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61100000012

第12章 恩师唐顺之

无论如何,郑光也不能懈怠,县试府试院试的难度从来都是苛刻的,有一位进士曾经在金榜题名之后写下一副对联描述自己的科举历程——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瀛。

为了得到正式科举的资格,居然将四十二年光阴赔了进去,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在枯燥的四书五经的陪伴下度过,但是想不到的是,一朝考取秀才,接下来的路居然出奇的顺利,一路到底,毫无难度,郑光心想,这位进士知道自己金榜题名的时候,回想起四十二年的蹉跎时光,应该是感慨万分的。

作为吴县县试案首,有一定的特权,这在旁人看来是羡慕,在郑光看来却是莫大的挑战,名声越大,受到的关注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被针对,若是那位知府看自己不爽,那真不一定就是稳稳的生员秀才了。

苏州府知府范庆在苏州府做官已经两年了,政绩嘛平平常常,没有大错,也没有大的功绩,苏州城特殊的地位使得两县一府的治所都安排在这里,所以三方面的政治交流比较频繁,范庆的名字在苏州府不算响亮,本人也不是经常露面,反正郑光从未见过范庆,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这边郑光正在温书,冷不防的房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中年男子风风火火地走进来:“光儿,你还好吗?”

郑光被吓了一跳,定睛一瞧居然是恩师唐顺之,不由得大喜过望,也不知哪里来的冲动,连忙放下书本站起来,走到唐顺之面前就跪下了:“学生拜见师尊!”

记忆里,唐顺之是真心对待郑光的少数人之一,他因为某件事情和父亲结缘,便悉心传授父亲学识,是父亲得以考取秀才的重要助力,父亲为保护百姓而牺牲之后,唐顺之失去爱徒,痛苦不堪,见郑光孤苦伶仃,遂爱屋及乌,肩负起教导郑光的职责,又成为了郑光的老师,并且惊喜地发现郑光的资质比之郑微更加优秀。

倒不是什么过于功利的目的,实在是南直隶科举考试竞争太过激烈,没有出色的资质,在南直隶的考试里是难以出人头地的,与其把生命中大好年华葬送在毫无希望的科考上,还不如识几个字去做生意,做个富家翁,也好过寒窗苦读,唐顺之是江南士子,在江南,尤其是东南发达的商业环境中成长,对于商业的看法不似北方士子那般刻板保守。

郑光的优秀资质无疑让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便悉心教导,郑光失去父亲,悲痛不已,便化悲痛为力量,以继承父亲遗愿为目标,潜心读书学习,小小年纪便如同看破世事的成年人一般,竟然压抑住了孩童天性,守孝的三年里,未曾玩乐过一次。

唐顺之是阳明心学门徒中的重要人物,在遍布东南的心学门人里,是很有地位和话语权的,他的弟子也就是他的继承人,也应当继承他的地位,成为心学门人的领袖人物,原本他对郑微有殷切的希望,觉得郑微一定可以考取进士,但是郑微早丧,他失去了重要的爱徒。

所幸郑微留下一子郑光,天资卓越,甚至在郑微之上,唐顺之如获至宝,教导起郑光来,比教导郑微更加认真小心,更加全面,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发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郑光,嘉靖十八年的郑氏之乱就是唐顺之在背后操控平定,主导民意和官府保护了郑氏家业。

心学门人在阳明先生去世且心学遭到官方程朱理学的打击之后,更加团结,虽然内部有诸多分歧,但是面对程朱理学卫道士们的打击的时候,还是相当团结的,他们普遍认为心学才是适合大明的学术主流,心学更加符合实际,符合大明的需要,而程朱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束缚人们的手脚,理当退居二线。

心学和理学的争论,也是南中国发达先进的商品经济思想和北中国因循守旧的保守经济政治思想之间的博弈,在北京朝廷里,始终有那么一群人,抱着“南人非奸即盗”的思想,对南方人考取进士进入朝廷做官持有很深的戒心,认为他们都是要篡改祖制危害大明的人,更深层次的理由,则是传统思想里对商业的原始抵触。

然而在政治力量的博弈之中,地处北中国的北京政府自然更加适应程朱理学,从统治角度来说,程朱理学更加适合通知阶层,所以嘉靖皇帝毫不犹豫的选择支持程朱理学,推动了打击阳明心学的行动,捣毁了不少宣讲阳明心学的书院,逼的阳明心学门人们不得不将战场转移到一些流动场所,如湖上画舟之内,颇有些游击战的风格。

