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8100000034

第34章 站着阅读

金明春

阅读,其实是在阅读一种思想。阅读,其实是在用视觉思考。

勒克莱齐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法国《读书》杂志称之为“在世最伟大的法语作家”。瑞典皇家学院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位追求重新出发、诗意冒险和感官迷醉的作家,一位超越主导文明、在主导文明之下求索人性的探险者”。他的《诉讼笔录》,是他的处女作,出版当年即入围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并成功获得法国重要文学奖“勒诺多奖”,一举成名。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诉讼笔录》有着勒克莱齐奥早期作品中浓郁的奇幻色彩,他的观念直逼现代人的存在方式,亦真亦幻、亦狂亦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狂人”。这部书,有点像境外版的《狂人日记》。

说实话的人,历来都是被列为另类的。更多的时候,“癫狂者”是清醒的。这位“狂人”,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力和惊人的思辨能力。这种充满讽刺与逆反的对比式写法,显示了年轻的勒克莱齐奥对人、对社会、对现代文明发自自身直觉的诘难。惊世骇俗。在一个禀持自然感性生存方式的所谓“精神病患者”和一个萎缩在工具理性之中的现代社会之间,到底是谁控告谁?浮躁的世界里,有没有景致更为开阔的人生?有没有令一颗心更乐意更快慰的通途?我们在寻找凝聚精神的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我们在寻找一种思想,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如果缺少了一种信念,道德的迷失,精神的涣散,便会使得我们迷茫痛苦。心灵困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今天一个最为重要的话题。心灵困惑,以其巨大的杀伤力,虐伤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与天地自然和谐,也需要与人类社会和谐,还需要与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和谐。亚当擅自住进暂时无人的山顶别墅,他在寻找动物本能的感觉状态,他进入了一种原始人自由自在的“野性思维”状态。可是,在这种状态中,他得以摒弃一切知识的成见,其看待世界的方式恰恰是“现象学还原”式的,而他的怪诞举止和感觉内容的指涉也因此是十分丰富的。他力图让自己消融为自然的一点物质,其实多少都指向了一种“生态自我”的宇宙意识,他并在后面的谈话中指出人类意识“以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观。又如他在山上看到,由高山、城市、河流、大海和天空组成的景观,因为一个老太婆——天地间唯一一个活动点——在其中的挪动而失去了平衡,他竟由此悟到了人类按自己的意志安排一切的“人类中心主义”僭妄。就此可以推断,亚当的“感觉化生存”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根基的,“疯子”再次印证了自己在文学中的某种一贯形象:他原来是一位哲人、预言家。我曾走进孔林,虽说是树木葱葱、鲜花开满大地,但我们还是心情凝重,孔子的生前的孤寂、落寞与身后的荣耀,令我们沉思。也许世界上所有的思想者,都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高洁的精神世界建立在云霄之上,采日月光华,融宇宙万象,化甘霖滋润大地。孔子使任何一座气势显赫的帝王都黯然失色。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我曾去过罗布泊,在那里可以体验生与死、繁华与萧条、暂时与永恒。罗布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诺大的警示。那一片水草丰美、鱼肥水荡的罗布泊,永远的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干涸的沙漠。我们总是失去之后才会懂得它的珍贵,我们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懂得它的脆弱。自然的罗布泊是这样,精神的罗布泊也是这样。那冷漠的目光,那残酷的恶性竞争,那尔虞我诈,那人情淡漠,其实已经构成了我们精神的罗布泊。人间真情的沙漠化,在向我们警示着什么。

有一个故事说西藏有个荒无人烟的高山哨所,驻守着4个士兵,与外界交通隔绝,当中有个士兵患了夜游症,一天晚上,他觉得很渴,很想吃家乡的西瓜,于是到厨房拿了把菜刀,挨个摸着3个战友的脑袋,用中指敲了敲第一个,说:“生的,”敲第二个,说:“他妈的,怎么也是生的,”敲到第三个,是班长,被敲醒了,睁开朦胧睡眼,问:“你干什么?”拿刀的士兵吓醒了,菜刀“当”的一声落地。其实,人有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不清醒当中,甚至是在梦境当中。

