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07800000009

第9章 五两银子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点击。)

尽管吴庆超低调和保密,但其子吴帆徽要到吴氏学堂去读书的事情,还是在村里传开了。

村里人家的小孩到学堂去读书,这可是大事情,农家子弟想要进入学堂读书,那是不简单的事情,首先要看你是不是有读书的天赋,其次要看你是不是有读书的条件,最后还要看你是不是得到先生的赏识,被先生真正的收为弟子。

吴帆徽的年纪还是大了一些,十三岁的年纪到学堂去读书,有些不伦不类,旁人不免猜想,要是有读书的天赋,早就该进入到学堂去了。

消息的传开,让吴庆超有些猝不及防,尽管村里的耆老和里正都没有马上到家里来,但不少的乡里乡亲都来搭讪,无话找话说,更有村里和吴帆徽几乎同年的少年,来找其玩耍,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心思。

穿越之后的吴帆徽,性格发生变化,基本也是足不出户,很多和村里的人接触。

庄稼汉性格直爽,没有花花肠子,有什么话都是直来直去,嗓门大,不知道隐晦。

外面的交谈,吴帆徽全部都听见了,说的全部都是家长里短的话语,最多是田里遭受灾荒,感慨日子过不下去,没有谁祝贺他吴帆徽金榜题名的,至于那些来玩耍的少年,其木讷的程度让吴帆徽无语。

吴帆徽回家只有一天的时间,八月十八要再次离开,到县城的吴氏学堂去读书。

母亲王和翠一直都在收拾东西,包括棉被和洗干净的衣服等等,天气很快就要转凉,厚衣服肯定是需要准备的。

吴明丽和吴明芳两个小女孩,一整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吴帆徽的身边,可以看出来她们舍不得哥哥去读书,但也知道读书对于哥哥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不能够耽误的事情。

天色终于暗下来。

村子里已经安静下来,家家户户都准备睡觉了,吴帆徽到县城学堂去读书的事情,在村里引发了小小的轰动,但那与农户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最多也就是白天的时候议论一下,说一些闲话,其中就包括笑话吴帆徽的,这么大的年纪去读书,梦想着成为天山的文曲星,是不是脑袋坏了。

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农户过的是自家的日子,封闭狭隘,天大的事情他们也仅仅是议论几句,几天之后就忘得干干净净。

耆老王振贵出乎意料的到家里来了。

这一次,王振贵是直接到吴帆徽睡觉的窑洞。

王振贵是村里唯一有功名的读书人,也是村里地位最高的人,据说王振贵在县衙也有一些薄面,好多次见到知县老爷,有一次还和知县老爷说话了。

王振贵的这些传闻,在庄稼人的脑海里就是天大的事情,就是权力的象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一辈子都没有见到知县老爷的机会,和知县老爷说话更是做梦都不可能的事。

吴帆徽要到县城去读书,身为秀才的王振贵前来看看,表示一下祝贺,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若是吴帆徽今后真的有出息了,那也是一层很不错的关系。

可吴帆徽已经十三岁,这样的年纪才发蒙读书,不可能有前途,考上童生都很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振贵大可不必亲自上门来。

王和翠正在帮忙收拾东西,吴明丽和吴明芳两人也跟在吴帆徽的身边。

看见王振贵进来,王和翠连忙带着两个女儿退出了窑洞。

吴庆超没有在家,申时就看不见人,谁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帆徽,听说你要到县城的吴氏学堂去读书了。”

“是的,爹昨天送我到学堂去,已经见过先生了。”

“嗯,不错,好好读书,为村里争光,你要知道,几十年时间,村子里仅仅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啊。。。”

王振贵嘴里所谓的真正的读书人,就是指举人以上身份的读书人,取得举人以上功名之后,才能够进入朝廷和官府做官,才算是有出息的读书人,秀才是无法进入官府为官的。

王振贵的这些话,让吴帆徽很是吃惊,在他接收的记忆之中,没有这样的事情,家里人从来都没有说过,按说村子里出了考中举人或者是进士的读书人,那是全村的骄傲,这样的人会被口口相传的,为什么他不知道。

王振贵准备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吴庆超进来了。

看见王振贵,尽管吴庆超的脸上带着笑容,但笑容很是勉强,这让吴帆徽想到,王振贵刚刚说的那番话,吴庆超一定是听见了。

见到吴庆超回来,王振贵转移了话题,无非是勉力吴帆徽好好读书的。

寒暄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王振贵就离开了。

关好了门,吴庆超转身看着吴帆徽,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来一个裹好的棉帕。

棉帕打开之后,吴帆徽的眼睛眯起来了。

棉帕里面竟然是大大小小的碎银子。

银子的表面颜色有些暗了,明显是存储很多年,稍微有些氧化。

银贵钱贱,这年月银子是非常稀罕的钱财,马鞍山村的绝大部分农户,一年到头都看不见银子,一户人家拼命的做事情,全年能够积存一两银子就很不简单。

吴帆徽储存的历史知识表明,明朝中后期,二十两银子就是一户雇佣丫鬟下人人家一年的开销,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为四十五两白银。

