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7500000019

第19章 开国(3)

摄政王既定燕京,即派员率师先定山东、山西,盖由近渐及远省。明福王以五月戊子朔,由马士英以兵拥戴入南京,初三日即监国位,十五日进称帝,建号弘光。当拥立福王时,向时持清议者,皆以北都党案反复,王为郑贵妃孙,郑氏乃造成各案之主体,又以王失教无善行,意不欲赞定策议。为士英所胁,而诸不快意于清流者群和之,自始即挟有意见。以诸正人于拥立有异议,激王疏远正人,出史可法于外,以士英当国,起用阉党阮大铖,尽翻逆案。国事皆在马、阮,王又童昏,南都事不可为。而摄政王于六月十一日丁卯,与诸王大臣定议,建都燕京,遣使奉迎车驾。世祖以九月十九日甲辰,自正阳门入宫。十月乙卯朔,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颁大清《时宪历》。翌日丙辰,以孔子六十五代孙允植袭封衍圣公,其五经博士等官袭封如故。十日甲子,上御皇极门颁诏天下,大赦。乃议佐命开国亲郡王及满洲诸臣封爵,所司损益前典以闻,并察归降文武官绅,其先后轻重之序如是。诏中除宣赦外,悉数蠲除明季苛杂加派赋税,地亩钱粮悉照前明会计录,自顺治元年五月朔起,如额征解,盐法亦然。凡加派各饷,俱行蠲免,仍免本年额引三分之一。又自五月朔以前,所有本色折色各数十种款目钱粮,逋欠在民者,一律豁免。另一款亦系豁除逋征,当是指虽无民欠实据,亦概予豁除。至五月朔以后之蠲免,则大军经过地方,仍免征粮一半,归顺州县,非经过者,免本年三分之一。关津商税普免一年。明末所增之商税则永豁免。曾经前明因兵灾全免钱粮之地方,仍予全免,不在免半及三分免一之例。近畿六十八卫军人,明时派供内廷柴炭,永免且禁私派,招商办买充用。京城行商车户佥派徭役,及北直、河南、山东、山西等省截银,明末所已免派免解者,均照现行事例蠲除。京师东、中、西三城,因屯扎禁卫军人,不得已令官民之家迁让,其迁居之户,所有田地不拘坐落何处,概免租赋三年。南北城居家虽不迁徙,而房屋被人分居者,亦于所有田地不拘坐落何处,概免租赋一年。丁银不照原有定额,查核老幼废疾,并与豁免。军民年七十以上,许一丁侍养,免其徭役。明季直省屯田司助工银两,准予豁免。直省漂流挂欠及明系侵没之钱粮,已经追比在官者,自五月朔以前事件,一律免追释放。经寇劫失之钱粮亦同。凡此皆从明末人民生计之苦,曲折体贴,又于明时已有之惠恤,不因现在加惠之通令,转有废阁。此诏适合人民苦于征纳、思解倒悬之心理,与未入关前对待关内方法截然不同。出以世祖登极诏书,实即摄政王听纳群言、熟察民瘼所得之结果,其余培风化、收人望、敬礼先代帝王贤圣、守护明代陵寝诸端,皆合中国旧来崇尚,无复夷风。摄政王乐引汉人,为满洲旧人所嫉,此亦其所收之效也。诏榜今尚有存者,《东华录》亦载全文,不能备录。《清史稿·世祖纪》已有所删节矣。

方世祖将即位时,明使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奉金币求和,为割地偏安计。不报。既继位后,逾两旬,以十月二十五日己卯,命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进取江南。先清河南北未服军民屯堡,所过悉平。阅数日,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西讨李自成。两王皆摄政王同母兄弟。英王直由绥德取延安、鄜州,断自成军西窜之路。豫王自河南破自成军于潼关,连败之,至西安,自成被迫东走出陕。乃命豫王移师向江南,英王专事自成,时在顺治二年四月。以是月十八日庚午,豫王师至扬州,谕明督师阁部史可法等降,不从。二十五日丁丑,克扬州,可法不屈见杀。五月初五日丙戌,清师渡江,明守将郑鸿逵等舟师溃,遂陷镇江,由丹阳、句容抵南京。初十日辛卯,明弘光帝先遁。翌日,马士英亦遁。南都士民拥狱中所囚崇祯太子出监国。十五日丙申,豫王至南京,勋臣赵之龙、阁臣王铎、部臣钱谦益等以城降。南都既下,明所以系人心者略尽。以后隆武之在闽,鲁监国之在海上,永历之在两粤、滇、黔,奔迸流离,保存名号而已。