真知灼见和真正适合大明的思想是不会被轻而易举的消灭掉的,它反而会更加广泛的流传,为更多人接受,生生不息,在南中国,阳明心学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南中国的著名学术人物几乎都是心学门人,包括郑光的父亲郑微在内,郑光从小接受阳明心学的熏陶,深深的赞同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的观点。

而从大宋来到大明之后,郑光的思想当然更加务实,大宋的最后九年是谈不上什么学术争论科举考试的,一切为了抗蒙,一切为了生存,什么东西最实用,什么东西就是主流,人们把圣人学说放在一边,拿起刀枪剑戟,追随郑光战场搏杀,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了九年,指望郑光去赞同那一套比之宋代更加僵化的程朱理学,那是不可能的。

不论是郑光本身的意愿,还是现实条件下,郑光都绝对不会去赞同程朱理学,现代教育虽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但是有一点,视野开阔,中国喜欢批判这个批判那个,觉得自己的主义最好,但是不经意间,也让人们了解到了各种思想,郑光绝对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实用主义者,他不赞同假大空的主义,而赞同脚踏实地的处理实际问题。

所以唐顺之对他的教导才如此有效,在唐顺之的教导过程中,曾不止一次的拿一些地方官员处理棘手政务的经典案例给郑光解读,讲述这些实干之才的惊人智慧,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唐顺之不仅教授理论,还教授实际问题,这是千金难买的优秀老师。

加上生活中唐顺之对待郑光如同亲孙,郑光更加敬爱自己这位名为老师实为爷爷的恩人,倒头便拜,也是正常的,唐顺之眼见自己的爱徒毫发无损,当即放下心来,松了口气,把爱徒扶起,深深地看着爱徒的面容,生怕看到些自己不愿看到的伤口,上上下下扫视一遍,才终于放下心。

“听到你落水昏迷的消息,为师可给吓坏了,连忙就给赶过来了,幸亏你没出事,否则为师连死的心都有了!”唐顺之握着郑光的手,满脸的后怕,郑光微笑道:“师尊哪里的话,学生身体强健,掉入黄河里也死不掉,命硬着呢!”

唐顺之笑了笑,慢慢走到椅子面前坐下,上下打量着郑光,笑道:“不错,不错,没有因为科考就疏于练武,若要做官,不仅要优秀学识,还要强健体魄,应付各种危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能做阴谋权术家,成不了大器,阳明公不仅文采了得,武略也是非凡,一身武艺少有敌手,为师最是敬佩不已。”

郑光笑道:“阳明公那样的人,几百年才出一个,学生怎敢指望与之相比。”

唐顺之摇头道:“先人固然值得尊敬,但若是不想着超越先人,就是固步自封,最终只能走向灭亡,说句不敬的,先人,就是用来超越的,等你什么时候成为了先人,也要指望着后辈来超越你,为师最大的希望就是你父亲可以超越为师,可惜……”唐顺之露出了落寞的神情,不过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看着郑光,笑道:“你比你父亲更加优秀,定可超越为师。”

郑光笑道:“那也要能先过了府试才行,苏州府诸多文人才子,学生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超越他们。”

唐顺之摆摆手,笑道:“虽说苏州府是科举大府,文人才子辈出,但,你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郑光猜测道:“案首?”

唐顺之点点头:“对,就是案首,按照惯例,各县县试案首都会被点为生员,铁打的秀才,区别只是在于是府学廪生还是县学廪生罢了,自然,府学廪生更好,月供也会更多,地位也更高一些,到时候乡试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机遇,这些都是后话了,当下,府试,是一定可以通过的。”

郑光方才也考虑过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下大明朝历年的惯例,郑光开口道:“纵使如此,若是案首发挥失常,也是很不妙的,所以,学生还是有些担忧。”

唐顺之一笑:“担忧是好的,没有担忧,那便会盲目,看不清自己,但是,你也要有自信,你是从吴县三千考生里脱颖而出的第一名,更是我唐顺之的弟子,阳明公的衣钵传人,再者说了,今年府试院试,没有什么高手,但凡声名在外的才子,至少也有秀才功名,等着考举人,如你这般第一次参加科举就可以通过县试参加府试的,很少。”

郑光稍微放松下心情,但是知道自己终究不是原先的郑光,记忆里的学识还在,但主导思想已然不是原版,能否按照大明所需要的发挥,自己还并不清楚,唐顺之看在眼里,觉得大概还是郑光第一次参加科举,心有惴惴,便温言抚慰道:“不用担心的,之前数年,为师给你出了那么多科考题,你都答得很好,要对自己有信心,就算是截搭题,也不要慌,不要乱。”

郑光按奈住心中的担忧,笑道:“师尊远道而来,还没吃饭吧?”

