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6900000012

第12章 设陷阱借刀杀人 割靴腰隔船吃醋

却说戴大理向巡捕问过底细,晓得他的这个缺是断送在周老爷手里,因此将周老爷恨入骨髓,当时却也不露词色。向巡捕交代过公事,送过巡捕去后,他却是直气得一夜未睡。整整盘算了一夜,总得借端报复他一次,方泄得心头之恨。

且说他这五天假期里头,所有文案上几个同事一齐来瞧他,安慰他。周老爷却更比别人走的殷勤,每天早晚两趟,口口声声地说:“自从老前辈这两天不出来,一应公事觉着很不顺手。总望老前辈痊愈之后早点出门才好。”他同戴大理敷衍,戴大理也就同他敷衍。周老爷回到院上,有时刘中丞传见,问起戴大理的病,周老爷便回中丞说:“戴牧并没有什么病。听说大人前头要委他署事,后来又委了别人,他心上不高兴,所以请假在家养病。卑职想此番不放他出去,原是大人看重他的意思,为的年下公事多,他总算这里熟手,所以留他在里头多顿两个月。卑职伺候上司也伺候过好几位了,像大人这样体恤人,晓得人家甘苦,只要有本事能报效,还怕后来没有提拔吗?戴牧却看不透这个道理,反误会了大人的一番美意,将来总是自己吃亏。”

刘中丞一听这话,心上好生不悦,道:“我委他缺,又没有当面同他讲过,他若一直在我这里当差,还怕将来没有调剂?怎么我要他多帮我几个月就不能够吗?有病请假,没病也请假,他还是拿把我,除了他我就没有人办事吗?”周老爷听了,并不言语。谁知刘中丞倒越想越气。过了五天,戴大理假期已满,上去禀见。刘中丞虽没有见他,幸亏还没有撤他的委,他仍旧逐日上院办公事。毕竟他是老公事,刘中丞少不得他,所以虽然不欢喜他,然而有些公事还得同他商量。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他也不动声色,勤勤慎慎办他的公事,一句话也不多说,一步路亦不多走。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闹热;并且有时还称周老爷为老夫子,说:“周老爷是中丞从前请的西宾,中丞尚且另眼看待,我等岂可怠慢于他。”周老爷一帮人见他如此随和,大家也愿意同他亲近。周老爷没有家眷,是住在院上的,他不时要到周老爷屋子里坐坐谈谈天,还时常从公馆里做好几件家常小菜,自己带来给周老爷吃,说是小妾亲手做的。如此者两个多月,大家只见他好,不见他坏。偶然中丞提起,大伙儿一齐替他说好话,因此宪眷又渐渐的复转来。况且他在院上当差已久,不要说外面人头熟,就是里头的什么跟班、门上跑上房的,还有抱小少爷的奶妈子,统通都认得。戴大老爷自从在周老爷面上摆了一会老前辈,就碰了这们一个钉子,吃过这一转亏,以后便事事留心。这是他阅历有得,也是他聪明过人之处。

