗彼亲友财物以憎彼故。如是等盗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如有一类诸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大地所有本是梵王神力化作。施诸婆罗门。今婆罗门势力羸弱。刹帝利等侵夺受用。故婆罗门取受用时是取己物皆无盗罪。然彼取时作他物想。如是等盗名从痴生。迷于业果起邪谤故。

云何欲邪行从贪生。谓此多分以耽染心。或以财利诸饶益事。于彼彼所行欲邪行。是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有一于他有情。有损恼怨嫌恶意乐心。欲令污辱受诸衰损。便于彼所行欲邪行。是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诸婆罗门应畜四妇。刹帝利三。吠舍应二。戍达罗一。婆罗门等数若未满。淫他妻室亦无有罪。然彼淫时起属他想。又此西方有蔑戾车名曰目迦。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母女姊妹及儿妻等。于彼行欲悉无有罪。所以者何。一切母邑。皆如熟果已办饮食道路桥船阶梯臼等。法尔有情共所受用。是故于彼行欲无罪。此等邪行名从痴生。所以如前。

云何虚诳语从贪生。谓如有一为名利故。于他有情覆想而说。若为己若为他。如国王等招募辩士。令行游说为诱未伏。彼人尔时以财位故。或依内诳外。或依外诳内。或依二诳二。此等虚诳语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于他有损恼心。怨嫌恶意乐心。欲陷彼故行虚诳语。或复于彼所爱亲友。作虚诳语以憎彼故。此等虚诳语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如有一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诸为自他身难命难。而妄语者不得妄语罪。如猎师问鹿所在。及贼军问王军所在。虽实见实知恐害彼故。虽不实答而无有罪。当知彼类非不有罪。彼谓都无便数数作。此等虚诳语名从痴生。所以如前。

云何离间语从贪生。谓如有一为名利故。于彼有情或彼亲友作离间语。若为己若为他。如国王等招募辩士。令行离间规令他伏。彼人尔时以财位故。或依内离外。或依外离内。或依二离二。又婆罗门有二施主。一施衣。二施食。婆罗门念言。若二施主共和好者。我于二所各得一事。若彼乖违则一一处皆得二事。由是因缘行离间语。是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如有于他有损恼心怨嫌恶意乐心。而离间彼或彼亲友坏彼故。是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如有一类婆罗门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诸不律仪家。若和好者为恶滋多。若乖离者作恶便少。是故若有于彼类中。作离间语终无有罪。是名从痴生。所以如前。云何粗恶语从贪生。如以名利于他有情骂詈毁辱。若为己若为他。如国王等委酷法人令主辞狱。及令军佐制造书檄。由此等缘作粗恶语。是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于他有损恼心怨嫌恶意乐心。便骂辱彼或彼亲友若为己若为他。是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如丈髻外道名事火。天性甚卒暴多粗恶语。彼诸弟子以为善妙皆习粗语。是名从痴生。所以如前。

云何杂秽语从贪生。谓如有一为己及他名利等故作杂秽语。如俳优者为财利故。于大集处种种词咏戏调杂说。又诸男女以爱染心作杂秽语。复有制造世俗文章。受持讽诵是名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如于他有损恼心。怨嫌恶意乐心。轻调彼故作杂秽语。或轻调彼所爱亲友以憎彼故。是名从嗔生。云何从痴生。如有一类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诸有杞火。或祀余神。或诵吠陀诸咒术等。一切皆得清净解脱。是名从痴生。所以如前。云何贪从贪生。谓贪缠无间贪缠现前。是名贪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嗔缠无间贪缠现前。是名贪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痴缠无间贪缠现前。是名贪从痴生。云何嗔从贪生。谓贪缠无间嗔缠现前。是名嗔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嗔缠无间嗔缠现前。是名嗔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痴缠无间嗔缠现前。是名嗔从痴生。

