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6200000017

第17章 情义(2)

穆白山的堂弟穆志德靠着一块木板,坐在一间光线不怎么充足的房间里,几缕光从从窗户里漏进来,照在他苍老的脸上。穆志德手里拿着一杆旱烟,静静地抽着。烟雾升腾,到了半空中就消失不见了。良久,他挪动了一下身子,缓缓地站了起来。身后的木板上有几个字清晰了起来:妙木堂。

妙木堂已经许久不开张了,细细算来,也有个二十八年了。人们都是在勉强过着日子,谁还有这份闲情逸致来光顾木雕店呢?再说穆志德也老了,眼睛花得都看不清了,哪还有开木雕店的本事啊。

穆志德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穆军无心从事木雕技艺,可是穆志德一意孤行,偏让他学习木雕,穆军几次和穆志德说明自己的心意,穆志德就是不听。无奈之下,穆军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从此音信全无,也不知是死是活。这算是穆志德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了。后来,穆志德老来得子,又有了穆刚和穆强两个儿子,自然是疼爱有加。然而,正是因为穆志德对穆刚和穆强的溺爱,这两个儿子自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即使学会了木雕技艺,也嫌太累,宁肯游手好闲,也不愿帮父亲重振妙木堂。穆志德没办法,他实在是不敢逼迫儿子,怕穆刚和穆强像穆军一样从此一去不回了。但迫于生计,穆志德还是将他们送到了一家棺材铺子打杂,可是穆刚和穆强嫌晦气,而且做棺材这活儿太累了,所以他们干了两年就逃回来家里。

穆志德也无奈,但爱子情深,也不说什么。这二十多年里,穆家一直都在吃老本。实在不行了,穆志德便孤身一人去往穆家祖坟,在穆家的列祖列宗面前磕上几个响头,然后偷偷弄点金丝楠木来暗中交易。自妙木堂关门以来,穆志德已经去过两趟祖坟了。如今穆家又穷得揭不开锅了,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再说说穆刚和穆强,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也没娶上媳妇。终日只是游手好闲,吃喝嫖赌。偶尔手气不错,在赌钱时赢上一把,补贴一些家用,还能潇洒几天。可是钱一用完,他们实在没办法就又只好向老爹伸手要钱。他们不会觉得羞耻,因为已经麻木了……不过,日子也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了,大家似乎也都习惯了。起初穆志德夫妇还说说两个儿子,后来就绝望了,连说都不想说了。

每次拿完钱,穆刚和穆强都会去北平一个有名的风月场所迎春楼好好吃上一顿,再看看名妓文穗弹上一曲琵琶。那日子过得就像神仙一样逍遥。也许也只有在迎春楼里,他们才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吧。穆刚和穆强就这样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爹娘的死活,时局的****,与他们是毫无关系的。

然而,终于有一天,穆志德也倒下了……

那天,穆刚和穆强又赌输了。懊丧地回到家中,又想向父母要钱。却不料还未进到家中,穆刚和穆强就听到了母亲的哭喊声。于是,兄弟二人急忙冲到了家里,却发现父亲倒在地上,而母亲则伏在父亲的身边痛哭着。穆刚连忙走了上去,探了一探父亲的鼻息,发现还有气,连忙招呼穆强一块儿把父亲抬到床上。

待到将穆志德抬到床上,穆刚问母亲张氏,说道:“娘,这怎么回事啊?”

张氏一听,当下就扇了穆刚一个耳光,大声说道:“还好意思问我!还不都是为了你们这两个不肖子孙!我已经忍了你们这些年了,你们怎么还不明白?你们用的钱,都是你们爹爹身上的血啊!”说完,张氏又痛哭不已。

原来,穆志德知道儿子们这几天定又要回来拿钱了,就想从一个架子上拿下一只装有一尊祖传玉佛的盒子,去当铺换些大洋。却不料就在他刚要够着盒子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就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了……

穆刚和穆强听完母亲的一番话,似乎悔悟了一些。望着还没有醒来的老父亲,兄弟二人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也不知道他们是真为父亲的性命担忧,还是为拿不到钱而感到着急。

