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81100000039

第39章 原住民,冬日来客(1)

我经历过好几次愉快的暴风雪,在炉边度过了一些欢畅的冬日夜晚,大雪在外头疯狂地打旋儿,甚至将猫头鹰的尖叫声都盖过去了。好几个星期以来,我外出溜达时连一个人都没碰见过,除了偶尔来树林子里伐木的人,用雪橇把木柴拖回村里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倒是大风大雪唆使我在树林子最深的积雪中开辟出一条小路来,因为有一次我穿过树林子时,大风会把橡树叶子吹到我踩踏出来的脚印里,它们留在里头,吸收了阳光,把积雪给融化了,这么一来,我不仅脚下有了干爽的路面可走,而且入夜以后,它们那黑乎乎的线条就给我引路。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我不得不想起了树林子里那些原住民。我的镇上有好多人都还记得,那些原住民的欢声笑语曾经在我屋子附近那条大路上回荡着,我屋子四周全是树林子,这里那里点缀着他们的小花园和小屋子,不过,那时节,繁茂的树木遮挡得比现在更要严严实实。有些地方,我自己都记得,松树的枝杈会同时剐破轻便马车的两侧,妇女和孩子们不得不单独步行到林肯去,经过这儿不免有些害怕,往往还要一溜小跑上一段路。虽然大体上说,这只是一条通往邻村的不起眼的小道,或者换句话说,是专供伐木那帮子人行走的小道,但由于它当年万种风情,倒是给观光客带来更多的情趣,并在他们的记忆里久久萦绕不去。如今,从村子到树林子,中间有一大片空旷的田野,那时这条小道打从槭树林的沼泽地穿过,路基底下全是原木,直至今日,在眼前这条尘土飞扬的公路下面,毫无疑问,仍然看得到它们的残迹:这条公路是从斯特拉顿,亦即现在的济贫院农场,径直通往布里斯特山。

加图·英格拉哈姆就住在我的豆子地东边,公路的对面;他是康科德村乡绅邓肯·英格拉哈姆老爷的奴隶,这位老爷给他的奴隶造了一间房,允许他住在瓦尔登树林子里——我在这儿提到的加图,不是尤蒂卡的那个加图,而是康科德的这个加图。有人说他是几内亚人。有少数人还记得他那个核桃林里有一小块地,他把核桃树培育成林,赶明儿他岁数大了,打算派用场呢;殊不知到头来还是落到了一个年纪轻轻的白人投机家手里。反正眼下他还有一间同样狭小的房子。加图的几近湮没的地窨子洞口还依稀可见,但早已鲜为人知,因为边上有一排松树把它挡住了,人们就算走过,也都看不见。如今,那里长满了光洁的漆树(拉丁文学名Rhus glabra),最原始品种的黄花(拉丁文学名Solidago stricta)也长得很茂盛。

在我的地块的边角上,离镇更近些,有一个黑人妇女名叫齐尔法,住在小小一间房里,她在那里替镇上的人织亚麻布。她有一副特别好的嗓子,她那嘹亮的歌声在瓦尔登树林子里回响着。后来,在1812年战争中,她的住房被英国兵——这是一伙凭誓获释的俘虏兵——放火烧掉了;当时,幸好她不在家,可她的小猫、小狗和老母鸡通通给烧死了。她过着艰苦的生活,简直不像是人过的。一个常来树林子转悠的人记得,有一天中午,他路过齐尔法的家门口时,听见她冲着沸腾的水壶喃喃自语道——“你们全是尸骸,尸骸啊!”我在橡树林那边,看到了乐呵呵的好人呢。

循着公路下行,靠右边,布里斯特山上,住着布里斯特·弗里曼,“一个心灵手巧的黑人”,他一度是卡明斯乡绅家的奴隶——当年布里斯特栽培的苹果树,至今仍在那儿,现已长成很大的老树了,我觉得,它们结出的果实,口感依然是地地道道的野苹果味道。不久前,我在老林肯墓园里看到他的墓志铭,在他的墓边附近,是一些无墓主姓名,亦即从康科德撤退时倒下的英国掷弹兵的坟墓——他的墓碑上写的是“西皮奥·布里斯特”——他倒是有资格叫作西庇奥·阿非利加努斯的——“一个有色人种”,好像他已褪了色似的。我从墓碑上知道,上面还特别强调他是在什么时候死掉的;这仅仅是间接地告诉我他曾经饱尝过尘世况味罢了。和他住在一块儿的是他的妻子芬达,她殷勤好客,会替人算命,总让人听了很开心——长得个儿挺大,圆圆的,黑黑的,比黑夜里那一个孩子还要黑,这么一个黑不溜秋的肉球,在康科德真可以说空前绝后。

