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1600000115

第115章 灭梁之战(四)

听李彦说完,段达他们才恍然大悟,难怪李秀宁有把握灭掉梁师都,原来早有安排,已经有人潜伏进延州城里。但大家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是李彦解释。段达的反应比较快:“李长史,末将觉得这一切都是出自你的手里呢,为什么不和兄弟们明说?”

李彦笑笑:“段将军,在我面前不要说末将,我可是比你低不知道多少级。我是公主长史,给她出些计谋,相助军务是我的职责,这不应算什么。再说,指挥打仗我又不懂,只能是出些主意,不知道是否有用,说他干什么?”

段达无话可说,不只是他不明白,其他将领也不明白,谁有这样的计谋那都是决定胜负的。可以说都可以当主帅了,也是莫大功劳,李彦为什么不要呢?但这些话不能明着问他,也只好装在心里。

李彦说道:“各位已然知道了,现在休息,午夜时分起来集合,看到城里有喊杀声,立即向前进攻。士兵不要提前发动进攻,悄悄的前进,尽可能靠近城门,一旦城门打开,就杀进去。”

“是,遵命。”众将没谁再怀疑,虽然李彦潜伏进去的人不多,但是刘辉也不可能防备。他们不能不佩服李彦的周道,原来安营扎寨都是为了迷惑刘辉。如果不安营,刘辉一定有警觉。见唐军扎下标准营寨,那就是打算长期作战,哪会想到今夜就进攻。

对于李彦的计谋,也就深信不疑。各将军和部将回去准备,安排士兵休息。刘辉逃回城里,这个憋气就别提了,没想到一个女流之辈用兵这么神奇,自己大意,人员损失倒是不多,但骑兵损失不小,五千骑兵,逃回来的只有不到三千,损失了两千多人,步兵也损失一千多人。

他的长史刘知远说道:“王爷,向皇上请求援兵吧,否则我们有可能守不住。明天他们一定会猛烈进攻,唐军新胜,士气正高。”

刘辉点点头:“不错,不是接到消息,增援的人马已然起程了吗?”

刘知远点头:“不错,皇上派耿明洲领兵两万前来,估计明后天就能到达。”

刘辉点点头:“时间来得及,李秀宁并没有准备攻城器械,估计在后面呢。等耿将军的兵马一到,就不是他攻城,我会出城和他决战,以报失败之仇。”

刘辉的人都没有想到,李秀宁会不攻城。这种现代作战手段还不是他们能理解的,李彦的战术是后世现代作战手段,想进攻一个地方,不会大方的领兵大张旗鼓的进兵。战争是以胜利为根本,伤亡本身也是衡量胜负的标准。所以,打一场战斗会进行很多安排,包括电子战,信息战,情报战,恐怕派兵进攻,双方拼个你死我活,那是最后的手段,能不用尽量不用。

尽管李彦没学过军事指挥,但信息化社会所知道的也不会少了。既然他打算进攻梁师都,也知道延州是关键,就不可能指挥一些人抬着梯子进攻,那得笨到什么样。

这时,虽然有户籍政策,但战乱让户口变成了虚的东西。就算后世都无法阻止人进行潜伏,何况这时又没有身份证,什么防范措施都没有,如何能挡住别人向城中潜伏。

杨怀他们离开的时候,梁师都手下并不知道大唐出兵,刘辉也不知道,延州也没有进行封闭。杨怀带着五百骑兵赶到延州的时候,走的全是小路,避开城市大地方。到达延州后,分开装成各种各样的人,分别进入延州城。

杨怀的人分散开,袭击了一个大户人家,把人潜伏下来,就等着城外的消息。对于这种战术,刘辉根本想不到,也就没有防范。

李彦的战术更多是和那些抗日剧,战争电影学的,潜伏进大户人家,那里有吃有喝,又能容下人多,所以才这样安排。

事情很顺利,一切就绪,杨怀派人返回,告诉李彦。其实李彦不说还有一个原因,他根本不相信这时候人的保密和忠贞。那么容易就投降,今天你投降我,明天我投降你,谁知道有没有叛徒告密?如果消息泄露,不但计划失败,杨怀他们也会没命。所以连李秀宁都不知道有这一手安排,李彦也是到达延州城下才说出来,而今夜就开始进攻,泄露也晚了。

延州城里最大的财主张桐邻的家里,他现在如坐针毡,因为自己硕大的花园里住满了人。虽然很大,但五百来人住进来,也显得很挤。总算他家大业大,有吃的,这些人也不计较吃什么,但他家的人被限制行动,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十有八九是响马山贼,准备进延州抢劫的。

这些人真胆大,延州可是有上万兵马,在这里抢劫那一定是找死。他不敢动,因为不听话是他先死。所以恭恭敬敬的招待,只是希望他们快点走,已经答应放过家里人,把钱都给他们。但领头的人也不说话,全家被关进一个屋子里。

为了安全起见,杨怀他们也没有太提前进入延州,只是提前一天多时间。

副将葛永进来:“将军,大将军兵已到城外,刚才出去打探的兄弟报告可能打胜了,刘辉败回城里。我们怎么办?”

