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2700000017

第17章 【经解诸序及书后】(4)

《书集传或问》序

宋·东阳陈大猷作《尚书集传》,用朱子释经,法吕氏读诗记例,采辑群言,附以己意成编。宋季其书盛行,学者多宗之。《集传》而外,复成《或问》二卷,明《集传》去取之意,亦犹紫阳《论孟集说》别为《或问》之旨也。《集传》未及见,而《或问》偶有传本。尝取而读之,其中变难往说,著其从违,使治经者有所依归,无岐途之惑,其便于学者甚钜。惜全编不可得见,然因此以推,则其搜辑之博,持择之精,信乎可传也矣。大猷登绍定二年进士,由从仕郎历六部架阁,官不甚显,故《宋史》无传。同时有都昌陈大猷者,号东斋,常师饶双峰,仕为黄州军州判官,亦著《书传会通》,实元·陈澔之父,与东阳别为一人,世人往往混而一之。故举而并著之,使校雠《四库》者有所考焉。

王鲁斋《书疑》序

《书疑》九卷,宋·金华王文宪公柏所著。《书》自伏、孔二家传出,于是有今文、古文之别,由唐以前未有疑之者。有宋诸儒始疑古文后出,非尽孔壁之旧,然于今文固未有拟议也。其并今文而疑之,则自公始。公高明绝识,于群经穿穴钻研,不狃于训诂之旧。故虽以二千年相传口授壁藏之书,汉、唐诸儒所服习者,犹有缺佚脱误之疑,至谓《大诰》宁王遗我大宝龟,西土有大艰,人亦不靖之语,无异于唐德宗奉天之难委之于定数。圣如姬公宁肯为此语?《洛诰》复辟之事,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政。成王长,周公归政于王。苏氏所谓归政,初无害义,何所嫌而避此名乎?其不苟为同如此。

元·吴礼部师道言,公初见何北山,北山谦抑,不敢以弟子视之。公宏论英辩,质疑往复,一事或十数过。公之为此书也,岂有得于北山与?是书之最善者,如订正皇极之经传,谓《论语》咨尔舜二十二言,《孟子》劳来匡直数语,宜补《尧典》缺文;《禹贡》叙一事之终始,《尧典》叙一代之终始,《禹贡》当继《尧典》之后,居《三谟》之前。皆卓然伟论,即以补伏、孔所未逮,可也。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序

义乌傅寅同叔徙居东阳之杏溪,著《禹贡集解》二卷,乔文惠行简序之。其书先以山川总会之图,次九河、三江、九江之图,次及诸家说。断其言谓:禹之治水,皆自下而上。曰治水者,必使其下能容而有余,易泄而无碍,然后可以安受上流,而不至于冲激以生怒。又曰治其最下而速其行,通其傍流而使其中无停积之患,则河之大体无足忧矣。吾于其言默然有取焉。惜乎是编流传者寡,不见采于董氏之《纂注》。而焦氏《经籍志》,西亭王孙《授经图》,或以为说,或以为论,盖未尝见此书而著于录者。是本为吴人王止仲藏书,其后归于都少卿穆,其第一卷阙三十有七版,第二卷又阙其四版。验少卿前后私印,则知当日已非足本,亟刊行之,俟求其完者嗣补入焉。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序

梅浦王氏《尚书纂传》四十六卷,先引汉、唐二孔氏之说,次收诸家传注,而一以晦庵朱子、西山真氏为归,与其乡先生彭翼夫往复考正十五年而后成。大德中,鄞人臧梦解为宪使,以其书上于朝,得授临江路儒学教授。其子振板行之。予所见者即至大锓本也。吉安自宋季文信公谋兴复不遂,被执以死,其门人宾客咸以忠义自奋,乡曲之士多知自好,恒绝意仕进,潜心经义。于《易》,则有龙仁夫之《集传》,刘霖之《太极图解》、《〈易〉本义童子说》;于《诗》,则有刘瑾之《通释》;于《礼》,则有彭丝之《集说》;于《春秋》,则有丝之《辨疑》,李廉之《会通》。《书》自梅浦而外,则耕野王氏其撰述多有得者。梅浦是书,其抄撮也博,而甄综也简。其心似薄蔡氏而不攻其非,间亦采摭其说,择焉可谓精矣。彭翼夫者,尝仕于宋,为江陵府教授,即丝之父也。