沿着小山再往下走,靠左边,在树林子的古道上,是斯特拉顿家族庄园的地界;他们家的果园一度遍及布里斯特山的所有山坡,可惜老早就被油松所吞没,只剩下一些残株,它们的老根上至今还长出好多枝繁叶茂的野树来。

离镇更近些,在大路的另一边,恰好在树林子的边沿上,你就来到了布里德的地方;这个地方因为有过一个妖怪而出了名;虽然这个妖怪在古代神话中没有明确记述,但它在我们新英格兰人生活中却扮演着很显眼、很惊人的角色,就像任何一位神话人物一样,总有那么一天,应该有人给它写一部传记似的;最初,它是乔装打扮成一个朋友,或者一个雇工来的,没有多久就洗劫了,乃至于杀害了主人全家老小——真是新英格兰一大怪;但是历史想必还没有把此间上演过的所有悲剧一一记述下来;不妨让时间从中斡旋,给这些悲剧清除一些哀痛,添上一丁点儿蔚蓝的色彩吧。有一个最含糊不清的传说,说这儿从前有过一家小酒店;此外还有一眼井,就是这井水兑在路人的饮料中后特别好喝,并使他的坐骑很快恢复活力。在这里,人们相互打个招呼,听听新闻,相互传告,然后各自上路。

布里德的小屋虽然早就没有人居住了,但在十二年前还矗立在那里。它跟我的小屋大小差不多,那是一个总统大选的夜晚,如果说我没有记错的话,几个淘气的小男孩放火把它烧掉的。当时我住在村子的边上,还在捧读戴夫南特的《龚迪伯特》出了神,那年冬天,我得了瞌睡病——顺便说一下,我可不知道,这毛病是不是家传的,反正我有一个大叔,连刮胡子的时候都会睡着了,因此,每逢礼拜日不得不下地窨子去摘掉土豆上的芽儿,就是让自己保持清静,守安息日;要不就是因为我想精读查尔默斯的《英国诗选》,一首也不跳过去,结果导致了昏睡。这部诗选简直把我的神经给征服了。我读着读着脑袋越来越耷拉下来,猛然间火警的钟声响了,救火车飞也似的赶了过来,冲在前头的是一大帮子大人和孩子,可我跑在最前列,因为那条小溪我纵身一跃就过去了。我们都以为着火地点远在树林子南边——以前我们都去救过火的——什么谷仓啦,店铺啦,或者什么住宅啦,或者是所有这一切通通着了火。“是贝克家的谷仓着火了。”有人大声嚷道。“是考德曼宅子着火了。”另一个人打包票说。随后,鲜亮的火花星子升上了树林子上空,仿佛屋顶坍下去了,我们大伙儿都扯着嗓门高喊:“康科德,快快来救火呀!”马车急如星火般驶去,车上挤满了人,说不定里头还有保险公司经纪人,反正不管有多远,他们是哪儿有火就往哪儿赶的;可是,救火车的铃声不时在后头响起来,越来越慢,越来越稳当,落在了大伙儿的最后面,就像事后人们在窃窃私语,也许正是他们这拨人先放了火,再去报警的,那也难说。就这么着,我们继续往前赶,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相信自己感官提供的证据,直到在大路上拐弯时,我们听见了噼里啪啦的爆裂声,真的感受到墙那边传过来的热度,这才猛醒过来,老天哪!我们就在火场来着。火场倒是近了,我们的热情反而凉下来了。开头,我们打算把一个蛙塘里的水都浇到大火上去;但后来还是随它烧下去,这小屋子已经烧得差不离,救也是白搭。于是,我们围着救火车伫立着,相互之间推推搡搡,通过喇叭筒表达我们的观点,或者压低声音,谈到世人目睹过的所有大火灾,包括巴斯考姆家的商号失火在内,而在我们自己一些人之间,却想到:如果我们自己的“老爷船”及时赶到,旁边又有一蛙塘的水,也许我们可以把最后这场骇人的大火变成另一场大洪水的。最后,我们一点儿恶作剧都没干就全部撤退,回去睡大觉。我呢回去就看《龚迪伯特》。不过,说到《龚迪伯特》,序言里头有一段话,说机智就是灵魂的火药——“大多数人不懂得机智,就像印第安人不懂得火药”。这段话,我可不敢苟同。

