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51000000039

第39章 苏轼卷(21)

(9)蓊然:茂盛的样子。

(10)馀浸:这里指汴河淤涸后留下的水坑。

(11)岩阜:岩石堆成的山。

(12)椅桐:即山桐子,又名水冬瓜。高二丈余,初夏开黄花,本质实,可作细巧器具。

(13)桧柏:常绿灌木,俗叫“子孙柏”,干直立,高丈许,花小,单性,果实球形。

(14)京洛:指洛阳,古代东周、东汉等朝代建都于此,所以称“京洛”。

(15)厦屋:高大的房屋。吴、蜀:两个古国名,地在今江苏省、四川省一带地方。

(16)饱:吃饱肚子,使动用法。

(17)茹:蔬菜的总称。

(18)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

(19)吴兴:今浙江省吴兴县。

(20)宋:指彭城,春秋战国时属宋国,故称“宋”。

(21)肩舆:轿子。

(22)显人:显要而有名声地位的人。

(23)家:安家,住家。

(24)十围:很粗大的树木。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之间合拱的粗细。

(25)不必仕:不一定作官。仕,做官。

(26)节:气节,节操。

(27)处:隐退。与“出”相对。

(28)出者狃于利而忘返:出,出仕,与“处”相对。狃,贪。返,返里,归家。

(29)泗:泗水,源出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泗水。与汴水汇合。这里指泗水的支流。

(30)跬步:半步,跨一步,极言路近,方便。跬,半步。古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31)俯仰:低头和抬头,上和下,这里有安处的意思。

(32)循吏:遵理循法的官吏。

(33)泽:恩泽,恩惠。

(34)土风:当地风土人情。

(35)莫余厌也:即“莫厌余也”。意思是没有厌烦我的。

(36)鸡犬之声相闻: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形容很近。

(37)幅巾杖履:都用作动词,戴上幅巾,拄上手杖,穿好鞋子。即作好外出访友的准备。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是表示所谓儒雅的装束。履,鞋。

(38)游:交流,交朋友。

(39)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公元1078年至1085年。

游桓山记

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1),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2)。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或曰:“鼓琴于墓,礼欤?”曰:“礼也。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3)。仲尼,日月也,而魋以为可得而害也?且死为石椁,三年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4),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泠风(5)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6)?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7)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8)兮。桓山之下,维水潛潛(9)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歌阕而去。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注释】

(1)晦:古时每月之末日称晦。

(2)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水之上:大意为,春天的服装做成了,穿着春天的服装,与二三个朋友游于泗水之上。

(3)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季武子,鲁国的大夫。曾点,孔子学生。季武子死后,曾点背靠着季武子的门唱起歌来。

(4)藏:坟墓。

(5)泠风:小风,清风。

(6)饭含之贝玉:古人死去,嘴里都要含着贝类制品或玉制品,饭含,死人嘴里含东西。

(7)物化:变幻,变化。

(8)与石不磨:与石头一样,不可磨灭。

(9)潛潛:满满的样子。

石钟山记

《水经》云(1):“彭蠡(2)之口(3),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4),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6):石之铿然有声者(7),所在皆是也(8),而此独以钟名(9),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10),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1),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12),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3),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14),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15)。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去霄间(1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17)。”余方心动欲还(18),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20),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21),涵澹澎湃而为此也(22),舟回至两山间(23),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24),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25),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26)、镗鞳之声(27),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28)焉。因笑谓迈曰(29):“汝识之乎(30)?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3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2),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33),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34),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35),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水经》:我国古代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以简要的文字记叙了我国江河水渠的源流,相传为汉朝人桑钦所作(一说是晋朝人郭璞所著)。

(2)彭蠡:湖名,即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

(3)口:湖口处。

(4)是说:这个说法。指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说法。

(5)磬:古代玉制(或石制)的打击乐器,马鞍形,以木槌敲击而发声。

(6)尤:尤其,更加。

(7)铿然:敲击金属或石头发出的声音。

(8)所在皆是:到处都这样。所在,存在的(地方)。是,这样。

(9)独以钟名:唯独用钟来命名。

(1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日(阳历七月十四日)。这是用“干支”记日。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等)十二个字依次相配来纪年、月、日。

