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59300000750

第750章 阶下囚周瑜

气势汹汹的吴国士兵,在听到黄虎杀到瞬间,士气顿时受挫。

黄虎之名,太过凶残。

擒张飞,斩关羽,都是威名赫赫的。

黄虎的出现,令吴国士兵惊恐,而山上的周瑜,则怔住了。

他盯着山下黄虎的方向。

他看着浩荡杀来的飞虎营骑兵。

周瑜一言不发。

他的眼眸中,神色从期待变成无奈,再从无奈变成绝望。

一股郁结之气,在周瑜胸中蔓延。

这一战,他绸缪许久。

为了这一战,他苦心孤诣的将计就计,最终焚烧了第四军的营地,把太史慈困住。

眼看着即将胜利,忽然间,黄虎来了。

犹如晴天霹雳,在周瑜脑中炸响。

周瑜不甘心,他怎能甘心呢?这一战关系着吴国的国运。

这一战胜利,则吴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这一战失败,吴国再无机会。

他的内心无比难受,心中仿佛遭到铁锤撞击般闷得慌疼得慌。

“噗!”

周瑜再也忍不住,张嘴哇的喷出一口鲜血。

血雾喷洒,周瑜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神色惨白,脸上尽是失落的表情:“天不佑我周瑜,天不佑我吴国。”

朱然站在周瑜身旁,也是神色焦急。

朱然道:“大都督,我们撤吧,现在突围,还有机会逃走。”

周瑜惨然摇头:“在骑兵面前,你能逃吗?”

对方如果是步兵,周瑜自认为还有机会。

可是在骑兵的面前,两条腿怎么能跑赢四条腿呢?

周瑜下令道:“传令,全军投降。”

“啊!”

朱然愣住,他瞪大眼睛看着周瑜,神色不解。

竟然要投降?

周瑜是多么自傲的一个人,朱然是知道的。要让周瑜说出投降这两个字,那真的是无比艰难。

如今周瑜竟然投降,可想而知,周瑜遭到的打击有多大。

“传令,全军投降!”

朱然也不反对,直接下令投降。

命令下达了下去,很快就传到山下。

吴国的士兵在听到黄虎到来的消息,在看到黄虎杀来瞬间,就已经吓住。

听到投降的命令,便不再抵抗,纷纷放下武器。

黄虎刚刚杀到,准备大杀一通,痛痛快快的肆虐一番,忽然间,所有的吴国士兵都跪下投降,黄虎看到这一幕,也懵了。

他娘的,这怎么回事?

太史慈来到黄虎的身旁,他拄着大枪,大口大口喘息着。

连续厮杀,他早已力量枯竭。

此刻,终于得以放松。

黄虎翻身下马,道:“子义,辛苦你了。”

太史慈好半响后才恢复过来,咧嘴一笑,道:“这一战多亏了黄将军,如果不是你,恐怕太史慈就成为周瑜的阶下囚了。”

马谡也走过来,他倒是身上一尘不染,在士兵保护下,并未受任何伤。

此刻,马谡有些抹不开面子。

但马谡还是拱手道:“黄将军,大恩不言谢。”

计划失败,马谡受到很大的打击。

黄虎憨憨一笑,道:“都谢我做什么?要谢也是谢大王。第四军和周瑜全面开战时,大王就安排我悄然带兵进入建城县,以支援第四军。如果第四军顺利击败周瑜,我不会出现。如果出现问题,我便会出现救援。幸好这一次我在建城县,才能及时赶来。”

太史慈和马谡闻言,也是一阵庆幸。

这一战真的太幸运了。

黄虎吩咐第四军的士兵行动,把吴国士兵全部羁押起来。

士兵行动,周瑜和朱然等人也下山了。

周瑜等人被士兵押解着,都面如土色,如丧考妣一般。

黄虎盯着周瑜,哈哈一笑,肃然道:“周瑜,周大都督,这回抓到你,可真是抓到了一条大鱼。”

周瑜神色落寞,抬头瞅了黄虎一眼,便又低下头,一言不发。

黄虎也不刁难,吩咐士兵好生看管。

黄虎看向太史慈,道:“太史将军,接下来还能战否?”

太史慈道:“能战!”

黄虎左右瞅瞅,笑道:“你这第四军的士兵,真的还能再战?”

“能!”

太史慈自信点头。

太史慈解释道:“这一战虽然被杀得士兵所剩无几,但有一些士兵跑散了,还有一批士兵前往南昌县。清点完建城县的战场,我便杀往南昌县,和麾下大军汇合,夺取广陵郡。”

黄虎叹气道:“唉,我还打算让飞虎营参战的。”

太史慈道:“黄将军的飞虎营,得用在关键时候。”

一句奉承的话,堵住了黄虎的嘴。

黄虎说道:“罢了,罢了。”

他带着士兵清扫战场,等处理完战场的尸体,便带着太史慈、马谡朝建城县奔去。

营地被焚毁,但建城县还在。

军队在城外重新扎营,又临时抽调了建城县的粮食过来。

一直忙碌到深夜,太史慈等人才得以休息。

这个时候,太史慈把周瑜请到了营帐中。

太史慈并未捆绑周瑜,他摆手道:“大都督,请坐!”

