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20500000013

第13章 什么都不做的陪伴

/一、独处与陪伴/

在与人相处时,我常会遭遇一种尴尬,这种尴尬是相对无言的寂寞,感觉有如一阵冷风在两个人之间穿行,所到之处一片茫然无措。比如,因为工作关系,你和第一次见面的同事有一项工作要讨论,于是约着一起吃饭、谈事情。正经事在菜还没有上桌之前就谈妥了,接下来你们无话可说,四周的人在聊天,你们两个人却很安静,仿佛一杯放久了的豆浆,上面凝结了一层膜。

沉默没维持多久,你们就打破沉默,开始聊天。你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和对方都在没话找话说,你们谈今天的天气,讲最新的社会新闻,比如扶梯惨案、公交车爆炸事件、虐待儿童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等所有的社会新闻都谈得差不多了,你们的菜终于上来了,你感觉彼此都轻呼了一口气,内心轻松了许多。“来来来,吃菜,吃菜!”你们埋头吃菜,多亏了筷子和嘴巴的运动,彼此的尴尬被消除了许多。但是,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吃美味的菜肴,而是在咀嚼尴尬,这尴尬味同嚼蜡,你恨不得赶紧吃完饭,回家上网看电影去。

如果你们聊了许多社会新闻,菜还没上来,那你们的话题就开始进入更加个人的领域。你们会询问对方以下问题:是本地人吗?如果不是,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多少年?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没结婚的就谈谈没结婚的几个原因;结婚但没孩子的就谈谈两个人结婚多久、如何认识、交往时的一些趣事;有孩子的就谈谈孩子多么活泼可爱,也许还会拿出手机,让对方看看孩子的照片,夸夸孩子,心里想着:妈的,菜怎么还没有上来?!

有一类人无法独处,无人陪伴就抓狂。他们充分依赖他人的陪伴和周围喧嚣的环境,没人在他们身边,他们就会感觉寂寞又孤独。有的人甚至会抓起手机,挨个儿给朋友打电话,以求得一丝内心的慰藉。

周国平说,独处是一种能力。“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他对此的解释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类人则醉心于独处,喜欢独处甚于有人陪伴。他们逃避亲密关系和人群,有人陪伴会让他们感觉不自在,浑身不舒服,总想逃离陪伴的关系。我自己的解释是:这类人也在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地看见自己。社会学有个镜子理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从人与社会的互动、对话中长出来的东西,我们通过“关系”“他人”的映照来认识自己。

他们逃避关系,其实是在逃避自我。另一个解释是他们害怕依恋的关系,害怕在关系中受伤,所以宁愿选择不建立关系。当然,选择独处是避免受到伤害的方式之一,但如果仅仅因为预期的痛苦而避免依恋关系,就“不能使一个人活出存在意义上的完整性”,他也无法拥有充实的生活与人生。

我自己更偏向属于后者。也许是因为长时间的独立生活和乐于独处,我已习惯一个人。上餐厅吃饭,服务员问:“小姐,几位?”我会微笑又大方地说:“一位。”就像阿桑的歌里唱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爱情原来的开始是陪伴。但我也渐渐地遗忘,当时是怎样有人陪伴。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一个人习惯独处,并独处得如鱼得水般,不记得陪伴的滋味,也不适应陪伴的状态,有人陪伴对他(她)而言反而成为一种需要去努力学习和适应的状态。

对这类人来说,有人陪伴着一起做事还好,当无事可做又无话可说的时候,陪伴反而成为一种不自在的煎熬。我就是如此,即便是和男友或最好的闺密相处,彼此熟悉又亲密,这种不自在还是会偶尔出现。我写过好几篇有关“一个人”“孤独”等主题的文章,很受读者喜欢,但从未写过有关陪伴的文章,因为我对独处很在行,而陪伴于我则比较陌生。对我来说,陪伴有时就像冬天的蒲扇、夏天的暖炉,多少让我觉得有些不合时宜。想象一下,在七月的酷热天气里,当你面对一个暖炉时,你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一个字:逃。

/二、沉默的陪伴是付出,是爱/

我常常逃避有人陪伴,也逃避亲密关系,只觉得一个人最自在舒服,无人对我有要求、有期待,我对他人也无要求、无期待,这样就免去了许多麻烦与失落。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陪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直到我爷爷病重和过世,我对陪伴才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得肺癌病逝前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会去陪他一段时间。对一个躺在床上、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受着病痛折磨的人而言,时间是相当漫长的,过日子成了一种折磨。