闲话休提。且说此时浙东严州一带地方时常有土匪作乱,抗官拒捕,打家劫舍,甚不安静。浙江省城本有几个营头,一向是委一位候补道台做统领。现在这当统领的,姓胡号华若,是湖南人氏,同戴大理同乡同年,因此他俩交情比别人更厚。却说这班土匪正在桐庐一带啸聚,虽是乌合之众,无奈官兵见了,不要说是打仗,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官兵有两种:一种是绿营,便是本城额设的营泛。太平时节,十额九空,都被营官、哨官、千爷、副爷之类通同吃饱。遇见抚台下来大阅,他便临期招募,暂时弥缝,只等抚台一走,依然是故态复萌。这番土匪作乱,虽也奉到省台密札,叫他们竭力防御,保守城池,无奈旧有的兵,大概是老羸疲弱;新招的队,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所欲为的了。至于那些营官、哨官、千爷、副爷,他的功名大都从钻营奔竞而来,除了接差、送差、吃大烟、抱孩子之外,更有何事能为?平日要捉个小贼尚且不能,更不用说身临大敌了。一种是防营。从前打“粤匪”,打“捻匪”,什么淮军、湘军,却也很立下功劳。等到事平之后,裁的裁,撤的撤,一省之内总还留得几营,以为防守地方起见。当初裁撤的时候原说留其精锐、汰其软弱,所以这里头很有些打过前敌、杀过“长毛”的人。就是营、哨各官也都是当时立过汗马功劳,什么“黄马褂”“巴图鲁”“提督军门头品顶戴”,一个个保至无可再保。事平之后,那里有这许多缺应付他们,于是有此一个防营,就可安顿这一班人不少。又过了二十年,那些打过前敌、杀过“长毛”的人早已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又招了这些新的,还怕不与绿营一样?这防营的统领帮带,无论什么人,只要有大帽子八行书,就可当得。真正打过仗、立过功的人,反都搁起来没有饭吃。就有几个上头有照应,差使十几年不动,到了这种世界,入了这种官场,他若不随和,不通融,便叫他立脚不稳;而且暮气已深,嗜好渐染,就是再叫他出去杀贼也杀不动了。至于那些谋挖这个差使的,无非为克扣军饷起见,其积弊更与绿营相等。这回所说的胡华若胡统领,正坐在这个毛病。

这时候严州一带地方文武官员,雪片的文书到省告急。上司也晓得该处营泛兵力单弱,不足防御,就委胡华若统带六营防军前往剿捕。胡华若的这个统领本是弄了京里什么大帽子信得来的,胸中既无韬略,平时又无纪律。太平无事,尚可优游自在;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等到上头派了下来,更把他急的走投无路。只因戴大理交情顶厚,未曾奉札之前,偏偏又是戴大理头一个赶来送信道喜。请安归坐,便说:“蠢尔小丑,大兵一到,不难克日荡平。指日报到捷音,便是超升不次。所以卑职前来叩喜。”胡华若道:“老同年休要取笑!你我彼此知己,更有何话不谈!你想,我从前谋挖这个差使的时候,花的银子你是晓得的,通共只当得半年,从前的亏空还没弥补,就出了这个岔子,你说我心上是什么滋味!况且这出兵打仗的事情岂是你我所做得来的?钱倒没有弄到,白白的把命送掉,却是有点划算不来。至于立功得保举的话,等别人去做罢,这种好处我是不敢妄想的了。”

戴大理道:“上头委了下来,大人总得辛苦一趟。”胡华若道:“我不去!我这身子是吃不来苦的,倘若送了命,岂不是白填在里头!什么封荫恤典,我是不贪图的。等到札子下来,我拼着这官不做,一定交还上头,请他另委别人。”戴大理道:“这个倒不好退的。好在那里是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大人不过只想不担这个沉重,其实卑职倒有一条主意:大人上院禀请一个人同去,各式事情只要委了他,无论办好办丑,都可不与大人相干。”胡华若忙问:“何人?”戴大理道:“就是同卑职在一块办文案的周某人。”胡华若道:“我也晓得这个人,听说他做过中丞的西席的。”戴大理道:“正是为此,所以他在中丞跟前言听计从,竟没有一人赶得上他。现在上头委了大人到严州剿办土匪,大人要说不去,以卑职愚见,那是万万使不得的。被上头看了,倒像我们有心规避,恐怕差使辞不掉,还要叫上头心上不舒服。”胡华若道:“依你老同年的意思怎么样?”戴大理道:“现在只等公事一下,大人就上院回中丞,禀请几个得力随员一同前去。头一个就把周某人名字开上,上头是没有不答应的。周某人想在中丞跟前当红差使,好意思说不去?等他前来禀见之时,大人就把一切剿捕事宜竭力重托在他身上。将来设或事情办得顺手,大家有面子;倘若办得不好,大人只须往周某人身上一推。中丞见是周某人办的,就是要说什么,也不好说什么了。到这时候,大人再去求交卸,求上头另委他人,上头就是怪大人办的不好,譬如有十分不是,到此亦减去七分了。大人明鉴,卑职这个条陈可否使得?”胡华若一听他言,不禁恍然大悟。连忙满脸的堆着笑,说道:“老同年此计甚妙,兄弟一定照办。”说到这里,戴大理又请一个安,说道:“将来大人得胜回来,保案里头务求大人在中丞跟前栽培几句,替卑职插个名字在内。”胡华若道:“这个自然。但怕办的不好,回来叫老同年打嘴。”戴大理尚未及回答,忽见一个差官来禀:“院上有要事立刻传见。”戴大理只好起身相辞。

