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9100000145

第145章 和林风云

就在赵宋朝廷的天子朝臣们大玩花花肠子的同时,远在蒙古腹地的大都内外也是一片的风起云涌。

被吓成惊弓之鸟的末哥终于在大雪封山之前率领残余部队跑出了藏地,一路上人倒是没丢多少,也就七千上下,但是马匹却是缺失严重,使得他们这些英姿飒爽的马上豪杰提前体验了一回翻雪山过草地。

并且让末哥气恼和惊愕的是,当他们终于过陇西、天水、凤州回到兴元府的时候,这才得知道早在半个月前西川刘威派遣的汉使刚从兴元府经过,向大都行去。并且让末哥爆怒非常的是,兴元府的掌军大将原本是不相信阔端身死,末哥逃串吐蕃这个事实,执意要把这个所谓的汉使团全部斩杀的。可是军中的笔帖式们却是一力阻拦,并且强调窝阔台大汗起用耶律楚材之时就下达过命令要军队遵守的军律,里面就说了要“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个蒙古大将原本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草包,虽然卤莽,但对于身边的色目人笔帖式却是十分的信任。在征求了金国的新附军将领意见后,不但不阻拦这个汉使团,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百人队,提供战马,将这些使者押送大都和林。

刚刚逃出生天的末哥直接就气炸了,拿马鞭对着这个叫做帖木儿的蒙古亲族就是一顿好抽,直直将马鞭子抽断这才下令大部队留在兴元先休整几天,而自己却是带着一个千人队的亲兵马不停蹄的向汉使团追去。要知道,如果让这个使团先他一步抵达大都的话,那么他这次带领残余部队辗转藏地吐蕃绝地逃亡的功劳可能就会在瞬间化为乌有。

但是,他显然没有料到,帖木儿派出的蒙古骑兵误会了自己上官的意思,不断很好的执行了押送工作,还超额、超量的完成了任务。原本是要他们跟随使团沿途开道保护的,谁知道他们却真搞得跟押送犯人一样,一路上不停的晓行夜宿,还压缩了使团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赶路。从兴元到大度和林原本需要一个多月的路程,居然只要二十几天就走到了。

也就是说,当末哥起程准备追上去的时候,使节团早已经到了大都和林的门外。

而此时的和林,那可是相当的热闹。首先蒙古灭金之后,在耶律楚材等人的倡议下,蒙古虽然使用的是大汗历纪元,但节日和历法却全盘接受了南宋的历法,而汉人的正月春节正好和蒙古族的白月年节重合,所以这时的大都也正在过春节,在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那时候的“那达慕”大会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

而且,这时候也是蒙古朝廷复核一年来政令实施情况的关键时期。朝堂上的蒙古亲贵和汉人大臣更是闹得不可开交,时常因为一言不和这些蒙古亲贵们就能搞出刀枪剑戟齐上阵的全武行大戏。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的窝阔台大汗早已经知道了西川一战的详细战报,并且该生气的也生过气了,该杀头的人也被人杀头了(阔端),所以他现在的主要精力完全放在政务上,因为眼下的和林城内,也算得上是风起云涌。眼下摆在眼前的几件大事,其关键程度可是比西川的败仗更重要万分。仗打输了,还可以重新招兵买马再打,政治上的东西一但出了差错,那完全比打十次败仗更致命。

眼下在窝阔台眼中最为重要的事,就是“丙申分土分民”和“丙申更定税制”。

窝阔台汗六年(1234),窝阔台任命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主持清查汉地户口,八年(1236),清查登记完毕,共一百一十多万户。按照蒙古“忽必莎余儿合勒”制度,攻取的土地和百姓。诸王贵族可分得一份(称“忽必”),功臣也可分得一份(称“莎余儿合勒”)。窝阔台命将中原百姓七十六万户封赏给诸王、贵戚和功臣,如拖雷位受封真定路八万户,贵由位受封大名六万八千五百余户,余下的土地和民户归大汗政府。这种封赏制不利于大汗的集权和对汉地的治理,因此,窝阔台又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规定封地内州县官吏必须由朝廷任命,除应得常赋外,不许擅自征敛,此事又称“丙申分土分民”。

实际上,这次“丙申分土分民”,正是窝阔台领导的蒙古从一个氏族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奴隶制社会迈进的关键一步。由于之前蒙古人在草原上实行的是氏族体系,财产都是族民共有,这在蒙古人起家时还尚且能够保证族人在战斗时能够齐心协力。但随着蒙古建国、灭金胜利之后,这种原始的公有制氏族社会自然就不能适应整个蒙古帝国的发展。而窝阔台也深刻的认识到,如果“忽必莎余儿合勒”制度继续实行下去,诸王、贵戚和功臣的实力和势力会逐步的扩大、加强。出现“尾大不掉”的现象还是轻的,就怕出现汉人历史中经常出现的那样,来个什么诸王争霸,兄弟几个自己闹分家。

所以,这一次“丙申分土分民”也是对窝阔台的几个兄弟和亲族的一次试探,如果大家都没屁话,那就继续荣华富贵,如果有了那种汉人口中的“不臣之心”,那他就得使出霹雳手段把这些不稳定因素剪除。

而“丙申更定税制”是窝阔台汗八年(1236),“乙未籍户”完成后,蒙古重新制定赋税制度。一些大臣主张“以丁为户”,即按丁征税,耶律楚材表示反对。大臣们质问:我朝和西域诸国都是按丁征税,岂能抛弃大朝之法而从亡国之制?