《今文尚书纂言》序

《今文尚书纂言》四卷,元·草庐先生吴澄所辑。《尚书》既遭秦火,汉初济南伏生以所忆二十八篇教授齐鲁间,即今书是也。其后孔壁书出,增多二十五篇,谓之《古文〈尚书〉》,而目伏生所授者为《今文》。自东汉及魏世所行者,惟伏生之书而已。《古文》旧藏于官,人不及见,迄东晋始复出。唐·孔颖达因安国《传》而作《正义》,《书》以盛行,于是伏生之书遂为其所乱。有宋诸儒始疑其文体不协,朱子亦曰:“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皆未见,可疑之甚。”又曰:“《孔传》及《序》不类西京文字。”则疑古文者非一人矣。至先生序录群经,始分而出之。取伏生之二十八篇序于前以还其旧,而以孔壁所出之《古文》别序于后。至为纂言,则独有《今文》,《古文》置而不释,其见可谓卓矣。

而说者或谓先生果于自信,轻于非圣经。余以为非也。孔氏壁书已不可见,至东晋所上之书,出于梅赜一手,其非安国原本明甚。至重华之名虽见于太史公《本纪》,彼姚方兴者,岂遂不能援以自实其所撰耶?固未可知也。呜呼!圣人之经灿若日星,甲是乙非,未能遽定。而先生是编考据详博,厘正错简,咸皆确当。学者将以明经祛惑,其于是书必有取尔矣。

《〈尚书〉通考》序

宋元之际,闽之樵川儒学蔚起,若严粲明卿之于《诗》,黄清老子肃之于《春秋》,黄镇成元镇之于《易》于《书》,《易》有《通义》,《书》有《通考》,各十卷。予所见者惟严氏之《〈诗〉缉》,黄氏之《〈尚书〉通考》而已。《通考》纪《尚书》名物度数,举夫七政、九畴、六宗、五礼,方州之贡赋、水土,律吕之长短、忽微,皆著其说,说有未尽,复系以图。汇集诸家而衷以己意,详且备矣。夫《书》以载道,二帝三王之大经大法存焉。度数名物,靡非经法之所寓,稍有未晰,则无以措诸事而施于用,何以免不学墙面之讥乎!是编由器而寓夫道,由数以达其义,学者能详考精察,于以定礼乐,设制度,有裕如者矣。元镇书成,执政因荐为江西路儒学提举。命下,禄不及而卒。集贤议谥曰贞文处士以旌之。当时如元好问、安熙亦皆以下僚布衣得与易名之典,于以见元节惠之锡,不视爵位为予夺,亦可录也。

王鲁斋《诗疑》序

金华王文宪公于六经四子之书论说最富,《诗》则有《读诗纪》十卷,《诗可言》二十卷,《诗辨说》二卷,见吴礼部正传节录《行实》中。今所传《诗疑》则《行实》未载,卷帙不分。绎其辞殆即《诗辨说》。因公于《书》有《书疑》,遂比而同之也。古之说《诗》者率本大小《序》,自晦庵朱子去《序》言《诗》,遂以列国之风多指为男女期会赠答之作。公师事何文定,文定学于黄文肃,文肃受业朱子之门,宜其以郑、卫诸诗信为淫奔者所作。且疑三百五篇岂尽夫子之旧,容或有删去之诗存于闾巷之口,汉初诸儒各出所记,以补其缺佚者。又以《二南》各十有一篇,两两相配,于是削去“野有死麕”一篇,退“何彼秾矣”《甘棠》于《王风》,其自信之坚,过于朱子。此则汉唐以来群儒莫之敢为者也。文定尝语公矣:诸经既经朱子订定,且当谨守,不必又多起疑论。有欲为后学言者,谨之又谨可也。昔贤之善诲人盖如此。