转天晚上,大约在同一时刻,我穿过田野,正好走过那里,猛地听见一阵低沉的哭泣声。我摸黑走近去一看,发现这个人我认识,他是这个家族的唯一幸存者,继承了这一家人的善与恶,只有他还记挂着这场大火,这时趴在地上,眼看着地窨子的断垣残壁还在冒烟的余烬,喃喃地自语,如同往常一样。他整天价在河边草地那儿干活,但凡有时间也会抽空过来,看看他的祖上的老宅子,他自己的青春岁月就是在那儿度过的。他老是趴在那个地窨子上头,从各个视角、各个方位,轮番地仔细察看,仿佛那儿石板里头藏着他还记得的金银财宝,其实,如今什么都寻觅不到,只有一堆堆碎砖和灰烬。房子早已荡然无存了,他眼前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此刻我来到他面前所隐含的同情,好歹使他得到不少宽慰。他指给我看已被覆盖住的那口井,天色已黑了,尽可能去看一看;真是谢天谢地,那口井是断断乎烧不掉的;他沿着墙根摸索了老半天,总算寻摸到了他老爸亲手制作并且亲手架起来的井水提取装置,摸一摸那钩住盛满水的井桶往上提的铁钩或者铁扣——如今,他抓得住、摸得着的,也仅仅是这一个玩意儿了——他要我相信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提水装置”。我就摸了一下它,后来我差不多每天出去溜达时,总会过去看看它,因为它上头还悬挂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呢。

在左边,就在看得见水井和墙边丁香花的那块空地上,纳廷和勒·格罗斯曾经在这里住过,不过都回林肯那儿去了。

比以上这些地方更远的树林子里,离湖最近的边上,陶工韦曼擅自占用一块地;平日里他给镇上的人制作陶器,还让自己后代继承他的手艺。他们活在世上可以说很不宽裕,只是默许他占住这块地;县里治安官常常跑来收税,也老是白跑一趟,“扣押一件破玩意儿”,走走过场罢了。我看过他的账目,舍此以外确实身无长物。仲夏时节,有一天,我正在锄地,有一个人驾着一辆满载陶器的马车去赶集,到了我的地头边,他就勒马停了下来,向我打听有关小韦曼的情况。很久以前,小韦曼向他买过一个陶轮,他很想了解一下小韦曼近日里怎么样了。过去我在经文里读到过陶工的泥坯和陶轮,但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所用的陶器,并不是纤毫无损地从那时候留下来的,或者说就像长在树上的葫芦一样,所以,听说在我的街坊里头,有人从事这种塑造艺术,我心里挺高兴。

在我之前,这些树林子里最后一位居民,是爱尔兰人休·夸尔(如果写成科尔也无妨),借住在韦曼的屋子里——人们管他叫夸尔上校。据说他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过滑铁卢战役。如果今天他还活着,本来我应该让他重上战场,一显身手。他在这里是靠挖沟过活。拿破仑去了圣赫勒拿岛;夸尔来到了瓦尔登树林子里;据我所知,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很讲究风度,就像见过世面的人似的,他说起话来特别彬彬有礼,那是你断断乎没有听到过的。到了仲夏时节,他身上还披着一件厚大衣,因为他患着震颤性谵妄症,连脸色都红得像抹上胭脂似的。我入住树林子后不久,他就死在布里斯特山脚下的大路上,所以,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他这个邻居。他的房子还没拆掉以前,他的同道都把它当作“凶宅”而退避三舍,可我倒是对它实地走访过。只见他的那些旧衣服都已穿得皱皮疙瘩,就像他本人似的,乱堆在那张高高隆起的木板床上。搁在壁炉上的,是他的破烟斗,而不是一只在泉水边打破了的碗。布里斯特泉水永远也不会成为他死亡的象征,因为他向我坦承过,他尽管早就听说过布里斯特泉水,却一辈子都没见到过;沾满尘埃的纸牌,什么方块、黑桃和红心、老K等,满地都是。一只黑色小鸡没让遗产管理人捉去,它的羽毛乌黑得像黑夜,一气不吭,默默地等待列那狐,它依然栖在隔壁房间里头。房子后头花园的轮廓,至今依稀可见,那里草木种下以后一次都没有松过土、除过草,因为主人患病后周身一直在震颤,不过如今已到了收获时节了。园子里长满了罗马苦艾和叫化草,这后一种草的果实都黏附在我的衣服上。一张土拨鼠毛皮是新近剥下来的,紧绷在房子的后头,这是他最后一件滑铁卢的战利品;反正如今他再也不稀罕什么温暖的毛皮帽子或者手套了。

