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6300000026

第26章 东营竹枝词

四望无垠

一望无垠是荒原,

二望无垠是盐田。

三望无垠是大海,

四望无垠有苍天。

说起东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入海口。从东营市区到黄河入海口还有数十公里的路程。这里写的就是即将到达黄河入海口时的情形。

黄河三堤

一道二十一道三,

一道长龙一道关。

这边盐碱那边油,

这边青绿那边蓝。

依然是在去往黄河入海口的路上,只是汽车已经进入黄河大堤。黄河大堤分为三道,从一道堤到二道堤不下二十华里的样子,里面树木葱茏、稼禾茂盛,油井繁忙,牛羊成群。二道堤到三道堤距离较近,也有树木和油井,但更多的是盐碱滩和荒草。三道堤一过便是河水和湿地公园了。黄河三堤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河口湿地

十万芦荻十万花,

十万鸥鹭十万家。

十万红毯十万船,

十万诗篇醉天涯。

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是全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重点保护的全球十三处湿地之一。这里天高地阔,鸥鸟云集,苇荡连绵,鱼虾成群,是难得一见的生态休闲和旅游胜地。据介绍,那年北京一位贵宾至此,走进苇丛一个小时不见出来,陪同的人循踪而去,却见贵宾闭目盘坐,正把鸟鸣鱼声听得入神入画。2007年秋我第一次踏进湿地时,那里的空旷辽阔和如雪如银的芦苇、芦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三年,我再次踏入湿地时,更多地却被那里的红地毯和多彩多姿的鸟类吸引了。我得说,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不仅在山东是唯一的,在全国和全世界也是十分罕见的。我得以两次光临,实在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也。

黄龙入海

黄龙入海亿万沙,

碧涛接天始到家。

依偎嬉闹亲情好,

丹青难描如锦霞。

黄河入海口最壮观的自然还是“黄龙入海”。当黄河从五千六百多公里之外的青藏高原,以吞天吐地之势奔流而来,与渤海最终拥抱在一起时,海上黄蓝交汇,谱写出一曲让人心颤也让人心醉的华彩乐章。1967年初,我有幸目睹了长江入海的壮景,留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辽阔和天海一色的澄蓝。2007、2010年仲秋,我两次面对黄龙入海的壮观景象,却两次觉出了心灵的震撼和律动,觉出了大自然辽远悠长与雄浑苍茫的魅力。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何曾见?

河口历历尽为真。

年增土地三万亩,

数尽天下第一新。

黄龙入海的直接产物是河心岛的不断扩展与壮大。据介绍,黄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唯一生长土地的地方。黄河口每年沉积的泥沙约为十二亿吨,新增的土地约为三万亩。站在河心岛上,目睹一片片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新土地,你会觉得沧海桑田是那样具体而真切,与之相比,人生和世界是那样得虚幻和渺小。

马车

潮退滩平水无多,

马车入海蹚清波。

收网下网寻常事,

满载而归唱渔歌。

那是临近中午,在看过围海大堤之后,当地陪同的同志把我送到海边。其时正逢退潮,海滩上、浅水里许多人正在赶海,一辆马车忽然出现了。拉车的枣红马叮叮当当由远而近,蹚着半尺深的海水,朝向海中走去。那使我大吃一惊,当地的同志却告诉我说,马车是进海收网去的,这儿每天都是如此;因为海底是一色的硬土层,只要瞅准涨潮的时间,走得再远也没有问题。“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一方水土有一方风景”,此诚为不谬矣。

大闸蟹

欲说闸蟹夸阳澄,

几人晓得黄河东。

路边下车仔细看,

口水一流到东营。

汽车沿着黄河口公路前行,两边不时会闪过几间标有“黄河口大闸蟹”字样的小红屋子,而小红屋子的前面或旁边,必定是一片片养蟹池。陪同的同志告诉我说,黄河口的大闸蟹非但口味好,个头也大,比起上海市场上的阳澄大闸蟹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那确是让我馋虫蠕动,只可惜车行如风,只有更待来日了。