(11)适:往,去。

(12)赴:赴任,上任。

(13)硿硿焉:硿硿,敲击山石的声音。焉,同“然”,形容词词尾。

(14)莫夜:晚上。莫,“暮”的本字。

(15)森然:阴森可怕的样子。

(16)磔磔:同“吱吱”,鸟叫声,象声词。

(17)鹳鹤:水鸟名,形似鹤而顶不红。

(18)心动:内心惊动,吃惊害怕。

(19)噌吰:形容钟声宏大。

(20)罅:裂缝。

(21)焉:代词,代指“石穴罅”。

(22)涵澹澎湃而为此:意思是说水浪激荡而形成的声音。涵澹,水波激荡。

(23)两山:指上钟山和下钟山。

(24)中流:水中央的激流。

(25)空中而多窍:空中,中间是空的。窍,洞。

(26)窾坎:击物的声音。

(27)镗鞳:钟鼓的声音。

(28)乐作:音乐演奏起来。

(29)因:于是。

(30)识:同“志”,记住。

(31)不余欺:即“不欺余”,宾语(余)前置。

(32)臆断:根据主观想法来作判断。臆,胸,指主观想象。

(33)殆:大概,将近,差不多。

(34)终:总。

(35)渔工、水师:渔夫、船夫。

秦太虚题名记

览太虚(1)题名,皆余昔时游行处,闭目想之,了然可数。始余与辩才(2)别五年,乃自徐州迁于湖(3)。至高邮,见太虚、参寥(4),遂载与俱。辩才闻余至,欲扁舟相过,以结夏(5)未果。太虚、参寥,又相与适越,云秋尽当还。而余仓卒去郡,遂不复见。明年,余谪居黄州,辩才、参寥,遣人致问,且以题名相示。时去中秋不十日,秋潦(6)方涨,水面千里,月出房心(7)间,风露浩然。所居去江无十步,独与儿子迈(8)棹小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因录以寄参寥,使以示辩才。有便至高邮,亦可录以寄太虚。

附《秦太虚题名》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道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辩才大师,以事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遗篮舆,则曰以不时。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止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辩才于湖音堂。明日乃还。高邮秦观题。

【注释】

(1)太虚:指秦太虚,即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尤长于词。曾因苏轼的推荐,除太学博士兼国史编修官。著有《淮海词》。

(2)辩才:姓徐,名元净,字无象,浙江於潜人。他十岁即出家为僧,能文,名气很大,二十五岁时赐紫衣及辩才法号。晚年寓居龙井。他与苏轼有着极深厚的友谊。

(3)湖:即湖州。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是在元丰二年春。

(4)参寥:指僧人道潜,字参寥,於潜人,能诗。苏轼称其诗“清绝,与林逋上下”。

(5)结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

(6)潦:积聚的雨水。这里指泛江湖之水。

(7)房、心:都是星宿的名称,均属天蝎星座。

(8)苏迈:苏轼的长子。

传神记

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1)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2)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3),岂复见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胜(4)。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其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5)。吾尝见僧惟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南都程怀立,众称其能,于传吾神,大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故以吾所闻助发云。

【注释】

(1)顾虎头:顾恺之,字长康,晋代杰出画家。尝为虎头将军,故人称顾虎头。

(2)天:指本质。阴察:暗中观察。

(3)敛容自持:指人板起面孔摆架子作矜持状。

(4)“虎头云”句:语见《晋书·顾恺之传》。略有出入。

(5)顾陆:分指顾恺之、陆探微。陆,南朝时宋人,著名画家,以画人物著称。

画水记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1),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2)之,谓有洼隆(3),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4)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5)、孙知微(6)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7)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8)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宷兄弟、李怀衮(9)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10),近日常州戚氏(11)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注释】

