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400000011

第11章 砥砺磨难——坚韧不拔负重行(3)

将心比心是灾区人民的共同感受,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经历震灾痛苦的东汽人更体悯受难、懂得感恩。“看到海地人民遭受的同样劫难,就使人想到2008年‘5?12’所带来的痛楚创伤。东汽人之所以能迅速从灾难中站立起来,不仅依靠全国人民的关心帮助,也借助了国际社会的一臂之力。我们的心当然与海地的灾区人民连在一起,应该向那里最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东汽叶片分厂职工谭运军、辅机事业部职工陈欣眼里噙着泪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东汽的职工家属和父老乡亲们,都对海地灾区人民深表同情关爱。后来又惊闻南美国家智利发生了8.8级特大地震,感同身受的东汽人与全国人民一样,也以大爱无疆的善良真诚表达了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关切……

无论是面对震灾还是旱灾,历经劫难的东汽人都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知恩图报、铭记感恩。自2009年入冬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持久的干旱天气,旱情已严重威胁到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东汽团委按照集团和公司党政部署,及时发出倡议响应上级团组织号召,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并把它作为筹办召开东汽第十二次团代会的一个主题活动,真情向灾区群众献上自己的爱心。仅用两天时间就募集捐款6万余元,用于对口支持重庆地区的抗旱救灾工作,同时祝愿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干旱地区的人民群众都能喝上一口甜美的“爱心水”。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的7.1级强震,使当地无数房屋倒塌、许多同胞伤亡,人民生活极为困难,急需全国同胞驰援救助。消息传来,对地震灾害感同身受的东汽人立即行动起来,当天傍晚在东汽总经理张志英,党委书记何显富,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贤滨,副总经理陈军等的带领下,东汽党政办等党群部门许多工作人员带头装运救灾物资,同时组织东汽职工向玉树灾区捐款,表现了对灾区的关爱和对救灾的紧迫心情。“5?12”震后组织训练的东汽救援队当天也紧急集合起来,迅速动身赶往青海玉树受灾现场参加抗震救灾。临行前,张志英、何显富与救援队员一一握手,叮嘱他们:“东汽人对地震损伤有着切肤之痛,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72小时黄金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抢救生命。这是体现东汽人感恩社会,弘扬‘东汽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场硬仗,全体东汽人等着你们凯旋。”21时许在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东汽赴玉树救援队伍正式从德阳出发。救援队包括张竹建、郝宪勇、王俊宝、袁万彬等老中青干部以及救援队员赵永利、谢明、钟德伟、杨波、陈杨、齐圆圣、孟伟、潘忠勇、尹涛、朱锐、杨涛等人在内共计22人,其中含一支12人的东汽应急分队包括1辆消防车、3辆指挥保障车和满载着东汽人感恩物资的3辆大卡车。他们昼夜兼程奔向灾区,于16日晚到达后就迅速投入当地的抢险救灾。经历了“5?12”劫难的东汽人与玉树受灾群众感同身受,也相信在党和政府与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玉树一定会像东汽一样浴火重生。从灾区返回参加悼念玉树地震罹难同胞活动的救援队员潘忠勇说:“我父亲在汶川地震中失踪了,我非常理解玉树同胞失去亲人、急需救援的感受。听到公司要组织救援队前往救灾的消息,我赶紧报名代表东汽人送上一份感恩之情。”东汽踊跃参加捐款献爱心活动的员工都有一个切身感受:“5?12”大震中东汽人深深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今天青海玉树人民的受难深深牵动着大家的心。东汽人虽然身在四川却与玉树灾区人民心连心,就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地震灾区的藏汉同胞献上血浓于水的深情和爱心。

