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1600000437

第437章 东征西讨(三)

这一次进攻薛廷陀,李彦不要那么多兵是有原因的,因为从这里进入漠北作战,路途很远,军队越多,粮草越是沉重的负担。虽然有从长安到肃州,长安到定襄这两条快速干道,但这时候运输大部分是马车,不只是人吃,牛马也需要吃的。所以,从出发带的粮草,到地方只能剩下三分之二就不错了,打仗就是烧钱啊。

这些年,大唐是比较好,但也只是刚刚脱贫而已,算不上多富裕。不过加大商业和工业税,加上矿产税收,大唐已不再是贫困户。如果不是岭南、东南、台湾、吕宋不断有运进来的粮食和物资,李世民哪敢两面开战。

十月份,李世民已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李彦他们却没有快速出兵。李靖在整编军队,骁卫军一直是李彦的老牌部队,但是二十几年过去,一些新上来的府兵,战斗力减弱,和其他兵一样,连原来周景龙和孟厚也早已致仕,所以根本和其他十六卫没什么区别。

李彦要骁卫军也不过就是对这个名字亲切而已,如今平阳公主不在了,柴绍也于李秀宁死后第二年重病去世。由于李彦的出现,两个人算是走完了一生。

对此,李彦只能是心中感叹,这些从历史上留下一笔的重要人物,在李彦的注视下离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凌烟阁已建成,上面的二十四位功臣,如今已好多都去了。让李彦知道的时候,心中很有感慨。那是去年的时候建立的,按着房玄龄提出,应该有李彦一个位置,但被李彦拒绝了。

其实李彦功劳确实不小,也很多人不反对,但李彦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称赞和佩服。李彦告诉李世民,他不是遵守道义的人,也没有为大唐的奠基做什么贡献,以他的资历是不应该登上凌烟阁的。如果李彦上去,那些和他一样为大唐做出贡献的人呢?那不是太多了?

李世民表示同意,其实李世民心中多少有对李彦的不满和提防,只有他自己知道。

从内心深处,李彦并不是认为自己功劳不够,他是随李世民进长安的,虽然没有参加晋阳起兵,但李世民的一系列大事,李彦都参与了,特别是玄武门之变,李彦可是保全了李世民全家。

就这一个功劳就无人能比。但他明白,历史已让自己弄得面目全非,按着后世的推论历史,他在某一个点上改变,那么他后面的历史就将全部消失,会形成一个新的历史,即使穿越者再回去,也不会认识那段历史。

按时间空间定律,其实在李彦做出足以改变历史的事情时候,后面他来的那段历史已不再是李彦来时的历史。即使李彦再穿越回去,也是他回到了未来。那就是他进入大唐的时候,已变成了大唐的人,从那一刻起,他不再是原来那个时空的人。

这是时间理论,因为时间是永恒的,也可以说是一维的,但空间是三维立体的,李彦的影响多大也就注定了他会改变多大范围的历史。当他足以影响世界的时候,那么全世界的历史也会随之变化。

所以,李彦不想改变大唐,他认为只要李世民不变,大唐历史就会走下去,中国就会按着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但是不是李彦想的那样,他就不知道了。

其实,这些也是李彦自己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到底是不是,李彦永远也不会知道,只是心里抱着那一丝希望,让他从来没想过夺取李世民的天下。尽管他在极度不满的时候也动过推翻李世民的想法,但最后还是放弃。对未来一切的不可预知,让李彦十分小心,尽可能不去做大的变动。他经历的很多事还是能看出来,很多事物已不再按着李彦知道的方向发展。

起码,李锦儿的出现,完全是改变了西域的发展,吐蕃被灭了,西突厥也提前被灭,但吐谷浑却比历史中多延续了好几年。如今薛廷陀是不是历史上在贞观十八年被灭的,李彦根本不知道。

