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34500000021

第21章 东梓关(1)

一夜北风,院子里的松泥地上,已结成了一层短短的霜柱,积水缸里,也有几丝冰骨凝成了。从长年飘泊的倦旅归来,昨晚上总算在他儿时起居惯的屋栋底下,享受了一夜安眠的文朴,从楼上起身下来,踏出客堂门,上院子里去一看,陡然间却感到了一身寒冷。

“这一区江滨的水国,究竟要比半海洋性的上海冷些。”

瞪目呆看着睛空里的阳光,正在这样凝想着的时候,从厨下刚走出到客堂里来的他那年老的娘,却忽而大声的警告他说:

“朴,一侵早起来,就站到院子里去干什么?今天可冷得很哩!快进来,别遭了凉!”

文朴听了她这仍旧是同二十几年前一样的告诫小孩子似的口吻,心里头便突然间起了一种极微细的感触,这正是有些甜也有些苦的感触。眼角上虽渐渐带着了潮热,但面上不能自己的流露出了一脸微笑,他只好回转身来,文不对题的对他娘说:

“娘!我今天去就是,上东梓关除竹园先生那里去看一看来就是,省得您老人家那么的为我担心。”

“自然啦,他的治吐血病是最灵也没有的,包管你服几帖药能痊愈。那两张钞票,你总收藏好了罢?要是不够的话,我这里还有。”

“哪里会得不够呢。我自己也还有着,您放心好了,我吃过早饭,就上轮船局去。”

“早班轮船怕没有这么早。你先进来吃点点心,回头等早午饭烧好,吃了再去,也还来得及哩,你脸洗过了没有?”

洗了一洗手脸,吃了一碗开水冲蛋,上各处儿时走惯的地方去走了一圈回来,文朴的娘已经摆好了四碗蔬菜,在等他吃早午饭了。短促的冬日,在白天的时候也实在真短不过,文朴满以为还是早晨的此刻,可是一坐下来吃饭,太阳却早已经晒到了那间朝南的客堂的桌前,看起来大约总也约莫有了十点多钟的样子了。早班轮船是早晨七点从杭州开来的,到埠总在十一点左右,所以文朴的这一顿早午饭,自然是不能吃得十分从容。倒是在上座和他对酌的他那年老的娘,看他吃得太快了,就又宽慰他说:

“吃得这么快干什么?早班轮船赶不着,晚班的总赶得上的,当心别噎嗝起来!”依旧是同二十几年前对小孩子说话似的那一种口吻。

刚吃完饭,擦了擦脸,文朴想站起来走了,他娘却又对他叮嘱着说:

“我们和徐竹园先生,也是世交,用不着客气的。你虽则不认得他,可是到了那里,今天你就可以服一帖药,就在徐先生的春和堂里配好,托徐先生家里的人代你剪煎就对……”

“好,好,我晓得的。娘,你慢用罢,我要走了。”

正在这个时候,轮船报到的汽笛声,也远远的从江面上传了过来。

这小县城的码头上,居然也挤满了许多上落的行旅客商和自乡下来上城市购办日用品的农民,在从码头挤上船去的一段浮桥上,文朴也遇见了许多儿时熟见的乡人的脸。汽笛重叫了一声,轮船离埠开行之后,文朴对着了渐渐退向后去的故乡的一排城市人家,反吐了一口如释重负似的深长的气。因为在外面飘泊惯了,他对于小时候在那儿生长,在旅途中又常在想念着的老巢,倒在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压迫。一时重复身入了舟车逆旅的中间,反觉得是回到了熟习的故乡来的样子。更况且这时候包围在他坐的那只小轮船的左右前后的,尽是些蓝碧的天,澄明的水,和两岸的青山红树,江心的暖日和风;放眼向四周一望,他觉得自己譬如是一只在山野里飞游惯了的鸟,又从狭窄的笼里飞出,飞回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来了。

东梓关在富春东的东岸,钱塘江到富阳而一折,自此以上,为富春江,已经将东西的江流变成了南北的向道。轮船在途中停了一二处,就到了东梓关的埠头。东梓关虽则去县城只有三四十里路程,但文朴因自小就在外面漂流,所以只在极幼小的时候因上祖坟来过一次之外,自有确实的记忆以后却从还没有到过这一个在他们的故乡也是很有名的村镇。

江上太阳西斜了,轮船在一条石砌的码头上靠了岸,文朴跟着几个似乎是东梓关附近土著的农民上岸之后,第一就问他们,徐竹园先生是住在哪里的。

“徐竹园先生吗?就是那间南面的大房子!”