(1)细皱:细小波纹。

(2)扪:按,摸。

(3)洼隆:凹凸不平、高低起伏。

(4)广明:唐僖宗李儇的年号。此年号仅用一年,为公元880年。

(5)黄筌:字要叔,五代前蜀画家,四川成都人。以花鸟画最有名,对后世影响很大。

(6)孙知微:字太古,宋初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信佛,专门画宗教故事的画,忌讳人们呼之为画师。

(7)奋袂:袂,衣袖。奋袂,即挥动臂膀的意思。

(8)输泻跳蹙:形容水势直下,奔腾翻滚。

(9)李怀衮:宋初画家,四川人,学黄筌,工花鸟,亦善山水。

(10)董羽:字仲翔。初仕南唐李后主(煜)朝,后归宋,以善画龙、水、海、鱼受宋太宗赏识。

(11)戚氏:指戚文秀,善画水。

同类推荐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有思文丛:从清晨到日暮

    本书是小说家弋舟的一本散文集,由“异乡·寓言”、“无远弗届·书与人”、“和光同尘·创作谈”3辑37篇文章构成。内容涉及对历史的哲思、对生活的体悟、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对创作经验的总结。本书的语言极具特色,长短句错杂,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醉神香

    醉神香

    茶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从中不仅能一窥中国文明的沧海桑田,也能一睹中国茶人的奇事趣闻。这个故事就从中国茶人的诡异经历讲起……
  • 神性之罪人

    神性之罪人

    一动当天地色变,前有众仙开路,中有金刚神兽,后有五色神殿,百莲齐放。但这不是我莫宁想要的,妖也好。鬼也罢,我必把你带回身边。。
  • 公子乃红妆:独傲天下

    公子乃红妆:独傲天下

    她穿越重生,以为是解脱,初到异世,却又骨肉分离。家宅内斗,又把她变为他!世人皆知擎家三公子,却未识公子乃红妆。当国仇家恨的秘密解开,她该全力倾覆,执掌血嗜天下,还是相忘于江湖,独傲天下?红颜风华绝代,执手相伴之人又在何方?
  • 第五姑娘的剑

    第五姑娘的剑

    阿吉说:“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星魂说:“有流星的地方,就有我。”叶心说:“我叫叶心,树叶的叶,开心的心。”陆小鸡说:“叫我陆小鸡就行,虽然我很讨厌这外号。”“......”第五小楼说:“为什么我觉得好像在哪听说过你们!”书友群399,010,636
  • 重生之医世无双

    重生之医世无双

    苏浅,苏氏集团的总裁,其领袖能力使业内人士叹服,一场车祸,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再醒来,却成为了帝都安氏集团的三小姐安晓,并发现自己成为了青炎空间的第三十五代传人,习医术,修功法,炼丹药。。。各路美男蜂拥而来,她却坚持孑然一身,究竟谁能入她的心。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二十年多前,作家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 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冥婚之走阴人

    冥婚之走阴人

    刚满二十二岁的凌之桃回自己的村子见奶奶,可是在半路上却被一只鬼俘去强行接了冥婚。“我们不认识。”“入棺为妻,你是我妻,所以,你要履行妻子的义务。”“我保证我每天都会为你上三炷香。”“不行。”“那四炷香?”“女人,我要你生个娃儿。”从此,她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 绯恻人生

    绯恻人生

    一心只想过简单生活的高三学生陈恪,只因替死党出头,引得形形色色的人闯入他的生活,从此开启了一段多姿多彩的人生,达官贵人,阴险之徒,熟女萝莉,御姐警花即将粉墨登场......
  • 极品花都高手

    极品花都高手

    强者意外穿越附身都市废材黎鸣天身上,从此反转人生,华龙腾天,富二代,纷纷跪服。一个狂傲不羁谜一样的男人,一群形形色色的女人,演绎了万花丛中的一段段离奇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