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街头,一群人沸沸扬扬地在则天门前请愿,“草民恳亲吾皇册立武承嗣大人为皇太子,请皇帝恩准。”
武三思倚在一家酒楼上挑帘而望。他兴奋地对武承嗣说:“皇兄,天意所愿,民心所向,百姓自发请愿立您为皇太子。臣弟敬您一杯酒。”
“三思,为兄收买的这帮人很是卖力的吆喝着,本王要好好的打赏他们。”武承嗣得意洋洋地说。
“皇兄心思细密,真乃当世诸葛武侯。”
“哈哈哈,这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还要看皇帝上不上钩呢?”
紫宸殿,“皇帝陛下,这里有几本洛阳草民投书铜簋,请册立武承嗣为太子。”婉儿捧着奏折说。
武媚眉头微颦,说:“传那个领头的人上殿见朕。”“是。”
“草民王庆之叩见吾皇陛下。”
“抬起头来,是你要上书要朕册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吗?”
“是小人所为。”
“皇嗣为我亲生之子,为何废弃?”武媚闭着眼睛说。
“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当今天下是谁的天下?”
武媚睁开眼睛,此话深深地出动了她的心事。“你继续说下去。”
“皇帝陛下,大周朝是武家的天下,而皇嗣却是李家的人,与情不合。一旦陛下驾鹤西去,江山岂非又归李家所有吗?”
武媚沉默,她站起身来来来回回踱着步子。“难道朕的大周朝只是昙花一现吗?”她思索着,“朕可以让旦儿改姓为武,并非出于旦儿的本意。一旦朕去世,太子旦儿登基,复兴李唐几乎是必然的事。朕毕生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
武媚感到此事甚大。“你的建议朕会慎重考虑,你先下去吧。”
“来人传狄仁杰与魏元忠上殿见朕。”
武媚看着他们说:“大周朝初立,太子之位悬而未解,东宫不稳,天下难安呢!”狄仁杰已经明白皇帝的心事了。
“皇嗣现在东宫,为陛下亲身爱子,一向谦恭孝谨,并无过错。” 狄仁杰毫不犹豫地道, “何况立储为国之根本,岂臣民所能妄议!动辄结党请愿,非国之福。请彻查此事,切责上书者,以儆效尤!”魏元忠随即附和,力请彻查幕后主使,解散请愿团,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武媚知道两名宰相都坚决反对,她明白天下初定,万事不可操之过急,便说:“立储之事押后再议吧。”
武承嗣得到消息气急败坏,“这两个老贼坏我大事。”
武三思着急地说:“皇兄,您就善罢甘休吗!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老贼在我们头上拉屎,看着武伦登上皇位!?”
“不。武伦个性温和又一直被幽禁的根本无力反抗攻击,皇帝为了大周朝能传诸后世也同样希望由我们武姓人继位,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武家人与忠于李唐的朝臣之争。要除去这些碍事的朝臣,最好的帮手就是酷吏。三思陪着为兄去见一个人。”
“谁?”
“来俊臣。”
“是他!皇兄为何是他而不是索元礼周兴他们呢?”
“来俊臣乃是后起之秀,比起索元礼周兴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此人刚刚撰写了一部《罗织经》,专讲如何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为兄翻阅一番顿时感觉此人深不可测,是个人物。为兄想把他收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