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1600000102

第102章 团聚(一)

顶着凛冽的寒风,大军整整走了十几天时间才到达长安。在幽州耽误两天时间,那是李渊接到报告,李世民取得胜利,平定西秦,活捉了薛仁杲。长安以西彻底平定。威胁长安的敌对势力再也没有了。

当李渊在朝堂上宣布的时候,满朝文武当然是欢心鼓舞,一起大唱赞歌。皇上英明神武,秦王勇武过人,上天眷顾大唐,是天命所归。

高兴的李渊派左光禄大夫李密代表皇上去幽州迎接李世民的大军。对此李密十分不满,想当初自己是天下义军盟主,瓦岗军是各路义军中实力最强的,可自己竟然失败。没有采取魏征的计策,以至于兵败走投无路,不得不投降大唐。

手下的人也都归李世民了。虽然李渊给自己很高的礼遇,但却是一个礼部官员,左光禄大夫是正三品,又被封为邢国公,可却一点实权没有。分管的竟然是朝堂上和皇家宴会的礼仪和安排,这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

这一回竟然派他迎接李世民,在李密看来,李世民可以说是乳臭味干的毛孩子,自己竟然去迎接他。所以到达幽州就没有前行,而是在这里等着。

当他接到报告的时候,李世民大军已经到达幽州城外。李密十分清楚,幽州罗艺刚刚归降,并不是十分稳当。李世民绕道走幽州,有向罗艺示威震慑之意。

他有些不以为然,当他到达城外的时候,竟然被李世民的大军震住。李世民出征的时候是十万大军,回来的时候加上李秀宁的左骁卫再有西秦归降的士兵,整个军队不下二十万,

对于父皇让他走幽州,李世民明白什么意思,当然是一路上军容整齐,气势无比。此时二十万大军停在幽州城外,绵延十几里地远。旌旗蔽日,刀枪如林,盔明甲亮。只是骑兵战马就有上万。

看着面前整齐的军队,李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有些明白过来,唐军胜利也是有原因的,李世民确实是将帅之才。特别是身后的罗艺,更是又有些胆颤心惊。

他归降李渊十分不情愿,但面对突厥的压力,不得不投靠李渊。总想着等到自己有了实力,还是自立为王的好。

今天一见李世民的大军,当时为之气短,心里想自立为王的念头打消了。再说他的实力还不如西秦,如今看着那几百辆囚车,罗艺心头发寒。

还没有到达长安,李世民已经知道,整个长安周围大小势力全都向朝廷上报,请求归降。只有依附突厥的梁师都,刘武周没有归顺。再有就是河北的窦建德,江南的杜伏威和河南的王世充。西面已经没有危险,剩下的就是东南北三面。

看到昔日在自己面前趾高气扬的李密竟然向自己下跪施礼,李世民就感到一阵的得意。再看听调不听宣的罗艺脸上竟然有惊恐之色,李世民觉得这一次绕道而行实在是太正确了。下马把李密和罗艺扶起来,一同进城。

当见到李秀宁的时候,李密更是满脸惭愧。这是女人啊!竟然让自己低头施礼。没办法,李秀宁不只是大将军,还是大唐平阳公主。

李秀宁可没有李世民那么做,看到李密过来赶紧下马,还没等李密跪拜就把他扶住,这让李密心里好受一些。在幽州停留两日,犒赏三军之后,李世民带领大军才离开这里向长安进发。

李密和罗艺都感到奇怪,因为整个大军中,就连李秀宁都是骑马,可身后竟然有一辆马车。

这是李彦的车,他还是不想骑马,很宠着李彦的李秀宁只好弄一辆马车让他坐,还从娘子军中派出两个女兵照顾他。

这回再也没有人说李彦是吃软饭的。陇州一战,已经成为经典传奇,三千破三万,让薛越投降。左骁卫大军上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连身为从四品大员的李仲文,也是很恭敬的说话。