爷爷在床头摆了一个小闹钟,总是时不时地抬头看下时间。他需要我奶奶一直陪伴在身边,如果奶奶离开,去洗头或者做饭,没跟他说一声,他就会生气和抱怨:“你去哪里了,怎么去了那么久?!”我爷爷儿孙众多,所以我有一个大家庭。每天晚上七点以后,一大家子十几个人都会到他房间来陪着他。我和叔叔以及堂哥、堂弟会轮流为他按摩肩背,以缓解他因为消瘦和缺乏翻身而产生的肌肉麻痹感。我们大家聚在他房间里拉家常,说一些电视新闻、村民八卦、田间地头的趣事、家长里短,他听我们大家聊这些,就会很开心。那时,他一直靠吸氧机呼吸,说话已不大方便。有时候,我们说到一个远房亲戚,想不起名字,他会着急地补充。

记得立春那天夜晚,爷爷的呼吸忽然变得急促起来。在我们乡下,节气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离开和改变,很多小孩和老人在节气更替之际容易生病,病重的老人则容易在这个时候过世。我们大家很担心爷爷熬不过这一晚,整个家族的人都陪在他身边。一开始大家还聊着天,凌晨两点以后,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陪着他。让大家欣慰的是,爷爷平安地度过了立春夜。春节期间,因为更多儿孙的归来和陪伴,爷爷的气色好起来,他过了一个很开心的春节。元宵节过后不久,他握着奶奶的手,在家人的陪伴下闭上了眼睛。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贤早就教导我们,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死去。同样,学习如何死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爷爷对待病痛和死亡的态度,教会他的子孙如何面对生存与生活。在大家一天天陪伴爷爷的日子中,我认识到爷爷教给了我关于陪伴与爱的功课。他并不是真的需要大家给他讲故事或者陪他聊天,他需要的只是陪伴——亲人在身边的陪伴——哪怕我们默默地坐在他身边不说一句话,也很好。

这种陪伴就是爱,让他避免孤独,让他看到自己走过这一生创造出来的价值,帮助他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还有一件小事,也让我对陪伴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父亲大多数时候去看爷爷,不是在他睡觉的时候,就是看一会儿就走,所以爷爷会向奶奶抱怨,说他不够孝顺。父亲听后感到很委屈。爷爷和父亲的心理我都能体会。爷爷觉得父亲不愿意花时间陪他,父亲则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和自己病重的老爸面面相觑,他觉得尴尬、无助又焦虑。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只是沉默地坐着也是一种付出,表达着他对父亲的爱和关心。

/三、什么都不做地陪着也安心/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是如此害怕沉默的陪伴。与不熟悉的人相处,常有沉默时不自在的感觉;在与熟悉的朋友相处时,甚至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这种沉默时的不自在。有一位男性朋友曾对我说:“我受不了和女朋友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的时候。不说话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做爱来填满;不做爱的时候,我们用吃饭和谈话来填满。”也许这种状态正好印证了那句话:真不知道男女约会除了吃饭还能干吗?

我们与朋友或恋人在一起时,不是不停地说话,就是不停地找事做,希望以此填满沉默的空间。一沉默我们就感觉尴尬,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不是没话找话说,就是急于想摆脱这种沉默的尴尬。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什么都不做的陪伴也是一种付出,也是爱。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不到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自在。什么都不做还能安心是一种很高层次的心境,需要不断地修行。

我看过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不少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亚隆有一位敬爱的老师,年岁很大了,患有老年痴呆症,住在疗养院里,亚隆经常去看他。有一次,他和朋友去看老师,可是老师病情加重,不记得他了。他跟老师谈了许多他们过去的事情,老师才想起一点点。

亚隆友善而深情地问老师:“杰里,对你来说,坐在这里跟你不能确定是谁的人一起谈话,那会是怎样的感觉呢?”他总是能关注当下的体验!杰里听懂了他的话,并对他的问话里所表达的关心做出回应。“我喜欢这种陪伴,”他说,“你知道,情况并不是那么糟。我每天醒来,看到窗外的绿树和鲜花,我很高兴看到它们。情况并不是那么糟。”

“我喜欢这种陪伴”这样的回答多令人感动啊!单单是陪伴就已然足够了,不管你是否能确定陪伴你的人与你的关系。

上周上心理学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体验了两种极端类型的来访者,一种喋喋不休,一种沉默无语。老师问我们面对沉默无语的来访者有什么感受。大家说的都差不多:尴尬、无助、无奈、如坐针毡,觉得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老师问了我的感受,我回答说:“仿佛置身于一间沉默的密室。”