《诗传遗说》序

子明于《易说》外复取文集、语录论诗者为书六卷,一、二卷纲领及序辩,三卷六义与思无邪问答,四、五、六卷论四诗之旨,末附以逸诗、诗乐谱叶韵,皆《集传》所不载者,名曰《诗传遗说》。时为端平乙未,子明官承议郎、权知兴国军事所成也。

按公凡三子,长曰塾,字受之,以荫补将仕郎,为子明之父,与弟野皆受业于吕东莱,先文公十年卒,公请陈同父志其墓者也。仲即野,字文之,淳祐间荫补迪功郎,差监德清县户部赡军酒库,后公十一年卒,黄直卿诔之,称其在家之贤。季曰在,字敬之,一字叔敬,亦以荫补官,累至焕章阁待制,知袁州。野之子钜,南康丞,铨知登闻鼓院;在之子铉,两浙转运判官;名皆见黄直卿所为行状中。再传曰溥者,浙西提举;湜,知丹徒县;淮,泉州路推官;沂,考亭书院山长;行状不载,盖皆后公卒而生者。若泉州于宋为军州,至元始改为路。岂淮与沂又已入元欤?若鉴之子浚,行状亦不载其名,尝尚宋理宗公主,官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元兵入建宁,浚与公主走福州。知府王刚中以城降于阿剌罕。浚谓公主曰:“君帝室王姬,吾大儒世胄,不可辱人手!”夫妇仰药死,其事尤烈。浚之子林,官甘肃提举。林之子炣,延平路照磨;焰,武平簿;耿,邵武路照磨。林弟彬之子炜,济宁路同知。林之孙堂,建宁路照磨;壑,屏山书院山长。壑之子銮。銮之子淞。淞之子梴,明景泰壬申诏录文公后,得世袭五经博士,主建宁祠祀。其在婺源者曰稳,于公为十世孙,举明·天顺丁丑进士,官福建盐运使,以廉称。弟懋,永年丞;桢,本县训导。

正德中,给事中戴铣等请朱氏比孔氏,衢州例增一博士,以主婺源祀事,以十一世孙墅为之。嗟乎!我徽国文公著书明道,上继二程、周、张诸子之后而集其大成,盖孔子后一人也。故其垂裕之泽长且久者如此。而子若孙如鉴者,能采葺公之所著以开示来学;其子浚能执节守义,不愧乃祖,他小说或讥其作书与贾似道称万拜,诚诬诋不足道也。鉴父塾之卒,公贻书同父及题其诗卷,有深痛焉在。当理宗朝请进曾子为公,崇祀二程及横渠,而黜扬雄、王雱之祀,数者皆有关于人伦世教之大,咸出于公之子若孙,何其多贤哲欤!噫!斯又周、程、张、邵所不逮也夫!

《毛诗名物解》序

六经名物之多无踰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自《尔雅》释《诗》,而后如《博雅》、《埤雅》、《尔雅翼》诸书,虽主于训诂,要以名物为重。此外复有疏草木、鱼虫及门类、物性,抄《集传》名物者,若蔡卞之《毛诗名物解》亦其一也。

卞为王介甫婿,其学一以王氏为宗。其书自释天至杂释,类凡十。卞为人固不足道,然为是书,贯穿经义,会通物理,颇有思致。盖熙、丰以来之小人如吕惠卿、章惇、曾布及卞兄弟,咸能以文采自见,而亦或傅致经义以文其邪说,斯所以能惑世听而自结于人主也。嗟乎!当其诬罔宣仁窜逐众正之时,吾不知其于兴观美刺之义何居?斯其人所谓投畀豺虎不食,投畀有北不受者,而吾之犹录其书存之者,殆所谓不以人废言之意也欤!