耶律楚材回答说:自古以来zhan有中原的王朝,都没有以丁为征税对象,如果一定要实行按丁征税,百姓交了一年赋税后,就会逃散。

窝阔台综合双方意见,确定以地、户、丁为对象征税。新税法由耶律楚材主持制定。主要项目有:一、税粮,分地税、丁税两种。地税上田每亩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半,水田五升。丁税每丁纳粟一石,驱丁五斗,新户丁、驱各减半,老幼不征。

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工匠、僧、道等纳地税,官吏、商贾纳丁税。二、科差,当时确定的只有丝料,分封给诸王、贵族和功臣的民户即投下户,每二户出丝一斤交给政府,每五户出丝一斤交给诸王、贵族和功臣即投下。合计每户共纳十一两二钱。属于政府的民户也按比数交纳,全归政府。三、诸课,定商税三十分之一,盐价每一两银四十斤,其他项目仍旧。

“丙申更定税制”的意义,对蒙古帝国的意义,比“丙申分土分民”还要重大,因为这次更定税制使得蒙古在中原地区的赋税体系基本上确立。

最后还有一项,就是南宋群臣们至今还没搞清楚的蒙古大势虏人事件。

由于蒙古崛兴于漠北草原,长于游牧,疏于工艺,因而他们征战中注意搜罗各色工匠艺人。按成吉思汗的命令,凡进行抵抗的城邑,攻陷后,只有工匠艺人得免于死。他们被俘至漠北,为蒙古人制作武器和日用品。为了多俘工匠,还把俘虏工匠之多少作为奖励军功的一项条件,因此,每次战争后,将士报功常称俘虏工匠若干。蒙古在西征、攻金灭夏和对宋战争中,都俘获了大批的各族工匠。由于对工匠另眼相待,不少居民则冒充工匠以求免祸。俘虏的工匠不能满足需要,便在征服地区括取工匠,或集中到漠北,或就地设官管理。

这一次蒙古借口“端平入洛”一事全力南侵,原本的军事计划就是焦土政策。因此在攻城掠地的时候,除了少量工匠免死虏走之外,其他的男女老幼则是一个不留。但在遭遇了西川的重大军事挫折后,窝阔台根据战场军力变化,迅速的改变了策略。

由于西川的那个汉人新政权的原因,自己那招残破西川牵制南宋的计策虽然还是生出了效果,可伸出去的拳头却砸在了铁板上,不但弄得血肉模糊,受伤不轻,还断了几根手指。这使得窝阔台不得不立即调整战略,让东线的兵力停止前进,和南宋的军队搞起了战略对峙,好让对方缓过气来抽调更多的兵力去西川围剿叛离,到那时自己再全力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当然,战略对峙的时候,军队闲着也是闲着,因此他这才下令,让东线的军队在对峙期间改行去当人口贩子,开始大量搜捕汉人百姓卖做奴隶。

这些奴隶当中的一小部分有技术的人才将被直接充入军队的匠人营,专职打造兵器什么的,期于部分却是设法变卖成金钱财务。当然,这些被变卖的奴隶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卖给诸王、贵族和功臣,算是作为他们不反对和支持“丙申分土分民”的一种变相的补偿。

所以,季汉的使节团来到大都和林之后,也没机会直接面见忙碌中的窝阔台大汗,而是被人安排到了驿馆安顿下来。虽然有政治眼光十分长远的耶律楚材等汉臣多方斡旋,才没让他们遭受非人待遇,但所谓的“安顿”其实比坐牢好不了多少,除了吃食和猪食无二外,他们比那些奴隶高级一点的待遇,只不过是不用去当苦力劳作罢了。

但是,也不过几天的功夫,一股流言却在和林城中蔓延开来。并且通过城中正在举办的“那达慕”逐渐传播了开去,虽然蒙古人性格豪爽,但他们的八卦程度同样的可观。

这天,末哥离和林还有千里远的路上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时候,一身汉人文士书生打扮的耶律楚材却是再也忍耐不住,亲自来到了“安顿”汉使的驿馆。

