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9900000004

第4章 书信

林黙尽管是捡着结实的路边角走回来,但也免不了几次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段距离就得甩几下鞋底的泥,转过一个岔口,家也就到了。

小院的围墙不高,通体是青石为底,上面大概是再用土、石灰、砂子等一些材料掺杂夯筑,林黙在墙边刮鞋底泥的时候顺便摸了下墙面,仅仅半天墙已干透,对此,林黙也是啧啧称赞,这土墙竟能历三日暴雨不倒,心下也不由得暗赞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正准备推开院门,手还没摸到一扇木门,门已经从里面缓缓打开,林黙不由得心里咯噔一声,再一看原来是三叔家的小闺女正鬼头鬼脑往外探,许是大人们都在忙没人顾得上看她,这不偷偷溜到大门口来了。

“呀!”小家伙看见林黙正站在门口,这下可把自己逮个正着,一下心虚了很多,惊叫一声又连忙捂住小嘴。

“小家伙,怎么跑出来了!”林黙轻轻用手胡乱揉了揉小家伙的头发,六岁的小丫头此时的头发还有些发黄,倒是脑后的小辫明显是特意扎过的。

“水生哥哥,你可千万不要告诉爹和娘!好不好嘛!……”前世身为孤儿的林黙倒是颇为享受兄妹间的亲情,这会一个小人拽着自己的衣袖朝自己撒娇,林黙哪还会告状更别说根本就没打算告状,只是还是说了句一个人别轻易出门,小心坏人云云。

“看看,这是什么?”说完了话,林黙把藏在背后左手中的五条鱼提到了小家伙眼前,小家伙原本抑郁的小脸顿时宛如花开,小手直拍的哗哗响,嘴角也有了涎水,一家子可是好久没吃这样的大鱼了,以前也只是大人干农活时在水田里捞几条泥鳅之类的。

“小点声,可别让大伯母瞧见!”看见小家伙用手捂住嘴,林黙这才牵着她的手走了进去!

时至晌午,院子里也快有些干了,一些潮湿的床单被褥已早早晾在了院子里,这不,房顶上还有些。

自家和三叔家的小厨房已经冒出了炊烟,小丫头连扯带拽拉着林黙就往自家厨房走,林黙也就只好顺着走了进去,厨房不大,也就几平米样子,进去的时候三婶正在切着菜,听见门口有声音,抬起头一看原来是林黙和自己家闺女。

“今天中午在三婶这吃饭!”三婶杜氏是从邻村嫁过来的,平常话不多,颇能勤俭持家,这点到和林母相似,往日来两个妯娌关系比起大伯母要好很多!

“不了不了,又不是我娘没做饭,刚才在外面积水里抓了五条鱼,我是来给三婶送两条!”林黙扬了扬手中的五条鱼。

“水生你竟抓了五条?倒是难得,你爹和你三叔听说了这件事也出去抓鱼去了,只是这会还没回来,想必也能抓几条鱼回来,你还是拿回去自家吃,不在这么一会!”三婶连忙摆摆手拒绝。

“娘,玉儿想吃肉肉!”小家伙嘴里含着手指,右手拽着三婶的胳膊。

“莫急莫急,一会你爹就把鱼抓回来了,娘给你做一大锅鲜鱼汤吃!”三婶连忙安慰道。

“三婶,我把这两条给你搁这了,这个天气鱼也难以存放,还是赶紧吃了才好,五条鱼我家可吃不了!”林黙趁着杜氏没注意放下鱼就跑开了。

“娘,快给我做鱼吃!”林默身后传来小家伙急切的声音。

林黙回到自家厨房,一上午五条鱼的收获很是陈氏吃惊,对于林黙自作主张送给弟妹那边两条也觉得合适,只是剩下的三条要送几条去后院才合适,一下心里犯了难!

公公一直在外从军,每年难得回来一次,虽说三房明里没有分家,但暗里老大家的平常没少撺掇,前年还一起吃饭的一大家子却是分了锅碗瓢盆,各家吃各家的。

摸了摸林黙的头,还是决定孝字当先,就往后院送两条吧,杜氏心里有了主意,正要告诉林黙,院里突然传来了大伯母欢喜的声音。

“老二和老三怎么一上午才抓了五条鱼,而且个头都还不大!”原来不知何时大伯母邓氏听说了老二和老三出去抓鱼的事,估摸着时间,来前院等人了。

大伯母把鱼拿到手里,左挑右选倒是一点不和两个小叔子客气,拿了最大的三条鱼施施然一扭腰径直回后院去了,留下面面相觑的兄弟两个,最后一人一条各自回家,满心的喜悦徒然嫁了别人衣裳。