胡华若立刻坐轿上院。走进官厅,手本刚才上去,里头已叫“请见”。当下刘中丞同他讲的就是严州府的事情,叫他连夜前去剿办土匪,并说:“那里的事情十分紧急,老兄带了六个营头先去,如果不敷调遣,赶紧打个电报给兄弟,再调几营来接应。今天因为事情太急,所以先请老兄来此一谈,随后补了公事送过来。”胡华若连连答应。等中丞说完,接着回道:“职道的阅历浅,恐怕办不好,辜负大人的委任;况且手下办事的人得力的也很少,现在想求大人赏派几个人同去。”刘中丞道:“你要调谁,就叫谁去。”胡华若道:“大人这里文案上的周令,职道晓得这人很有阅历,从前在大营里顿过。有了他去,职道各事就可靠托在他一人身上。”刘中丞道:“他吃的了吗?”胡华若道:“这人职道很晓得的。”刘中丞道:“他能够吃的了,最好。好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大事情,就叫他跟了你去。还要谁?”胡华若又禀了一个候补同知,姓黄号仲皆;一个候补知县,姓文号西山,连着周老爷一共是三个人。刘中丞统通答应,立刻就叫人去传三个人来见。

三个之中,周老爷是在院上当差的,一传就到。见面之后,刘中丞告诉他缘故,要他同去剿办土匪。周老爷听了,不免自己谦让了两句。后见胡华若在旁极力的恭维,说了些“久仰大才,这回的事一定要借重”的话。周老爷一见如此抬举他,又想倘若得胜回来倒是升官的捷径。想到这里,早已心花都开,便不由自主的答应了下来。胡华若自然欢喜。不多一会子,那两个也都来了。中丞面谕他们,没有一个不去的。胡华若便先起身告辞,又叫他三位各人赶紧预备预备,今天夜里就要动身,公事停刻补过来。三个人站起来答应着。刘中丞便送胡华若出来,一头走,一头问他:“三个人派什么差使?”胡华若回道:“黄丞总办粮台;文令人甚精细,可以随营差遣;周令阅历最深,想委他总理营务。”刘中丞听了无话,送到二门,一呵腰进去了。那周、黄、文三个不等中丞送客,趁空溜了出来,在外头候着替统领站了一个班。胡华若吩咐他们赶紧收拾行李,应领薪水各付三个月,立刻叫人送到。三个人听了这话,又一齐请安禀谢,送过胡华若上轿,不提。

且说周老爷回到文案上,众同寅是早已得信的了,大伙儿过来道喜,齐说:“上马杀贼乃是千载罕逢之机会。班生此去,何异登仙!指日红旗报捷,什么司马、黄堂,都是指顾间事。那时扶摇直上,便与弟辈分隔云泥,真令人又羡又妒!”周老爷道:“此乃中丞的栽培,统领的抬举,与各位老同寅的见爱。此去但能不负期望,侥幸成功便是莫大幸事,何敢多存妄想!”众人道:“说那里话来!”正在那里谦让的时候,忽然戴大理走过来,拿他一把袖子,拖到隔壁一间堆公事的屋里,说道:“我有一句话关照你。”周老爷道:“极蒙指教!但不知是什么事情?”戴大理道:“就是禀请你的那位胡统领。他这人同兄弟不但同乡,而且同年,从前又同过事。虽说他已经过了道班,兄弟却与他很熟,极知道他的脾气。老哥现在跟了他去,所以兄弟特地关照一声,所谓知无不言,方合了我们做朋友的道理。”周老爷道:“老前辈如有关照,实在感激得很!”戴大理道:“客气。这位胡统领最是小胆,凡百事情优柔寡断。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而且军情一息万变,不是可以捱时捱刻的事。你切记我的说话,到那时候该剿者剿,该抚者抚。他虽然是个统领,既然大权交代与你,你就得便宜行事,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能如此,他格外敬重你,说你能办事;倘或事事让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我同他顿在一块儿这许多年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周老爷听了他的言语果真感激的了不得,而且是心上发出来的感激,并不是嘴里空谈。