军队就是这样,战功和能力才是统御下属的资本。李彦的勇武没人知道,但他的计谋和头脑让人不服不行。

当西行道大军和左骁卫大军知道这是李世民和李秀宁研究的战术时候,更加佩服李世民,真是统帅之能。不过李世民只是安排人家偷袭泾川,可陇州之战却是李彦的能力。

不过就这一点,取得泾川的战功就归李世民了,因为是他定计左骁卫出奇兵袭击泾川,他的大军在高庶牵制宗罗睺的军队。

这一来手下也不觉得冤枉。他们本来就是牵制西秦主力的,没有他们左骁卫怎么可能胜利呢?战报这样报,皆大欢喜。

只要李秀宁不说,没人知道是不是人家兄妹定好的。不过只有李世民在心里不是很舒服,这当中的原委,也只有李世民身边的三个谋士和长史窦轨知道。就连刘文静和殷开山都不知道,还埋怨李世民这样的事怎不让他们知道,弄得担心很长时间。

李世民除了心里苦涩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大军一进城,李彦就摆手:“秀宁,我先回家可不可以?”

李秀宁瞪他一眼:“你有点出息行不行?你可是行军长史,不是让我亲自安排吧?”说完想起来:“哦,我明白了,你又不打算上朝是不是?这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干嘛不去。”

李彦笑笑:“不是有你吗?这可是我们协议的一条,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算数行吧,就知道惦记你的小妻子。回到军营安排好就回家吧。有什么事我再找你。我也要回家看看儿子,过几天去你家。”李秀宁知道李彦的想法,也就点头答应。

李彦立即笑嘻嘻的说道:“谢谢公主娘子。看看柴驸马在没在家再说,记住约法三章。”

李秀宁什么都不想,可是她想儿子。把军营的事丢给李彦和李仲文,和李世民打声招呼,骑马回平康坊的公主府了。

安排军队的事当然不用李世民,他带领窦轨赶往皇宫去见李渊,其他总管安排军队回营。李彦叫过来耿其昌和吴阳还有王聪和杨怀,说道:“有劳几位了。回头去我家,我请客。”

王聪说道:“准备好大唐烈,要极品的,否则就让你回不去,让你的小妻子急死。”

李彦吃惊的说道:“你们怎么知道的?”

杨怀说道:“嘿嘿,公主说的。看在好酒的份上,兄弟们放你一马。”

李彦心里大骂李秀宁大嘴巴,可他心里也明白,李秀宁这是不想让手下怀疑她和李彦的关系。只好一笑:“谢谢诸位了,也代表夫人谢谢。这几天我就不去了,有事你们忙活受累。”

耿其昌和吴阳是李彦的下属,当然不敢那么随便,不过也说道:“长史,属下尽力是职责没说的,我们你看……”

李彦笑着说道:“在我面前哪来那么多规矩,想去一起去。”

“谢谢长史”两个人高兴的回答。

杨怀说道:“长史放心,有好酒活兄弟们干了,你就休息。”

“放心,喝死你们”李彦丢下一句话对车夫说道:“怀德坊,回家”

马车脱离大队人马向怀德坊方向冲去。都说归心似箭,李彦这一出去就是快两个月时间,还真的想家。毕竟和杨吉儿可是有过肌肤之亲,那可不是一般的关系。在李彦心里,那就是自己的妻子。已经到长安了,哪能不着急。反正军营那点事有耿其昌根本没问题。

长安太大了,李彦是在西城门进城的,一路上快马加鞭赶回家里。门前站着的家丁看着一辆马车快速跑过来,根本没想到是李彦的。因为少爷走时候是骑马的,再说就是一辆普通马车,没打开能进入马车的大门。

到了门前,李彦跳下车喊道:“少爷我回来啦?”

