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07800000171

第171章 状元坊

五月初一,吴帆徽连中会元和状元的消息,通过朝廷的邸报传到了米脂县。

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有些不敢肯定,毕竟这个消息太过于惊艳,他准备专程到县衙去看邸报,亲自核实,不过上任时间不长的知县朱天麟专程到府上来拜访,带来的就是朝廷的邸报,这上面除开吴帆徽连中会元和状元,还有刘氏家族的刘士阶连中贡士和三甲进士。

吴缅清欣喜若狂,有史以来米脂县还没有出现过状元,更不用说六元及第了,这是吴氏家族巨大的荣耀,大明三百余年以来,陕西也就出现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弘治十五年的康海,一个是正德三年的吕柟,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吴帆徽是陕西出的第三个状元,而且其小三元和******的荣耀,绝非陕西前两个状元可以比拟的。

吴氏家族出了状元,那就必定要修建状元坊,家族要筹划这件事情,县衙也是鼎力支持的,毕竟这也是米脂县的荣耀,想不到让朝廷头疼的陕西,居然还出了状元。

地方很快就选好了,就在吴氏祠堂的前面,修建状元坊大约需要耗费二百两银子,新任知县朱天麟代表县衙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则是由吴氏家族拿出来。

必须在吴帆徽回到家乡之前修好状元坊,到时候吴帆徽拜祭祖宗的时候,走过状元坊,那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

吴庆超与王和翠也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状元是什么啊,那就是天下读书人的第一名啊,吴帆徽自小跟着他们长大,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能力,两人还是清楚的,自从三年多以前失踪接近两天时间之后,就彻底变了样子了。

吴庆超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他只能够认为这是老天的眷顾,吴帆徽得到了天上神仙的指点,当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状元坊定于五月初五动工,五月份之内必须要完工。

吴缅清和吴庆超亲自监督,县城内手艺高的匠人全部都请来了,延安府知府马懋才还从延安府城派遣来了匠人,帮助修建状元坊。

动工的那一天,知县朱天麟亲自前来,还拿起了泥铲,挖起了第一捧的土。

私下里,吴庆超忍不住也和族长吴缅清说到了吴帆徽******和小三元的事宜,说是自己根本就不敢相信,吴缅清则是略微的责怪了吴庆超,说是吴帆徽现如今是吴氏家族的骄傲,更是米脂县、延安府和陕西的骄傲,作为吴帆徽的父母,应该是高兴才对。

自从吴帆徽高中状元和会元的消息被核实之后,吴缅清对吴庆超的态度也略微的改变了,以前他算是吴庆超的恩人,在其面前自然是有些上位者的味道,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吴庆超的儿子吴帆徽,三元及递,殿试状元,已经是翰林修撰的身份,将来要出将入相的,父凭子贵、母凭子贵,这都是很正常的,继续在吴庆超的面前摆出上位者的姿态,肯定不合适。

修建状元坊的过程之中,吴缅清再次做出了决定,为吴庆超更换了府邸,将县城内一座三进深的院落买过来,让吴庆超和家人搬进去居住,原来的府邸也保留下来,作为吴庆超家里的资产,这间府邸是绝不能够卖掉的,要知道这里面出了状元。

吴明丽和吴明芳的感触也不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知县大人亲自到家里来拜访,还送来了钱财,族长更是几次到家里来,而且不长时间之后,所有的家人都搬家了,到更大的府邸去居住了,两人的房间都变成了套间,更加让两个姑娘想不到的是,五月中旬,两个小姑娘来到了家中,分别成为两人的丫鬟,十二岁的春燕成为了吴明丽的贴身丫鬟,九岁的秋菊成为了吴明芳的贴身丫鬟,这两个丫鬟都是族长亲自选中的。

贴身丫鬟可不是一般的下人,她们会一辈子跟随在小姐的身边,小姐出嫁的时候,贴身丫鬟同样跟着出嫁,会成为老爷的小妾,帮助小姐管理家中的一切事宜,按照大明的诸多规定,寻常人家的姑娘是不能够随意的有贴身丫鬟的,除非是士大夫家族或者乡绅家族。

李佳翠和李靖飞的态度又不一样,得知吴帆徽高中状元的时候,李佳翠的脸居然红了,不过十三岁的女孩子,怕是想到了今后的事情,李靖飞则是开始拼命的读书,少爷都是状元了,他要是不努力读书,今后就不要想着能够跟随在少爷身边了。

想的最多的还是王和翠。

母子连心,吴帆徽已经是状元,可婚事还没有定下来,这肯定是不行的,要知道吴帆徽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人了,一旦入朝为官,那就难有机会回到家乡,所谓成家立业,吴帆徽立业方面没有了任何的问题,但成家这件事情,还没有着落。

王和翠眼看着李佳翠出落的越来越漂亮,内心也是高兴的,既然是贴身丫鬟,将来就一定是跟随在吴帆徽身边的,近一年的时间以来,王和翠手把手的教授李佳翠,该如何的做事情,需要注意哪些规矩等等,李佳翠倒也是聪明,一学就会。