就在这时,穆志德缓缓地张开了眼睛,有些呆滞地望着妻子和儿子们。然后,他缓缓地动了动嘴唇,说道:“那盒子里的玉佛,你们当了吧……好换钱……”穆志德声音虚弱。

“爹!”兄弟俩麻木的心似乎有些触动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惦记着给他们钱!”张氏有些责备的意味,却又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那玉佛是祖传的,应该够你们用一段时间了……照顾好你们娘……祖坟里,有金丝楠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动……”穆志德还没说完就咽气了。

张氏见老伴咽了气,一下子昏厥了过去。穆刚和穆强也痛哭了起来。接下来几天,穆刚和穆强料理好了父亲的后事。他们当然不知道穆家儿子给老子雕棺材的祖训,直接去棺材铺子里给穆志德买了一副薄皮棺材,抬到祖坟随便挖了个坑就草草给葬了。这穆家两兄弟娇生惯养的,这么一折腾可是累得要死。不过,虽然累极了,但到穆家祖坟的那天,穆刚还是没有忘记穆志德生前说过祖坟里有什么金丝楠木,就要穆强和自己找找。然而,兄弟俩在穆家祖坟里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什么金丝楠木。只好先作罢,回到了北平的家里。

回到家里,穆刚和穆强就开始着急了。父亲已经过世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没了,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而年老的母亲又需要他俩来养了,实在是太难生活下去了。于是,兄弟二人就把目光投向了祖传的玉佛,穆志德说过,这玉佛值好些钱。

“哥,这玉佛是祖传的,咱就这么给当了?”穆强小声问。

“怕什么,我们是当了,不是卖了,等我们有钱了,还可以去弄回来的嘛!”穆刚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只是急着想弄到钱,似乎忘了他爹死了才没几天。

于是,穆强小心地踩在一把凳子上,把装玉佛的盒子够了下来。这玉佛是有些分量的,而且盒子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了,看样子是好久都没有打开过了。兄弟俩把盒子小心地放到桌子上,轻轻地掸去了灰尘,将盒子打了开来。开盒子的那一瞬间,似乎是有一道光芒射了出来,让穆刚和穆强眼睛一亮。细看那玉佛,竟是由一块完整的翠玉雕刻而成的,那玉温润细腻,且玉佛极为精致,佛脸神态安详,眉眼慈善,连玉佛的莲花底座都雕出了花瓣上细细的纹理,一看就知道是玉中上品。

兄弟俩一见这玉佛,真是欣喜若狂!似乎下半辈子都有盼头了。穆刚和穆强当即就捧着玉佛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当铺,换回了满满一袋大洋。回到家,兄弟俩郑重其事地把大洋分成了数量相等的两份,把一份推到了张氏面前,张氏推辞了,但兄弟俩还是坚持推了回去。还有一份当然是留给了他们自己。穆刚和穆强把钱分好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迎春楼了。可是在母亲张氏面前又不好表露出来,毕竟刚没有了爹,穆刚和穆强再玩世不恭也得考虑一下张氏的感受。于是,兄弟俩又安抚了母亲一番,并夸下海口说肯定会给老母亲赚来一大笔钱来孝敬她老人家的。说完这一切,穆刚和穆强总算是从家里出来了。

一出门,穆刚和穆强立刻没了哭丧的样子。现在他们有半袋大洋呢,腰杆子可是挺得笔直笔直的。他们快步走向迎春楼,这几日不去,可是想死迎春楼的花酒和姑娘了。终于,迎春楼到了。穆刚和穆强故意放慢了步子,装得不紧不慢的样子,慢悠悠地逛了进去。

穆刚和穆强向来出手阔绰,迎春楼的人也以为他们是真有钱的公子哥儿,所以对他们是百般讨好。老鸨见许久不来光顾的二位爷又来了,当真是心花怒放的样子,扭着水桶一般的腰就过来了。只见老鸨那张浓妆艳抹的脸已经笑成了一团,张口就道:“二位爷,可是许久不来迎春楼了啊,文穗姑娘可想死二位了!”说着,就把穆刚和穆强带到了二楼一间厢房,厢房里,名妓文穗正弹着琵琶。见穆刚和穆强来了,连忙站起身来迎接,还为他们满上了酒。接着就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弹起来琵琶。

