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2300000006

第6章 他山之石(1)

90年代初台湾曾拍了一部电影,名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被评价为:锐利的现代感和青春化特征的真实结合;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夹杂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戏剧;展现与夜色、血腥和猫王的歌声联系在一起的别样的青春。

这个评价,几乎完美地概括了公元950年年底发生在后汉宫廷内的故事,我以为,即将要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应该叫做《后汉宫廷少年杀人事件》。我们的目光回到那个清冷的早晨,950年十一月十三日——

少年杀人事件的主角一,刘承祐,刘知远之子,职位:后汉皇帝,年二十。

主角二,杨邠、史弘肇和王章,全称是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杨邠、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看头衔你会以为这是几个大官,事实上他们真是几个大官,乃是刘知远留给刘承祐的政治遗产,五位顾命大臣之三。

主角三,郭威,顾命大臣,时任后汉枢密使兼侍中,年四十七。

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后,由杨邠、史弘肇和王章等大臣辅佐,然而这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更要命的是杨邠、史弘肇蔑视刘承祐的皇权,议政时甚至公然禁止刘承祐开口,虽然历史记载这位少年心理敏感脆弱据说还患有癫痫,曾经在朝堂上对着诸位大臣呵欠连天——但这种赤裸裸的羞辱,让一个20岁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何承受得了,年纪虽小,可毕竟是你们的老大,拿皇帝不当干部,太不像话了。

少年天子很生气,于是后果很严重。

乾佑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950年12月24日,从《新五代史》)清晨。歌词唱道: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位少年,在大殿上画了一个圈——年轻气盛的少年天子命令十几位武士在几位老臣上班进入大殿后,只要一走进圈子,马上上前将其全部砍死。随后发生的故事简短然而悲壮,情节请参照小玄子和韦小宝勇擒鳌拜事迹,金庸原著《鹿鼎记》第五回。《新五代史·汉本纪第十》对此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乾祐三年)“冬十一月丙子,杀杨邠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灭其族。”

杀完了三位顾命大臣,刘承祐意气风发,心中两年多的压抑一吐而光,他终于发现干皇帝这份差事虽然有时候很憋屈,干好了却是一件很爽的工作,于是决定让自己更爽一些,把主角三也一起杀掉。

此时的枢密使郭威手握重兵,驻扎在后汉与辽国的边界上。

平心而论,对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少年来说,采取这样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也是情有可原,说不定刘承祐也曾遍读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后文看,这个假设是有道理的——刘承祐知道的是,时间倒退324年,在晨风乍起的玄武门,27岁的李世民以同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兄弟阋墙,让长兄胞弟喋血当场,却在日后励精图治,成就了千古一帝的盛名;刘承祐不知道的是,时间前进719年,大清帝国的武英殿上,康熙帝一声怒喝,十数人一拥而上,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引颈就戮,日后文治武功,照样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

他们能行,为什么我不行?刘承祐悄悄地问自己。多年以后,阿Q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和尚动得,为什么我动不得?

失败与成功者之间,终究会有若干差距,哪怕这个差距仅是毫厘之微。

《新五代史》在记载了三位顾命大臣的死之后还有一句:“冬十一月丙子,(帝)杀杨邠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灭其族。郭威反。”

刘承祐一击得手,觉得这些老是在自己面前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实际上是跟自己一样的血肉之躯,并非打不死的终结者Terminator,而且夺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于是再次下令,诛杀三位权臣的亲信和家属,还有重兵在握、正在外地打仗的郭威。可惜的是,刘承祐很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因为他采用了下密诏诛杀郭威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脑残的杀人方式。

刘承祐肯定在前一夜翻过史书,为自己即将采取的行为在历史上找到了典故: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汉献帝不堪曹操的专权,把血书密诏藏在衣带里,赐给车骑将军、国舅董承谋刺曹操,不料事机败露,曹操大开杀戒,将董承等人满门抄斩,后带剑入宫,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杀死于汉献帝面前。

刘承佑密诏令舅舅李弘义去澶州杀王殷,令郭崇威去邺都杀郭威、王峻,想学习前汉的皇帝,来一个后汉版的“衣带诏”的故事。可惜写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此时尚未出生,否则可以教训一下这个年轻的皇帝:你看到了喜剧的开头,却为何猜不出悲剧的结果?