不过李佳翠是吴帆徽的丫鬟,不可能成为正室。

吴帆徽已经是殿试状元,这婚姻的事情,就不能够随便处理了,寻常人家的姑娘肯定是不行的,门当户对是基本的要求,不过想要在米脂县内找到这样的姑娘,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现如今米脂县内倒是有两个士大夫家族了,一个是吴氏家族,另外一个就是刘氏家族,可刘氏家族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姑娘。

再说王和翠也不愿意,她对刘氏家族的情况是清楚的。

王和翠想来想去,几乎是没辙,她和吴庆超也说到了此事,吴庆超同样一筹莫展,他怎么可能知道士大夫家族的情况。

王和翠想到伤心的地方,竟然抹眼泪,要是不能够给吴帆徽找寻一门好的亲事,她这个母亲肯定是不安心的。

吴氏家族修建状元坊,在米脂县同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围观,状元坊的修建速度是很快的,除开工匠,其余打下手的都是从马鞍山村来的,力气大、做事情踏实,只要吴缅清和吴庆超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是老老实实按照要求做,绝不惜力。

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和吴明峰等五人,在修建状元坊的时候,不仅帮忙,还拿出了存下的碎银子,交给了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他们和吴帆徽是结拜的兄弟,当然是要出钱出力的。

状元坊修建的速度很快,五月初五动工,五月十五牌楼的格局就全部都出来了。

五月二十日,状元坊完工。

状元坊左右宽二十米,高五米,进深一米五,由八根浑圆的木柱子支撑,上面有三层屋檐,分为左中右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宽八米,左右两边的大门宽四米,地上铺设的青石板,今后吴氏家族的人进入到吴氏祠堂,必须经过状元坊,中间的大门其他人是不准走的,唯有吴帆徽可以从这里走,左边的门供吴氏家族的男人行走,右边的门供女眷行走。

若是知县大人,或者是县衙有品阶的县丞和主薄到吴氏祠堂来,是可以从中间的门走的,每逢吴氏家族有重大的庆贺事宜,需要在祠堂进行的时候,吴氏家族的族长与长辈也是可以从中间的正门走过的。

这就是规矩,状元坊可不是随便修建的。

状元坊完工的时候,放了很多的炮仗。

笑的合不拢嘴的吴缅清,眼角竟然出现了泪花。

吴帆徽的信函送到家里的时候,吴缅清到家里来了。

吴帆徽的信函上面说的很清楚,传胪大典和恩荣宴结束之后,朝廷敕封他为翰林院修撰,因为他尚未婚娶,故而准假六个月,回家操办婚礼事宜,这六个月的时间,不包括在路上的行程,吴帆徽准备五月中旬从京城出发,估计月底就要回到家乡了。

吴帆徽的信函,让吴缅清都有些头疼了,关键还是吴帆徽的亲事,米脂县城之内是不可能找到合适的姑娘了,看看延安府城如何,吴帆徽成为殿试一甲状元之后,寻常的媒婆根本就不敢上门了,还没有哪个媒婆给状元郎说过媒的,这也怪吴帆徽的年纪太小了,十六岁就成为了殿试状元,还没有来得及说亲。

王和翠急的掉眼泪,吴缅清只能够好言劝慰,这件事的确有疏忽的地方,当初吴缅清也是嘱托了吴庆超与王和翠,不要着急给吴帆徽料理亲事,可谁知道吴帆徽居然连中会元和状元,身份一下子变得无比尊贵了,在米脂县找不到合适的姑娘了。

吴帆徽已经是翰林修撰,是朝廷的人了,曾经在山西做过县丞的吴缅清是知道的,吴帆徽之所以能够回家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要解决成家的问题,这是孝道,不能够违背的,要是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依旧没有能够订亲,那吴帆徽是要遭受朝廷责罚的。

当然只要能够订亲就可以了,至于说迎娶的事宜,可以稍微延后一些。

同类推荐
  • 芙蓉晓露大唐泪

    芙蓉晓露大唐泪

    【娱妓秘史,史实演绎,解析谜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薛涛,你这里灯红酒绿何相似了妓院?”笙遥疑问再起。扫眉才子,绝色美女在妓院经历了怎样的修炼?——这是中国文史的千年无法言明的话题。——这里就要言明。——与初恋、与风流词人、与韦皋、与武元衡、与元稹,怎样的藕断丝连,怎样的旷世奇恋?
  • 缘起倾君心

    缘起倾君心

    苏婧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难道穿越的几率是百分百,怎么睡一觉还能穿越呢?他是异世的王爷,他们一见钟情?不,王爷你走开,我爱的是土匪哥哥!!!!这篇小说搞笑中带着虐心,至于虐到什么程度,看情况喽
  • 龙争大隋