唐顺之摸了摸肚子:“得到你昏迷的消息,就没好好吃过饭,如今饥肠辘辘,去,给为师温一壶好酒来!”

郑光笑着为老师去准备酒席了。

同类推荐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
  • 超级太监

    超级太监

    一个盗版太监在正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里的混的风生水起……这个太监不是人,先是宫女暖被窝,再有妃子不顾一切献身博前程!皇帝被戏弄只是小菜,天下掌中收拾方现本事。后有奸商吕不韦,断刀山庄少庄主,三人成立卑鄙三人组,傲视天下群雄!收拾了中原还不满足,竟还有脚踏异域的野心……
  • 天降大运

    天降大运

    青楼里英雄救美,谁知此女竟是大将军的刁蛮女儿!茶社里卖弄文采,无意间调戏公主!却不想由此名震京华,权倾朝野…21世纪好男儿能否玩转后宫,坐拥群美,指点江山?
  • 万历新史

    万历新史

    1582年,是大明王朝兴衰的分水岭,这一年,主角重生成了万历帝,新的历史由此开始!
  • 三国演义长诗原创

    三国演义长诗原创

    本人尝试把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国内首创!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邪魅未婚夫:毒吻小丫头

    她只是跟踪他回家而已,竟然就不小心惹上了他。这下子,她跟他要“被”结婚了。他,是目前最红的偶像明星,俊帅的犹如神邸一般。而她,是崇拜他的小花痴一枚。嫁给他,她幻想过,但是,她并没有想到会真的实现。面对不喜欢自己的偶像,她嫁了他之后,该要怎么去维持自己的幸福?
  • 金步摇

    金步摇

    为了她,母亲牺牲了自己,让她穿越了时空。可谁知,穿越之后一醒来,浑身是伤不说,自己新婚的相公却要挑断自己的脚筋。莫名其妙地卷入了宫庭的争斗之中,被人诬陷进入天牢,她要怎么才能摆脱这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呢?当她面对宿主的挚爱,又会有怎么一番爱恨纠葛?九凤金步摇,一支蕴含着神奇力量的步摇,又将把她带入一个怎样的纷争之中?最终,她是与心爱的人白头偕老,还是要孤寂一生呢?
  • 奇幻冒險

    奇幻冒險

    一位花仙子要去拯救自己的國家,冒險之旅從此開始!
  • 决斗在明天

    决斗在明天

    拳打南山猛虎,脚踹北海蛟龙。英雄血血溅轩辕,好汉泪泪撒沙场。环球大乱斗,武力谁属第一?从地面战到海洋,从海洋战到天空,勇绝、智绝、奸绝、仁绝、四绝谁笑在最后?敬请关注。
  • 镇天之皇

    镇天之皇

    古有三天,天有三族,族中又有无数的支脉。最高级的功法,最强大的血脉,最牛逼的长辈,最庞大的气运,命中注定的成皇路上,尸骨遍地。拼人脉的装逼时刻永远不会含糊。
  • 尸坟秘录

    尸坟秘录

    人死之后,魂魄华散,归九阴,葬幽冥。而亦有邪尸扶棺凝卧,久弥成灵;尸壳蜕现,重塑三尸之气。烜尸,奸恶之人,拟烜尸坟,破尸还阳;悖天地之法理,逆尸坟之鬼路。尸鬼破棺,积怨而生。一个从死坟里爬出来的女人,能否活在世上?尸体,为何我的尸体活过来了?草帽中人,过路行者;红眼鹤,镇魂香……为何他们去往那沉寂多年的死墓花坟、月夜荒宅?
  • 荆棘之路

    荆棘之路

    一条满布荆棘的路,通往不可以预知的未来。屠龙斩将,剑与气在这充满魔法元素的海洋之中能否斩断这海洋,斩灭魔之源!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朽木逢春

    朽木逢春

    孟荻是顾菁的天敌,顾菁是孟荻的克星。顾菁在孟荻的眼里是个笨蛋。孟荻在顾菁的眼里是个讨厌的捣蛋鬼。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初恋、关于青梅竹马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