一个和他一道上岸来的农民在岸边站住了,用了他那只苍老曲屈的手指,向南指点了一下。

文朴以手遮着日光,举头向南一看,只看出了几家疏疏落落的人家,和许多树叶脱尽的树木来。因稻已经收割净了,空地里草场上,只堆着一堆一堆的干稻草在那里反射阳光。一处离埠头不远的池塘里,游泳着几只家畜的鸭,时而一声两声的在叫着。池塘边上,水浅的地方,还浸着一只水牛,在水面上擎起了它那个两角峥嵘的牛头,和一双黑沉沉的大眼,静静儿的在守视着从轮船上走下来的三五个行旅之人。村子里的小路很多,有些是石砌的,有些是黄泥的,只有一条石板砌成的大道,曲折横穿在村里的人家和那池塘的中间,这大约是官道了;文朴跟着了那个刚才教过他以徐先生的住宅的农夫,就朝南顺着了这一条大道走向前去。

东梓关的全村,大约也有百数家人家,但那些乡下的居民似乎个个都很熟识似的;文朴跟了农夫走不上百数步路,却听他把自哪里来为办什么事去的历史述说了一二十次,因为在路上遇见他的人,个个都以同样的话问他一句,而他总也一边前进,一边以同样的话回答他们,直到走上了一处有四五条大小的叉路交接的地方,他的去路似乎和文朴的不同了,高声一喊,他便喊住了一位在一条小路上慢慢向前行走的中老农夫,自己先说了一遍自何处来为办什么事而去的历史,然后才将文朴交托了他,托他领到徐先生的宅里,他自己就顺着大道,向前走了。

徐竹园先生的住宅,果然是近邻中所少见的最大的一所,但墙壁梁栋,也都已旧了,推想起来,大约总也是洪杨战后所筑的旧宅无疑。文朴到了徐家屋里,由那中老农夫进去告诉了一声,等了一会,就走出来了一位面貌清秀,穿长衫做学生装束的青年。听取了文朴的自己介绍和来意以后,他就很客气的领他进了一间光线不十分充足的厢房。这时候的时刻虽则已进了午后,可是门外面的晴冬的空气,干燥得分外鲜明。平西的太阳光线,也还照耀得辉光四溢,而一被领进到了这一间分明是书室兼卧房的厢房的中间,文朴觉得好像已是寒天日暮的样子了。厢房的三壁,各摆满了许多册籍图画,一面靠壁的床上陈设着有一个长方的紫檀烟托,和一盏小小的油灯。文朴走到了床铺的旁边,躺在床上刚将一筒烟抽完的徐竹园先生也站起来了。

“是朴先生么?久仰久仰。令堂太太的身体近来怎么样?请躺下去歇息罢,轮船里坐得不疲乏么?彼此都不必客气,就请躺下去歇息,我们可以慢慢的谈天。”

竹园先生总约莫有五十岁左右了,清癯的面貌,雅洁的谈吐,绝不像是一个未见世面的乡下先生。文朴和他夹着烟盘躺下去后,一边在看他烧装捏吸,一边也在他停烧不吸的中间,听取了许多关于他自己当壮年期里所以要去学医的由来。

东梓关的徐家,本来是世代著名的望族,在前清嘉道之际,徐家的一位富豪,也曾在北京任过显职,嗣后就一直没有脱过科甲。竹园先生自己年纪轻的时候,也曾做过救世拯民的大梦,可是正当壮年时期,大约是因为用功过了度,在不知不觉的中间,竟尔染上了吐血的宿疾,于是大梦也醒了,意志也灰颓了,幡然悔悟,改变方针,就于求医采药之余,一味的看看医书,试试药性,像这样的生活,到如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

“就是这一口烟……”

徐竹园先生继续着说:

“就是这一口烟,也是那时候吸上的。病后上的瘾,真是不容易戒绝,所以我劝你,要根本的治疗,还是非用药石不行。”

同类推荐
  • 赤脚走过桑那镇

    赤脚走过桑那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不灭的灯

    不灭的灯

    《不灭的灯》作者侯发山的小小说创作,情感真、发掘深、不造作。他的创作立意离生活很近,紧贴老百姓。手法多采用线形叙事,在叙事的逻辑上,亦多采用反正常逻辑的写法,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而且拓展了现实生活的广度,给人更多的回味空间。他的作品以朴实风趣幽默的风格见长,乡土味十足,他能以原生态的日常生活语言让人物更接近生活、贴近读者,读来富有亲切感。在小小说文体形式上,侯发山也有创新的探索,它所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绝不是其他形式的小小说所能比拟的,还因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联,从而呈现出宽阔背景下的真实感。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对你大爷有意见:叶广芩中篇小说选