从他与女友的哲理性的谈话,街头的那番演讲,以及被关进精神病院与医疗小组那针锋相对的辩驳中,我们可以确定他其实是一个有着极高思辩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青年。但如他自己所说,“文化教养就像一件湿淋淋的外套”,现代社会中的这些成果正是他质疑、否定和反叛的对象。比如在亚当眼里,分享电视影像的人们,似乎被另外再添加了一对染色体,“将重新把我们塑造成一个种类”,造成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谁知道我们是否会因此而遭受最可怕的报复——永远处在分隔的境地。我们,这些被埋没的人。从未被信任过。”孤独者是清醒的。在世上,我们尽力让自己能拨开浮尘,一颗自由的心是博大宽广的,我们只能超越我们所能超越的束缚,感受着我们所能感受的幸福。世界的美丽正是源于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人不同,其生活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就如爱情,就如婚姻,我们不是观赏者,我们是感受者,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去复制别人的幸福模式,你是你自己。风景再美,你内心不幸福也难以唤起你对这个世界的关注,世界再大,但如果你心中只能容下一滴水,那谁也无法润泽你。前些日子,我参加南方卫视的重返心灵家园的活动,去了香格里拉,远远的望见了天葬台。安寂后的天葬台上的肉身,最终化为对鹰的布施,那是一种常人无法接受的崇高图腾。生生死死,死生相依,生是如此激奋昂扬,死亦当美丽宽广。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说,生命的自然是感性的。亚当构成了一种寓意:放弃和抵制理性思维,以纯感性的方式生存,其实是对生命自然状态的回应。在小说中,亚当认为孩子保留了看待世界的这种方式,对于为什么出走流浪的提问,他回答说,“也许,不管怎么说,我像是个孩子,需要一个人呆着,于是顺从了这种需要……”价值理性构成了一种对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和人之异化的对抗。但是,代表着现代社会正常人的精神病学学生却像戳破病人的幻想一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可是您——您不再是个孩子了!”在孩子,感性的、模仿自然的思维被称为想象力。亚当的这些行为被心理病理学专家套用一个分析系统,轻而易举诊断为系统化类妄想症、疑病倾向、夸大狂、被迫害狂、性欲异常和精神错乱。工具理性成为压制人的力量,个性和差异被抹杀,人则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成为“铁笼”中的异化物。我们把太多太多的枷锁铐在我们的心灵上。我们用永无止境的物欲、权欲套住自己;把自己的怨恨、不平一遍遍在心里翻来覆去;用本来能够过去的不痛快一次次给自己过不去。我们追求心灵快乐以外的东西太多,这些追逐的劳累和痛苦压抑着心灵的快乐。我们关注物欲的太多,关注心灵太少。我们腐蚀心灵的太多,滋养心灵的太少。心太累,这是现代人发出的感叹。让我们的心灵告别丑陋,让我们的心灵远离丑陋。让我们的心灵告别邪恶,让我们的心灵远离邪恶。让我们的心灵告别阴霾,让我们的心灵远离阴霾。让我们的心灵告别怨恨,让我们的心灵远离怨恨。让我们的心灵告别那些不值得我们放在心灵上的东西,让我们的心灵远离那些不值得我们放在心灵上的东西。让我们的心灵告别枷锁,让我们的心灵远离枷锁。让我们的心灵告别狱室,让我们的心灵远离狱室。

书,是要用心来阅读的。如果你只是想用眼阅读,用猎奇心理阅读,那你会失却很多从书中应该得到的东西。那些鲜活的东西,那些深刻的东西,那些淋漓尽致的东西,那些癫狂而又清醒的东西,那些刺痛而又激活你的东西,从文字中裸露出来。这部书读着读着就坐不住了,于是就站起来,站着阅读。

同类推荐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谁解茶中味

    谁解茶中味

    这里有的是茶和人的故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居于九天之上,视之绰约神仙中人,只能仰望之、嗟叹之;有些茶和有些人一样,挣扎在泥土之中,简直不在是茶,而是菜、是饭、是药,是穷人续命的东西;还有很多茶,和我们一样,泯然众人,不能飞黄腾达,也不能羽化成仙,只能在俗世浮沉中给自己添一点味道和情趣。有的人讲故事,像陆羽;有的人听故事,像蒲松龄;有的人就是故事里的人,像你我。 茶本性凉,皆因经受春雨之寒,虽然挨过烈火烹油之热,不改本性清凉。希望读到这本书的人,在炽烈红尘中,能感受到如饮茶的一股凉意。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热门推荐
  • 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