赌局很刺激,赌注却是你的性命,还有你的江山。

汉献帝的舅舅接到衣带诏后,马上找到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太医吉平以及“左将军刘备”等人共同密谋除曹操事宜——这帮人员的构成很复杂,咱们只需要记住董承找了很多人替皇帝办事就够了。

后汉隐帝的舅舅接到衣带诏后,马上通知暗杀对象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接着王殷带着密诏,十万火急赶去寻找郭威。这一方面说明这些人员的构成很简单,几乎都是单线。另一方面说明——小皇帝刘承祐被他的舅舅出卖了。

想找个人佩服一下的时候就去照镜子的郭威,这时候真的有点不想照镜子而佩服刘承祐了,这都干的是什么事啊。他先是假装惊诧了一下,说我对皇帝你忠心耿耿,怎么毫无预警地就要派人来杀我呢?王殷被他唬得不明所以,差点写出一篇《友人惊诧论》来。接着郭威采用谋士的建议,将诏书中要被诛杀的人名换成了自己的几位重要下属,然后十分悲伤地拿给他们看。

这些职业军人马上被激怒了,他们认为,我们追随郭元帅南征北战帮你平定三场叛乱,才让你有了在京城笙歌曼舞的日子;战争刚一结束就被派到边境牧羊,羊还没肥到能熬了喝汤的地步,今天居然又来要我们的命,这小皇帝岂不是太忘恩负义了?

可以看到,政治老手郭威采用的方式与今天网上很多热门事件的处理方式是一致的,这个“推手造势——不明真相的群众热情高潮——高层冷处理——实现目的”的流程,经过一千年数十代人的修订,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如果你愿意听,徒步甚至能为你讲述一个新版的《一千零一夜》而且保证案例不会重复——这些武将,扮演了如今网民的角色。

造势目的已经达成的郭威遂率兵返回京城,当大军行进至澶州时,捉到了刘承祐派来刺探军情的小太监。郭威连飞鸽传书都省了,正好利用这个小家伙回去给刘承佑送信,他在信中说:“陛下在小人的挑拨下密令郭崇威暗图于我,但是他们下不了手,强迫我到京中请罪。我知道京中事变和陛下没关系,是那帮小人干的,您和我一样是无辜的。过几天我就会到京师,到时是非对错,还请陛下主持个公道!”要说皇帝派去暗杀郭威的郭崇威这名字取得真好,不就是崇拜郭威吗,要让他杀自己崇拜的偶像,怎么下得了手呢。

刘承祐和他另一个在京城的舅舅看到这封信后,马上给了郭威一个回信——迅速派人杀了郭威的两个儿子以及留京的其他全部家属。为什么两个儿子要单独提出来,因为这解释了为什么日后郭威要传位给内侄柴荣——后周朝法定的继承人都被刘承祐杀掉了。

如果说刘承祐杀掉杨邠等大臣对郭威来说只是敲响了警钟,那么家人的死无疑是断了郭威的后路,让他不得不吹响了造反的号角。同样是杀人,杀的对象不同导致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这件事让我想起苏半仙曾经讲过的一个笑话:一年前,学校广场上组织献血。200CC送一副修指甲的用具,400CC送个手表。邻班一学妹听说了感觉很幸福,跑过去问护士:“1000CC送什么?”护士淡定地说:“送个棺材。”很明显,同样献血,从手表到棺材,也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读史至此,我感到非常迷惑。刘承祐的行为,基本不能用常理来推断,绑匪都知道撕票之后要不到钱,对方会毫不犹豫地报警,难道刘皇帝不知道吗?恐怕范伟见状,都会发出“你咋不按套路出牌”的疑问——那简直是一定的。断了后路的兔子尚且咬人,何况断了后路的郭威?只能解释成,刘承祐以此显示自己背水一战的决心,所谓破釜沉舟是也。

接到惨遭灭门噩耗的郭威立刻晕了过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这话是说给女人听的,但是对男人也有参考价值——四十七岁的郭威再生儿子的可能性不大,被刘承祐绝了“后”,不是逼我“不孝”吗?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不孝,同时也就不用忠了。

既然不给我活路,那就反!

此后发生的故事成为了赵匡胤的教材:刘承祐的虎头蛇尾,郭威的曲径通幽,还有慕容彦超的啼笑皆非。

客观来说,郭威是个仁慈而宽容的人,这点从他当了皇帝之后采取的废除牛租,私盐改革等措施可以看出。然而这次刘承祐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超出仁慈者能接受的底线了,于是郭威率兵加速返回京城,同时考虑到春节临近,向士兵许下丰厚的年终奖:攻破开封之后,大家可以尽情抢劫,而且不用上交国家的,不用留足集体的,凡是抢来的都是自己的。

大军到达封丘的时候,刘承祐已经闻知此讯,反应和郭威听到噩耗的反应差不多,晕去清醒之后,立即组织人马勤王,却发现对抗郭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惊恐不安,如临末日。不过好在其叔叔、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马上赶到,他的到来,除了若干兵马,同时也捎来了刘承祐的无限希望和自己的漫天牛皮。

他告诉皇侄刘承祐:“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大意是说,郭威不足畏,他的军队也不过像一群蚊子,明天阵前请陛下为我斟上一杯,待我擒下郭威,回头与陛下一起喝酒。