    对你大爷有意见:叶广芩中篇小说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晚清帝国风云(上)

    晚清帝国风云(上)

    作者从道光皇帝登基开始写起,通过诙谐、幽默的手法写了平定张格尔叛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片断,讲述清末一些不被真正了解的人物以及事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对立给中国近代历史带来的悲剧性命运。
热门推荐
  •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

    慧林宗本禅师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阿毗昙经出家相品

    佛阿毗昙经出家相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妃,别把眼光移开

    爱妃,别把眼光移开

    她,为情所伤,对爱情,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在极度低落的时候做了蠢事:殉情。可是却莫名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成了他众多妻妾中的一位。接受现代教育的她怎么甘心与人共事一夫,既已对爱情死心,那么她乐意做一个闲散的王妃,潇洒自在过一辈子,可奈何天不从人愿,他看不得她闲适自在的样子,天天找她麻烦,真是幼稚加脑残……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又战功赫赫的一朝王爷,她竟然不愿意嫁,在婚前自杀殉情。为了完成皇兄的宏图,他还是娶了她,只是没有想到,这个貌不见经传的小丫头片子竟是他的克星,她越是对他不不上心,他越是在意……推荐朋友萧潇飞的文:《一路芬芳:笑出你的眼泪》,链接:http://novel.hongxiu.com/a/451645/,请大家多多支持啊!
  • 浔龙

    浔龙

    他是恶名昭著的天下第一纨绔,最爱美女、美酒,扬言要把玩皇帝之女的玉足。逛青楼、打恶少,身后还跟着个天天要为他算命的瞎子。会做饭的老仆人总是鬼鬼祟祟,神神叨叨地说要去见一座楼。庙堂风起,江湖云涌,皇宫里有个人人称道的神仙,江湖也有个不肯飞升的得道武夫。在东边有一条浔河,传说会有龙起于此!
  • 武血乾坤

    武血乾坤

    平凡小镇,血腥之夜。少年踏血归来,看见的却是满地尸骸,血发冲顶,携带无尽血腥暴虐毅然转身,誓要走上复仇之路,化身血魔,从此在武者世界掀起无穷杀戮,血流成河亦不眨眼。吾既得血帝之传承,当与无尽血液为伍
  • 囚衣

    囚衣

    囚衣,这是一个枷锁,只要你穿上了这件衣服,你一辈子也别想脱下.
  • 校花的贴身护卫

    校花的贴身护卫

    教学生是一门技术,教美女学生更是一门艺术。市政府换届选举,白富美身陷困局,乡村教师大发神威与女老板……呃,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且看山村老师如何万花丛中过,全身都是叶。
  • 你若只如初见

    你若只如初见

    一个关于十七岁的高中三年故事。一份关于十七岁之前的记忆。一个叫安陌然的男孩,面对着一份不明爱,又面对一份不明的友谊。他是一名彻底的十七岁同龄少年人生的代表,那时候的他,喜欢一个人是不敢说出口的,只是想待在那个人身边,看着她就好了,后来她有了一段与我无关的恋情,就如读者,看着她的喜怒哀乐,静静的,只有同喜同乐的感觉。之后的人生,陌然开始写作,写着他对一个女生友谊与爱情之间的矛盾,把他对她的故事写成诗歌,写成小说,一份最真诚的感情。安陌然,每天紧紧的抓着时间写着,怕遗忘那些细节,可那是免不了虚构部分的,她永远也不会明白,那份虚构正是安陌然对两人之间发生的一小插曲,或者可以说是一梦想吧。
  • 顺势者昌

    顺势者昌

    本书共分为顺势而为,主宰人生;顺势而谋,寻机而动;顺势造势,事半功培;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顺势东风,万事成功五大部分。为读者解秘成功的圣经,帮助读者打造成功的坦途。
  • 我的老婆是鬼魂

    我的老婆是鬼魂

    这一天生活了几十年的环境都变了,被当作几十年疯子的人,陡然间发现原来他并不是一个疯子,而这几十年似乎只是......老婆告诉他,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人,他郁闷了,为什么呢,自己貌似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吧。“亲爱的,我有记得你的初恋啊,我也有记得你的梦想啊,想不想去实现呢。”老婆充满诱惑的向着他说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奉旨泡妞嘛,觉得有些不真实的他,很想答应这个请求,只是看了看老婆的眼神,他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