    The Expedition of Humphry Cl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新约之盘古

    洪荒新约之盘古

    自从盘古开天身死后,洪荒大地战火不断,几方势力你争我夺,最后以鸿钧道人成圣,以身合道,战火方熄。自此,道门在洪荒大地中成为正统,他的几位弟子老子、原始、通天、女娲、接引、准提也因此气运大涨,所立教派蒸蒸日上。然而,盘古所留的妖族、巫族等种族却因为各种原因纷纷身死族灭,洪荒大地之上人人都以为是天意如此,却没有人发现,整件事的背后就像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操纵一般,人人......
  • 黄金穗

    黄金穗

    穿越娘亲含恨死,迂腐老爹殉情亡。幸有灵魂来互换,小小金穗得重生。爷爷当爹又当娘,祖孙努力奔小康。渣男想要来求亲,哼哼……想娶我金穗可以,予君黄金穗,君冠我之姓!订阅超过30%的亲请投一下完本满意度,么么哒~
  • 白话古文观止

    白话古文观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纵横天下

    网游之纵横天下

    我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玩家,然而真正的高手与菜鸟到底距离有多远?当有一天,漂亮女孩问我:你愿意当一个高手,纵横天下吗?我说:我愿意!于是乎,我悟了,便成了高手,从此纵横天下!
  • 虚世轮回

    虚世轮回

    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尽头遗弃着一个世界,一个名叫散城的男孩在搜寻灵魂的寄存点时无奈的徘徊于迷茫与谎言之中,似幻似真的星空的色泽笼罩着他渴望发现真相的眼睛,当一切回过头才恍然存在于世间的真理确是轮回。
  • 叶落之春

    叶落之春

    在平淡的生活中,家庭的突然崩裂让苏城痛不欲生,仅存的他心里唯一依靠的朋友却背叛了他。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孩却惨遭两次蹂躏,虽然在存世的最后一段时间得到了真爱,却还是选择了结束自己,把身后事都留在了身后。她最后的那一丝微笑带进了苏城的梦里……生命是课题,严肃的微笑的。站在生命里,选择结束生命是痛苦的还是洒脱的抑或是欢喜的挣扎的?形单影只生活在小县城的苏城靠着一点遗产勉强度日,因为习惯了一个人的寂寞生活,加上过去生活强压于内心的疲惫,所以他抗拒很多人,甚至拒绝很多人。这颗尘封许久的心自觉看破红尘,对尘世了无牵挂,最后他选择自杀,不想却在将死不死的时候让一位好心的老人救了……几经波折后苏城安静了下来,敢于面对现实残酷的生活了,敢于面对过去了,带着这时的收获他做了一个梦,这梦像是个轮回道,带着他走进了另一个梦幻的世界……
  •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军婚小说之紫荆花开

    《紫荆花开》当当网有售,请搜“小说紫荆花开”谢谢支持。这是一个关于军人,军嫂,军婚的故事。某师范大学女生肖雪,清纯美丽,是无数男儿追逐追求的对象,可肖雪心心念念要嫁的是解放军。因缘巧合,与年轻军官何奈相识。何奈不走寻常路,肖雪亦是不知瞻前顾后考虑的人,二人先结婚后恋爱,开始了二十年的婚姻:拈酸吃醋;意气风发;家庭遭遇灾难时,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二十年间,草根夫妻从一无所有走向人生繁华,但生活也有不如意:强悍的公婆,若有似无的对自己婚姻的觊觎者,夫妻间越来越多的争执与不理解......婚姻,除了爱情,其实还需要一点夫妻之间肝胆相照的义气,刻骨铭心、不离不弃的恩情。《紫荆花开》由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43-3345-9
  • 我家有个葫芦娃

    我家有个葫芦娃

    祖传下来的小葫芦里,竟然蹦出来一个葫芦娃,从此李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事遛遛狗,逗逗猫,老婆孩子热炕头,农村生活乐逍遥。
  • 一剑逆仙

    一剑逆仙

    没有逆天般的功法。没有无敌般的运气,也没有至尊级的武器,只有被别人鄙视般的资质,林凡有一句名言:“我不想一路高歌成为至尊,也不想成为名留青史成为一派的开山祖师,我只想平凡的过一生,一生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