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3400000017

第17章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

在这整个民族和他的文化,均在挣扎着他们重危的运命的时候,凭你有多少关于古代艺术的消息,你只感到说不出的难受!艺术是未曾脱离过一个活泼的民族而存在的;一个民族衰败湮没,他们的艺术也就跟着消沉僵死。知道一个民族在过去的时代里,曾有过丰富的成绩,并不保证他们现在仍然在活跃繁荣的。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到了连祖宗传留下来的家产都没有能力清理或保护,乃至于让家里的至宝毁坏散失,或竟拿到旧货摊上变卖:这现象却又恰恰证明我们这做子孙的没出息,智力德行已经到了不能堕落的田地。睁着眼睛向旧有的文艺喝一声“去你的,咱们维新了,革命了,用不着再留丝毫旧有的任何知识或技艺了”。这话不但不通,简直是近乎无赖!

话是不能说到太远,题目里已明显地提过有关于古建筑的消息在这里,不幸我们的国家多故,天天都是迫切的危难临头,骤听到艺术方面的消息似乎觉得有点不识时宜,但是,相信我——上边已说了许多——这也是我们当然会关心的一点事,如果我们这民族还没有堕落到不认得祖传宝贝的田地。

这消息简单的说来,就是新近几个死心眼的建筑师,放弃了他们盖洋房的好机会,卷了铺盖到各处测绘几百年前他们同行中的先进,用他们当时的一切聪明技艺,所盖惊人的伟大建筑物,在我投稿时候正在山西应县辽代的八角五层木塔前边。

山西应县的辽代木塔,说来容易,听来似乎也平淡无奇,值不得心多跳一下,眼睛睁大一分。但是西历1056年到现在,算起来是整整的八百七十七年。古代完全木构的建筑物高到二百八十五尺,在中国也就剩这一座,独一无二的应县佛宫寺塔了。比这塔更早的木构已经专家看到,加以认识和研究的,在国内的只不过五处而已。

中国建筑的演变史在今日还是个灯谜,将来如果有一天,我们有相当的把握写部建筑史时,那部建筑史也就可以像一部最有趣味的侦探小说,其中主要人物给侦探以相当方便和线索的,而不是那几座现存的最古遗物。现在唐代木构在国内还没找到一个,而宋代所刊营造法式又还有困难不能完全解释的地方,这路距唐不久,离宋全盛时代还早的辽代,居然遗留给我们一些顶呱呱的木塔,高阁,佛殿,经藏,帮我们抓住前后许多重要的关键,这在几个研究建筑的死心眼人看来,已是了不起的事了。

我最初对于这应县木塔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心,原因是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他话常常没有说完,也许因为太严重的事怕语言亵渎了。最难受的一点是他根本还没有看见过这塔的样子,连一张模糊的相片,或翻印都没有见到!

有一天早上,在我们少数信件之中,我发现有一个纸包,寄件人的住址却是山西应县××斋照相馆——这才是侦探小说有趣的一页——原来他想了这么一个方法,写封信“探投山西应县最高等照相馆”,弄到一张应州木塔的相片。我只得笑着说阿弥陀佛,他所倾心的幸而不是电影明星!这照相馆的索价也很新鲜,他们要一点北平的信纸和信作酬金,据说因为应县没有南纸店。

时间过去了三年,让我们来夸他一句“有志者事竟成”吧,这位思成先生居然在应县木塔前边——何止,竟是上边,下边,里边,外边——绕着测绘他素仰的木塔了。

通讯(一)

“……大同工作已完,除了华严寺处都颇详尽。今天是到大同以来最疲倦的一天,然而也就是最近于道途应县的一天了,十分高兴。明晨七时由此搭公共汽车赴岱,由彼换轮车“起早”,到即电告。你走后,我们大感工作不灵,大家都用愉快的意思回忆和你各处合作的畅顺,悔惜你走得太早。我也因为想到我们和应塔特殊的关系,悔不把你硬留下同去瞻仰。家里放下许久实在不放心,事情是绝对没有办法,可恨。应县工作约四五日可完,然后再赴某县……”

通讯(二)

“昨晨七时由同乘汽车出发,车还新,路也平坦,有时竟走到每小时五十里的速度,十时到岱岳。岱岳是山阴县一个重镇,可是雇车费了两个钟头才找到,到应县时已八点。”

离县二十里已见塔,由夕阳返照中见其闪烁,一直考到它成了剪影,那算是我对于这塔的拜见礼。在路上因车摆动太堪,稍稍觉晕,到后即愈。县长养有好马,回程当借匹骑走,可免受晕车苦罪。