这一晚,慕容彦超夜不能寐。他当天的日记上如此记载——这是徒步读到的非常出色的科幻小说——

“帝令热酒一杯,与彦超饮了上马。彦超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将领听得帐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彦超提郭威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后人熟知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却不知在一个同于三国的乱世,五代十国期间,还差点有一个慕容彦超温酒擒郭威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不在于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写得不好,而在于慕容彦超打得太烂,以致在史书上仅仅留下了14个字的记载,这十四个字,是“慕容彦超与麾下十余骑奔还兖州”。

按照小学三年级时候老师教给我的写记叙文的方式,本人记叙次日发生的战事如下:

时间:95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甲申日,公历951年1月1日,从《资治通鉴》卷289)

地点:河南封丘

人物:郭威军,慕容彦超军

起因:郭威造反,慕容彦超平叛

经过。

结果:慕容彦超与麾下十余骑奔还兖州

看了这段描述你也许以为这场仗打得只有头尾没有经过,事实上如果观战者眼睛不够细,你真的只能看到此役的开头和结尾。——有歌声作为背景音乐:“开始的开始,是有人在喊,结束的结束,是有人在逃。”

同类推荐
  •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本书从财富产生、膨胀的角度,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如何从一无所有、普普通通,凭借个人的才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示了一幅幅挑战自我、走向灿烂的动人传奇,是当代人追逐财富持续增长的指南。每个故事都记述了主人翁的辛酸、痛苦和遭受打击的情节,同时也贯穿着成功者自豪和振奋人心的喜悦。换句话,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能让我们与成功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励我们向困难挑战,迈向成功之路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

    《金星英雄李顺达传》于去年出版,但它的影响在渐渐扩大,这是李顺达的魅力,是李顺达精神的魅力。近日该书又被山西省团省委与新闻出版局推荐为“100种红色经典”。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热门推荐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

    共识:中国在改革中前行

    中国的社会经济以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过去十年的时间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迅速崛起却也危机四伏。中国实现了什么样的梦想,又陷入了哪些困境,当再次走在新的十字路口,改革共识弱化或破裂的声音不断出现,我们又会选择什么样的前进道路,这些问题,都在本书中有着犀利的点评与剖析。 当前,中国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经济改革走向更深层次,也会遭遇更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本来已经滞后的政治改革,既要避开多重障碍的清算,又需要高超的智慧;民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等等。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达成深入改革的共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毋庸质疑。本书以共识为主题,契合了当前的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

    《铁马红颜萧太后》主要内容分为姜霓编著的《铁马红颜(萧太后)》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萧太后传奇的一生。《铁马红颜(萧太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高校诡秘事件档案

    高校诡秘事件档案

    秦纤纤是一个喜欢写作推理小说的业余作家,智商高得惊人,但她怎么都想不到在就读的西川大学校园中,就在自己的身边,竟会发生那么多诡异的杀人事件。舞蹈社的社花被人用硫酸毁容,楼梯间惊现焦尸;篮球高手死在球场上,身后忽现诡异的巫毒符号;诅咒娃娃的肚子里,有一根根怵目惊心的断发;废弃教学楼的尸池里,总是保持着同数目的教具尸体每起案件的凶手,都毫无例外地运用高智商故布疑阵,令警方调查陷入一个个僵局之中。
  • 拯救从心开始

    拯救从心开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犯罪与改造心理纪实,丰要是传统形式方法下服刑人员的犯罪与改造纪实。从广义来讲,过去所有一切有益于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都是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所接纳的部分,只不过是在看待过去的教育上即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又从符合人的心理科学角度来看待;第二部分主要是近些年来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学原理知识在改造罪犯中的心理矫治,其主要对象是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人格障碍、犯罪人格、危顽犯的服刑人员。就是这么一群人在于警们不离不弃的教育下,在心理教育有针对性的矫治下,使他们较快地走上人生健康的路;第三部分复苏心灵是反映服刑人员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
  • 黑皇战天

    黑皇战天

    始战借天,阴阳聚元。元聚灵现,灵分孕魂。魂合归元,元神具现。九劫九炼,悟天晋尊。尊主称宗,战天成皇!黑眸黑发,撼苍穹,亦正亦邪,皆由我率性而为!黑衣黑剑,战桎梏,浩瀚位面,仅有我掌控主宰!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异世界的黑科技

    异世界的黑科技

    庞都:绰号胖嘟嘟,自称胖爷。年23,好色腹黑,有谋无胆,胆小怕事之辈。却因机缘巧合获得穿越系统,从此开启自己的传奇人生。
  • 叱咤江湖风云

    叱咤江湖风云

    青春就是拿今天的疯狂赌明天的幸福,无论谁都有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疯狂青春。我林浩南用我狂傲不羁的经历祭奠我即将逝去的青春。我林浩南出来混这么久全靠三样东西,一是够狠,二是够义气,三是够人多。这个江湖有我林浩楠重新制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