崇祯太子之狱,始于是年三月。弘光及马、阮,以北来之太子为伪,下之狱,而朝士多信为真。士民不慊于时政,亦诽议君相。其先于上年十二月,北都先见崇祯太子,清廷以为伪,杀之,并杀认太子为真者。至南中复见太子,史可法得北使左懋第等讯,知太子已被害于北,不附和继至之太子,朝士则谓可法受马、阮胁制而然。然余考之,北都太子实不伪,即南都太子非真也。余别有专论,于此不复赘。六月,明总兵田雄、马得功等执弘光献于豫王。闰六月,英王追李自成至湖广。势穷入通城之九宫山,自缢死。是时,明唐王聿键即帝位于闽,建元隆武,鲁王以海称监国于浙。豫王多铎既克南京,并下杭州,旋召还,以贝勒勒克德浑代将。三年正月,又以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征四川。至冬十一月,清军平闽,隆武帝殉。豪格入川,张献忠战死于西充。会明遗臣复立桂王由榔于肇庆,改元永历。自成、献忠余部巨万数,先后归之。南明之兵多为归附之众,自隆武倚郑芝龙立国,郑氏即前时受抚之海寇,至永历又尽收张、李余部,不收则无兵可作声势,收之亦无弹压之力,非唯不足图功,亦且备受屈辱。清对南明,亦用汉人为前驱。使相屠杀,是为吴、尚、耿、孔四王之兵。吴三桂原为明将,所统为明之官军,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皆毛文龙旧部,实盗类也。清用此诸军,自有八旗为中坚,以监督之,其势自不敌。然犹亘十余年,终世祖之世,未能悉平南方。圣祖即位后,永历帝乃为缅甸所缚献,鲁王亦卒于台湾。自是无与清对立之明。以国统言,自康熙元年以后,始为真统一中国。在述清史者可认为主体,不复以清与明为分别之词矣。

世祖开国之制度,除兵制自有八旗为根本外,余皆沿袭明制,几乎无所更改。明之积重难返,失其祖宗本意者,清能去其泰甚,颇修明明代承平故事。顺治三年三月,翻译明《洪武宝训》成,世祖制序颁行天下,直自认继明统治,与天下共遵明之祖训。此古来易代时所未有。清以为明复仇号召天下,不以因袭前代为嫌,反有收拾人心之用。明祖立法,亦实有可以修明之价值,若闭关之世不改,虽至今遵行可也。故明之代元,史家极应研究其制作。清之代明,纲纪仍旧,唯有节目之迁流,自非详考不足标其大异之点。八旗制已有详考,余从略。其驭宫廷阉宦之法,清实大胜于明。但在世祖开创时,亦已模仿明制,十年六月,设内十三衙门,严为限制,令宦官不得过四品。十三年六月,又仿明祖立铁牌,禁内官干政。此皆有复蹈明阉祸覆辙之渐。十五年三月,有大学士陈之遴、前恭顺侯吴惟华贿结内监吴良辅之狱。之遴、惟华流徙籍没,之遴遂死贬所。吴监被旨严饬,而世祖卒爱昵之,崩前五日,《实录》已书不豫,而是日尚幸悯忠寺观吴监祝发,其为自知不起,令吴监避祸耶?抑自恐命促,令所爱代为出家以媚佛求佑耶?二者必居一于此。要之世祖御世时,无改革阉寺之计,其处斩吴良辅及废十三衙门,乃世祖崩后太后及辅政诸臣之意。此《清史》之所不详,见余《三大疑案考实》。

清入关创业,为多尔衮一手所为。世祖冲龄,政由摄政王出。当顺治七年以前,事皆摄政专断,其不为帝者,摄政自守臣节耳。屡饬廷臣致敬于帝,且自云:“太宗深信诸子弟之成立,唯予能成立之。”以翼戴冲人自任,其功高而不干帝位,为自古史册所仅见。薨于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戊子,当时犹用帝礼,祔庙上谥,称成宗义皇帝,以称其实。乃未几以属下首告,王曾制八卦黄袍,令与大东珠朝珠、黑貂褂潜置棺内等事,坐以悖逆之罪。夫既以帝号加之,凡形式上之帝制,何者为不可犯?此与追尊之诏岂非矛盾?唯王与肃王不合,囚王致死,而又取其福晋,肃王为世祖长兄,于此事不无怀愤。又于顺治五年冬至,初次郊天恩诏,尊称王为皇父,世乃传太后有下嫁摄政王之事。今见之笔墨者,唯明遗臣张煌言之《苍水诗集》,有“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之句,确为当时人语。然苍水以邻敌在远,仇恨所敌,因传闻而作揶揄之词,难为信史。世所传则谓春官指礼部尚书,而其人则坐以钱谦益,以附会谦益之所以为高宗深恶,且传有谦益撰太后大婚诏文,清亡后顿见传播,而故老亦多信之。余考谦益未为礼部尚书,多尔衮称皇父时,谦益去国已久。且考《朝鲜实录》,当时有“拟议摄政称皇父”之语,并不涉及太后之下嫁,即其未奉大婚诏之明证。唯旧《东华录》议多尔衮罪时,有“身到皇宫内院”一语,或可为事有暧昧之据,但不必为太后有私,且有私亦与下诏大婚公然称庆有别。以其坦然尊为皇父,转信其非有暧昧之惭,直如古者尚父、仲父之君尊其臣而已。此事详见余《三大疑案考实》,不具录。摄政王之身后获咎,因缘世祖之心有不平,亦因郑亲王济尔哈郎始本同为摄政,后以多尔衮功高,己为所掩,后于四年七月又停其辅政之职,而代以多尔衮之同母弟多铎。多铎于定天下实亦功高,先摄政而死,至摄政死后,郑王再起辅政,有报怨之心,益构摄政之罪。观高宗之为摄政昭雪,极道世祖冲年受惑,诬此贤王,则其子孙自有公论,要为开创时之一大反复,不可不记者也。

