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6500000033

第33章 松风柏韵(1)

一座巍峨的、金碧辉煌的古庙,一株高耸的、枝叶峥嵘的古柏。

香烟缭绕。古庙外、古柏旁,一群道士手抱“太极图”,齐齐地跪在垫上念着经。为首的大炼师(60多岁)头戴九莲巾,道貌岸然,神情虔诚;微闭的双眉下,闪着两团晶莹的泪花。

他的面前是一座肃穆的“灵位”。“灵位”上一行金字:“如师如祖齐之华仙位”。

“灵位”前,松柏花草铺成的灵床上安卧着一位年青英俊的战士;黄衣黄帽,洁白的胸章上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

许许多多百姓和学生、绅士模样的人聚拢四周。人们满怀悲痛悼念死者,有的在抹眼泪,有的默默祈祷……

一侧的古柏下默立着一排解放军战士,司令员(40岁)和晓雁(26岁)站在中间。他们注视着面前的情景,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念经的声音更响了。

又响起了钟声。“当——当——当——”太乙天钟浑重宏亮的声响传向四面八方。

太城,青烟如柱,微风不吹。

岱顶,云涛似雾,挽臂低垂。

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晓雁的脸颊滚落下来。念经声、钟声在她耳边交汇,渐渐地化做了急骤的枪声……

急骤的枪声。

一道土堰前,某部营长齐之华(28岁)、区中队教导员晓雁,率领战士们奋勇抗击敌人的进攻。

已是黄昏时刻,战斗愈发激烈了。成群的土顽军“呜呀”地叫着向前扑来。

齐之华一脸尘灰,沉着地指挥着抗击。

二连长(30岁)左臂负伤,卫生员给他包扎;他一把推开,骂一声:“娘个姥姥的!”用右臂操起机枪狂扫。

小教员(20岁)的眼镜被震碎了,枪无法瞄准了,又抓起手榴弹投去。

机枪狂扫,手榴弹飞爆,敌人被压住了。

一座古墓后,土顽团长老伍(40多岁)气急败坏地向一群炮手咆哮。

炮口喷火,敌人又发起了进攻。

土堰后。炮弹连连爆炸。一颗炮弹飞来,土堰被炸塌了半截,躲在一侧的齐之华倒在了地上。

“营长!”通讯员小龙(16岁)惊呼一声。晓雁闻声跑过,两人扒开土块扶起齐之华。齐之华的腰和腿上淌着血。

“之华!齐营长!”晓雁呼喊着。

齐之华睁开眼看了看,随即跃起,向土堰扑去——他没有成功,又倒下了。

晓雁上前扶住,齐之华一把将她推开,指着土堰艰难而坚决地:“快!”

晓雁坚毅地点了一下头,示意小龙扶住齐之华,随即跃到土堰前。

土堰前,二连长又一次中弹趴在了地上。

晓雁命令一名战士背下二连长,拉过机枪,用银铃般的声音喊道:“同志们!坚决挡住敌人,保证大部队胜利完成任务!”

机枪又吼叫起来了,各种武器也一齐发出怒吼,扑近了的敌人纷纷倒毙,落荒而逃。

阵地一侧,一位年青的战士飞奔而来。

他把一张指令交给晓雁:“司令员命令你们立即撤退。”

夜幕四垂。晓雁和战士们抬着齐之华、二连长等负伤的战友,匆匆撤离。

背后,敌人的枪弹雨点般地向土堰倾落。

夜。月色昏淡,雨云聚集,风吹林响。

晓雁带领队伍沿着山路急急而来。她不时看着被抬着、背着的伤员们,心如火急。

队伍踏上大路。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的轮廓。晓雁低声传话,部队又加快了速度。

他们来到一座古庙前。庙门关闭,门楼竖匾镶金大字:太庙。晓雁上前敲门,无人应声;她用力一推,庙门竟然开了——门是虚掩的。她略一沉吟,命令部队进庙。

这是一个宽敞的庭院,里面一座大殿里亮着灯光。晓雁示意部队停住,自己来到大殿前;透过窗户看去,里面塑着一座神像:太上老君手拄一柄虬拐,拐头上竟是一朵精心雕刻的莲花。

晓雁正要入殿,殿门开了,一个小道士——金童(14岁)推门而出,看到晓雁和院里的部队大惊:“你们?”

晓雁和蔼地:“小师傅,我们想在这里包扎一下伤员行吗?”见金童不敢吭声,又道:“我们是解放军……要不我去见见你们师傅?”

“不,不。”金童慌忙摆摆手,示意不要乱动,退走了。

晓雁指挥大家把伤员抬到庙廊进行包扎。她来到齐之华面前,边帮助包扎伤口边关切地问道:“怎么样?”