门前的两个家丁一看在车里跳出来的是李彦,当时愣住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人赶紧上前给李彦跪下,另一个人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夫人,夫人,少爷回来了。”

李彦一面让家丁起来,一面奇怪,杨吉儿这么大方,家丁已经叫她夫人了?不过也对,自己老婆当然是夫人。

他迈步进了大门,可还没走出多远,正厅里面冲出一大群人。当李彦看到中间的人时候,当时呆住了。母亲?

正当中的正是杨氏,激动的眼睛上是眼泪:“青儿,青儿,是你吗?”

李彦一下扑过去,一把抱住杨氏:“母亲,你怎么来了?”这可是出乎李彦的预料,上下打量杨氏。因为杨氏来信说她怀孕了,不能前来。怎么大冬天的跑来了?可他什么都来不及问就被包围了。

杨吉儿、飞凤、彩蝶、李锦儿、红花、绿叶,等到李彦把她们都拥抱一遍之后才消停下来。

李彦看到一边的柳静秋有些尴尬的站在那里,走过去躬身施礼:“俊青拜见父亲大人。”

柳静秋身躯一颤:“你叫我什么?父亲?柳静秋何德何能当得起这个称呼?”

李彦说道:“你不愿意?”

“啊?”柳静秋差点没哭出来,他们已经到了半个多月时间。杨氏刚刚满月时间不长,怎么也等不了了。柳静秋没办法,只好带着她来长安。好在这段距离不远,又有李彦留下的马车。

可是到达之后才知道,李彦竟然随军出征,杨氏更加担心了。两军阵前,刀枪无眼,可她又打听不到消息,弄得飞凤天天跑房家打听消息。

可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谁也不知道情况。不过这半个月时间,杨氏可是一点都不寂寞,她怎么也想不到李彦在京城竟然弄这么大,有占地几十顷的庄园。这可是长安,不是乡下。家里还有四五十女孩子,房子也装修的富丽堂皇。

竟然有了心上人,还是前朝公主,杨氏大脑已经不够用了。再说听说自己来了,京城很多高官显贵的夫人全都登门拜访。这是什么地位?看看这些夫人,就知道他们夫家什么地位,当年李彦父亲李傕可没这地位。

听到李彦的问话,柳静秋激动的连连说道:“愿意,愿意,只是不敢想而已。”

李彦得意的一笑:“那就好,毕竟是我母亲的丈夫嘛。”

柳静秋指着身边的一男一女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柳眉,女婿黄景初。不放心你母亲一起跟过来的。”

李彦看到这一男一女,年纪都不是很大,当然了,柳静秋也只有四十岁。柳眉长相一般,但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觉,很纯朴。黄静初像是读书人,不过身上有很重的乡土气息,也就不是当官的人。李彦接触官员太多了,看人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柳眉和黄景初赶紧给李彦施礼,有些紧张的说道:“见过李……李……”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彦。本来想叫弟弟,可李彦的家太吓人了,竟然不敢叫,名字更不敢称呼了。李彦一笑:“眉姐,姐夫,不认这个弟弟?”

黄景初怎么也比柳眉见过世面,连忙说道:“认,认,这不是不敢高攀吗?俊青弟。”

李彦看到他们的样哈哈大笑,对柳静秋说道:“怎么没见翠姐和琴姐呢?”

杨氏赶紧说道:“她们都已出嫁,要过年了,夫家想过完年再让她们来。小翠和小琴哭的不行,可妇道人家要守礼数。新婚第一年怎么可能出远门回娘家呢。”

李彦有些不高兴,他还是现代思想,再说也有一些骄狂。但是知道母亲保守,也就没说什么。合家团聚是高兴的事,只是邱淑贞、小翠、小琴没来心里有些失落。

杨氏知道李彦的心情,说道:“你别不高兴,年后你三叔会带着他们一起来,还有俊兰和俊乐和小珍都会来。”

“啊?太好了,李家人终于多起来了”李彦又高兴了。还有什么比家族兴旺更让人高兴的:“飞凤,摆宴庆祝。”