当世祖时,南方尚未悉定,然朝廷已见开明之象。前七年为摄政代行,亲政以后,虽有攻异端,宠侧妃,不无太过之失,然资禀英明,不至妨政。世传世祖之崩御非实,乃缘爱宠董鄂妃,妃死而帝为僧以殉之,盖以媚佛、宠妾并为一谈。余别有《世祖出家考实》,为三疑案之一,有以深明其不然。要其媚佛而不以布施土木病民,宠妾而不以女谒苞苴干政,唯见其理解之超,情感之笃,萧然忘其万乘之尊,真美质也。自摄政王好延揽汉人,用陈名夏,而南方名士多所荐起。亲政以后,政策仍前,由八旗掌握实力,天子则乐就汉人文学之士,书恩对命,绰有士大夫之风,居然明中叶以前气象。正、嘉以后,童昏操切之习略无存者,天下忘其为夷狄之君焉。顺治朝,通摄政、亲政两时期观之,其有君人之度,略无更改。摘数事为例:

二年五月壬午朔,河道总督杨方兴进济宁州瑞麦,有三四歧者,有八歧、十歧者。得旨:“时和年丰,人民乐业,即是祯祥,不在瑞麦。当惠养元元,益加抚辑。”

是月丁酉,故明中书张朝聘输木千章,助建宫殿,自请议叙。

谕以“用官惟[唯]贤,无因输纳授官之理”,令所司给直。

三年七月壬戌,江西巡抚李翔凤进正一真人张应景符四十幅。得旨:“凡致福之道,惟[唯]在敬天勤民,安所事此?朝廷一用,天下必致效尤,其置之。”

四年正月丙午,河南巡抚吴景道以芝草产于嵩山,表贺。得旨:“政教修明,时和年稔,方为祥瑞。芝草何必称奇?”

八年正月己未,世祖将亲政之前一日,户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入奏事毕,上问曰:“外间钱粮,有无益之费否?”巴哈纳等奏曰:“有。京师营建,用临清砖,土质坚细,遣官一员烧造,分派漕船装载抵通,又由五闸拨运至京,给与脚价。”上曰:“营造宫殿,京师烧砖,尽可应用,又费钱粮拨运,甚属无益。漕船远涉波涛,已称极苦,用令装载带运,益增苦累。临清烧造城砖,着永行停止,原差官撤回。”越三日壬戌,江西进额造龙碗。得旨:“朕方思节用,与民休息。烧造龙碗,自江西解京,动用人夫,苦累驿递,造此何益?以后永行停止。”

此可知入关以后,摄政与亲政时代无殊,皆能用中国贤明之君为法,定天下固自有气度也。明季习于苛敛。摄政时用范文程言,一切厘革。然乱世宵人,伎俩百出,尝试不已,非有明决之识,真实之意,辄为群小所眩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真知此意者少矣。顺治朝不肖疆臣,时时有规复加派之请,辄废黜不行。举例如下:

同类推荐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朱元璋江山之穿越妃

    朱元璋江山之穿越妃

    一个世人唾弃的乞丐如何变成一个万民跪拜的皇帝,布衣天子、人之初性本善,他有如何会变成一个喜怒无常,心狠手辣的杀人狂,情感是什么?后宫佳丽三千,唯独你---“哑(雅)女”为何心不在我身。一个世人嘲笑的乞丐哑女,死而复生后一切多改变,她聪明机智,预知未来,奋勇杀敌----笑看红尘。一代神机妙算军师、心地善良,热爱百姓;深熟百家之书,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无一不精,在乱世之中,情感不能自主。他爱哑(雅)女,爱之入骨。心狠手辣的皇帝,来自几百年后的一缕幽魂,心地善良的军师。他们三人会在这战乱纷飞的年代,牵扯出一段怎样的爱情虐恋。而她究竟会选择谁?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若再有一位英雄与二者争锋,岂不快哉?唯一要说明的,我的主角可是汉朝人。
  • 三国之重整山河