    龙争大隋

    玄门道统之争,引发王朝政权格局的更迭,现代人附身杨广身上,那截然不同的性格能改变大隋的命运吗?这一年,杨坚意气丰发,雄心勃勃,正广揽人才,励精图治,要建一个绵绣河山。这一年,杨广18岁,还不是那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他的未来还有巨大的可塑性。大隋,承前启后的辉煌朝代,不比三国逊色的历史时期,英雄美人,多如过江之鲫。本书体格:历史+武侠+魔幻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

    作为一个人生足迹走过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与现代中国的诞生与觉醒几乎同步。《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是一位亲眼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历史变迁的知识分子历经劫波之后淡定的人生体悟;是一代国学大师烛照自我的心灵“自画像”。《季羡林私人史:一个国学大师眼中的百年中国》共分五辑,在文章篇目的编排上,以时间为序,将季老所撰写的有关其人生经历及其因此引发的抒怀感兴之文逐一辑录,使之成为一部记录季老坎坷一生穷究学术、追求真理的“私人史”,一部以私人的眼光见证和亲历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口述历史”。通过先生对于百年现代中国的观察和社会转型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龙拳破天

    龙拳破天

    一个不能习武的少年,一颗用命换来的灵丹。面对不要报仇的遗言,少年该何去何从。一场从天而降的邂逅,一番改变命运的恩情。佳人有一朝四海皆敌,少年该如何面对?道法精妙无双,剑修锋芒第一。阵道暗藏杀机,我拳师又当如何?少年方将,如何以手中一双龙拳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武师,武修,武道。一步步走来。
  • 一本书读通国学典故

    一本书读通国学典故

    本书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数以千计的国学典故知识,融全面性、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体。翻开本书,您可以在国学典故广袤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精髓。
  •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

    中国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在当代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华美,结构之精巧,雕刻、装饰之华丽,都堪称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塔这种古老的建筑,不仅被佛教界人士广为尊重,也为各地山林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金东瑞编著的《中国古塔》介绍了我国的古塔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塔的起源、历史沿革、塔的结构、塔的材质、塔的造型、中国古塔文化等。
  • 女巫

    女巫

    拯救地球?进错片场了吧,骚年。姐是女巫,不是打怪两分钟被虐五小时的奥特曼。再说“拯救地球”一听就很累,像我这种只想过“朝九晚五”普通人家生活的人怎么可能做到,地球还是交给漫威吧。
  • 娱乐编年史

    娱乐编年史

    这是华夏,一个强盛版的中国。外蒙古不叫外蒙古,它叫外蒙市,南海从来没人敢动。华夏一如千百年前强盛的唐朝傲视宇内。只不过娱乐还是那么粗制滥造,毫无水平。直到一只来自平行世界的小小蝴蝶降临,扇动起一场改变娱乐的风暴。【朝10晚18-20更新两张,如若迟到,必定是睡过头,顺便求点、收藏和推荐】
  • 我来到了女尊世界

    我来到了女尊世界

    我一觉睡醒,发现自己身处古代,周围人的衣服都是男女颠倒,难道我穿越到了女尊世界。这里的美男成群,个个向姐招手,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冷若冰霜,一个柔情似水,一个腹黑无比,一个天真无邪。姐招架不住了,都收怀中。可这跟姐的现代婚姻观不符啊,不管了,先吃了再说,且看姐在女尊世界混得风生水起,闯荡江湖,经营生意,斗智慧,收美男。
  • 嗜血雄鹰:战斗机

    嗜血雄鹰:战斗机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俩看着蔚蓝的天空,看着自己发明的被称为怪物的飞行器,露出了自豪而富有成就感的微笑。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被裱在了历史的相框里,定格在了所有怀有梦想的人的心里,从此人类学会了飞翔。
  • 忘笙

    忘笙

    奈何桥,孟婆汤。忘川河,三生石。孟婆汤,曼珠沙华。丰都鬼城,罗曼罗兰。“我叫忘笙,我叫忘笙……”在经过奈何桥的时候,我一直说着“忘笙”这两个字,泪水不知不觉的留下,我不知道“忘笙”是什么,但是在经过奈何桥时,感觉历史重演了。“孩子,喝了这汤,就上路吧,一路上都没有痛苦的。”面前站着一个婆婆,他告诉我眼前是可以让我摆脱的汤,不过一想到要忘记“忘笙”这两个字心就痛的厉害,“忘笙”是让我忘了过去吗…………
  •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它一个天地不容的存在,因为它是不稳定的破坏力量。所以为了安全,天地给了它一个没有力量的身体。不过没关系,这个世界,有居心不良的人。他们帮了一个忙。当他与它合二为一之后,这个世界即将为之颤抖。当他回归之后,看,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将迈入新的深渊【好吧,我承认,我的写法是错误的,没人看,也没人评论提意见,我想重新创作一个作品】不知道行不行
  •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这是一本为你指点迷津的财富胜经。本书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创富难,守富更难”和“富不过三代”的社会现象,从创业和守业的各个角度进行透视,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揭示了打造可持续财富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