……

今天正式的去边间佛宫寺塔,绝对的drewb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塔共有五层,但是下层有副塔(注:重檐建筑之次要一层,宋时谓之副堪),上四层,每层有平座,(实算共十层)因梁架斗栱之间,每层须量俯视,仰视,平面各一;共二十个平面图要画!塔平面是八角,每层须做一个正中线和以个斜中线的断面。斗栱不同者三四十种,工作是意外的繁多,意外的有趣,未来前的“五天”工作预示恐怕不够太多。

塔身之大,实在惊人。每面三开间,八面完全同样。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否则我真不知你要几体伏地的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瞪目咂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尤其是同几个兴趣同样的人,在同一个时候浸在那锐感里边。士能忘情时那句“如果元明以后有此精品,我的刘字倒挂起来了”,我时常还能听得见。这塔比起大同诸殿更加雄伟,但是那高发已可观。士能很高兴像竟听我们的劝说没有放弃这一处同来看看,虽然他要不待测量先走了。

应县是个小小的城,是一个产盐区。在底下掘下不深就有咸水,可以煮盐,所以是个没有树的地方,在塔上看全城,只有数到十四棵不很高的树!

工作繁重,归期怕要延长的多,但一切吃住都还舒适,住处离塔亦不远,请你放心……

通讯(三)

“士能已回,我同莫君留此详细工作,离家已将一月却似更久。想北平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非常想家!

像片已照完,十层平面全量了,并且非常精细,将来誊画正图时可以省事许多。明天起,量斗栱和断面,又该飞檐走壁了。我的腿已有过厄运,所以可以不怕。现在做熟了,希望一天可以做两层,最后用仪器测各檐高度和塔刹,三四天或可竣工。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塔的现状尚不坏,虽略有朽裂处。八百七十余年的风雨它不动声色的承受了,并且它还领教过现代文明:民十六七年间冯玉祥攻山西时,这塔曾吃了不少的炮弹,痕迹依然存在,这实在叫我脸红。第二层有一根泥道栱竟为打去一节,第四层内部阑额内尚嵌着一弹未经取出,而最下层西面两檐柱都有碗口大小的孔,正穿通柱身,可谓无独有偶。此外枪孔无数,幸而尚未打倒,也算是这塔的福气。现在应县人士有捐钱重修之议论,将来回平后将不免为他们奔走一番,不用说动工时还须再未应县一次。

某县至今无音信,虽然前天已发电去询问,若两三天内回信来,与大同诸寺略同则不去,若有唐代特征如人字栱、鸱尾等等,则一步一磕头也要去的!……”

通讯(四)

“……这两天工作颇顺利,塔第五层(即顶层)的横断面已做了一半,明天可以做完。断面做完之后将有顶上之行,实测塔顶相轮之高;然后楼梯,栏杆,格扇的详样;然后用仪器测全高及方向;然后抄碑;然后检查损坏处以备将来修理,我对这座伟大建筑物目前的任务,便暂时告一段落了。

今天工作将完时,忽然来了一阵不测的风云。在天晴日美的下午五时前后,雷电交作。我们正在最上层梁架上,不由得不感到自身的危险,不单是在二百八十多尺高将近千年的木架上,而且紧在塔顶铁质相轮之下,电母风伯不见得会特别交情。

我们急着爬下,则见实测记录册子已被吹开,有一页已飞到栏杆上了。若再迟半秒钟,则十天的工作有全部损失的危险。我们追回那一页后,疾步下楼——约五分钟——到了楼下,却已有一线骄阳,由蓝天云隙里射出,风雨雷电已全签了停战协定了。

我抬头看塔仍然存在,庆祝它又避过了一次雷打的危险,在急流成渠的街道上回到住处去。我在此每天除爬塔外,还到某某斋看了托我买信笺的那位先生。他因生意萧条,现在只修理钟表而不照相了……

这一段小小的新闻,采用原来的通讯,似乎比较可以增加读者的兴趣,又可以保存朝拜这古塔的人的工作时印象和经过,又可以省却写这段消息的人说出旁枝的话,虽然在通讯里没讨论到结果上的专门方面,但是在那一部侦探小说里也自成一章,至少那某某斋照相馆的事例颇有始有终,思成和这塔的姻缘也可称圆满。

关于这塔,我只有一桩事要加附注。在佛宫寺的全部平面布置上,这塔恰恰在全寺的中心,前有山门,钟楼,鼓楼,东西两配殿,后面有桥道平台,台上还有东西两配殿和大殿。这是个极有趣的布置,至少我们疑心古代的伽蓝有许多是如此把高塔放在当中的。

