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73600000040

第40章 天使到

四月,金军押解着以大宋“二帝”为代表的俘虏三千余人班师北归。临行前,更将皇宫府库等席卷一空,甚至连普通民家也不得幸免。

当世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就这么搞得一地鸡毛鸭血……

女真人走后,开封军民即不再拥戴伪朝,各路勤王兵马也纷至沓来,声讨逆贼。

张邦昌眼见自己无法控制局势,只能请哲宗皇后孟氏进宫垂帘听政,同时派人迎奉康王赵构回京主持大局。孟皇后因之前被贬出宫作女道士而逃过一劫,入宫后,即亲笔写信送至济州,劝赵构登位继统。

五月初一,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率众返回,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

八月初一,淮西寿春府,县学生员李昂仍苦读于陋室。

写完最后一笔,吹干墨迹,又检查一遍,自觉辞藻、文理、气势皆有可观。这才抬头看窗外,哪知竟被阳光晃得有些眼花,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

刚想把文章拿给父亲评阅,回头一看,李柏却不知何时已经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几个月以来,李昂的生活天天如此,读书、写作、吃饭、睡觉、锻炼……

李大官人最初对儿子强健体魄的行为很不以为然,读书人就该有读书人的样子,平时注意饮食保暖什么的少生病就行了,你练得体壮如牛又能怎地?

可自从儿子支身逃回寿春,他再不多嘴了。

“嗯?怎地还睡着了……”李柏揉着眼睛,嘴里含含糊糊的也听不清说什么。

李昂笑着递上自己刚写成的文章:“请科场老前辈给掌掌眼,看能不能混个进士出身?”

“什么掌眼?哪学的黑话?”李柏嘟囔着,接过写得满满的三页纸细看起来。

李昂在旁边观察着,见老爹时而颔首微笑,时而点头捋须,心想着自己是不是火候已到?

三页览毕,李柏赞道:“不错,我儿大有长进!就你现在这功力,我敢说这个话……”

“名列三甲?”李柏惊喜地问道。

“想什么美事?你这就名列三甲,那你老子几十年的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李柏训斥道。拿起文章又看一眼,怕打击了他,又缓和了口气:“不过,取解是十拿九稳了。”

李昂一听,难免有几分失望。宋代通过解试,称之为“取解”,要在明清时期,也就是个举人水平。

按说这对他来讲,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毕竟,你前一世虽学的历史,也只是有些国学基础,这一世的李昂又只有蒙学底子。

但是一年来,官学系统教育和家庭突击培训双管齐下,让他认为自己至少具备赴省一搏的实力。

没想到……

好在他这人天性乐观,人家十年寒窗才拼得一举成名,你一年突击就想天鹅屁吃?继续努力吧。

李柏趁他分神之际,又瞄了几眼手中文章,心头暗叹道:“我这几十年的书还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感慨一阵,想起一桩要紧事来,遂收起失落,摇着扇子对正在活动筋骨的儿子道:“牛头啊,爹有件事跟你商量。那周家小娘子……要不然就娶了吧。”

李昂差点没闪着腰,不满道:“这事还没完呢?”

“唉,前天我不是出了趟门么?那周大官人亲自找我了,人家也很坦诚,说不是看重你将来能怎样,就是欣赏你现在,哪怕以后不读书,不参考也无所谓。如果你确实志在科场,那暂时不举行婚礼都行,只把事情先定下来,咱们男方说几时娶,人家就几时嫁。”

听了这话,李昂还真有些小感动。

时下,莫说豪门大户,便是小康之家,在娶妇择婿这事上都极其功利,甚至超过自己前一世那个时代。说难听点,在宋代,儿女婚事就是一场交易,你看中我的功名权势,我看中你的钱财房田。如周家这样的态度,实属难得。

但作为穿越者,李昂认为什么事自己都可以主动来适应这个时代,唯独终身大事,不能将就。不一定非得豪门千金,大家闺秀,也不说什么愿得一心人,白首相不离,至少要合得来吧?

前一世时,父母相识一个月不到就结婚,婚后十几年如一日地互相伤害,最终黯然分手。那样的日子,自己再也不想经历了。

刚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爹,就被骤然响起的声音惊了一跳。

“什么人大晌午的来砸门?”李柏十分不爽。

李昂宽慰他一句,出了自己的房间穿过正屋到院里把门一开,就见知府衙门的一个何姓都押衙站在外头,一脑门子的汗。

都押衙在府州一级的公吏里算是地位较高的,他亲自前来,想必是有要事。

李昂将他迎进正屋,又请了李柏出来作陪。杨干娘年纪大了,估计正打盹,也不去烦她,便自己泡了茶水奉上。

那何押衙一见,急忙起身双手接过,连称不敢。却顾不得喝一口,不等主人过问便主动道:“大官人,小官人,喜事,喜事!”

李柏见他那心急火燎的模样,怎么看也不像有喜事,遂疑惑地问道:“不知喜从何来?”

“南京,应天府!”

只一句,李家父子齐齐色变。

原本大宋四京中,除东京开封府以外,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都是陪衬。可现在不一样了,今上于五月初一在南京即位,喜从南京来,那就是说……

何押衙见他父子二人诧异的模样很符合预期,颇有些小心眼的得意道:“前番军贼丁进围寿春,不能拔乃引去。知府相公将前后事由上奏天听,如今圣上遣下天使要封赏有功。相公派在下来便是知会两位,明日上午,府衙听宣!”