“呦,文穗姑娘,几日不见,怎么换了一把琵琶呀?”穆强眼尖,饶有兴趣地说。

“穆二爷好眼力!这琵琶是小花脸送我的。可算是件宝贝呢!”文穗巧笑道。

“哦,说来听听。”穆强有些好奇。

“这把琵琶啊,是紫檀木做成的,它以前的主人,是给皇帝弹曲子的呢!我这琵琶可好着呢!”文穗温柔地摸着手中的琵琶。

“那这小花脸是个什么来头啊?”穆刚问道。

“这小花脸啊,来头可大着呢……”

三十年多年前,迎春楼有一位红牌姑娘叫芳玉,弹得一手好琵琶。这芳玉本是京城一位大官家的二小姐,由于是庶出,自小不被家里重视,还常常遭到嫡母和姐姐的欺侮。后来清朝政府日益堕落,芳玉的父亲被罢了官,回到了家中,芳玉的家族就开始衰落了。几年后,芳玉的父亲病故,嫡母就将芳玉母女赶出了家门。芳玉娘儿俩回到了老家,从此过上了极其清苦的日子。后来芳玉的母亲也去了,芳玉孤身一人,便来到了迎春楼,做起了卖艺不卖身的艺妓。这芳玉虽然是庶出,但还是识了几个字,还会弹琵琶,再加上长得清丽,芳玉马上成为了迎春楼最吃香的姑娘。许多自诩文人雅士的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听上芳玉姑娘弹上一曲琵琶,与她吟诗作对。芳玉自小养成了一种刚烈的性子,骨子里还有一些清高。自然是不把这些迁客骚人放在眼里。然而,一个秦姓秀才的出现,却打乱了芳玉原本平静的生活……

秦秀才为人儒雅,待人温和,常常来听芳玉弹琵琶。但是他只是细细地聆听,从不妄自评论些什么。听完还会站起来对帘子那一头的芳玉姑娘鞠一个躬,然后才走。一连几个月,秦秀才几乎隔两天就来听芳玉姑娘弹琵琶。可是这几个月里,他和芳玉之间却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终于有一天,芳玉忍不住与这位没有声响的听客攀谈了起来。两人竟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没过多久,芳玉与秦秀才就互相生出了爱慕之意,最后竟然私定终身了。秦秀才还信誓旦旦地对芳玉说等自己攒够了钱,就为芳玉赎身,让她做自己的妻子。芳玉孤傲的心也慢慢被秦秀才的情意打动,也开始憧憬起美好的未来。

又过了三个月,芳玉告诉迎春楼的老鸨,自己怀孕了,孩子正是秦秀才的。老鸨听了是又气又急,给了芳玉一小瓶落胎药叫她自己解决。芳玉当然不肯,便要死要活地闹开了。老鸨也担心迎春楼的生意,就答应了芳玉把孩子秘密地生下来。但她告诉芳玉接下来这些日子一定要坐着弹琵琶,绝不可以站起来,也不可以掀开帘子,不然客人们要是知道芳玉怀孕了,迎春楼的生意就会一落千丈了。芳玉心里感激,连连答应。

然而,从此以后,秦秀才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同类推荐
  • 鬼眼灵魂人

    鬼眼灵魂人

    鬼怪密云,一桩桩案件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
  • 鬼门开

    鬼门开

    一次恐怖之旅,将人们带进一座不知名的孤岛,荒山鬼村,是否存在真正的鬼魂。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凶手来无影去无踪,让人们浮想联翩,究竟是有人作案,还是那无影无形的鬼神在作怪……八煞黄泉之地聚鬼魂,奈何桥、黄泉路,神秘的村庄,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恐怖的鬼域,究竟想把人们带到何方?现实世界与异界位面,冥冥中的指引,影响着世间的法则。神仙?妖怪?鬼神?外星人?还是那宇宙万物规则的制定者!末法时代,天降异象,九星连珠,鬼影重重,群魔乱舞,谁主沉浮。农历七月鬼月,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所有的秘密尽在七月十四鬼门开!
  • 盗墓笔录之虚荒灵渡