注:煕、丰指的是宋神宗的年号熙宁、元丰。自王安石的《新义》《字说》盛行以来,宋代的士风为之一变。其为名物训诂之学者,仅蔡卞与陆佃二家。卞作《毛诗名物解》,大旨皆以《字说》为宗。

朱孟章《诗疑问》序

《诗疑问》七卷,元·进士朱倬孟章著。朱氏《授经图》、焦氏《经籍志》皆作六卷,今本七卷,末附南昌赵德《诗辩说》一卷。始予得是书,称盱黎进士朱倬,莫知为何如人。考之《汉书·地理志·豫章郡》下有南城县,注云:“县有盱水”。《图经》云:“在县东二百一十步,一名建昌江,亦名盱江。”《名胜志》云:“县之东境有新城县,立于宋绍兴八年,就黎滩镇置县,因号黎川”。然后知倬为建昌新城人。及考近所为《建昌志》,仅于科第中有倬姓名,载其为遂昌尹而已,他无所见也。

暇读新安《文献志》载明初歙人汪叡仲鲁所为《七哀辞》,盖录元季守节服义者七人,而倬与焉。因得据其《辞》而考定之。《辞》言倬以辛巳领江西乡荐,登壬午第。考龚艮《历代甲子编年》,辛巳为顺帝至正元年,壬午其二年。而《志》载倬以至顺元年登第。考至顺为文宗纪元,岁在庚午。仲鲁之交倬当辛卯、壬辰间。倬自言登第十年,壬午至辛卯恰如其数。则《志》所云至顺者误也。岂以顺帝至正二年遂讹而为至顺耶?《辞》言初授某州同知,以忧家居,服阕授文林郎、遂安县尹,则已为官矣。而倬之言于仲鲁者曰:“登科十年未沾寸禄。”仲鲁《哀辞》亦有“十年未禄,奚命之屯”语,殊不可解。岂两任皆试职,故不授禄耶?《哀辞》言,壬辰秋寇由开化趋遂安,吏卒逃散。倬大书于座,有“生为元臣,死为元鬼”语,遂坐公所以待尽。寇焚廨舍,乃赴水死。遂安为严州属邑,壬辰为至正十二年。考《元史》是年七月饶徽贼犯昱岭关,陷杭州路,当是其时。盖蕲黄余党由衢而至严者也。

《哀辞》言,后竟无传其事者,岂非以邑小职卑,时方大乱,省臣以失陷郡邑自饰不遑,遂掩其事而不鸣于朝耶?《哀辞》又称其下车兴学诵诗,民熙化洽,盖倬固当时良吏,不仅以一死自了者。而《元史》既不为之立传,郡人亦不载其行事于《志》,苟非仲鲁是《辞》,不几与荒燐野蔓同尽哉,诚可哀也矣!《辞》称岁庚寅倬同考江浙乡试,始识仲鲁于葛元哲家,因见仲鲁《诗义》而惜其不遇,盖倬以同经阅卷,则其著是书无疑。其为是书也,当在未为县尹之前。其论经义大抵发朱子《集传》之蕴,往往微启其端,而不竟其说。盖欲使学者心思自得,不欲遽告以微辞妙义也。赵德者,故宋宗室,举进士,入元不仕,隐居豫章东湖,于诸经皆有辩说,《诗》其一耳。嗟嗟!倬以义烈著,德以高隐称,虽无经学,皆可表见,况著述章章若是乎,是不可以无传也已!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本书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人生漫品: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抒发了这样一种情绪,或许我不是喜欢寂寞,而是喜欢在寂寞中等待,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场雨来,等待一弯新月,等待一缕花魂,其实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热门推荐
  • 天行鬼

    天行鬼

    鬼的面具下,亲人、朋友、师徒?……对不起,请离我远点。修炼三年的罗开,本以为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存在……元素师、强者!企盼着从此不再是以前那个需要寄人篱下而生活的自己。可早已被注定的结局却由不得他改变,修炼?强者?结果却是远离自己而去的一切。超脱十大元素的黑暗,夜空中,我满头血发……疯了、悲着、摧残这一切!………………………血泊里,独自漂流着,鬼的旅途中……我……是否不该存活的存在……
  • 云上仙歌

    云上仙歌

    仙山无处觅,白云深处有仙歌……少年苏离,机缘巧合偶得神秘碎片,从此踏上逆天修仙之路,搅动乾坤风云,敌对诸天神魔,一步步走向修真界巅峰……
  • 时间推远了谁与谁