杨怀说道:“通知兄弟们做好准备,早点休息,午夜后开始行动。”

“是,将军。”葛永答应一声,出去通知兄弟们做准备。杨怀觉得这一次胜利,自己就能升官了,也能得到不少奖赏,这可是大功一件。

时间过得很慢,好不容易传来三更的声音,杨怀根本没睡,跳起来传令集合,他对副将葛永说道:“你带五十人去西城门方向纵火,多点几个地方,让他们弄不清楚,我带人进攻南门,迎接将军进城。”

沉静的延州城里,突然人声鼎沸,西城方向很多民房起火,火势还不小,左邻右舍的人都起来救火。驻守西城的士兵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民家起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延州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有好几万人,加上军队也不算人少。就在葛永他们五十人四处放火的时候,杨怀带着四百多人冲向了南城门,这里根本没想过会有人进攻,大量的军队士兵都在休息,只有几十人的哨兵在城墙上和城门里守卫,一个个迷迷糊糊的。这时已是午夜以后,正是最困的时候。街道上的脚步声让这些士兵很奇怪,守南城门的小校还想挡住这些人问问怎么回事,可是杨怀大喊一声:“杀。”

四百多人没有长武器,基本都是刀剑之类的,呐喊一声杀了过去,毫无防备的大梁兵被杀死无数,杨怀指挥人一队攻向城墙,一队冲向城门,大喊放火,放下吊桥。

段达和公孙武达早就派人向城门方向爬,长史说叫匍匐前进,不要发出声音,违令者斩。士兵大气也不敢喘,小心向前爬,已经离城门不远了。部将郭威盯着城墙,怎么还没有动静,他有些着急。现在他的士兵已在弓箭射程之内,一旦城上发现,他可就惨了。

突然,城墙上传来喊杀声和火光。郭威大喜,高喊道:“兄弟们,冲啊。”身躯一跃而起,向城门冲去,还没有到城门就发现吊桥放下来,城门从里面打开,郭威带头冲了进去。

紧随其后的彰显臣翻身上马,带着骑兵向城里冲去。李彦坐在马车上,对李秀宁说道:“你急什么?消停一点。”

这回李秀宁不听他的了:“身为主帅,不身先士卒,怎么能服众?你永远也成为不了主帅。传令,全军杀进城。”一催马,带领手下冲了出去。

李彦摇摇头,喊道:“老子也不想成为主帅。”也只好让马车向前,跟随后卫王聪的兵马,向城里进入。

天空大亮的时候,延州战斗结束。刘辉接到报告的时候,已然无法挽回败局。没想到唐军在城里有内应,只好收拾残兵对抗。但他兵力本来就比唐军少,再加上夜晚被人攻进城里,军心根本没有战意。唐军大喊投降不杀,大梁兵只好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到处是跪倒的士兵。

刘辉从北城门逃出延州,向雕阴逃命。天亮的时候,李秀宁大军占领延州,出榜安民,打扫战场。

延州的百姓吓得惊恐一夜,哪一次敌人攻破城池,不是纵兵劫掠?就是乱杀无辜。乱兵之下根本没有什么纪律可言,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但他们惊恐一夜,天亮以后胆战心惊,出来看到的是寂静的大街。人很少,那些起火的人家也得到安抚,里长,耆老都出来迎接唐军。老百姓是不管是谁的军队,他们说了也不算,谁来听谁的,只要不杀他们就行。

因为提前有话,传令三军哪个敢抢劫,就地处斩,所以,还算是井然有序。这让延州百姓跪迎大唐军队,李秀宁是意气风发,因为她是女将军,延州更是一阵风传,大唐公主那个威风就别提了。在延州,刘辉的王府升帐,听段达他们报告,竟然俘虏了五千多士兵,斩首两千多人,剩下的和刘辉逃跑了,感到可惜,那就是刘辉还是带走了两万多人。

看看最后到达的李彦,李秀宁脸上全是笑意:“大郎,和你打仗就是简单,快说,下一步怎么办?”

她这一问,段达他们也都看李彦,现在服气了,这一路上才打两仗,都是如此顺利,根本没想有三万大军驻守的延州,如此容易就拿下。李彦说道:“通知全军休整一天,补充粮草,让城里准备干粮,大军再动。”

李秀宁奇怪的说:“刘辉逃走必然和耿明洲的人马汇合,他们可能反过来合围延州,我们为什么不进攻。”

李彦说道:“那他就合围好了,我们等着他。”

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李彦也没明说,故意说道:“等。”大军停在了这里,收拾兵马进行休整。刚过去一天,城门守将报告,刘辉逃走的大军和耿明洲的两万人马汇合,又反过来杀向延州,真的反包围回来。

确实,刘辉败退出延州,半路上遇到增援的耿明洲才知道,有王承基带领两万大军迎战唐军左路军,他带领两万增援延州。却没想到有三万兵马的刘辉失守。

两个人一商量,返回来包围延州,再夺回来。唐军只有三万人马,这时他们兵力相等,而大梁兵骑兵占多数,如果半路碰上大唐军队,就能击败他,顺势夺回延州。

可他们两个大军到达延州,李秀宁并没有追击,而是停在延州。李彦说道:“秀宁,派人通知薛越,让他向宣州撤退,引王承基追击,安排人守城。”