齐之华强忍疼痛摇头,说:“大家快两天没吃东西了……”

晓雁:“我这就去想办法。”

金童从内殿走出,迎着晓雁:“大炼师有话,道教重地,外人不得擅入。你们快走吧。”

晓雁一怔:“小师傅,我们……”

金童:“我们师爷的规矩,向来不与兵家来往。”

晓雁略一思忖,对金童道:“我有话对大炼师说,请小师傅方便。”

“这……”金童正不知如何是好,内殿里传出一声咳嗽,随即,一群道士拥着大炼师走了出来。他气宇轩昂旁若无人:“是谁私闯山门聚众喧哗?”

晓雁上前:“我们是解放军。”他指指正在包扎的伤员:“请大炼师行个方便。”

“善哉,善哉。”大炼师上前几步环视伤员,两手抱成“太极图”,默默念了几句经,随即冷冷地:“山门乃清净之地,决非医伤治病之所。还请大军速速另寻他处。”

晓雁惊住了,气愤地:“你!”

夜风过院发出“呼呼”的啸声,雨云遮住了星光。战士们忧虑地注视着天空,注视着晓雁和大炼师。

大炼师面若冷铁。一直随在身边的一位十三四岁的女道士银童,惊讶地望望晓雁,又忧虑地望望伤员们,伏到大炼师面前低声地说着什么——看得出是在求情。大炼师不悦地“哼”了一声,不容置疑地吩咐道:“金童银童,还不开门,送大军出庙!”

银童无奈,只好与金童上前开门。

“等一等。”齐之华由小龙和卫生员搀扶来到面前。他注视大炼师,不觉大惊:“你?大炼师!”

大炼师打量他,也不觉愣了一下。

齐之华目光如炬,注视片刻,极力抑制着道:“大炼师,我们解放军历来保护宗教文物故地,这你应该是清楚的。”

“承教,承教。”大炼师手一抬,断然地:“贵军既是保护宗教文物故地,就请即刻出门。”

晓雁、小龙等气愤难按,就要上前讲理。二连长和几个人也挣扎着坐起来。齐之华摆手制止。他目视大炼师,决然地:“好,我们走!”

春花盛开的季节,阳光是那样明媚。

晓雁踏着轻松的脚步,走在鲜花与阳光铺满的路上。

她越过一座小桥,走进一个秀丽的村镇。

村镇一角。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宽敞的庭院里井然有序,洁净清新。

这是部队的临时驻地。院子里,战士们席地而坐,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齐之华坐在最前面一排,手里拿着笔和本子。

讲课的是小教员。他身后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中华民族——世界文明古国。”他手拿一本小册子,声调昂扬地读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实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

他拿起粉笔向黑板上写着。

街上。晓雁穿过熙攘的人群走来。

她来到大院外,向哨兵说了几句什么,走进。

院内。小黑板上写满了“指南针”、“造纸法”、“活字印刷”、“火药”、“王衡”、“蔡伦”、“毕升”、“屈原”、“岳飞”、“文天祥”等字样。

小教员提问,许多人举起手来。小教员叫了一个名字,小龙站起来回答;小教员示意,他坐下。又一个战士站起回答……课堂上热烈、活跃而又严肃认真、秩序井然。

站在不远处“参观”的晓雁,禁不住笑了。

传来几声哨子响,下课了。院子里立刻出现了一番火热的景象。二连长大个子向中间一站,十几个战士一个挨一个随到身后,形成了一条龙;旁边又跳出一只“虎”。立刻,“龙虎斗”开始了。“虎”千方百计要抓住龙尾,“龙”头——二连长极力躲闪抵挡:“虎”扑“龙”迎,“虎”抢“龙”转,嘻笑声、喝彩声顿时响成了一片。晓雁看着笑着走上前来。小龙看见了她,迎上一个敬礼:“教导员。”

晓雁亲切地拉住他的手,问:“你们营长哪?”

小龙张目回望:“哎,刚才还在这儿……”

旁边响起一阵喝彩声,“龙”尾的一个战士被“虎”捉住了。按照规矩要罚唱歌,那个战士想逃脱,“虎”不肯,围观的战士们也不肯;那个战士只好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香》,刚唱完一句,又跑进了“龙”尾。

于是,“龙虎斗”又开始了。

这一次“龙”头很机灵,龙尾也配合得很协调。“虎”扑东捉西都没有得手。“嘟”担任指挥和监场的小教员吹响了哨子——规定的时间到了,“虎”输了。

“唱歌!唱歌!”“龙”得意地嚷起来。“虎”想耍赖,围观的战士们嚷成了一片。二连长和一个战士带头拉起号子来:

“输了耍赖羞不羞?”