同类推荐
  • 万里风云

    万里风云

    医学硕士意外穿越到明朝万历年间,从与世无争到权倾天下,他在大明王朝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从宁夏到朝鲜再到日本蒙古部落,他率领大明铁蹄横扫天下;卖艺女,大明公主,女忍者,身边美女环绕,他又将做怎样的选择呢?我的书要暂停一段时间了,感觉自己最近的状态不好,写的东西更像是在应付了事,各位读者,不好意思,请见谅哈~不过大家放心,我不会放弃的,这本书我准备了那么长时间,一定会坚持下去的,过段时间我们再见~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了
  • 武则天的佛缘

    武则天的佛缘

    通过虚实相结合的,从另一个角度叙述这位伟大的女性,从人生的不同阶段再现她与佛教非比寻常的因缘。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武则天本人以及唐代的社会风尚及民众信仰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武则天与佛教,佛教与武则天,这其中有着扯不断的因缘。佛教慰藉了武则天一度空寂的心灵,成就了武则天人生的灿烂辉煌,也在武则天时代达到了鼎盛。
  •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祖训。朱寿意外回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他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如何改变,他将带领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何方,他会如何书写着本不属于他的历史...
  • 魂断鸡鸣山

    魂断鸡鸣山

    这是发生在大清盛世康熙年间与雍正年间的一段秘闻,这是一个发生在川黔滇一个小镇的传奇故事,其充满了无限的爱恨情仇呈现,也展现了一段较为人知的历史演绎、、、、、、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热门推荐
  •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这是个与21世纪完全挂不上钩的修玄大陆。她是21世纪有名的天才阴阳师,虽无父无母但起码有个老头照着。而她却是这星夜大陆中有名的废材小姐兼丑八怪,虽然受尽冷眼但她还有爹疼有哥爱。只因某个契机下两人既一朝结合,其影响可谓惊天动地~【大概】话说,修玄大陆什么的不应该是强者为尊才对的吗?为嘛那妖孽随便卖个萌就把本天才给拿下了呢?为嘛人家的宠兽什么的都是一副威风凛凛、气势十足的样子,而我的宠兽却一个比一个可爱呢?虽然是上古魔兽和千年难得一遇的神兽,但你们这么萌看上去是木有杀伤力的呀!!难道是我穿过来的方式不对?!某妖孽:娘子夜深了,过来为夫陪你就寝吧~本天才:卖你妹的萌啊!!看来这脱节时代强者还是次要、卖萌才是王道!!
  •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被闺密和未婚夫合谋害死,穿越古代,成为了软弱的小村姑。家有极品?那就一个一个踢出去。女人难生活?看她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桃花太多?择优而栖。这是一个悲催的女人穿越到古代后,披荆斩棘后一步步登上颠峰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逐颠

    逐颠

    神不会告诉你,那是她撒下的光辉,阳光的背面,阴影依旧。
  • 宝莲灯后传之无间天道

    宝莲灯后传之无间天道

    《宝莲灯前传》后期明确指出无数人盯着杨戬司法天神的位子,等着杨戬出错;《宝莲灯》整部剧更是杨戬为了促生新天条和玉帝、王母展开激烈的无间道斗争。可惜的是两部剧都没将精彩的无间道和仙家真语中的天道轮回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今天,笔者就以绝对客观的视角解读两部剧,接续《宝莲灯》的故事,以《封神》《西游》原著为背景和参照,还原神话人物本质,描绘一场神话版的无间道和天道轮回,同时为真爱才生便不得不彼此放手的戬心之情合理续写,以此映射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和人性真谛。本文全新创作,将《宝》剧情巧妙简述其中,是否看过《宝》都不影响品读;笔者将以独特的风格,保证玄幻打斗热血激烈,权斗篇章跌宕起伏,言情部分旖旎动人。
  • 至上权利

    至上权利

    并非神灵不可战胜,而是凡人没有战胜他的勇气。当凡人拿起武器向神宣战的时候,便已经有了资格——屠神
  •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

    “运营身价”更多的时候是贬义词,但在求职或寻求合作伙伴的时候,适当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你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 你好,这是我

    你好,这是我

    我叫金琳雅,今天是我在小学毕业后第一次上学。家庭式教育,嗯,对的。第一天上学,我原以为会有很多人问当我是稀有动物,可一个个都·······
  • 有风

    有风

    梦,极其颜色。情人节,好漫长的一天,临风起舞的风衣。大海的声音,月光下的红土地。佛说,我只是你必经路旁的一棵树。
  • exo之风起云涌

    exo之风起云涌

    小时候,她被亲生姐姐所害,所有人都认为妹妹已溺水身亡。可没有人想到,15年后,韩国迎来一位实力杀手,没错,她就是那个当年天真的女孩。经过残酷蜕变,她变了。她准备再回到sm中做一名卧底,潜心复仇…
  • 我去武侠

    我去武侠

    数十名黑衣人闯入庄内,他们各个手握钢刀,面戴鬼面,如同是索命修罗一般扑向庄内无辜的家仆们。人的性命形同蝼蚁,他们见人便杀,手起刀落,血光四溅,一时间夜雨山庄一片哗然,到处都是人死的惨叫声,不出半柱香的时间,整个山庄便被屠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