这些源于他对原来历史的不了解,其实,确实李世民没有变,历史就会按着他原来的轨道前进。历史上,薛廷陀确实是在贞观十九年到贞观二十年之间被灭的。但那是征伐高句丽之后,可历史还是出现了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灭薛延陀之战提前了,和李世民征伐高句丽同时进行。

李彦并不精通历史,如果精通,他会知道,既然李世民没有变,那他征伐高句丽就会走与原来历史一样的道路。如果知道,可能历史变化更大,但李彦不知道。所以,他和李靖领兵进攻薛廷陀。李世民进行对高句丽战斗,还会是原来的样子。

以大唐现在的国力和军力,李彦相信不应该像原来那样,应该更容易一些,所以,他不再管李世民的征伐高句丽,而是一心准备自己的事情。李靖虽然老了,但他的能力却没有减少,相反,用兵更加老练。

和李彦研究后,李彦才知道,李世民进行这次作战,对高句丽用的不是府兵,竟然是募兵,采取自愿参战的原则。十万大军是自愿军,并非是十六卫的府兵,所以才大方的对李彦说需要多少人,他给李彦。

但李彦没多要,只是要了左右骁卫,这一来,只是两个卫的兵力,共计一万人。因为是调府兵,从全国各地向北集结,要比李世民慢的多。对于用兵,经验丰富的李靖在李世民前往洛阳的时候,他也离开长安,前往夏州,准备在那里集中兵力,集结作战物资。

薛廷陀占据了******的地方,主力在渃真水一带,而他的牙帐在原来颉利可汗的牙帐,阴山以北,也就是碛口一带。李靖决定从定襄集中兵力,进入夏州,也就是原来的朔方城,再向前,从朔州可直接进攻渃真水,击溃他主力之后,直接进攻碛口,再来一次灭突厥的战斗。

对这个计划,李彦没有反对,对于用兵之道,李靖超过李彦太多,他不过是仗着知道很多后世的战法而已。单论古代用兵,李彦根本不行,所以,他把总管的位置让给李靖,自己还当好自己的参谋就行。

李靖先期离开,李彦并没有走,一来,他通过李丽质在准备一些物资,二来,他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按李世民要求,李治留下监国。但他并不在长安,而是要求李治前往洛阳随驾。当李世民宣布的时候,李治脸上的不情愿,李彦能看出来。因为什么,李彦也知道,毕竟他偷听了李治和武媚娘两个人的谈话。

除了说李治没出息以外,李彦想解决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李治一朝,武则天并没有篡权,只是李治身体不好开始,武则天逐步掌握权力。当她的儿子上来之后,帝后之争越来越厉害。为了自己说了算,武则天连着把三个儿子全废了,最后才自己称帝。

如果他的儿子表现的强一些,武则天未必能篡权。对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李彦还是承认的,也是后来历史学家不得不承认的。只能在她个人生活作风上,大肆贬低她。

所以,李彦决定找来两个人谈一下,有自己监督,有周围庞大的力量,武则天如果明智,她可以协助李治治国,但不能篡权。这也是李彦的小心思,他想利用武则天的能力。

起码李彦看过的书中知道,武则天开文武两科科举,同时,大力打击世家,重视商业和农业,对外强调用兵,取得平定西域和吐蕃的军事胜利,也成功灭掉高句丽,如果没有武则天,李治那性格未必有永徽之治。对于武则天能否篡权,能不能还政于李唐,李彦根本不考虑,只要有自己在,这些都不成问题。

这种心思也是因为李彦不想彻底改变历史的心理作怪。这次自己接过来进攻薛廷陀,也是想让锦儿好好发展她的新汉国,不要和大唐争,以她新汉国现有的领土,那几百万人口,连一千万都没有,给她再多的地方也没用。