“羞羞!脸红蒙个大兜兜!”

“输了不唱成不成?”

“不成,不成!嗓子哑了掏个洞!”

“虎”无可奈何,只好举起双手“认罚”。

“营长!”小龙指着“虎”嚷着。

晓雁搭眼望去,果真,“虎”正是齐之华。

战士们静下来了,齐之华亮了亮嗓子,高声唱起来了:

风卷着红旗哗啦啦飞,

红旗下面排成队。

脚步刷刷凯歌亮,

刺刀闪闪放金辉。

同志哥哟,

你看这队伍美不美?

晓雁、二连长和战士们齐声应唱起来:

美!美!

山美,水美,彩霞美,

怎比咱战士心里美。

齐之华:

赶走了东洋日本鬼,

打得老蒋折了腿。

南征北战称好汉,

红旗伴着捷报飞。

同志哥哟,

你看这队伍威不威?

众:

威!威!

虎威,狮威,蛟龙威,

怎比咱解放军好军威。

齐之华:

美不美,威不威,

听咱的歌儿脆不脆?

众:

脆!脆!脆!

齐之华:

哎——

众人齐声响起:

心里美,歌声脆,好军威,

咱们是人民的好军队。

歌声结束了,战士们发出一片欢乐的笑声。

小龙跑去拉着齐之华来到晓雁面前。二人握手,向一边走去。

晓雁:“想不到你的嗓子这么好。”

齐之华:“在抗大分校时你没听我唱过歌?”

晓雁:“可好像没有现在这样好听。”

齐之华笑了:“你呀。”

二连长跑过来,老远就是一个敬礼:“教导员。”

晓雁连忙还礼,打量着:“看二连长这身体,倒比受伤前更壮实了。”

二连长乐了:“教导员,你这可不是新发现。我从16岁开始挨枪子,挨一次长一块。”比量着,又指着自己:“你看看现在这块头,娘个姥姥的,敌人的枪子硬是不顶事。”

齐之华笑了,却指着他:“看看你这嘴。”

“啊?”二连长没有明白,向晓雁点了点头走了。

二人走进一间屋。屋里宽敞明亮,摆设讲究。

齐之华:“怎么样,这土顽团长的办公室还可以吧?”

晓雁点点头,道:“可大部队一来,他们就钻到老鼠窟窿里去了。”

“只怕老鼠窟窿也没几天钻的了。”齐之华倒过一杯水,送到晓雁面前。“听纵队首长说,东北野战军已经入关,北平和天津的敌人也被包围起来了。”

“真的!”晓雁乐了,小姑娘似地跳起来,拍着手原地转了一圈。“噢,对了。”她从随身带来的小包裹里,大把大把地向外掏着红枣、花生米、冰糖和用面烙成的果子。

齐之华:“哪儿来这么多?”

晓雁:“你说呢?”

齐之华指着冰糖和果子:“这呢?”

“人家结婚送的呗。”

“送给你的?”

晓雁羞红了脸,嗔怪地:“送给我的,你就不兴吃?”向他手里塞着。

齐之华幸福地笑着,把一块冰糖含到嘴里。

“报告。”小龙跨进门。晓雁忙指着桌上的食物:“来来来,小龙。”

小龙把一封信交给齐之华:“纵队首长派人送来的。”

齐之华接过看了看,对晓雁:“司令员要我们马上到他那儿去。”

晓雁大为惊异:“司令员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纵队司令部前的土路上。

个子不高,但精悍而文雅的司令员刚刚打完球,一手搭着衣服,与齐之华、晓雁一起走来。

他笑吟吟地盯着晓雁:“怎么,你以为我的侦察兵都是吃干饭的?告诉你,你们俩的事我全知道。”

晓雁一笑,不以为然。

司令员:“哦,你以为我讹你、诈你呀?”指着齐之华:“他养伤的时候你去过几次?有一次下大雨,你淋成了落汤鸡,回去还打了两天喷嚏对不对?嗯?”

晓雁两眼大睁,说不出话来了。

司令员细眯着眼睛,得意地笑着:“嘿嘿……有一首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用来形容你们怎么样啊?”

晓雁含羞地笑了,齐之华也不安地把头扭向一边。

“哈……”司令员更加得意起来了。

来到司令部门前,司令员指指大杏树下的石凳让二人坐下,自己接过通讯员拿的毛巾洗起手来。

齐之华和晓雁打量起周围。这是所整洁的农院,院门上贴着大红对联。院外一株杏树一棵樱桃;杏子发青,樱桃却已经像一树红玛瑙。另一边,葡萄张着嫩嫩的绿叶爬满一架;靠墙跟的阳光地里,整齐的小畦子里,花红叶绿。清新、静谧、秀丽,小院前充溢着一种乡村的特有的美。

司令员洗完脸,笑道:“敌人叫我们是土八路,怎么样,咱们这土八路住得地方还挺美吧?”