同类推荐
  • 回到宋朝之我不是奸臣

    回到宋朝之我不是奸臣

    一个生活在小城市里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穿越到了宋朝一代奸臣秦桧的身上。面对他的是历史的动荡,国家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怎样改变这一切,改变历史的骂名。
  • 三国风雷传

    三国风雷传

    主人公王锡,由于高考落榜,悔恨不及,夜间做了一梦,回到了三国时候,到了那里,他结识了鲁锋、赵强,周桐等一批三国时代的好汉,王锡励精图治,几经挫折,最后,在鲁锋、赵强等人的帮助之下,终于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成就一代霸业。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穿越之精忠岳飞

    穿越之精忠岳飞

    方傾.国家文物局特种兵,在执行守护岳飞墓的任务中牺牲。然而,意外的是他并没有真正的死亡,在《武穆遗书》的帮助下成功穿越到了北宋年间,熟知历史的他将会何去何从...
  • 中国古代典型冤案

    中国古代典型冤案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步入阶级社会以后,冤案也就与之相伴产生了。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其间的冤案充斥古今中外。古代冤案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诠释着人类历史螺旋式发展的进程。在林林总总的历史冤案中,每个冤案的出现均有其历史必然性。从世界古代历史的角度探究冤案范围过大,而从中国古代历史中择取具有代表性、较为典型、影响较大的冤案,同样能达到见微知著的目的。诚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热门推荐
  • 本命年

    本命年

    李梦二十四岁了。两天前一个朋友发微博说,即将告别人生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并祝自己生日快乐。李梦留言说,来到二十四岁好几个月了,感觉一般,欢迎来到本命年。
  • 无邪小妖后:妖王,求放过
  • 转世投胎不太顺

    转世投胎不太顺

    “这么可爱的小男孩死了真可惜。”这就是孟婆,除了长头发从头到脚连带声音都不像是女人,更何况是老婆婆。“看在你这么可爱的份上就给你喝我最新口味的孟婆汤吧。”很难喝。“喝完了就快点去投胎吧,祝你下辈子顺利别这么早就死了。”孟婆都话多的吗?等等我非但没有忘记反而想起了什么。“你怎么还不走,是汤太好喝了吗?不对啊喝过了应该就忘记了才对啊。”“孟婆你以后能不要研究‘新口味孟婆汤‘了吗?”“为什么?”“你喝口试试。”“嗯?我跟你去过阳间现代?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啊…是这样吗?”“都是因为你的破汤!不然我投个胎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吗!别跑你站住!”“对不起!腿不听使唤了!我先走了!”我为什么会喜欢他。
  • 后会无期相别有时

    后会无期相别有时

    从此他(她)们的生命便有了交集。忘了是怎么开始,也许对她有一种感觉,忽然间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她。
  • 潘司空奏疏

    潘司空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克王国之迷之少女

    洛克王国之迷之少女

    一个少女来到洛克王国,她的身份是什么?她的到来是否给王国带来危险?
  • 都市之乱红尘

    都市之乱红尘

    灯的光照不亮城市的黑,只有剑的光才可以!
  • 女尊国女皇的风流债

    女尊国女皇的风流债

    本是21世纪的号称金牌杀手与神偷的神秘女子皇埔幽冥,一次意外之下穿越架空时代,穿越成女尊国一代明君的冥皇,‘什么女皇,什么陛下啊’幽冥看着小侍拿着凰袍惊讶道,本是无情的杀手,怎样变成温柔无比的女皇了......,无情变有情,无爱变有爱,甚至是沦陷其中…………“陛下,凤后带着各位贵君,出皇宫了,”“哦,,是吗?呵呵......”一位坐在软塌上的妖娆美女不以为然的说道,,,,,,
  • 是他还是她

    是他还是她

    千年的轮回,终于等到了她。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人生,当你从他变成她,一切的计划都被打乱。尘封的记忆被一点点的揭晓,他是否能承受住考验。
  •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王源.追星星的我们

    他的眼睛仿佛有星星他的容貌仿佛老天刻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