贞观十八年,大唐人口已突破四千万,如果把李泰、李承乾、李书同的人口都算上,大唐人口总数已接近五千万,这不是锦儿能比的。

既然这样,她还不如好好发展,然后向西、向南和阿拉伯抢夺中东地区。那是后世石油产出的地方,李彦是决不想给阿拉伯,现在的大食人。

他们根本没那能力,弄得后世中东地区战火不断,一个个小国不大,没能力保护那些地方,既然有先知先觉的头脑,没理由不向那里扩张。

所以,李彦让李泰向印度方向扩展,抢占印度。李承乾向印尼方向发展,控制印度尼西亚,李书同向新加坡、马来西亚进攻,控制那里。如今和窦彪达成协议,让他把弥勒教的人向那里集结,其实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澳洲。

上那里去建立一个大夏国也不错,西有锦儿的大汉,中有大唐,东再有大夏,那才是真正的华夏天地。对于李彦如此安排,窦彪是感激涕零,发誓坚决听李彦的。

经过了严密的思考和算计安排之后,李彦让李靖带人先去夏州,自己暂缓前去,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再说,这是初秋了,向北已经开始冷了,本来应该是明年春天作战,但李彦想来个出其不意,发动一场冬季作战,和上次灭掉******一样。

李靖历来是用奇兵的,也同意这个方案。李彦知道,用不了多长时间,李治也会去洛阳,随李世民出征过黄河,所以不再耽误,让王恒进东宫,通知李治来他的永王府。

李治确实很害怕,他不知道李彦怎么发现的,但李彦警告过他,想当太子,就不要接触武才人。但自己太喜欢她了,在自己登上太子之位过程中也帮了自己不少忙,还成功打掉了韦贵妃她们。为此,还得到父皇的夸奖,让两个人更分不开了。

可御书房李彦那一眼,让他心惊胆战了好几天。但李彦仿佛忘了,专心忙自己的事,让李治安心不少。过几天自己就去洛阳了,听说过完年,李彦也要去夏州。

可听说李彦找他,吓得没主意了。对王恒说:“你先回去禀报永王,我有点事处理,随后过去。”

王恒点头答应,返回永王府。无论怎么说,李治是太子,一人之下,所有人之上。也就是永王,其他就算一朝宰相见了李治也得恭敬的施礼。自己的王爷有这么大权力,连太子都小心翼翼的,让王恒特得意。

他如果进宫里,连后宫第一人赵坤都十分客气,那些后宫妃子都不敢惹自己,因为王恒还有一个后台,那就是代替了皇后位置的长乐公主。

身上越来越有她母亲风范的李丽质,虽然是女儿,却把持了李世民的后宫,最为严重的是,她掌握着皇家产业,对此,李世民十分不满,自己朝里朝外到后宫,成李彦两口子说了算。

但有长乐在,和皇后当年一样,后宫从来不出事,一切平稳。丽质也大了,懂事很多,再也不像以前,对父皇找其他女人也不那么反感,毕竟皇后已死多年。自作主张的李丽质比皇后还霸道,过一段时间就给李世民的后宫换人,没有被临幸的,年纪大一些的就派遣出宫,也为李世民找来一些年轻貌美的。这让李世民很贴心,也乐不得不管这些。

大唐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后宫不是皇后和妃子说了算,是已出嫁的公主说了算。但李彦一直是一个人,现在不能走路了,也只有一个侍女侍候,让李世民很欣慰。

李治在这样的情况下,哪能不害怕李彦夫妇?他真担心自己有一天登基也是姐姐说了算,那可怎么办?对自己,长乐更厉害,父皇怎么说也是父亲,可自己是弟弟啊,他打发走王恒就跑了出来,赶紧找武媚娘。

武媚娘没什么事,她是一个才人,地位很低的。可无论她表现的多好也没用,贞观十四年进宫,如今已过去四年了,自己一直在李世民身边,但却没有被李世民召唤过侍候,这让她如何能安心?有头脑,有心计的她看准了李治。

