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明显的意图,可不就是想要天南星将他从京城捞出来,再卸磨杀驴么。
奈何,此事正中天南星下怀,他还指望着代郡王为他养着这十一万兵马呢,怎么会将他仍在京城不管!
二人一合计,便有了计谋。
七月二十三日,闻人正收到奏报,蔡郡饥民发生暴动,在大水中失去家产的灾民也跟着闹事,要求朝廷开仓赈济。
那些饥民大都是从北方来的,谁知道是东盛人还是极北人,闻人正自然不会同意;
但明面上的功夫还要做足,便派人传话蔡郡郡守,开仓放粮!
蔡郡郡守收到命令,却是一筹莫展。
蔡郡的大小仓库都在大雨中泡了水,这都好几天了,粮食已经烂掉。这几天,衙门里的粮食都是现买的,他们上哪里去找能够给十来万人管饱的口粮?
于是,蔡郡郡守便将已经开始腐烂的粮食拿了出来,在沧澜河岸边开了粥棚。
结果,这一下便捅了大篓子!
沧澜河河里都泡着尸体,在河岸边施粥,少不了要用到河里的水。
于是,便有人发了瘟疫!
当然,这瘟疫也是天南星搞出来的事情。之前的尸体,早就被冲到下游去了,哪里能引起什么瘟疫,只是叫人用了药物,扮成瘟疫罢了。
这一下,蔡郡郡守大惊失色,连夜上报朝廷求助。
瘟疫是个什么东西,朝廷自然知道它的厉害性;
就在朝廷还未来得及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事情进一步演化!
蔡郡灾民再一次暴动,砸了郡守府,打死了好几名地方官!
这种时候,朝廷还不能以武力强行镇压。
百姓们都在盯着蔡郡,若是朝廷不管他们的死活,还要将闹事灾民都杀掉,只怕就要失去天下百姓的民心了。
就在这时候,被困在驿馆的代郡王忽然派人递了奏折给闻人正。
奏折中说,鉴于接风宴上,他与大梁晋王之间的小误会导致贵妃娘娘名誉受损,他心里很是愧疚。适闻蔡郡事发突然,他愿意为皇上分忧解难。希望皇帝能够答应他,将灾民们迁往代郡。
代郡幅员辽阔,但地广人稀;过去经常受到极北的骚扰,如今若是将灾民们全部迁入,既能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还能扩充代郡人口,巩固边防;
另一方面,皇上可以再委派官员随行,监督代郡王对灾民们的安置事宜。
闻人正对最后一点很是满意,有人监督,既能向天下百姓显示朝廷对百姓的关顾;又能防止代郡王有什么小动作。
于是,闻人正便准了这件事,并下旨,事急从权,代郡王即日便出发前往蔡郡,安置灾民一事;
同时,委派左丞相傅审言亲自督责此事。
先前发了瘟疫的灾民已经被天南星“隔离”,所幸,瘟疫并未扩大范围。
白及本就是借着南下探亲的由头,在顾庸之那里告了假,如今,长期滞留代郡恐引起怀疑,便在几日前已经踏上返程。
七月底,代郡王带着蔡郡几十万灾民返回代郡,其中自然包括被天南星掉包了的十一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