晓雁:“敌人还骂我们是土匪,可司令员是个大诗人、大文学家。”

“嗯。”司令员连忙摇着头:“我算个什么哟。要说大诗人、大文学家,咱们陈老总那才当之无愧。像我这样的,光咱们华野少说也有那么千儿八百的。”他指着齐之华:“这一个也比我强,进过道门当过小道士,进过抗日速成中学和抗大分校——哦,你们是一期的同学对吧?我们自己的土知识分子哟。”

齐之华不安地站起来:“司令员。”

司令员拍拍他的肩膀:“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用陈老总的话说,咱们的部队是群英荟萃、荟萃的群英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沙与沫(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沙与沫?散文集》是纪伯伦久负盛名的散文诗,那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文字,多一颗嫌其多,少一颗不完整,犹如一件无缝天衣,若不是抵达智慧堂奥的心灵绝然写不出这样滴水见海的文字。《人子耶稣》是纪伯伦思想的另一高峰,成就绝不在《先知》之下,长期以来这部高峰之作被披上宗教的面纱,实际上在纪伯伦的笔下,耶稣早已不是十字架上熠熠生辉供信徒朝拜的基督。他只是一个平常的“人之子”,他痛苦又无奈,有悲欢有笑泪。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的最大的神迹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尊严地活在皇皇市井之中。纪伯伦写的耶稣,就像我们的邻居,绝不是教堂和圣经里的耶稣,这耶稣好亲切,就像是纪伯伦自己。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热门推荐
  • 天冢

    天冢

    一桩离奇的命案,一副神秘的石棺,将我带入了这诡异的圈子;一个美丽的女人,一段悠远的历史,被我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或许,从我得到传承的那一刻,我遇到的一切,就变得光怪陆离,诡影重重……
  • 说唐演义

    说唐演义

    为救学生自己深陷时空漩涡回到了唐朝,成了薛紹。穿越?是祸是福?命运,一波一折。爱情,意味着长相守。权谋,意味着天下尽为我手中之物,沙场,印证了我本英雄。哼着浮华的骈词,婉转的挥洒出回廊蔓柱间一段多彩的春梦……本书类别:YY郑重承诺:没有最YY,只有更YY本书或许应该被归为玄幻一类,而并非架空历史。因为此大唐并非历史中的大唐。至于什么原因嘛,大家不妨猜一猜。
  • 归田琐记

    归田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北

    战北

    仗剑红尘已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北斗风云出我辈,摇光玉衡吾为先。看墨家天才墨凡如何以修为尽废之躯,逆天改命。腰间美酒挂,手提三尺剑,笑战北斗。
  • 贪财王爷抱错妃

    贪财王爷抱错妃

    老天不带这么开玩笑的,穿越不是她的错,上错花轿不是她的错,遇人不淑也不是她的错,为什么每当她食欲大开的时候,就有个穷鬼在叨念:表妹,我想拉屎。不能好好地吃就算了,每当她跟帅哥艳遇的时候,总有一个吝啬财主追在后面喊:还我两个包子!他,年仅七岁踩到婚礼现场当着众位叔伯兄弟面前宣布,将来要迎娶一个求而不得的女子为妻,打滚十多年,好不容易觅得佳人,关键时刻,点错了新娘子。
  • 穿越之债主你好

    穿越之债主你好

    穿越去还债,债主居然是一堆小屁孩?好不容易小屁孩们长大了,沐晨晞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享清福了,谁知他们竟然……既然如此,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反正债都还完了,从此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井水不犯河水?真的可能吗?江山绚丽如画,我只为你牵挂。月影半带迷离,这是冷漠的游戏。乱世几多繁华,我只求你留下。无奈总是别离,我是命运的牵引。或许我们拥有刻入轮回的依恋。但我只是……时空的过客。或许,亲情,友情,爱情,并没有分明的界限。就如同他们,将亲情,友情和爱情完美的糅合成了倾世的依恋。本文走轻松爆笑风,会有些玄幻色彩,基本无虐。
  • 清水微澜

    清水微澜

    本书分为“德里印象”、“江南 之旅”、“诗歌”、“重逢安妮宝贝”、 “博客”几部分。
  •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本书介绍了北京、山东、西安、苏州等地的美食,内容包括:千年流传的北京齐鲁大地的风采“三秦大地”的美食小桥流水中的食香古徽州的韵味等。
  • 重生灌篮世界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