同类推荐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徜徉书海

    徜徉书海

    无论是选文、编排体系,还是阅读建议的编写,无不贯穿着我们的编辑理念——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中外兼容,情理为上。精选文章,精编内容,与同学们共鸣经典、分享精品、同述感动。《徜徉书海/中学生必读经典美文》力求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培植。编者们从浩瀚的书海中“淘”出这些经典美文,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趣味盎然的阅读世界,使同学们受到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以及价值的切实提升。愿亲爱的读者朋友徜徉在美的阅读享受中!
  • 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作者用易懂的白话文形式重新诠释了《红楼梦》,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浅显易懂,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读者的。
  • 低眉尘世,随遇而安

    低眉尘世,随遇而安

    十年后,走在人群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被人仰视,那自是锦树银花,风光得意。被人俯视,则必是俯首于世俗,满是谄媚与疲态。可是这些人,都不是我。十年后,我愿做一个内心不慌,脚步不乱,内敛、沉静的人,纵使前途莫测,我将走到蓝天碧水深处。愿这书中的文字,点醒你的糊涂,增添你的丰饶,滋润你的年岁。
热门推荐
  • 废柴逆天,邪王大大别跑

    废柴逆天,邪王大大别跑

    一朝穿越,成白家大小姐,被人人欺,唯独欺人人的邪王宠。白府里,“起开,我在要睡觉。”“哦,我的亲亲小娘子都这么说了,我更不起开了。”说完,身体不自觉的向白洛凌靠紧,白洛凌怒,一脚踹过去,“啊,谋杀亲夫啦,你要为你下辈子‘幸’福着想啊”
  • 说学斋稿

    说学斋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 ,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 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血蝶舞:离殇

    血蝶舞:离殇

    本书已弃,抱歉啦,因为我想要这更好的作品给大家,可是我觉得,在这部作品上,我没有选好一个更好的题材及构思,所以决定放弃,另选他文,再次说一声抱歉
  •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极度深寒

    网游之极度深寒

    上一世,他把自己藏匿在《神话》的阴影之中,他被所有盗贼顶礼膜拜,死在他手里面最多的职业是法师。这一世,他从《神话》的阴影之中站了出来,他选择了冰霜法师作为自己的新职业,他会成为所有盗贼的克星。既然重生了,那么错过的绝对不能再错过,失去的也要全部夺回!最后一身神装,然后通关所有副本,学会所有禁咒,披荆斩棘,打破所有阻碍!昨天阴影中的王者,今天成为法师中的神话。“带着五年的记忆,今世我必将笑傲神话之巅!”——彦峰!
  • 美男攻势:情债难逃

    美男攻势:情债难逃

    (完结文)推荐新书《女帝无节操:皇叔,你别跑!》女尊1v1宠文!一个现代米虫,一朝穿越到架空的女尊王朝,是意外,还是互相牵绊的命运……一男:青梅竹马,“可儿,无论怎样,我都会等你。”二男:忠诚护主,“小王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别想赶我走。”三男:拥有让女人自惭形愧的容貌,无视女尊男卑观念“如此有趣的可人儿,我怎么可能会放过呢?”四男:暗黑装酷的狐狸男,“师弟都跟了你,我只能将就将就了”五男:被当做女孩子养大,死缠烂打,“可儿,你要负责!”六男:几生几世的寻找,终于天随人愿“如今寻得你,我便不会再离你半步”
  • 三国之铁骑帝国

    三国之铁骑帝国

    这是一部英雄史,传闻中的西凉铁骑,重骑兵、突骑兵、武骑兵、弓骑兵、弩骑兵、且看他们如何纵横天下。一个英雄的成长史,一个重生的不屈灵魂,一代帝王的辉煌之旅。三国时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各路英雄齐上阵,上演了乱世英雄的好戏,里面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喜爱,但是很多人的结局却都很难让我满意,所以想要写一部自己的三国小说,就是不能收服那些谋臣猛将,但是却最少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真心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一下,点击收藏都可以,谢谢支持。
  • 我为足球重生

    我为足球重生

    李俊,一个足球俱乐部主力队员,因为多次拒决踢假球,被人敲了闷棍,无比郁闷的他醒来后才发现自己突然重生到了宋代,由于对于足球的喜爱,他从小又开始努力学习蹴鞠,直到后来参加宫庭大赛,和高俅比赛白打。高俅因为轻敌反而输给了他,但也因为如此,高俅因为输掉了比赛,在赌球中赔了好几万两银子。所以李俊又无比郁闷的被敲了闷棍,醒了后却发现自己又重生到了现代。他的再次重生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本书重属一个球迷的YY,请勿于现实挂钩)
  • 无处不在的80/20

    无处不在的80/20

    在原因和结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即80%的成就,来自20%的努力;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这种现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打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观念,本书将向您阐释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把时间和精力投注在最关键的20%上,您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本书详细分析了80/20法则在经营管理、投资理财、个人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应用,体会80/20法则的精妙之处,让您不管在工作事业还是寻找人生幸福中,都能做到“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