这一说,连段达他们也明白,李彦在延州缠住刘辉和耿明洲,薛越再牵走王承基的部队,梁师都在雕阴哪还有兵力。那么李仲文的兵马就可以夺取雕阴,打败梁师都,段达竖起大拇指:“李长史,高明。”

李彦说道:“王聪带领你的后卫军去宣州,上次的战术办法,还知道吧?和薛将军配合,消灭王承基的部队。”

王聪说道:“明白。”和杨怀汇合,带领后卫辎重营向东赶往宣州。这面准备守城的李彦说道:“现在就看李仲文将军的了。”

同类推荐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本书依据《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纪录片脚本而来,共分12章,分别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洛可可画风、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文化的演进,其中穿插各领域中法两国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依据行文,书稿中配插了大量第一手的精美插图。该书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
  • 黑玫瑰与白玫瑰

    黑玫瑰与白玫瑰

    一个平凡的夜晚,在一座庄园里发生了一场血案,于是两个孩子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 大明的月亮

    大明的月亮

    大魔王朱重八:“我要望远镜,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火器,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钱。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不过这个对我也很重要。”大魔王朱重八:“我要人才,现在当官都找不到人!”马度:“人才啥时候都缺,到了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大魔王朱重八:“小舅子,我觉得功臣好像多了点,你咋不说话,你再不说话我就要杀人了,小舅子你别跑呀!”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
  • 爷们当自强

    爷们当自强

    不是我不想写了,而是真心写不下去了,都快二十万字了,收藏不到三百!看来历史真的不是我的风格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回去写我的科幻吧!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曾经我还尝试了一个都市,结果也非常失败!我是:牧神空
热门推荐
  • 作家与俏犬

    作家与俏犬

    一位善良毒舌的奇葩女作家(鱼西西)带着一只聪明英俊的金毛寻回犬(球公子),从北京闹市来到世外桃源的静谧乡村,在她和它朝夕相处的两年时间里,所发生的众多幽默感人,叫人发人深省又拍案叫绝的神奇故事。
  • 转角遇见那个你

    转角遇见那个你

    眼看着初三即将毕业了,同学们又要各奔东西了!特别是她——江冰颜!我起誓过这辈子一定要让她笑!仅剩仅仅不到十个月!我要如何让她笑呢?不行!我杨起睿此生的任务就是让江冰颜笑!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都市之风云

    重生都市之风云

    神魔大战,陈宇和众师兄弟为消灭魔王,以集体自爆为代价,终于把魔王消灭。陈宇身死,灵魂在一位高三学生的身上得以重生,还把前世的功法记忆带到了现代都市,看陈宇同学怎样从弱到强,身边美女如云!
  • 魔囚天道

    魔囚天道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魔主失踪,众神列位,人间一片沉沦。苍生迷茫,天下谁主沉浮!吾心不改,欲九步碎天!
  • 乡间杂录

    乡间杂录

    收录中国乡间鬼怪杂谈及无法科学解释的诡异事件。本书并非宣扬迷信,只是不否定这些而已,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古今旅程

    古今旅程

    秦小宣是一个长的很像女人的男人,可他却遇到了很难解决的事情,一个奇幻的旅程,改变了一个简单的人。
  • OpenEyes

    OpenEyes

    十二年前,他淡淡一句“我走了”,从此退出她的人生。她独自孤勇地舔舐伤口,生存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兜兜转转,十二年后再相遇时,她心中已没了怨,只是不敢再靠近。这一次,他牢牢握住她的手。时间可以改变很多。累了的时候,她发现,一直是她追逐着他,步履不停,从一而终。“他就是你的克星!让你犯贱的不叫真爱,是孽债!”寒意透骨的深夜,闺蜜将醉倒的她丢进浴室,水淋湿了她,她缩着身子轻轻笑,“对啊,我犯贱…我就是爱他我能怎么办!”闺蜜看着她声嘶力竭,在她耳边催眠,“不要爱了,忘了他吧,阿树。”当她麻木的爱着他时,这场爱是桎梏还是救赎?一次次的原谅,相信,失望,遍体鳞伤。是继续在黑暗中清醒,还是在白昼里安眠?
  • 无限之卷土重来

    无限之卷土重来

    十年修道,不如一念成魔。我从地狱中爬起,重生这一世,必会卷土重来......--------第一次写作,前面描写的可能有些不好,勿怪。目前三十多万字,已肥,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这是不是你的菜。另外,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 元曲三百首(中)

    元曲三百首(中)

    这套鉴赏辞典的最大特色在于,编写者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古典文学专家。初一看,其中有些知名专家的学术重量似乎与“鉴赏”一词的轻松格调不太相称,但事实证明,只有彻悟才能轻松,只有轻松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和艺术。辞典中所选古代作者和作品,都十分精当。每篇鉴赏文字,融合古代意韵和现代视角,不空不繁,不涩不滥,对当代读者有不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