当下两个人又谈了一会别的。周老爷赶着回家收拾行李。未到天黑,胡华若派人把公事送到,又送了三个月的薪水,因为出兵打仗,格外从丰,每月共总二百两银子,三个月是六百两。周老爷开销过来人,收拾好行李,一直挑到候潮门外江头下船。那黄、文二位亦刚刚才到。又等了一会子,方见胡统领打着灯笼火把,一路蜂拥而来,到了船上,一同会着。胡华若吩咐立刻开船。船家回道:“现在夜里不好走,就是开了船,也走不上多少路。不如等到下半夜月亮上来,潮水来的时候,趁着潮水的势头,一穿就是多远,走的又快,伙计们又省力,岂不两得其便?”船头上的差官进来把这话回过,胡华若无甚说得,差官退了出去。

原来这钱塘江里有一种大船,专门承值差使的,其名叫做“江山船”。这船上的女儿、媳妇一个个都擦脂抹粉,插花带朵。平时无事的时候,天天坐在船头上勾引那些王孙公子上船玩耍;一旦有了差使,他们都在舱里伺候。他们船上有个口号,把这些女人叫做“招牌主”:无非说是一扇活招牌,可以招徕主顾的意思。这一种船是从来单装差使,不装货的。还有一种可以装得货的,不过舱深些,至舱面上的规矩,仍同“江山船”一样,其名亦叫“茭白船”。除此之外,只有两头通的“义乌船”。这“义乌船”也搭客人也装货,不过没有女人伺候罢了。此时胡统领手下的兵丁坐的全是“炮划子”。因为他自己贪舒服,所以特地叫县里替他封了一只“江山船”。县里要好,知道他还有随员、师爷,一只船不够,又封了两只“茭白船”。当下胡统领坐的是“江山船”,周、黄、文三位随员老爷,还有胡统领两位老夫子,一共五个人,分坐了两只“茭白船”。有人说起这“江山船”名字又叫做“九姓渔船”,只因前朝朱洪武得了天下,把陈友谅一帮人的家小统通贬在船上,犹如官妓一般,所以现在船上的人还是陈友谅一帮人的子孙,别人是不能冒充的。

闲话休提。且说当日胡华若上了“江山船”,各随员回避之后,便有船上的“招牌主”上来孝敬了一碗燕菜。胡统领是久在江头玩耍惯的,上船之后,横竖用的是皇上家的钱,乐得任意开销,一应规矩,应有尽有,倒也不必表他。却说三位随员,两位幕宾,分坐了两只“茭白船”。五人之中,黄仲皆黄老爷是有家眷,一直在杭州的。一位老夫子姓王,表字仲循,是上了年纪的人,而且鸦片瘾又来得大,一天吃到晚,一夜吃到天亮还不过瘾,那里再有工夫去嫖呢。所以这两个须提开,不必去算。下余的三个人:第一个文西山文老爷是旗人,年纪又轻,脸蛋儿又标致,穿两件衣裳,又干净,又峭僻,不要说女人见了欢喜,就是男人见了也舍他不得。因为他排行第七,大家都尊他为文七爷。还有一个老夫子,姓赵。他的号本来叫做补蓼,后来被人家叫浑了,竟变成“不了”两字。年纪也只有二十来岁,抛撇了家小,离乡背井,二千多里来就这个馆,真真合了一句话:“三年不见女人面,见了水牛也觉得弯眉细眼。”这赵不了确实实在在有此情景。末了说到周老爷。他这人上回已经表过,业已知其大略。他的为人却合了新学家所说的“骑墙党”一派:遇见正经人,他便正经;碰着了好玩的朋友,他便叫局吃酒,样样都来。外面极其圆通,所以人人都欢喜他。但有一件毛病,乃先天带了来,一世也不会改的,是把铜钱看的太重。除掉送给女人之外,一钱不落虚空地。临走的时候胡华若送他三百银子,他分文不曾带上船,一齐托朋友替他放在外头,预备将来收利钱用。他的意思,这回跟着出门打土匪,少不得胡统领总要派两个营头给他带。有兵就有饷,有饷就好由我克扣。倘或短了一千、八百,还可以向胡统领硬借。戴大理说他吃硬不吃软,他们是熟人,说的话一定是不会错的。