红地毯

夏去秋来绿变黄,

滩涂披出女儿妆。

红毯如云连天远,

游人单唱是重阳。

红地毯是黄河入海口的一大景观。每年秋后,海边成片的黄蓿菜(碱蓬)耀红染紫,红地毯便出现了。2007年秋我去时,那些红地毯还零零散散,这儿一片那儿一块,形不成规模和气势。2010年仲秋我再次去时,那里的红地毯已经接地连天、一望无际,让人刮目相看了。我和同去的几名画家喜不自胜,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拍个不停,回来后又以红地毯为素材,画出了不少好作品。

利津险工

千古狂龙入海奔,

当关把险一何艰。

十年调水调沙令,

远来黄龙如走亲。

黄河是一条地上河也即天河,这是人们所熟知的,因此,黄河的名字千百年来总是与灾难连在一起,防洪抗洪也就成了沿岸政府和百姓的一项压倒一切的重任。每当夏日来临,黄河上下都要为此而花费大量人财物力。我身居济南,对此亦有亲身感受。但近年来这方面的消息却日渐淡薄,甚至到了被人忽视的程度,原因就是上游的小浪底水库对洪水的拦截和连续多年的调水调沙。2010年秋,我和几名画家到利津两大险工参观时,当地的同志告诉我,调水调沙前这里两千流量就要漫滩,如今即使四千流量也安然无恙了。漫步于风清树绿、花团锦簇的黄河险工公园,目送浩荡而又驯服温柔的黄龙东去,心中的感慨悠然而生。调水调沙实在是黄河治理的一大突破,真可谓百年之功、千年之功也。

华八井

华北探油数年功,

深井七眼化流风。

不是华八喷油气,

胜利依旧梦幻中。

东营又称石油城,写东营忽略了胜利油田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为此,我在东营时特意到胜利油田考察了一番。华八井是1961年4月16日在东营村附近打出的第一眼见到工业油流的井,此前有关方面在华北地区打了七口探油井,都以失败而告终。华八井的成功,标志着一个大油田被发现,胜利油田由此翻开了第一页。如今的华八井已经变成一座纪念碑,我和油田的朋友特意在碑前合了一张影。

大会战

数万大军八方来,

百里方阵竞豪迈。

苦累只当喝凉水,

油树排排亲手栽。

1964年1月25日,中央正式批准进行胜利油田大会战。1964年六月会战指挥部成立,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任会战指挥,从大庆、新疆、四川、玉门、青海、银川等石油局先后调来大批勘探队、钻井队、试采队。胜利油田大会战是继大庆之后我国石油战线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干打垒

稻草黄泥夯土墙,

芦苇油毡搭成房。

干群上下一体住,

昼有干劲夜梦香。

干打垒是胜利油田创业初期的第二代住宅。第一代是地窝子,是半地下的、与原始人差不多的临时住处。胜利人就是靠着地窝子和干打垒,建起了我国第二座大油田。可惜这样的地窝子和干打垒,只能从展览馆的图片中寻找了。

胜利广场

无边荒原几棵柳,

铁锹落地一声吼:

这儿就是指挥部!

风云聚会龙蛇走。

胜利广场是东营市区的中心,也是胜利油田总部的所在地。退回四十年,油田会战指挥部就设在这里。看看今日的广场和广场周围的高层建筑,再看看老照片上遍布的干打垒和竹板房,让人不由感慨系之:四十年沧桑,荒野中崛起的是一座何等美丽的石油城啊!

拦海大堤

百里长堤锁狂龙,

坝高十丈坚如铜。

不是万人齐奋力,

孤东早成水晶宫。

拦海大堤即孤东大堤,全长五十七公里,始建于1986年。孤东大堤拦住了大海的狂涛,为孤东油田的开发和成功创造了条件。

孤东油田

滩涂无际一望收,

千株油树竞逍悠。

道是磕头都磕头,

磕得石油如水流。

孤东油田地处垦利县黄河入海口北侧新淤积的海滩地区,是目前我国滩涂地区最大的油田。这里数不尽的采油树日夜不停地升降着,其景象堪称壮观也。

三次采油

一次采油水里淘,

二次采油弯弯挠。

三次采油细又巧,

各领时尚各风骚。

这里说的三次采油是指胜利油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石油资源的再发现、再开采。正是这种再发现、再开采,使得胜利油田不断地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