有的同学选择给来访者倒水、放音乐等。其实,这么做并不是在满足来访者的需要,而是在满足心理咨询师自己的需要,这好像在说:“你看,我都为你做这么多事情了,你怎么也得说一两句话吧?!”这是一种互惠的策略,同时彰显自己有多体贴、多关怀对方,并醉心于此。还有的同学指着自己的手表说:“你看,已经过去好几分钟了,你一句话都没说,不管你说不说话,钱我都要照收。”这则是一种威逼利诱。老师说,他在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时也会沉默不语,等着来访者自己打破沉默。

这让我想起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咨询师西恩。在他对威尔最初的两次治疗中,威尔长时间地陷入沉默。威尔沉默时,西恩也一样沉默。他绝不先开口,而是等待威尔开口,甚至在他面前打起了瞌睡。这种沉默有两层意思:一是你有沉默的权利,二是我不会诱惑你或者对你施加压力让你说话。在玩了很长时间的“瞪眼游戏”后,威尔主动开口讲话了。有的人觉得,打破沉默的时候治疗才开始,在我看来,当他们沉默着陪伴彼此时,治疗就已经开始了。

接着,老师谈到他认识的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沉默不语的来访者时的做法。这位咨询师对来访者说:“也许你现在还没想好要说些什么,那也没有关系,我很高兴在这里陪着你。”我听了很受触动,短短几句话,包含了共情、无条件的接纳和耐心的陪伴。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仅是陪来访者坐着,就能让来访者感到安心。

在《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一书中,对心理咨询师河合隼雄的评价,用村上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过,在那样的状态下,与河合先生面对面谈着各种事情时(几乎没有谈到小说的事),头脑里却感觉到好像痒痒的逐渐放松似的不可思议的温柔感。要说是‘疗伤’或许太过于小题大做,总之好像整个松一口气。河合教授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人……和河合先生面对面谈话,我每次都很佩服,他绝对不会像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对方的样子。反而是很小心注意,不要去妨碍对方的思考和自发性动向。应该说,反而是配合对方的动向,一点一点地在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

“比如,他知道我那时正在写小说,便断然停止可能会诱导我(或我的作品)的发言,并几乎都在谈一些毫不相关的话题。结果,为我启发提示了几种自然思考的可能性,让我可以在那前方,自己发现方向。因此我想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他相当多的鼓励。”

我真心佩服河合隼雄先生。后来,看了他的《心的栖止木》,我才明白他修炼了一颗安心。什么都不做容易,心安则极难。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抱负和欲望,我们的心一刻都不曾止息。真正的爱不是努力去做些什么,而是努力不去做些什么。

河合先生努力不去做会诱导村上写作小说的发言,这就是一种真正的爱。他在《幸福和安心》一文中说道:与其思考“幸福”,不如“安心”更重要。能够做到“安心立命”的人,仿佛“实实在在扎根于大地之上,只要去到他身旁,他就会让你感到安心”。他又说:我在美国就见到很多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一切都充满自信,可是完全缺乏“安心”。在他们身旁,好像连你也坐立不安起来,甚至焦躁慌张起来。

当你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安心时,无论你身边陪伴着的人是谁,你都能让他感到安心。也许可以这么说:你心中有光时,才能照亮他人,点亮他人心中的光。所以,当沉默再次降临到你们之间时,请不要恐惧沉默,不要逃避沉默,试着不去打破这份沉默,试着不去做些什么、不去说些什么,而只是选择沉默地彼此陪伴。试试看,也许你能感受到沉默中蕴含的爱与安心,并在沉默中看见自己、修炼自己。

同类推荐
  •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我在最好的时光等你

    “啊~陆安凉我要给你生猴子”“……”“杜森森,你给我滚粗去”杜森森本着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精神屁颠屁颠的凑到陆大男神的身边,狗腿的为他端水扇风。“阿凉啊,你看咋们都是单身狗,要不就凑一对吧!”“杜森森,你偶像剧看多了吗?把你的狗爪子撒开……”“憋说话!吻我”“……”谁叫他是个宠妻奴,认栽吧!
  • 心语随笔

    心语随笔

    喜欢或不喜欢,于你,于我,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记忆里是否存在一些曾经令你感动的场景。我要做的便是,唤醒你的回忆。
  • 曾疯狂的我们