厨房里的陈氏早已经走到门口竖起耳朵倾听外面的说话,只看到老大家的硬是拿走三条鱼而自家丈夫却屁都不敢放一个,真真是怒其不争,林父进了厨房眼瞅着媳妇脸色不好,哪还不知道刚才院里的一切一丝不落落到了她眼里,赶紧放下手中的一条小鱼,林黙比划了一下,不到十厘米的样子。

“咳咳,水生你先回屋,一会饭好了,爹自去叫你!”林黙哪还不明白,林父这是觉得当自家儿子面讨好媳妇不自在,只能让林黙先出去。

“那我先回屋温课,你们继续!”说完对着林父使劲眨眨眼,表示自己明白。

“你个小兔崽子!快走!”林父哪还不明白自己这当老子的小心思早已被儿子看穿,眼下倒是敢和自己开起玩笑了,平常儿子可是闷里闷气安静的很,倒是今天有点不一样。林父心里纳闷却又怎么会想到,眼前的儿子早已换了个灵魂。

“你这个没出息的,看见自家大嫂就像老鼠见了猫!回来就只会说水生,你倒是看看自己儿子一上午可是抓了五条鱼!”陈氏边说边拿着一根木棍指着自家丈夫。

“水生抓了五条鱼?”林父断然不信,自己和三弟费了老大劲才抓了五条,怎么在自己媳妇嘴里,儿子一个人就抓了五条去。

“看看,那边放着呢,个个都有一斤多重,给了他叔两条,你剩下的这条小鱼干脆给了后院得了,我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你了,只能盼着儿子孝顺了!”

夫妻两个在厨房里斗嘴乐此不疲,陈氏最后也没再提往后院送鱼的事情,往后院送一条没准心里还想着自家偷偷藏了好几条,热脸贴冷屁股反正不去。

林黙在屋里没看多会的书,陈氏就端着饭进来了,四条鱼中午吃两条还剩两条晚上吃,做鱼的时候,陈氏狠了狠心,往锅里多倒了平日里一倍的油,做了个红烧鱼,又做了一盆荠菜鱼汤,上面又放些姜末,倒了些醋,滴了两滴香油,吃饭的时候自是赢得林黙和林父的满堂彩。

前院自是其乐融融,得意的大伯母却又怎么知道家和万事兴。

下午的时候林父和林母还有粮食要晒,林黙打算帮忙却遭到拒绝让好好温习功课,于是只好乖乖回自己的小屋,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论语》看了起来,饭前还有些担心自己一个现代人,恐怕还得过段日子才会习惯满篇繁体字以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看书习惯。谁知不料也就中午饭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习惯了,又趁着些许功夫顺手写了几个大字,倒也越写越流畅,恐怕是直接继承了这句身体的一切,这下更不用担心露馅了。

失去的往往是令人扼腕的,如今有机会从头学习而且还是自己本就喜欢的古文,心里也是欣欣然,浑然不在意八股文的烦闷。

一下午的温习,林黙还惊奇的发现自己的脑子好使了很多,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却也能看个两三遍熟记于心。

长方形的木桌置于小屋挨着窗户的位置,虽然简陋却打磨的平平整整,对了,这书桌还是前几年林父亲手打制,窗户早已用木棍支了起来,蓝天白云下,徐徐凉风吹来,让人舒服的紧。

中间林父和陈氏悄悄来看过两次,见自己儿子确实是在用心读书,心里自然满意,中间又过来送了碗温水,陈氏还低声说着看书累了在院里活动下云云。

下午大概四五点那会,却是有一个人送到家里一封信,陈氏接了过去道了声谢,匆匆忙忙进了后院,林黙听得陌生人的声音透过打开的窗户看到了陈氏的动作,心里纳罕不已。

家里也没有什么往来的亲戚呀?莫非是那极少见面的祖父?

同类推荐
  • 高祖传奇

    高祖传奇

    一部带你重新走进,认识汉高祖刘邦的历史类作品。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帝国的荣耀

    帝国的荣耀

    新书发布了,仙侠类的,书名《如是观》,很文艺范吧,嘿嘿!书号:3268745。下面是新书的简介:文艺范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很文艺范简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吧,回到现实,普通的简介:一个叫陆压的家伙,修仙求道的故事。
  •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通志·民勤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羲皇故里寻根记