果然投资投对了,有太子罩着,她地位大不一样,特别是帮助李彦,让她很是威风了一段时间。可李彦飘忽不定,又连续去吐蕃,也不长在宫里。再后来,皇上说后宫调查不用李彦,这时候,武媚娘的头脑显示出来,向李世民推荐,由太子负责。

这样,两个人几乎公开在一起也没人说什么。也就是这段时间,让武媚娘喜欢上李治,因为在李治面前,她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有李彦,李治的话,武家也一步登天,两个哥哥除了溜须,哪敢说一个不字。可是,没有李彦,她出宫的机会很少。

这几天,她也很期待,毕竟李世民走了。今天正算计李治什么时候来呢,就看见李治从外面进来。本来很高兴的迎上去,但李治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过来搂着她又亲又摸的。有些奇怪:“九郎,你怎么了?”

李治说道:“刚才永王传话,让我去永王府,我有些担心。”

武媚娘笑了:“你是太子,他是王爷,你怕他干什么?”

李治说道:“我不是和你说了,那天他看我吗?我担心,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武媚娘摇摇头:“不可能,如果他知道,不可能不和皇上说。再说,这样的事,他怎么会知道?你这样担心,反而让他看出来。”

李治也就是心里没底,有点做贼心虚,听武媚娘这样说:“那我就放心了。”

他一放心了,立即开始不老实起来,武媚娘一边躲一边说:“不是永王找你吗?你还不快去?”

李治说道:“没事,我怎么说也是太子,我说有点事处理,一会儿再去。过几天我就要去洛阳,这一去恐怕很长时间见不到你了。”

武媚娘也不大,二十几岁,无论她历史上多强硬,那毕竟是后来,此时还是一个女人,也有些不舍的搂着李治:“九郎小心一些。”

李治说道:“没事,我是留下来监国,并不是上前线,当然没什么危险。”

武媚娘说道:“这对你是一次考验的机会,好好把握,皇上一定留下辅佐的大臣,多听他们的意见,我不在了,你要多学会动脑子,如果这一次给你父皇留下好印象,你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对这点,李治并不担心,毕竟其他的哥哥弟弟都是其他嫔妃生的,两个嫡亲哥哥,一个在海外,一个在东南,是威胁不到自己的。但还是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武媚娘说道:“你见到永王,可千万别承认,说什么也不能承认,小心他诈你。连皇上都忌惮他,你根本不是对手。记住一点,你是太子,他不能把你怎么样。”

李治点点头,叹口气:“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武媚娘也有些黯然,她知道,除非李世民死了,可是,即便李世民死,以自己的身份就能留在李治身边吗?她还真要好好想一想,如何能跟着李治。为了在李世民死之后不被遣送出去,那只有被皇上临幸过,可那样,自己又怎么能跟李治呢?再说,李世民也从来不招幸自己。留下武媚娘在那里想,李治离开皇宫,前往永王府。

同类推荐
  • 乙未诛皇

    乙未诛皇

    一位寒衣素食、满腹经纶的文弱书生;一位顶天立地、手握重兵的铁骑武士;一位奸诈诡谲、莫测高深的天涯浪子。三兄弟相见于江湖,相交于朝堂,相杀于四野。讲述了兄终弟及的左武卫大将军何景略为了末日唐朝的苟延残喘而兢兢业业,在国家危难之刻与其理想相左的二位兄长相爱相杀,最终难拒历史逆流而身死国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及利益面前的风云变幻。
  •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

    《中国史一本通》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同时,我们力求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都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取了相关的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真实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中国史一本通》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的课外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天地自古有正气