    时间推远了谁与谁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平凡的女孩在爱情面前的坦荡与坎坷,一直以为爱自己的父亲会一直陪伴自己,但却被“仇人”所害,从此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也因此获得“仇人”儿子多年来的默默补偿与守护。长大后,她以社会最中层的身份追求一位上流社会的佼佼者,期间拒绝过一直呵护她的白俊寅和一别多年才重逢的苏辰煜,也无形中得罪了他们的追求者,因为追爱的路上不断出现的绊脚石,才让她无意间知道害死爸爸的“仇人”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们每个人的命运在为爱付出的过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导致相爱却不能相守,好不容易的到的爱情只能因为心力憔悴而以失败告终。
  • 武主苍生

    武主苍生

    天地轮回之末,乱象渐起。一个少年自平凡中走出,挣扎在生与死之间,成就多少英雄事,承受着血与火的洗炼,铸就万古不朽魂,执生死之道,悟因果之源,以自强不息之姿,倔强的活着,留一世刻骨铭心的爱情,谱一生沧海桑田的炼曲。千秋万古,茫茫大地,武主苍生。(PS:建了个QQ群,群号:136277037有兴趣的来交流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校草驾到:丫头,别想逃

    校草驾到:丫头,别想逃

    他是A市第一集团的公子,也是X大学全校女生的国民偶像,他霸道无情,唯我独尊。她敢爱敢恨,恩怨分明。第一次见面,他抓住她不由分说便吻了上去。第二次见面,他任由其她人欺负她。第三次见面,他却缠了上来,当着全校的面说要娶她。他追,她逃,却不知在何时失了心。“嫁给我你委屈了?”“像你这种无耻下流的花花少爷……”还不等她说完,便被一片温热的唇瓣堵住了。“我还可以更无耻。”
  • 苍山七染

    苍山七染

    十年的宠爱我以为只是一场梦,终究梦醒了。沧海以北,桑田以南,在梦里我是不是见过你。我沿着河堤一直走一直走,满心欢喜以为终于可以看见彼岸,可是不管走了多远,始终见不到我梦里的少年。我趋于现实,和在你眼里我的影子。
  • 盗墓笔记之十年永生

    盗墓笔记之十年永生

    她本是一个古董店的小老板,却因为一个陌生人走进了盗墓的世界,认识了她这一生重要的人们。开始了倒斗生死恋。青铜门的谎言,他口中的十年。十年后一切还会回到最初。(此文不虐哒~)
  • 明朝谋生手册书评

    明朝谋生手册书评

    穿越之我是富翁楔子:她一好好的现代商业大亨之女,全球最小的富翁,本该好好享受青春与赚钱的快乐,一朝梦醒,赫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好吧,日子也还是要继续过的,且看她如何在古代大量捞金:没事做做内衣,时不时开几家连锁店,从吃的到喝的到玩的用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什么?!有美男出没?恩,可以考虑进行一场时装展,什么什么?!王爷驾到,来提亲?兀那小子,且让我观察观察!总之一句话:这是一位小女子在古代的爆笑捞金兼调戏美男遭反调戏的欢脱之旅
  • 重生大土豪

    重生大土豪

    IT民工姜晨带着手机穿越回到了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的2000年,利用手机内存卡中存的软件和对互联网发展大势的了解,用卖软件的钱作为本钱,进入美国股市。然后在趁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机遇,他在纳斯达克中覆雨翻云,在纳斯达克大跌,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时候,他却异军突出,成为土豪。而后,他更是向互联网和新能源行业广泛的撒钱投资,晋级为大土豪。并且他在穿越时,意外得到了霸下决这一修真功法,开始修真。重生大土豪,姜晨一路逍遥,金钱,美女,长生,样样不能少。
  • 不败天骄

    不败天骄

    沧海桑田,世界大变!这个时代武技缺失,地阶武技都已是难得,但他身怀多种天阶武技。这个时代灵药遍地,炼丹师成了最尊贵的职业,而他曾被称为尘丹皇。这个时代曾经的一个个绝世天才已然陨落,他却获得新生,带着一个时代的优势崛起成为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