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粮食,而一石粮食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一百八十八斤粮食。

如此折算,一两白银相当于几百年后的七百元钱左右。

但这仅仅是以粮食作为参考价格核算的,实际上明朝一两白银所能够买到的物资,远远超过几百年之后的七百多元钱。

当然,明朝末年灾荒频频,粮食异常金贵,银子的价格肯定是贬值了,至于说具体贬值多少,需要吴帆徽去了解。

不管怎么说,家里居然能够拿出来这么多的碎银子,吴帆徽怎么都想不到。

“帆徽,这里是五两白银,我本来想着到县城之后交给你的,你在学堂读书的时候用,不过县城里面不安全,要是被谁看见了,会惹出事情来的。”

“银子你一定要收好,不要让外人看见了,我还给你准备了五百文钱,一些小的开销不要直接拿银子出来付账,你从未用过钱,不知道银子的价格,我告诉你,现在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一千二百文钱,不是官府公布的一千文钱,你要记住了。”

“家里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不用操心,安心读书,这些银子是你半年的所有开销,县城不比村里,时时刻刻都要用钱,出门在外,不要委屈了自己,更不要让人看不起。”

吴帆徽第一次真正感动了,尽管说吴庆超这些话,听起来不是那么感人,但这是父亲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关心,不掺杂一丝的水份。

五两银子维持半年的时间,不能够说是特别的宽裕,但是对于身处底层的吴帆徽来说,已经非常奢侈,他跟随吴庆超到县城客栈去吃饭,一盘卤肉,一盘蚕豆,一盘炒菜,两碗小米粥,四个麦饼,一壶米酒,才花费五十文钱,若是每天一餐,一两白银几乎可以如此吃上一个月的时间。

读书的开销,绝不仅仅是自身吃饱穿暖。

在学堂读书的时候,学生相互之间攀附关系,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要攀附关系,就必定会有吃吃喝喝的事情,会有到酒楼和客栈去吃饭喝酒的开销,若是一毛不拔,会遭遇到孤立和耻笑,对今后很不利。

吴帆徽已经是少年,十三岁的年纪,过年就是十四岁,到学堂去读书,必须要结交关系,否则就无法真正的立足,再说其并未真正成为况先生的弟子,半年之后想要留在学堂继续读书,需要得到诸多的帮助,这就让他必须要结交关系。

吴帆徽小心的收好了银子,他不可能拒绝,到县城去寄学,需要开销的地方太多,穿越的他明白钱财的重要性,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躺下之后,吴帆徽特别的清醒,他一直都在思索王振贵到家里来的目的,王振贵说到的村里出去的真正读书人究竟是谁,难道此人与自家有什么牵连吗,若是有牵连,父母为什么从未开口说过这些事情,为什么听见王振贵开口会不高兴。

王振贵到家里来肯定是有目的的,只是吴帆徽目前无法弄清楚。

穿越两个月的时间,脑海里面的疑团太多,首要就是父亲吴庆超和母亲王和翠以前究竟有什么样的经历,他们表现出来的气质,提出的诸多要求,都是大户人家才会拥有和提及的。

其次就是为什么家里能够拿出来不少的银两,明明条件不错,为什么要低调,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最后就是表现神秘的耆老王振贵和里正吴庆雄,他们的背后是否有什么秘密。

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吴帆徽来说,难度不是太大,他已经想到了两个人,其一是吴氏学堂的况先生,既然和父亲吴庆超以兄弟相称,就一定知道过去的事情,其二是消失两个多月的吴宝贵,他们约定见面的时间是半年,或许下一次见到吴宝贵的时候,就能够解开脑海之中的某些疑团了。

这些都是小问题,吴帆徽相信自己能够在很短时间弄清楚。

总之,接下来的事情是好好读书,为自身未来奋斗。

同类推荐
  • 金银台传奇

    金银台传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捐税苛重,走投无路的人们怨恨沸腾,他们纷纷揭竿而起,举枪称王。然巍巍沂蒙千山盘绕,百流隔断,信息闭塞,舟车难通,这一个个草头王走不出这八百里的群山,大多成了为非作歹的强盗,恶贯满盈的匪徒,把满腔的暴戾洒向自己的家乡,一时间恶魔主宰了世道,残暴主导了潮流,善良和正义虚弱的如风中之烛,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但是仍有一些有良知的才俊在那个举世昏昏天下汹汹的时局中坚守良善的信念。到二十年代末,沂蒙山中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五十余股。他们小者数百徒,中者千余数,大者万余众,作下了滔天的罪恶......然而,有一个人,发了一个愿,要在这乱世之中逆势而为,变匪为民!
  • 龙在乾

    龙在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龙乾,今年31岁,AH人士,毕业于BJ大学历史系,酷爱古代历史与文学,在大学期间拿到过双学位,不过为人清冷,性格内向,朋友不多。虽“年事已高”,但至今单身。一心投入研究的他莫明其妙的他来到了大乾王朝,并成为皇室的一员……他发现,大乾是另一个平行时空,在历史上和明朝差不多。拥有现代思想的他将怎样夺得皇位?怎样统一国家?怎样征服世界改变未来?怎样携红颜笑傲江湖?敬请期待……
  • 噬血之手