话音落地,设想中的惊喜莫名,感激涕零没有出现,那父子两个都淡定无比地看着他,李柏还问了一句:“当真?”

不怪人家爷俩不信,军贼围城对寿春府来说是大事,但放在全国范围内……说句不当说的,自太上皇宣和年间以来,这种事还少么?

且丁进不是被击溃,而是被李昂忽悠走的,官府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斩获,还犯得着赵官家派遣天使下来封赏?

同类推荐
  • 浮梦菁华

    浮梦菁华

    逝年华,已成刹那……杀尽天下,倾塌一瞬间!
  • 大明神将

    大明神将

    一本明穿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
  • 无品知县

    无品知县

    晚清是可恨的、又是可爱的。它孕育了一代人民、铸造了一部血红的历史。帝国有优柔寡断的咸丰,朝廷有蛮横大气的肃顺,江湖有八卦神掌的董海川,民间有皓腕凝雪的缱绻伊人……还有我们那可爱的主人公罗十三。他的到来,使腐败透底的晚清帝国,更添了一丝华然浪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三国之我就是我

    三国之我就是我

    猪脚王少宇重生三国,这里有你想知道的,有你知道的,有你不知道的,还有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
  • 八旗弟子的铁血挽歌:满清王朝

    八旗弟子的铁血挽歌:满清王朝

    从努尔赤建国到20余万八旗劲旅入主中原,仅用了短短的28年时间。作旗劲旅记载着国人永远的辉煌与骄傲,同时记载着国人永远的耻辱与伤痛,八旗劲旅解这日,也是国人觉醒之时。
热门推荐
  • 腊梅花期

    腊梅花期

    金陵之龙蟠,乃产梅名地。柳三变,我们的服装公司信息部职员,居于此,等女友五年未归,几成病梅。又是春节,倍感寂寞而到梅园寻梅,遇有百年历史的龙艺梅园后人龙在途龙小蟠父女。后者乃北园学子,寒假回家。在与柳的交往过程中,发现其多才多艺,尤为其旁门左道之见闻所憾,后医好柳之病却自己成病梅。在其交往过程中,穿插江左三大家及秦淮名妓卞玉京的动人故事。以上为本故事三条线索。另,其中有大量的关于梅花之古诗,增加了小说的文学品味;加之金陵苏州太仓地域特色鲜明,使小说独具魅力。
  • 千术千局

    千术千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专业老千10年的赌博经历,他大学之中接触赌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赌就是10年,10年中赌遍大江南北,从学校,到赌档,到私人赌局,到赌场,到高级会所,大多都满载而归。十赌九骗,尽人皆知,可“赢”的欲望又让任何一个人深陷赌局,无法自拔。在这里,他给你讲述曾亲历的赌场上的那些事,揭秘赌徒的千术、赌局的陷阱、赌博江湖的血雨腥风……并劝诫好赌之人:赌博是一条不归路,在这里没有人能赢到最后。
  • 网游神器12

    网游神器12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应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感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拼搏的青春

    重生拼搏的青春

    人总是在有一定的阅历以及年龄后才懂得醒悟,看透人的现实与世故,从而跌出社会的步伐……
  • 你的冷漠我的错

    你的冷漠我的错

    他和他的第一次遇见,是他毕生都忘不了的美好,她说起哥哥时的那一脸温柔,是他快乐的源泉;然而,再一次遇见时,她对他的一脸冷漠,和责怪让他更加度定了心中的执着,我一定要留你在身边,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即使你是一个出卖了灵魂的杀手.....
  •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去过普罗旺斯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就像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说的:你只有到过普罗旺斯才有体会。《人生总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普罗旺斯风情笔记》用优雅而浪漫的文字,带你感受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魅人风景。那里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梵高,抚慰过毕加索……那里是浪漫而迷情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地方,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 全职高校异闻录

    全职高校异闻录

    奉便宜老爸的命令来到A市最有威望的华清大学,几十年前的自杀案件和在她身边穷出不奇的离奇死亡。怪谈社神秘冷酷的社长,主宰命运的幕后黑手;为她奋不顾身的温柔学长,只是在他绝望却满是心疼的脸上,早就喜欢他了吧。
  • 三生缘之娇女三生罪

    三生缘之娇女三生罪

    听说神君爱上了妖女。听说魔君爱上了神君的女人。这一次我不会把你推给任何人,你是我的。这一世我不会让你轻易地逃掉,你欠我的。别再让我等了好吗?【卞御卿】我放弃了全部就为你能再爱上我一次【易问惜】我爱过两人【千秋】
  •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末那几年:一幕未散场的潜伏传奇

    清朝末年,外强入侵,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京畿重镇通州的一个驿馆内,潜伏着一群爱国人士,林驿丞、三娘、张目、李耳、王品……他们心忧天下,并在共同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彼此帮助;但他们又各为其主,或为“帝党”,或为“后党”,或为“革命党”,有着不同的政见,并相互监视。在他们眼中,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帝后之争、辛亥革命等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