云何邪见从贪生。谓贪缠无间邪见缠现前。是名邪见从贪生。云何从嗔生。谓嗔缠无间邪见缠现前。是名邪见从嗔生。云何从痴生。谓痴缠无间邪见缠现前。是名邪见从痴生。问已知十不善业道。一切皆从贪嗔痴起。于中一一几为加行。几为究竟。而能起耶。或有说者。断生命粗恶语及嗔恚三。为加行由嗔究竟。不与取欲邪行。及贪欲三。为加行由贪究竟。余语业道三。为加行由三究竟。邪见一种三。为加行由痴究竟。复有说者。欲邪行不定。谓若欲令要出不净方成业道者。则三为加行由贪究竟。若有欲令才入秽门便成业道者。则三为加行由三究竟。所余业道一切皆以三。为加行由三究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五寸阳光

    五寸阳光

    我们有过的都是简单的,我们错过的可能是最美好的~记忆深处的才是我们最怀念的。五寸阳光第一寸是给地震里逝去的生命,愿这束阳光在天堂给你们照亮来时的路。第二寸以后暂时保密。前一部分结尾时,透露下一部分。用回忆来沉醉那些纷乱复杂的岁月。原稿电脑装系统格式化悲剧。抽时间努力回档新浪微博:http://www.*****.com/?zerokoo
  • 随心所悸

    随心所悸

    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那个男的身边的人那个女的身边的人在一块儿的事!对了有只乱入的大熊。人的大脑一生都在记忆人,事,物,疲惫不堪。有时候,我们会选择忘记一部分记忆,或者选择一部分,藏在心里。
  • 红颜祸之魅世乐师

    红颜祸之魅世乐师

    一曲妙音魅朝堂,红颜祸,爱恨两茫茫。青云帮的少主妙音,有着倾世绝丽的姿容,弹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琴。她虽出身江湖,却名动帝都,只因云台寺高僧断言他是凤凰命格,娶之夫尊子贵……具有双重身份的弱女子,身处皇权漩涡,周旋在权高位重身份不凡的人之间,纤纤素手掀起狂风巨浪。-------------两军对垒,巴蜀铁骑并排而立,前头的主帅戴盔披甲,娇容肃穆。“你不用劝我,今日不是你把我的尸体踏平,就是我把你赶出巴蜀。”马上,男子禀禀身姿坐立,秀目哀戚。“我两者都不选。”娇容转哀:“时过境迁,我已没有执念,你又何必再纠结过往。”男子抬眸凝视:“爱你如故。”女子闭目转头:“亡灵难安。”
  • 刀手志

    刀手志

    大余山一战,让我名动江湖,很多玩家慕名而来,死皮赖脸地非要跟我混,赶都赶不走,还有不少小女子,想方设法粘呼我,扬言非我不嫁,没办法,我只好领着这样一帮混蛋横冲直撞,攻城略地,落下了很坏的名声。人们管我叫疯子,但尽管如此,我的势力还是与日俱增,很快就无人能敌,成了最具实力的大哥。
  • 异世界的历练

    异世界的历练

    她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新青年,竟然被恩师一脚踢穿越了!偶然?还是人为?管他呢,反正回不去了~~~不过这里的帅哥美男倒是挺多的哈。当然,要是没有那个毒舌冰山男、狡诈邪魅男、暴力火山男和沉默玄冰男,她想她的小日子会过的更好,毕竟还有一个温柔病美男啦!毒舌篇:“给老娘出来!”刹那间身边温度骤降,“太弱了。”冰冷如雪的声音出现在澹台路雨的耳边。“我差点去见吾神了!”她需要一个解释。“抱歉。”虽然没有听出丝毫的歉意,但澹台确实惊了一把。她没听错吧,这个拽不拉几的家伙在向她道歉!“你,你再说一遍?”“抱歉,吾不知汝竟如此弱小。”那‘人’毫无悔意地说道。我去!她就知道这个家伙怎么可能会向她道歉!宠文,不入V。
  • 神仙混都市

    神仙混都市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高考和女友的背叛下,生无可恋,在死前的一刻他的前世觉醒了,原来他本是至高无上的大道,因寻求突破转世为人,新生的他将会怎样呢?-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他来了,快跑

    他来了,快跑

    一个屌丝的异时空旅行,附身后一秒变豪门,面对家人的期许,他是选择被现实推着亦步亦趋,还是决心自己去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 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