浅海平台

陆上从来不畏难,

水上建起走路船。

但得油井长涌流,

丹心写得海天蓝。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和扩张,胜利油田走向了浅海油区。于是渤海湾内矗起了不少标有“胜利”字样的浅海平台,被石油人称为“会走路的船”。

大漠

大漠几曾起钻台,

胜利旗开锦云排。

创业哪怕关山远,

但得油路四海来。

胜利人第三次创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走出油田,开辟新的天地。如今胜利人已经在新疆、四川和国外不少油区扎下了根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愿他们一路走好。

普通话

天南海北聚一堂,

言语不通杂乱腔。

人人都说普通话,

京人来了亦风光。

胜利油田地处“穷乡僻壤”,这里的人们却说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其标准程度连北京来的人都为之惊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渤海区

滨海荒原三大害,

土匪蚂蚱顽固派。

自从八路开进来,

鲁北延安传天外。

渤海区是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第一任司令员是徐向前,继任者为许世友、杨国夫等人。渤海区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在参观位于垦利县境内的渤海垦区革命展览馆时意外得知,孟良崮战役后,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锋头,华东野战军四十万大军一度撤至渤海区,在经过了一段休整后,才发动和投入了豫东之战和淮海战役。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1977年纪念建军五十周年时,我曾参与过一段军史的征集和编辑工作,但所有回忆文章都是写到孟良崮战役胜利为止,对于孟良崮战役之后华东野战军的去向无一谈及。那大概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时宣称要把山东解放军赶到黄河以北的目标有关,也与写军史只能写胜利不能写挫折的惯性思维有关。但史实毕竟是史实,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里的发现,不可谓不是一大收获也。

军马场

曾养军马数百匹,

曾产军粮补寒衣。

曾关黑帮为改造,

曾育新苗跨铁骑。

因为在大军区机关待过几年,虽然没有去过军马场,对军马场却颇多印象。2007年仲秋我到东营时,便提出要到孤岛的军马场去看看,得到的回答是军马场早就不存在了,那里如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场。没有想到的是在广饶大王镇时,与一位从军马场出来的女孩子不期而遇,听她讲起军马场的往事又勾起了一段情思。都说忆旧是人老的一种象征,我对军马场的记忆更多的却是荒原和传奇。

刘集

星火燎原第一梯,

百年宣言堪称稀。

鲁北圣地人知少,

龙蛇从来出山僻。

刘集是鲁北的一个小村子,因为发现了一本1920年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而闻名。成立于1925年的刘集党支部,是山东省农村最早的四个党支部之一。刘集支部旧址也是广饶县党组织的发祥地,在我省农村党建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吕剧

家中听见坠琴响,

饼子烀到门框上。

老婆橛子拴老婆,

吕剧不兴太荒唐。

吕剧发源于鲁北一带农村,东营市的时家庄便是发源地之一。当年,乡亲们把吕剧称为“老婆橛子”,时至今日,那里的群众对吕剧依旧情有独钟。

齐笔

蒙恬造笔逾千年,

大王乡里世代传。

狼毫能扫千军阵,

羊熊写出齐鲁篇。

因为爱好书法也兼及爱好毛笔,在我的印象里好毛笔多产于外地,如浙江的湖笔、安徽的宣笔、河北的衡笔等等。因此在广饶一听“齐笔”二字兴趣便来——山东是儒家学说的发祥地,缺少好毛笔实在是一个缺憾。齐笔产于大王镇西营村一带,据介绍造笔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之前,但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有了齐笔之名。近年齐笔广为流传,并且走出了国门。

肴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

广饶一品知非虚。

千年始得称老店,

真空更解万里需。

肴驴肉是广饶名吃,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百官聚集朝贺,盛筵之上肴驴肉即被推为百味之冠。清同治十二年(1873),广饶肴驴肉经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并奉诏纳入京城御膳房。光绪年间康有为在广饶品尝肴驴肉后赋诗说:“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近年广饶肴驴肉推出真空包装,由此越发扩大了市场和影响。