常怀感恩之心,善尽社会责任。“5?12”特大地震虽使东汽遭受重创、元气大伤,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援助下,东汽人重新站了起来并迅速恢复生产。一年多来,他们在全力以赴进行新东汽重建而且资金物资都很紧缺的情况下,还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助、爱心救助等慈善活动,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此期间,东汽已累计向同在极重灾区的汉旺政府捐款上百万元建汉旺“5?12”罹难者公墓,向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的台湾同胞捐款150余万元(其中,公司捐款100万元,组织职工自愿捐款50余万元),向广西柳州洪涝受灾区捐款20万元,对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德阳慰问演出赞助10万元,向本企业“5?12”地震罹难人员家属发放慰问抚恤金90余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和援助地方扶贫捐款约148万元。同时积极帮助解决孤老、孤残、孤儿等已故职工的遗孤家属共176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对口援助贫困大学生44人,为当地失业人员提供临时劳动就业岗位1000余个……东汽人在加快恢复重建和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正是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捐助、爱心救助等慈善活动的方式,努力回报社会各界对东汽的关心和支持,并体现自己的报国之志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和感恩之心。

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又度龙门山。震后第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汉旺山镇的曙光山麓、绵远河畔又是千枝吐翠、万物复苏,已被特大地震摧为废墟的十里东汽传出机器运转的阵阵轰鸣,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更感受到东汽人的不屈和顽强。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中,东汽人不仅彰显了具有震撼力的“东汽精神”,也创造了神奇的惊人速度。正如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所说:“灾难袭击后,我们就以最短的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火速开展了与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的抢救群众生命的激烈战斗;抢险救灾中,我们也以最短的时间采取各种措施完成了转移职工群众、安置受灾家庭的紧急行动;灾后重建时,我们仍以最短的时间全面恢复了生产经营、推进了异地重建。事实将会证明,强大的精神力量与过人的建设速度,必定更好更快地把新东汽的发展大业推向前进……”

没有人经历过这么大的灾难,没有人事先知道该怎样应对突如其来的一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危难时刻容不得东汽人有半点迟疑,只能擦干脸上的泪水、拭去身上的血迹,在第一时间打响与死神抗争、同时间赛跑的抢险救灾争夺战。员工是企业的根,设备是企业的本。在完成对幸存人员的搜救、受伤人员的救治、罹难人员的善后处理之后,东汽立即组织全体员工冒着余震的袭击,展开了设备物资的清理转运。随即又迅速启动了永久性住房建设工作,东汽馨苑首期4000余套住房于地震当年10月开工,2009年年底已建成完工并交付使用。绵竹生活基地东汽竹苑在震后又全面复工建设,也已交房入住。

东汽失去家园的几千户受灾家庭在震后第二个春节前后全部入住新居,在更加安全舒适的新家园里工作学习、安居乐业。东汽人在痛彻心扉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奉献爱心,地震当天紧急转移的大量人员中有许多就是当地居民和受困群众。地震发生以后,东汽人还省吃俭用,及时向北川、青川、绵竹、汉旺等极重灾区以及绵竹中行、东汽中学、东汽小学等受灾单位捐款上千万元。尤其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企业没有一名职工因为地震而失去工作,没有一名职工流落街头,从而在关爱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忠实履行了一个中央级国企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009年12月31日16时,位于德阳八角井的东汽新基地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东汽“迎新年、新基地——全民健身火炬传递”仪式隆重举行。东汽干部职工2000余人参加了火炬传递。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贤滨主持仪式,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张文峰为欢舞的祥狮点睛接福,党委书记何显富用汉旺基地采集回来的火种点燃了手中的火炬。这一火种不仅凝聚着几代东汽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更承载着每一个东汽人的希望与憧憬。迎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举着欢快燃烧的火炬,分别代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加入东汽这个战斗集体的东汽员工环绕新基地开始了时代接力的火炬传递。如此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地传递火炬,象征着东汽发展与“东汽精神”生命不止、生生不息。伴随着热烈的欢呼声,公司总经理张志英从历代东汽建设者代表手中接过了象征着“东汽精神”的火炬,并点燃了主火炬。熊熊的火焰燃烧起来,瞬间在东汽八角井基地的上空升腾跳跃并耀亮长空,所有在场的身着蓝工装的东汽人在那一刻都眼含热泪、心情振奋!随后,所有参加仪式的干部职工手持火炬绕着新基地开始健身跑,象征着东汽人朝着明天和未来阔步向前。“火炬耀长空,金狮腾大地。”人们相信,象征“东汽精神”的圣火将永远照耀东汽前进的道路,新东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从汉旺的十里东汽到德阳八角井基地,东汽人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血与火的洗礼,仅在灾后一年半就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东汽人圆满超额完成了2009年“生产经营、恢复重建、安置搬迁”三大任务,在废墟中挺起了不屈的脊梁,又勇敢坚强地站起来了!熊熊燃烧的神圣火炬象征着“东汽精神”必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将使新东汽发展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燎原之势,必将点燃东汽人永远的光荣与梦想!