此刻单表文、赵二位,他俩齐巧顿在一只船上。文七爷早已存心,未曾上船之前已经吩咐水手,把他这只船开的远远的,不要同统领的船紧靠隔壁。船上人会意,知道接到了大财神了。等到一上船,齐巧这船上有个“招牌主”叫做玉仙,是文七爷叫过局的,此刻碰见了熟人,格外要好。文七爷从统领船上回话回来,玉仙忙过来替他接帽子,解带子,换衣服,脱靴子,连管家都不要用了。跟手玉仙又亲自端着燕窝汤,叫文七爷就着他手里喝汤。两个人手拉手儿,一并排坐在炕沿上。赵不了见了眼热,心上想:“到底这些人势利,见了做官的就巴结。”正在盘算的时候,不提防一个人也拿了一个盖碗往他面前一放,把他吓了一跳。定睛看时,不是别人,却是玉仙的妹妹,名字叫兰仙的,亦端了一碗燕窝汤给他。你道为何?原来这船上的人起先看见他穿的朴素,不及文七爷穿的体面,还当他是底下人。后来文七爷的管家到后头冲水说起来,船家才晓得他是总领大人的师爷,所以连忙补了碗燕窝汤。但是罐子里的燕窝早都倒给文七爷了,剩得一点燕窝滓了。船家正在踌躇,冲水的二爷道:“冲上些开水,再加点白糖,不就结了吗!”一言提醒了船家,如法炮制,叫兰仙端了进去。赵不了一见,直把他喜的了不得。又幸亏他生平没有吃过燕窝,如今吃得甜蜜蜜的,又加兰仙朝着他挤眉弄眼,弄得他魂不附体,那里还辨得出是燕窝是糖水。列位看官:你可晓得文七爷的嫖是有钱的阔嫖。前头书上说的陶子尧的嫖,是赚了钱才去嫖的,也要算得阔嫖。单是这位赵不了,他一个做朋友的人,此番跟了东家出门,不过赚上十两八两银子的薪水,那里来的钱能供他嫖呢?所以他这嫖只好算是穷嫖。把话说清,列位便知这篇文字不是重复文章了。

闲话休提。且说赵不了当时把碗糖汤吃完,一口也不剩。吃完之后,也不睡觉,便同兰仙两个人尽着在舱里胡吵。此时文七爷却同玉仙静悄悄的在耳房里,一点声息也听不见。一直等到下半夜,齐说潮水来了,船上的伙计一齐站在船头上候着。只听老远的同锣鼓声音一般,由远而近,声音亦渐渐的大了,及至到了跟前,竟像千军万马一样,一冲冲了过来,一个回身,把船头顿了两顿。伙计们用篙把船头一拨就转,趁着潮水,一穿多远,已经离开江头十几里了。其时大众都被潮水惊醒。不多一刻,天已大亮,船家照例行船。文七爷已经起来的了,看看天色尚早,依旧到耳房里去睡;玉仙仍旧跟着进去伺候。起先还听见文七爷同玉仙说话的声音,后来也不听见了。赵不了自从同兰仙鬼混了半夜,等到开船之后,兰仙却被船家叫到后稍头去睡觉,一直不曾出来,中舱只剩得赵不了一个,举目无亲,好不凄凉可惨。一回想到玉仙待文七爷的情形,一回又想到兰仙的模样儿,真正心上好像有十五个吊桶一般,七上八下。