八大碗

土鸡土鳖几大碗,

土鱼土狗又几盘。

土菜土瓜土井水,

还有土酒使劲灌。

因为错过了吃饭时间,那天从黄河入海口归来时,我和陪同的同志进了路边一家乡村小饭馆。进院,迎面的招牌上写的就是“土鸡土鳖土狗土鱼”几行大字。进了一间土屋,坐到一张土桌几把土椅上,店家端上的也确是一色的土货。在天低野旷、苍茫无际的鲁北荒原上,两辆汽车、几位同行,一桌土得掉渣的饭菜,自是一番别样的享受呢。

名人名胜大家争,

你有雨雪我有风。

文化旅游不可缺,

牙关紧咬不放松。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争名人、争名胜已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仅历史上实有其人其地的争,文艺作品和传说中的名人名胜也成了争的对象。从传播和纪念的角度说这或许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因为争名人争名胜而引起冲突和纷争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同类推荐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大全集

    变幻莫测的茫茫宇宙和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现象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总有一些事件留下太多谜团。这些林林总总的怪异现象及自然界的诸多难解之题,总是能引起我们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具有研究价值、探索意义、为人们所关注的几百个世界未解之谜和神秘现象。全书分为文明遗迹、艺术文化、历史悬案、名人迷踪、文物宝藏、宇宙空间、自然奥秘、奇域之谜、海洋世界等十三个部分,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极具想象力、极具神秘感、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和画面。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热门推荐
  • 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心理健康自护手册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心理健康自护手册》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科学的知识、理念和方法,给予我们的学生贴近生活和学习的支持和引导,从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进而学会“心理自护”,快乐生活、高效学习、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从观念入手,使学生能够对心理健康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青少年时期突出的心理表现和问题,从人际交往、学习、性的成熟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解读,并就中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谈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 唯我狂尊

    唯我狂尊

    世间流传当今宇宙最厉害的事鸿钧道人,无数个纪元都未曾改变!但是谁能知道下一个纪元会发生什么...一个普通的并且超级喜欢奇幻小说的高中生因为一次无意间的追杀而踏入了神奇的修真世界...混沌六界,超级至尊,十二罗刹,奇异的各种魔兽神兽!且看一位在现代都市拥有麒麟血脉的年轻人如何觉醒!一步步踏上混沌六界顶峰!笑傲天下,唯我狂尊!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王者归来:都市之风云崛起

    王者归来:都市之风云崛起

    我十岁出来混,十五岁被抓,一进去就是五年光阴消失。里面的生活让我见了许多以前混得牛叉一时的人物,在里面度过余生。五年后我出来,找了一份保安工作,决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活下去。
  • 天域紫川

    天域紫川

    哪一世是终点,哪一念才能不灭。岁月无声,流星飒沓。是梦靥,是劫灭,是涅槃还是永生……天域破碎,紫川骤乱。少年持天焚,焚天斩梦,风过天地肃杀,欲踏九重青天!
  • 伏凤武帝

    伏凤武帝

    赵明哲,执行卧底任务时出现意外,重生到异界大陆,发现自己竟然以男儿身,成为和女子有婚约的小妾,连上门女婿都不如。万幸,赵明哲偶得武神赵子龙传承,经历无数阴谋阳谋,踏上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崛起之路......
  • tfboys的冷魅三公主

    tfboys的冷魅三公主

    不想多说,自己看,是四叶草就来看看,写的不好不要骂我!
  • 校园近身高手

    校园近身高手

    “名声?财富?权力?美女?所有,我都要了!”杨潇脚踏九星剑,掌握日月星,沧海一笑……小隐于山,大隐于市,原本平平凡凡的少年,接触无上大道之后,天下虽大,却无一敌手,修仙术,做仙人,享仙福……纵横都市校园,坐拥如云佳人,笑看风云变幻,享尽富贵荣华……
  • 冬天饮雪水

    冬天饮雪水

    一对双生花姐妹,一丑,一美,彼此间有着无法明说的情感,有如脐带紧紧相连。她们预知命运对她们的设定,想方设法地逃避那个神秘的厄运。一切的撕扯,让她们的关系爆发和扭曲……她们究竟是谁?她们的将会遭受精神上,怎样的苦刑?能否,走上苏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