    盗墓笔录之虚荒灵渡

    50年前一伙盗墓贼,盗发了一座无名古墓。古墓里机关重重,盗墓贼中最小的一个人,得到生还,而其他人却死于非命。50年后,亦天陌的平静生活被爷爷的传奇经历所牵扯到........
  • 恶灵档案

    恶灵档案

    四名学生为了替父母省钱,住进了一栋被施了血咒的大厦,刚住进大厦时,一切如常,没什麽奇怪的事发生,谁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不平静中的平静,平静过了一个月後,一天偶然的聚会,才发现栋大厦每一周每一层楼都会有人过世,到了第六周最後一天,再过一天,就是第七周了,我们这层楼会轮到谁家有人过世呢?
  • 北京城里的四大凶宅

    北京城里的四大凶宅

    北京四大凶宅凶宅之一虎坊桥湖广会馆凶宅之二西单小石虎胡同33号凶宅之三朝阳门内大街81号凶宅之四西安门礼王
热门推荐
  • 暗皇凌天

    暗皇凌天

    暗皇凌天,我灭诸仙,轮回百世,永生之颠!为爱报仇,为父争光,主角走上了一条力压千古,震慑十方的不悔之路,踏破苍穹之巅,撕碎宇宙之王,在永恒孤寂的黑暗里,绽放出璀璨不朽的光芒。
  • 邪君魔妃:绝世谪仙

    邪君魔妃:绝世谪仙

    主要来说,这是一个发生在异世中的故事。声明=本文略带虐,但结局不会变1对1爽文。
  • 黑暗千金复仇记

    黑暗千金复仇记

    天使也会流泪,恶魔也会慈悲。可是她们三个,天使恶魔分不清。说天使吧,她们是坠天使;说恶魔吧,她们是坠天使。说天使也好,恶魔也罢,反正总归只有一点,她们,是地狱派来的使者,为的,只是复仇“复仇时刻,show--time”【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前世今生,你的霸道我的吻

    前世今生,你的霸道我的吻

    冷樊一,冷的像块冰的男人。四大天王,四个个性显然不同的阳光男。从十七岁那年花季开始,他们便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各自对我不同程度的爱。恩怨纠葛,是是非非,像风像雨又像海。
  • 精神病回忆录

    精神病回忆录

    精神病路边涂鸦,落魄画家破解涂鸦内容,竟为一起惊天命案。之前一队旅游者神秘失踪,屡发诡事,频频惨死,出事纬度正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这是被探险家称作的“死亡纬度线”——迷魂凼!他们为何葬身此地?
  • 我的极品女房东

    我的极品女房东

    因一次意外,庞学峰可以看到别人的生命,感情,财气,事业四大基础气运。从此,一个小小的送水工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色御姐,萝莉,白领,护士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上斗商界大佬,下踩市井混混,医治军政巨头,结交各路权贵,开创事业,直奔人生巅峰。
  • 懒仙传

    懒仙传

    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凉爽,阳光是那么火热,对于暂时不用上班的林语儿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为又到了让许多上班族羡慕嫉妒恨的暑假期。林语儿虽然是一位老师,但她那盼望假期的心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贪玩的学生的,不过碍于为人师表,平常掩饰得不错,至少她的学生就不知道她是如何的盼望放假的。在假期的第四天,为什么说是第四天呢?因为林语儿在家里放纵的任自己美美的睡了三天,睡了个天昏地暗,不知今夕何夕,喂饱了瞌睡虫之后,就立即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 诸世空相

    诸世空相

    世界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们所看见的样子。它是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它从未变未曾诞生亦无有死亡我所经历的苦厄我所悲悯的苦难我所苦渡的尘世都只是一段向“空”而行的道世人、世道、世界万世皆空!
  • 邪王欺上瘾:蛊宠嫡妃

    邪王欺上瘾:蛊宠嫡妃

    前世,她为了他不顾名节,甘心为妾。战场一役,他被下情蛊,带着另一个女人将她伤的遍体,她最终受尽折磨,身心俱死。再次重生,她对他只剩恨意,而他对她却十分熟悉,每每午夜梦回,她的脸都清晰浮现他的脑海,他与她可曾相识?抑或那是前世的记忆?情蛊未断,记忆未全,他只知道,凭着本能,他想靠近她,得到她,拥有她。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