到了次日停船之后,文七爷照例替玉仙摆了一桌八大八小的饭,请的客便是两船上几个同事,只是没有请统领。王、黄二位没有叫陪花,周老爷也想不叫。文七爷说:“你不带局,太冷清了。”周老爷无法,便带了他坐船上一个小“招牌主”,名字叫招弟的。赵不了不用说,刚才入座,兰仙已经跟在身后坐下了。文七爷还嫌冷清,又偷偷的叫人把统领船上的两个“招牌主”一齐叫了来,坐在身旁。等到大碗小碗一齐上齐,通桌的陪花,从主人起,五啊六啊,每人豁了一个通关。把拳豁完,便是玉仙抱着琵琶,唱一支“先帝爷”,文七爷自己点鼓板。玉仙唱完,兰仙接着唱了一支小调。一面唱,一面同赵不了做眉眼。赵不了不时回头去看他,又被人家看出来,一齐喝彩。文七爷吵着要赵不了替他摆饭。赵不了算算自己腰包里的钱,只够摆酒,不够摆饭,便一口咬定不肯摆饭。兰仙拗他不过,只得替他交代了一台酒。

文七爷晓得赵不了还要翻台,便催着上饭。吃过之后,撤去残席。黄、王二位要过船过瘾,赵不了不放,说:“我是难得摆酒的,怎么二位就不赏脸?”王、黄二位无奈,只得就在这边船上过瘾。“江山船”上的规矩,摆饭是八块洋钱,便饭六块,摆酒只要四块。赵不了搭连袋里只剩得三块洋钱,八个角子,还有十几个铜钱。趁空向他同事王仲循借了三个角子,一共十一个角子,又同文七爷管家掉到一块大洋钱。钱换停当,席面已经摆好了。赵不了坐了主位,好不兴头。黄、王二位还是不叫陪花。周老爷依旧叫的是招弟。因为招弟年纪只有十一岁,一上船时,船家老板奶奶就同周老爷说过:“只要老爷肯照顾,多少请老爷赏赐,断乎不敢计较。”所以周老爷打了这个算盘,认定主意,一直叫他。文七爷是不用说,自家一个玉仙,还有统领船上的两个“招牌主”,一共三个。文七爷摆饭的时候,听说统领大人正在船上打瞌铳,所以敢把他船上的“招牌主”叫了来。起先原关照过的,等到统领一醒,叫他们来知会,姊妹两个分一个过去伺候大人,免得大人寂寞。谁知胡统领这个磕铳竟打了三个钟头方才睡醒。这边文七爷连吃两台,酒落欢肠,不知不觉宽饮了几杯,竟其大有醉意。等到统领船上的人前来关照说“大人已醒”,叫他姊妹们过去一个,谁知被文七爷扣牢不放。