周瑜落座,冷笑道:“太史慈,现在你要羞辱本都督吗?哈哈,尽管来便是。”

在山上,他极尽的压制太史慈。

没想到局势骤变,他已经成了太史慈的阶下囚。

太史慈道:“大都督,我并没有羞辱你的想法。大都督此战,已经赢了第四军。如果没有大王安排黄虎压阵,这一战,第四军便彻底覆灭。”

周瑜哼了声,不说话。

太史慈继续说道:“我把大都督请到营帐中来,是希望大都督归顺大王。”

“大都督是一个智者,自当能看清局势。”

“如今的吴国,已经是迟暮夕阳,再也不可能苟活了。”

“在楚国和魏国联手攻打下,吴国必败。”

太史慈说道:“大都督,归顺大王吧。大王求贤若渴,对大都督也一直很敬仰。以大都督的能耐,在大王麾下,必定能尽展所长。”

周瑜听着劝说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嘲讽道:“太史慈,本都督绝不投降。本都督可不像某些人是软骨头。男儿生于世,焉能背主投敌。”

太史慈听着周瑜刺耳的话,却神色平静,不受影响。

周瑜的话,影响不到他。

太史慈说道:“大都督,你仔细的考虑一番。”

周瑜强势说道:“不用考虑,本都督决定的事情,绝不更改。让我投降刘修,这辈子不可能,下下辈子也绝不可能。”

太史慈听后,只得叹息。

无奈,他只得派人把周瑜带下去。

次日一早,太史慈便请黄虎派人押解周瑜和朱然等人去蕲春县。

他劝不了周瑜,只能给刘修,让刘修劝说。

把周瑜等人送走后,周瑜整顿好士兵,便率领着军队直扑南昌县。

同类推荐
  • 强者至尊之女王

    强者至尊之女王

    她是大家所说的灾星,其实不然,她天赋极高,她去蜀山学武,这是强者的时代。
  • 成吉思汗
  • 中国春秋史说

    中国春秋史说

    一部以《左传》、《吴越春秋》为主要内容,描述春秋时期郑、楚、齐、宋、晋、吴、越等主要诸侯国争霸的原始资料历史小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盛明

    盛明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腆为汗青着点墨,明古轩志史留名。穿越到了一个未曾听过的朝代,古轩无奈的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没等他了解多少,古轩有钱的老爸就给他傍上了权势熏天的太监。他只得入京,整日陪太子玩耍,日子倒也惬意。但是,穿越也要有穿越的自觉。想过安生日子?没门!有些事儿,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即使再不想也必须去做。古轩也算两世为人,更懂得珍惜自家性命——谁知道这次挂了,老天又要把自己扔去哪里?且看他如何不小心,在汗青史书上抹了些许自己的色彩;这个所谓的盛朝,到底有个什么样的秘密……
  •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一个普通的明朝青年,在父亲临终之前才知道自己是穿越者的后代,他带上致胜的书籍和一把来自未来的左轮手枪,杨帆东去,他能否在纷乱的日本战国时代异军突起、一统四岛,从而改变历史呢?一切尽在其中……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王朝更替、政治运动、宫廷政变、改变变法、重要制度、外交风云、宗教事件。
  • 九灵玉情缘

    九灵玉情缘

    前九世的重生只为这一世的相伴圣约风波导致帝都云家三百年来未曾踏出帝都半步,却不料被云家长子打破了这一僵局。后在逃难过程中遇得前八世的情侣,在一起展开了生死爱情之旅。
  • 三界之神器传说

    三界之神器传说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后,三界便形成了。“轮回天谴圣耀生,颠覆命格三界乱。”这三界,每一界,都有一柄与三界共同形成的神器,每柄神器都是由盘古大神的部分智慧和神力凝聚而成,最重要的是,传说每柄神器都继承了盘古大神一种完整的情绪,可以左右天地!但从未有人见到过它们,三柄神器历来就为各界的强大势力所追寻,可却从未现过真身。乱世中,三个年轻人,却在机缘巧合下,各自得到了一柄神器,拥有通天彻地的能力,在乱世中,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 补心

    补心

    她,西域蛊王的独生爱女!却与父母离散!过着备受忽略的日子!终于有一天,她走出那个熟悉的山林,不想却遇到一男“鬼”。还自诩司马家二少。复姓了不起?可以随便霸占她这个纯情少女?妖孽别跑,快快还她清白来!
  •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缓解压力的生存艺术

    人活在世间,自然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这些时时刻刻侵扰你生活的压力,就构成了人生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来源于你的内心,也显现了你对世间一切烦恼的无奈。也就是说,你的目标或者理想处在难以应付自如的处境中的时候,你会感到不适或者挫折,甚至产生了力不从心的苦痛……就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你的头顶,并且还在往下压,压,压,你的整个世界似乎就要崩溃了。
  • TFBOYS之初心不忘

    TFBOYS之初心不忘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想坚持把它写下去,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打击我。
  • 空间神王

    空间神王

    一次飞机失事苏然来到了无限世界。从低武位面到神话绝巅——这是一段空间者的传奇!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成神之旅……
  • 剑君子

    剑君子

    他从地球而来,又在这片大陆里绽放属于他的光彩,释放他的一切,他费劲全力变强只为找到她,可为什么她已经不记得他了?他不信,为了她,哪怕捅破这天,他也要做她的遮风伞,护她生生世世。
  • 幻灭凡尘

    幻灭凡尘

    魔前一梦三千年,三魂散七魄离,八荒四极皆为尊,叱诧走来不做仙,只为她人消瘦。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