    三国之重整山河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袁绍色厉胆薄,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蓟父之名,刘璋守户之犬,如张鲁、张绣、韩遂等辈,皆碌碌小人,何足道也!”青梅煮酒,有人放声长笑:“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开什么玩笑?!你们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一群争鼎逐鹿的军阀而已!只有我,才能真正改变这段历史;只有我,才能引导这乱世走向全新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冷少霸爱:非妻不可

    冷少霸爱:非妻不可

    被前男友设计,她惹上s市声名显著,权势滔天的莫家霸少。本以为只是露水相逢,可是奈何某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她,顾南南终究奋起反抗,“莫先生,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好好的谈谈合约,不是说好的假婚假婚的吗?”某人嘴角噙着一抹笑,一本正经的道,“好,我们好好的谈谈......”
  • 神之上位者

    神之上位者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父母双亡的少年对世界了无生趣,经过精心准备后,穿越了时空,但他没有到达自己想象的古代,而是到了满天神佛的世界,面对远远超过自己想象的强大力量,少年如何用毅力和信念成为一个神之上位者,屹立在诸天神佛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强烈推荐一本好书《修真少年在异世》,书号145087,有喜欢看修真和异界的前去看看,不会让你失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狐狸王爷戏甜妃

    狐狸王爷戏甜妃

    东临大陆,三国争锋。她一朝穿越成了逍遥侯府万人宠爱的小郡主,机缘巧合,拜了隐族族长为师,无意中开启了传说中的宝藏,从此江湖传闻,得此女者得天下!天子的算计、皇子的争夺、更有腹黑公主的阴谋诡计,从此鸡飞狗跳,身陷险境。半路出逃竟然撞见妖孽王爷,误把狐狸当白兔,一路死缠烂打硬是逼上妃位。殊不知,狐狸不好惹,更引来一众花痴女的怨怼。且看俏皮郡主怎么翻转局势成为拽翻天下的霸道王妃!
  • 金牌推销员必备

    金牌推销员必备

    想迅速成为公司的推销业务高手吗?你想尽快提升自己的销售额和收入吗?为达到上述目标,《金牌推销员必备》为你提供了简明、容易操作方法;让你尽快掌握卓越的推销技术,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流的推销高手,轻松成功。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实用性极强的图书。
  • 阴缘难断:鬼公来袭

    阴缘难断:鬼公来袭

    我叫郴潞,是个孤儿。在爷爷临终的时候曾送给了我一份礼物,并告诉我在我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才能拆开。当我二十一岁把它拆开时,令我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危机一次次来临时,他站到我面前告诉我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而起时,我只能背上宿命的枷锁,一步一步的去了解那些所谓的真相······
  • 离婚前请珍重

    离婚前请珍重

    婚姻是一场扑克赌局吗?当你有一手好牌的时候,你往往希望赌注更大些,你会用一种很愉快的心情去应对;当手中无牌可出的时候,你希望对手的牌比你更烂,所以总是希望有奇迹发生。而坐你对面的人如同你爱人,赢了就会心一笑,输了就满腹牢骚。婚姻当然不是赌局,但遗憾的是:残酷的现实总是自然或者不自然的把它变成了家庭博弈的工具,让家庭中所有人成了赌徒。曲终人散,谁才是赢家?谁又是输家?无论输赢,都没有好的结果。也许我们应该用另外一种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婚姻,让它回归婚姻的本质。
  • 佛冤禅师语录

    佛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凰谋之爷本红妆

    凰谋之爷本红妆

    叱咤风云的黑道枭雄楚燃,一朝穿越成凶残暴虐的炎王,睁开眼便被拉去拜堂成亲!洞房之夜,掀开盖头一看,啥?她的王妃竟然是一名男子?夜半时忽有一人破门而入,凶神恶煞拿刀追杀她,非逼她交出什么解药救半死的病鬼!丫的,爷的安逸生活还没开始,竟又被推到了战场,面对诡谲的局势,心怀鬼胎的王妃,神秘腹黑的病鬼,深不可测的皇兄。从此,她一身戎装,破敌虏,灭匈奴,平战火,定天下!她是威慑四海的战神,她是傲视天下的王者,她是不可一世的传说,可当她换上红妆之后,又将是怎样的绝代风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