同类推荐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诗雨漫天

    诗雨漫天

    夜,无眠。窗外,秋雨淅淅,雨打窗棂,雨打心扉,情不自禁想起近时送交出版社的诗稿还未起书名。雨敲开我心门,有泪涌出,有滔滔不绝的情感涌出,何不将雨滴切入选题?于是,将《诗雨漫天》作为此次出版的诗集的书名。我想此书会像秋风一样清新怡人,像秋雨一样沁人心扉,雨与我一起脉动,绵绵丝雨连着你我。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热门推荐
  • 读《三国演义》学生活

    读《三国演义》学生活

    人生最大的资本源自人格魅力。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吕布都是叱咤风云,勇冠三军,闻名天下的大人物,而他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这是由于两个人人品的差异所决定的。关羽在武功上是比不过吕布的。在“三英战吕布”的一段精彩故事中,关羽和刘备、张飞三兄弟齐上阵,竟然没有能够战胜吕布。足见吕布的武功超群,高出关羽许多,而且吕布相貌堂堂,是个英俊小生,更不在关羽之下。而人们却都尊敬关羽,把他视为忠义的象征。人们鄙视吕布不忠不义的人品,而关羽却素有忠义、诚信的美誉。
  • 萌宝驾到:爹地,妈咪要逃婚

    萌宝驾到:爹地,妈咪要逃婚

    五年前,一次意外,他在她的肚子里面种下了他的种子。五年后,再次相遇,他却丝毫认不出她。因为他,她被赶出家门,因为他,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也是因为他,给了她一个最完美的礼物。可是当五年后,看着眼前男人一副不认识她的样子,她该何去何从......
  • 花千骨之神尊之恋

    花千骨之神尊之恋

    人人都知道花千骨是神,但如果她变成了神尊会和白子画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锁龙井

    锁龙井

    未知还是恐惧。生命还是命运。当面对末日,是逃,是战。命运究竟由谁主宰。
  • 黑翼天使之冷清复仇

    黑翼天使之冷清复仇

    一场巨大的阴谋,让她的幸福支离破碎,使她坠落成黑翼天使,使她蜕变成黑暗中的女王。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阴谋?谁的过错?她那充满荆棘的复仇之路,结局究竟会如何呢?
  • 极品摄魂师

    极品摄魂师

    他不会定身术,但可以让别人无法动弹!他不会附身术,照样可以控制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因为他是——极品慑魂师!从今往后,不论天上地下,神魔鬼怪,你们的魂魄,我统统可以控制!
  • 倾世绝恋之佳后传奇

    倾世绝恋之佳后传奇

    她是云国的漩羽公主,也是上古神军凤羽军的凤灵君上,高贵的出身,盖世的武功,虽身为女子却丝毫不弱于男子。她巾帼不让须眉,却难抵儿女情肠。当自己心爱之人爱的人是自己的妹妹时,她又将如何对待?她又将会拥有一条怎样的传奇一生?他是炎国的潇宣王殿下,也是炎皇最宠爱的皇子。文武双全,拥有帝王之资,却只能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自己的哥哥,他痛苦,他心碎,却只能藏在心里,直到遇到了她……
  •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365天不抱怨的智慧

    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成功开启多彩的人生;一味逃避的人,只能生活在抱怨、失败的怪圈中。如何才能丢掉抱怨的习惯,选择正面的思维方式呢?本书将会给你答案。本书共365篇,每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一篇独立的箴言、短文、故事,可以告诉你,如何进行正面思考,如何获得不抱怨的智慧。
  • 神探废材太子妃

    神探废材太子妃

    刑警队神探女警陆沉香,被劈腿前男友反绑双手沉海。再醒来时,穿越成了异世废材公主。被某肤浅莽夫退婚、被恶毒姐姐哥哥设计、被后宫小妈陷害、被岛国妖冶暴君利用、被魔妖余孽追杀……还好脑子够用,照样应对自如宫斗、照样潇洒行走江湖……照样有个腹黑开挂的太子爷倾心。第一次见面,就霸道地命令:“叫我夫君。”夜夜吹了她迷魂香,说只有搂着她才会睡觉第二次见面,就逼得未来丈母娘差点暴走:“你女儿只能嫁我。”第三次见面,就扑过来亲上一口:“他们毁我八年,你须还我一生!”
  • 我的激情岁月

    我的激情岁月

    且看杨过的激情岁月!从青春校园走起,一步一步成长为强者。醉卧美人看江山!强者,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别人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