原来统领船上的“招牌主”是姊妹两个:姊姊叫龙珠,现在十八岁;妹妹叫凤珠,现在十六岁。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真正数一数二的人才。凡有官场来往,都指定要他家的船。其实胡统领同龙珠的交情也非寻常泛泛可比。首县大老爷会走心境,所以在江头就替他封了这只船。胡统领上船之后,要茶要水,全是龙珠一人承值,龙珠偶然有事,便是凤珠替代。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所以姊妹两个都是他心坎上的人,除掉打盹之外,总得有一个常在跟前。这回一觉醒来,不见他姊妹的影子,叫了两声,也没人答应。一个人起来坐了一回,又背着手踱来踱去走了两趟,心内好不耐烦。侧着耳朵一听,恍惚老远的有豁拳的声音。又听了一听,有个大嗓在那里唱京调,唱的是“乌龙院”,刚唱到“我为你盖了乌龙院,我为你花了许多银”两句,一时辨不出谁的声音。又侧耳一听,忽然一阵笑声,却是龙珠,不是别人。胡统领满腹狐疑,到底是谁在那里唱呢?又听那船上唱道:“举手抡拳将尔打。”唱完此句,大众一齐喝彩,这里头却明明白白夹着赵不了的声音。胡统领至此方才大悟,刚才唱的不是别人,一定是文七爷。不由怒从心上起,火向耳边生,把桌子上一只茶碗,豁琅一声向地下摔了个粉碎。又停了半晌,还没有人过来。原来这边大船上的人,什么老板、伙计,连着大人的跟班、差官,一齐都赶到那边船上去瞧热闹,这边却未剩得一人。胡统领此时大发雷霆,真按捺不住了,顺手取过一张椅子,从船窗洞里丢了出来。幸亏隔壁船上听见响动,赶出来一看,才晓得统领动气。他们船帮里本是互相关照的,赶忙跑到文七爷船上,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大家都吓昏了。赵不了平时畏东家如虎,一听此信,忙着叫撤台面。无奈文七爷多吃了几杯,便嚷着说:“我是不受他节制的。他们当统领的好玩,难道我们当随员的不好玩么!”一面说,一面伸着两只手把龙珠姊妹两个的衣裳按住。后来被龙珠说了多少好话,把凤珠留下,才算放他。文七爷还发脾气,说龙珠是统领心上的人,“你们这些烂婊子,只知道巴结大人,把我们不放在眼里!”

龙珠也不敢回嘴,急忙忙赶回自己船上。只见统领大人面孔已发青了,一个船老板,三四个伙计跪在地下磕响头。胡统领骂了船家,又问:“这里是那一县该管?”吩咐差官:“拿片子,把这些混账王八蛋一齐送到县里去!”此时龙珠过来,巴结又不好,分辩又不好。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幸亏一个伶俐差官见此事没有收场,于是心生一计,跑了进来,帮着统领把船家踢了几脚,嘴里说道:“有话到县里讲去,大人没有工夫同你们噜苏。”说着,便把一干人带到船头上,好让龙珠一个人在舱里伺候大人,慢慢的替大人消气。起先胡统领板着面孔不去理他,禁不住龙珠媚言柔语,大人也就软了下来。大人躺在烟铺上吃烟,龙珠在一旁烧烟。统领便问起他来:“怎么在那船上同文老爷要好,一直不过来?想是讨厌我老胡子不如文老爷长得标致?既然如此,我也不要你装烟了。”龙珠闻言,忙忙的分辩道:“他们船上的‘招牌主’叫我去玩,所以误了大人的差使,并没有看见姓文的影子。”胡统领道:“你不要赖。都被我听见了,还想赖呢。”一面同龙珠说话,又勾起刚才吃醋的心,把文老爷恨如切骨,还说:“是什么时候,当的什么差使,他们竟其一味的吃酒作乐,这还了得!”只因这一番,胡统领同文老爷竟因龙珠生出无数的风波来,连周老爷、赵不了统通有份在内。要知端的,且听续编分解。

同类推荐
  • 失落的桃符

    失落的桃符

    《失落的桃符》是以“木工厌胜术”为题材,讲述了老实本分的木匠小陈跟着师父及两位师兄在大城市做工期间,被无良房主克扣两人工钱,大肆辱骂,一气之下师父使用“木工厌胜术”,想以此要挟房主归还工钱,却不料中途遭旧敌揭发……两个人的工钱,让小陈师徒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纷争。恶狗成精、冤家路窄、门派对峙。而一直觊觎小师妹的二师兄见师父将女儿嫁给小陈后,因爱生恨,背信弃义,兄弟反目,投奔仇敌,与其狼狈为奸,欺诈房主,设局坑害小陈师徒,最终将师父推到生死边缘——却不知这其中暗藏天机……
  • 绿牡丹

    绿牡丹

    故事发生在武则天时期。小说以将门公子骆宏勋和江湖侠女花碧莲的婚姻为线索,引出旱地响马花振芳和江湖水寇鲍自安为代表的一大批草莽英雄,表现了他们仗义行侠、扫奸除佞的行为和精神。
  • 要结婚的女人