    羲皇故里寻根记

    伏羲女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自己民族产生发展的传说中,都认定自己是伏羲的后代,是龙的传人,这种口头“史诗”长传不衰,直至今日。各族人民广泛地为伏羲女娲建庙立祠,祭祀不绝,尽情表达着他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爱戴和敬仰。伏羲女娲的始祖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早在春秋时期,在伏羲建都立国之地淮阳,就修建了太昊陵;自元以来,淮阳的太昊陵,天水的伏羲庙就实行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典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期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所有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和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
热门推荐
  • 混在1275

    混在1275

    一个神秘的虫洞,一段不同的历史,自然的选择还是人为的操控?宅男的口袋里装着大宋朝......我,来自2015,我,混在1275。
  •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奇书,自1726年问世后,两百多年来,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四个部分,描写了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种种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一本好书奠定一种品质”本书你将获得的品质是“幽默”。
  • 巫神

    巫神

    本该生来绝世的精灵少年,却因过早出世导致灵体有缺,遭尽噩梦与耻辱!一朵神秘青莲进入他身,人生轨迹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废材变天才,天生慧眼,向上路一日千里。所谓天才,用十年修成一个秘境,而他只用半月!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欺我者死,辱我者亡。天生巫神体,灵动九天,最完美的双修伴侣,一大波红粉佳人正在向他逼近……且看他如何逃脱各族女修们的“祸害”,超凡入圣,搅动世间风云!……新书求点推收,求土豪包养!!!
  • 花旦(上部)

    花旦(上部)

    该作品以大西北腹地西海固一个叫红城子的村庄为故事发生地,辐射大半个中国,以一支民间秦腔戏班的活动为经线,以众多民俗活动为纬线,以一代坤伶、艺名为“勾魂娃”的当家花旦齐翠花的命运揭示为主旨,构建小说文本。出场人物众多,情节跌宕,故事感人,气势恢宏,寓意深刻,被评论界誉为“宁夏的《白鹿原》”和“大西北民俗宝库”。极具阅读价值和研究价值,上部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齐翠花困苦潦倒,弃城入乡,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她天生丽质,身怀绝技,敢爱敢恨,但却处处受困、受辱。最后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劫狱救友,一同投奔延安革命阵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

    《金色的墓地》是作者在叙事艺术上颇具创意性的一部长篇力作。《金色的墓地》以细腻饱满的笔触,对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叫匡家峪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中所经历的阵痛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独立师曾在这里驻扎多年。村边的那片抗日英烈墓地,记录着小山村血与火的过去;一户由祖孙三代、四个不同姓氏组合起来的大家庭,成为那段血腥历史的活的标本。家中的大孙子匡世宗,先是当副县长,后来辞职回村,从他的爷爷、一位威震太行的抗日老英雄的手中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征程。曲折艰辛的创业道路,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在一群与老区有着血肉联系的年轻人中,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动人画卷。
  • 第一风华3不离不弃

    第一风华3不离不弃

    在一个神秘的深潭前,墨连城为了救好友,无意中跌了下去。曲檀儿也痛苦地跟着跳了下来。时空错乱,夫妻二人在一座岛上相遇,并双双碰到出海游玩的影视明星段络。有人顾杀手想杀段络,二人暂时当了段络的保镖。他们在与一位叫零的青年的周旋较量中,渐渐成了好友。最终,夫妻二人用计逼出幕后凶手,替段络解除了危险。之后,曲檀儿带着墨连城去见了她的父母,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谁料想,夫妻二人无意中和一个家族结仇,被卷进一场恩怨之中。墨连城在爆炸中为了保护曲檀儿重伤昏迷。接着,零也被捉。生死关头曲檀儿独挑大梁,她急切地带着昏迷的夫君,走上了求医之路……一路风云,步步惊险,她这次是否还能解除危机?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画皮师的换脸之术,换的到底是一张脸还是一颗人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开两面生,人在佛魔间。一场场换脸旅程,多少爱恨刻骨纠缠。引出多少场唏嘘往事。
  •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绝世神偷:废柴六小姐

    她是谁?绝世神偷!废物?这个词从不属于她!谁再敢说她废柴,诛之!谁再敢说她白痴,诛之!谁再敢瞧不起她,诛之!五位少年是她的护卫,五个种族她是统领!且看她如何穿越后,女尊风云!
  • 乌女袍葬

    乌女袍葬

    闵周大地上建成的不过三五个小国,且这五国之间那是隔着天南地北,要说有战争纷乱恐怕也是无事起头。可乱就乱在这中间出现的一位红衣女子,她操控着世间最无杀伤力却能令所有人俯首称臣的邪恶幻术------虚影。据后人的转述中,这位红衣女子最后在灭尽崖死的那一刻,极其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尤其是崖底那一片碧蓝色的离花林,花瓣层层叠叠飘零一地,俨然是为了给女子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