“东汽精神”作为东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虽然是在“5?12”地震中彰显出来的,但是在长期创业发展中通过不懈的培育和历练而成的。如今,这种精神已经穿越灾难,使东汽浴火重生并幻化出更加美丽的彩虹,使人们沉浸于依然钟情的振聋发聩而又无限神往的意境和表达:曙光山下,十里东汽八角井基地拔地而起,经生死考验而涅槃重生。当五色羽翼掠过昆仑,当熊熊火焰闪耀着永恒,优美的火凤凰再次展翅飞翔,成为人们心中追逐的梦想和敬仰的偶像,令人在回忆和缅怀难忘的过去中,更加憧憬和追求美好的未来……

同类推荐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本书用平淡的语言、感人的真情展现了至纯至真的亲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一把灵动的钥匙,带你的心灵去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热门推荐
  • 天城龙族

    天城龙族

    如果把天和地比做一个剧院,那舞台就在大地上。大地是剧场的主宰,它演这一次次成长,一次次悲欢离合。但,舞台不止大陆。在天与地之中,飘浮的天城也是主角。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天城,一座最大的叫龙神之怒
  • 造化神国

    造化神国

    神道、圣道、仙道,三道并存,传承不绝,仙道为主,此乃大争之世。穿越过后的王争,出生在一个神道统治下的大陆,凭借着一个能够不断升级的神国,王争掌造化,握乾坤,三道并修,睥睨天下,谁与争锋。
  • 七世一生

    七世一生

    完美的重逢,相遇在第七世。堕入无尽陵墓,却是一片天地。这个蓝色的陵墓中到底潜藏了多少秘密?萧泰最后能否找出这个星球的秘密,得到本是敌手奈何相恋的美人的心?龙鹰苍穹斗群龙,萧泰重生,仙界大闹天宫。翻天覆地最后发现“我不是我,她不是她”一切都是一只手设计好的,为的只是重生。
  • 似卿若梦来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两三人走过你在哪

    两三人走过你在哪

    那些发生在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岁的青春懵懂季节的事儿,总有一些是会让人记忆一辈子的。现在我把曾经的记忆一一用故事给窜起来,或许你会和我有个共同的记忆,或许你的身边正在发生这些事儿。罢过课的请举手!罢过餐的请举手!砸过餐厅的请站起来!揍过老师的请站出来!!!
  • 将军有喜:小娘子驯夫记

    将军有喜:小娘子驯夫记

    在很久以后,李长歌依然清楚的记着这一天,那迎风招展的帅旗,和像是小灯笼一样串起来的人头被挂在竹竿上,本在攻城的蛮族都停了手,像是疯了一样朝着后面的部队冲去。那个男人眼神锐利,居高临下的看着她。“夫人,我来接你回家了。”
  •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大喊一声“芝麻,开门!”,强盗藏宝的洞门便自动打开了“擦一擦阿拉丁神灯,它就能满足你的任何愿望,”阿拉伯童话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奇特诡异的想象撑起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阿拉伯风情画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走进神秘的世界,体验其中隽永不朽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 重生之系统人生

    重生之系统人生

    系统的来历无从考究,对于一个宅男来说是希望还是阴谋?重回2009,崛起从《哈利波特》开始。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偶获异宝,却遭兄弟背叛,不料,吴川竟是意外重生。重活一世,吴川以枪指天发誓:这一世,自己必要雪前耻!伏天骄!踏天歌!以手中长枪,一问天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