    要结婚的女人

    夜色中的繁华都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充满了诱惑。
  • 1号杀手

    1号杀手

    大名鼎鼎的矿长梁庭贤莫名其妙地患上了“艾滋病”。这一消息不仅惊动了基层的广大干部职工,同时也惊动了省委省政府,由此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谁是1号杀手?是艾滋病毒?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抑或是无孔不入、四处漫溢的拜金浊流?梁庭贤的顽强抗争、省委书记于波复杂而感人的个性、卢小凤以美色为武器、疯狂的报复行为、省委书记之弟于涛的淫邪狂妄、独臂英雄汪吉湟的智勇等等,都生动地揭示了正义与邪恶,清廉与腐败,爱情与色欲之间的激烈冲突。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可谓一部难得一见的长篇杰作。
  • 慧深还俗

    慧深还俗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冥日幽风

    冥日幽风

    这是一个天狼噬月之夜,山林间幽风阵阵、伸手不见五指。山林间一位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在山林间呼啸而过,如果让凡人看到定会惊愕的掉一地下巴,因为他双脚根本就没有着地,却跑的那么自然且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的和谐,所过之处周身空间都好像有别样韵律的波纹。在不断的前进中忽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男子本没有在意本该呼啸而过的却用那双散发精光的眸子瞟了一眼,只见他瞬间脸色微变瞳孔猛的收缩!失声道:“冥日之体...。”说不出的震惊,世间几大至强神体之一。
  • 爱情公寓之爱情客栈

    爱情公寓之爱情客栈

    爱情公寓同人小说:奉旨查案的锦衣卫千户胡一菲,倭国学艺归来的鬼谷派弟子关谷神奇,一剑宗被灭后亡命天涯的吕子乔、陈美嘉,还有闹鬼的爱情客栈?感情纠葛的他们,又会在古代发生怎样离奇、搞笑的故事?(爱情网剧剧本写作中,所以本书缓更,敬请小伙伴们原谅,反馈与建议可加q群138629075)
  •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第二百零七根骨头

    透过《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惊世嫡女:废材小姐要翻身

    惊世嫡女:废材小姐要翻身

    她是杀手界的王者,她是懦弱到人尽可欺的废材嫡小姐,一朝重生,当强势的灵魂入住这个身体,她又会在异界绽出怎样的芳华。他是被人戏称冰山的冷王,他是世人眼中玩世不恭的邪王,他是......那么问题来鸟,她要和谁在一起呢?(本文绝对1v1爽文,外带吐槽等神技,不喜误入)再次重申:我绝不弃文!!!
  • 异界之地球代理人

    异界之地球代理人

    2016年,一个黑洞似乎开通了人类征服异空间的时代。但是,当人类的精锐部队踏入那方天地之后。一切,似乎与说好的不同......
  • 86号典当行

    86号典当行

    人们总是有太多太多的欲望,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满于现实中的生活,人们有追求,有些人甘于向命运低头,最终选择了妥协于现实,又有些人由于所谓的不甘,不断的去用自己的一切拼个所谓的未来,但是,正如那句真理那样,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不过,自打阉魁的出现,这个世界似乎一切都变了!最起码,在他的典当行里,只要顾客肯付给阉魁索要的“代价”,那么,来者皆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得到想要的一切!
  •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
  • 不死血法

    不死血法

    职业玩家陈乐,混迹游戏圈十五年,技术超群却无甚名气,在公会中常有零击杀零死亡却创下惊人助攻的传奇战绩,有着“不死法师”的称号。究其原因在于他胆小怕死。因为他幼年亲眼目睹父母车祸遇难,一时承受极大心理创伤而致此。心理治疗师的建议,让他从游戏中寻找辅助治疗之法,去体验死亡,感受死亡,从而正视死亡。而第一款虚拟游戏的诞生,同时一个血厚攻高的隐藏职业,令陈乐迎来了曙光。胆小怕死,成就不死血法!
  • 逝水逆流

    逝水逆流

    历史的慢慢长河中,尘封了太多珍宝每件珍宝背后都牵动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拨开历史的尘烟,探寻被遗忘的谜团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