    噬血之手

    龙脊,一位特种兵王,受首长命令,到太平洋去某一岛屿上,去寻找从太空掉下来的飞行器残骸,不小心被噬血石吞噬了全部精血,窝囊死去,灵魂意外的附身到抗战时期一个封建思想比较隆重的一个家族子弟身上。前世死的太窝囊了,龙脊决定要在这一世活出个样子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将自己一身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敌人闻风丧胆。
  • 世界上下五千年2

    世界上下五千年2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混沌阴阳人

    混沌阴阳人

    孩子出世,鬼王现,三绝门门徒惊现,斗鬼王,收徒。父母遭恶鬼害,上山找老道,学习道术,随着年龄增长,无数法术惊现脑海,意外修得鬼术-化鬼,霸道,邪魅,最后步入红尘琐事,看主人公如何破解吧…
  • 相公大人在上

    相公大人在上

    本想就算这世界有鬼又如何?跟自己有半毛关系?然而无风自飞的窗帘,无人自开的房门,半夜的水声,耳畔冰冷的感觉,就连身体同样像被人操控着,这是肿么啦?千年前的爱恨,千年后重逢,“妈呀!你能不能不吓我!”“大少爷我错了,奴婢服侍您用膳,别气了。”“锦绣又忘了昨儿是怎么惩罚你的了吗?呵。”人鬼或许不殊途呢。
  • 御圣天灵

    御圣天灵

    他身世如谜,容貌不怎么出挑,资质平淡无奇但是为人却处变不惊,身怀异能却有着天生不自然的呆傻,多姿的修仙之路开启,一箫一剑走天下,一毫一卷望天涯。
  • 重生之毒后当国

    重生之毒后当国

    从天之骄女变为阶下之囚?堂堂一国公主,竟沦落到任人欺凌,肆意践踏的地步。兄长惨死,皇嫂自刎,外祖一家皆以谋逆之罪满门论处,那些曾经信赖倚仗的人,摇身一变,全成了贪婪凶恶的豺狼虎豹。而她痴恋了四年的夫君,更是一夕反目,背后捅刀,亲手将她送上绝路。她含恨而亡,幸得上天眷顾,以北齐宣义侯府宋四小姐身份,重回现世。今生,她不再是纯净无暇、天真无忧的昭明公主,而是手握复仇之刃,棋局测算,风云翻弄的修罗鬼刹。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纵碧落黄泉,天地翻覆,她亦要将死神的镰刀,一一送往仇人的颈项!然世事险恶,人心叵测,她早已下定决心,今世不再以真心相付,却偏有狂妄不羁之人,霸道宣告:“南黎的江山算什么,天下我亦可拱手相送。想要?拿真心来换!”*初见时他说:“宋家姑娘胆子不小,只可惜,心比天高,命若草芥。”再见时他说:“贪慕虚荣也该有个度,否则,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又见时他说:“你既不喜这盛世太平,我又何妨助这乱世更乱?”直到有一天他说:“万里江山,性命荣耀,可让;唯卿,不可让!”
  • 中国天才在韩国

    中国天才在韩国

    圣夜星,亚洲首富圣云泽的独生子,从小就开始帮父亲打理“天圣”集团,被誉为“中国天才之首”,因为韩国分公司的事,转到“银恩”高中,开始了异国校园的生活;韩优诺,出生于韩国首尔,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半工半读靠每年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银恩”高中全额奖学金一直到高三,因为圣夜星的出现,把她所有的美梦都打破了.......
  • 火爆魔妃:暗帝滚下榻

    火爆魔妃:暗帝滚下榻

    “这是怎么回事?”看着两人身上斑驳的痕迹,苏若菱咬牙怒问。“是你先扒的我。”某男嗓音淡淡,模样很是悠哉。“我扒的你?”苏若菱嗤笑,“怎么可……”话语未完,脑海中骤然浮现几段旖旎画面,那一幕幕皆是她主动勾缠搭绕。“那不是我!”苏若菱顶着一张爆红的小脸,佯装淡定。月暝邪魅勾唇,瞬间欺身而上,低沉的嗓音在她耳边丝丝如勾,“娘子,天黑了,我们该滚塌塌了。”
  • 灵界弑魔录

    灵界弑魔录

    地球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如果以前有,为何现在没有?现在还有没有人在修仙?如果还有人在修仙那么又都在哪里?世界上那么多的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应验的预言是谁说的?为什么在古代有超越现代科学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世上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超自然现象?又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神秘失踪事件?这些人间蒸发的人或村庄都去哪了?爱好道家思想的小鹤给您一一道来。
  • 夜观星斗穿窗来

    夜观星斗穿窗来

    昼闻清风翻墙去,夜观星斗穿窗来看我带领英雄们踏遍太阳照耀之处!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