    曾疯狂的我们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遇到你们真好!!!时过境迁不曾你们还记得那时曾疯狂的我们。
  • 恶魔校院:我的专属暴君

    恶魔校院:我的专属暴君

    第一次见面,我遇见他在树林里,他在打架,结果我迷了路。第二次见面,我遇见他在医务室里,因为一场飞来横祸,我被他的篮球砸晕了过去。第三次见面,我遇见他是在一条黑灯瞎火的小巷里,他又在打架,结果我们俩人双双进了警察局......有时候我忍不住会想,是不是我上辈子欠了云初然一笔巨大的钱财,不然为什么每次自己遇见他就会这么倒霉,而且还是一次比一次背,可就是这个我自认为是自己克星的暴君云初然竟然说喜欢我......精彩片段:云初然(颐指气使):“苏小嗳,我要吃苹果!”我:“你自己不会削吗?”云初然(大吼):“我受伤了!”我:“可你伤的是脚不是手!”云初然(瞪眼):“......”
  •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贵少来袭:恶魔萝莉赶快逃

    堂堂第三集团的掌上明珠天海樱莱尽被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青梅竹马害死,这太可恶了。含着怨气重生回到十岁那年,伪装成了无害的小萝莉,开始狠狠地那些对不起她的人,可是,为什么引来一只贵少?他,第一集团的独生子,寒气缠身,在一次派对上,遇到了一只小白兔,人生第一次心动了,想把她绑过来好好宠,终于收获了小白兔的心,却发现是一只冷血的猫,不过没关系,我喜欢就可以,但是这娘家为什么这么防着他?什么?怕他伤害她,他宠她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害她。之后,某少来到了某别墅门前,看着一屋子的人,淡定的说了三句话“我爱她。我不会伤害她。她是我的。”转头对某兔说,“过来吧,小白兔。”“贵少,求带走...”
热门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逆世魔云

    逆世魔云

    少年凌霄,为红颜报仇之路上,与人同归于尽,偶然穿越,来到异大陆,与另一个凌霄灵魂融合,自立名魔云天,踏上漫漫武道之路,修炼无相心经,炼体炼神,修人修魔,为红颜为兄弟,血战到底,当综合性灵气与吞噬和融合体质容结于一身,凝结天煞本命星,看他如何运用凌驾于九霄之上!
  • 王妃是只猫

    王妃是只猫

    太子是小弟,皇后是靠山,穿越到了盛世,没有做成祸国奸妃,却混成了一代奸猫。于是阿眸陛下在后宫的日常变更为吃饭、睡觉、欺负人类。整个后宫,都在喵爪下战栗!路人甲:王妃,王爷喊您回家吃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面之不死女王

    假面之不死女王

    (如果有好的思路,我是不会弃坑的!)娱乐圈的女王~好吧,也许写偏了。
  • 网游之全能道爷

    网游之全能道爷

    我没有钱,没有权;没有房,没有车;曾经还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人离去,可是我选择了《灵界》,我要把过了一半的人生重新开始!
  •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当金玉良缘即成,世外仙姝林黛玉会何去何从?嫁给了北静王她会幸福吗?而那块石头又被称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终日里伴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到底是不是意难平?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头们今后的命运如何,贾府众人的命运如何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龙狼物语

    龙狼物语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lt;br&;gt;隔了很久,仍然没有更新,只想对各位读者大大说抱歉了,也许将来的某个时间,当不再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榴莲会突然跳出来大喊:";哇,小JJ又长出来了!";但是现在,只能遗憾的宣布,这本书TJ了.
  • 大小姐的杀手保镖

    大小姐的杀手保镖

    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超级杀手,更是收割人命的恐怖梦魇,但在厌倦了杀手的生活以后,却只愿意做一个平凡的都市青年。回到都市,他成为了千金大小姐的保镖,混进了美女如云的大学,与异域风情的老师玩玩暧昧,和天之骄子们玩玩心机。他和清纯的邻家小妹建立纯洁的友谊,和漂亮的警花玩躲猫猫,调戏天然呆的美女杀手,逗一逗腹黑的可爱小萝莉,调教一下傲娇的女王。生活,从来没有如这般美好。(本文:11,俗套,狗血,女主众多,yy强大,卫道士止步)
  • 血通天

    血通天

    身负三种逆天血脉,胸怀睥睨天下傲世之心,看少年如何在这强者如云的世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