    天地自古有正气

    中华男儿还有血性吗?中华男儿还有气节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内心对于血性和气节早已经模糊不清,大多时候的我们只是蝇营狗苟地活着,没有信仰,没有虔诚,没有信念。很多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里的崖山指灭宋的“崖山海战”,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灭亡了,而是说中华男儿的血性和气节从那时候变没了。姑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但真实的"崖山之战"真的很残酷很悲壮,可歌可泣,华夏子孙皆不能忘。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元最后决战,此战南宋军民宁死不屈。在最后的关头,10万余人投海殉难,海战之后的第二天,海上浮尸10万,宋室彻底灭亡,汉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本书主要围绕这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展开,讲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 三国之龙啸江湖

    三国之龙啸江湖

    我的新书,(龙啸九尊),一个关于三国的玄幻故事,求围观。下面的推荐部分点一下。汉末从此更加精彩,踏步江湖,龙啸九尊!求支持,票票收藏俺都要啊。
热门推荐
  • 简约的人生不简单

    简约的人生不简单

    20年来最棒的人生简化术。8个小时,简化你的时间、工作、人际、心情,换来轻松又成功的你本书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人生简化读物,能够帮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简化自己的人生。本书帮助读者通过设立目标、改变做事方式、时间管理、改善沟通能力、看准人脉做对事、学会选择与放弃等八个方面进行简化,真正实现自己简约且不简单的人生。
  • 至尊杀手

    至尊杀手

    杀手,本应无情冷血,但江昊无情只对敌人。他一向认为,热血红心,只应该给识货之人。且看江昊如何装逼踩人,直达人生的巅峰。
  • 倾谋江湖之美人如玉

    倾谋江湖之美人如玉

    由四块玉玲珑而引发的江湖纷争,宝藏奇书,天魔地骨。因一对兄妹而拓展出的利益权谋,尔虞我诈,步步惊心。雄伟壮丽的轩辕阁,广袤苍凉的寒天教,神秘诡异的江湖四大毒地,正气侠义的中原武林盟。一刹的风云际会,二十年前的竹林之诺,四十余年的生死情仇,六十年期限的天山之约,一个牵涉了四代人的江湖恩怨。
  • 秘恋365天:首席太霸道

    秘恋365天:首席太霸道

    临近婚礼,渣男跟渣女竟然在滚床单,还害得她差点丢掉小命。他们夺走她爸妈留下的公司,让她净身出户,她发誓,绝对不会饶过他们。于是,她选择跟他合作。他说,唯一的条件是不可以爱上他。可后来的后来,他为什么要将她压倒……
  • 异界学霸系统

    异界学霸系统

    你是魔纹大师?呵呵你是药剂大师?呵呵你是圣域法师?呵呵你们这群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们!我是学霸,膜拜我吧!
  • 竹马情殇

    竹马情殇

    痴男怨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爱恨交织。聪明人干糊涂事,老实人蒙不白冤;一纸荒唐协议,尤是乱点鸳鸯。美女老板身陷囹圄,公安局长伸援手;看似有情有义,实乃包藏祸心。
  • 行话(华夏作家文库)

    行话(华夏作家文库)

    每一个人都同菜场打过交道,每一个人都依赖菜场生活。菜场的食品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你在医院里看到,不育症、白血病、脑瘫、癌症的病人,逐月逐年地增长时,禁不住要问:这是为什么?你想找一个满意的答案,请读我写的这篇小说。
  • 黑道千金:穿越之大夏帝国

    黑道千金:穿越之大夏帝国

    一朝一夕之间,她那兴旺的黑道世家因未婚夫的报仇之举,只余她一人;失望无助之际,一只戴着粉红丝带的雪白公波斯猫出现在她的眼前,会说人话的猫咪带着诱惑的口吻道:“我能带你离开这,不过……”“不过什么?”她道。“不过你要在你到达的那个世界里帮我找一样东西。”猫咪舔了舔爪子。“什么东西?”猫咪羞涩地捂脸:“当然是让人家变回帅哥哥的东西啦~~”眨眼间,她变成大夏帝国商业世家薄家的小女儿,可……为什么又来一个未婚夫啊!
  • 异世强者世界

    异世强者世界

    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一代杀手之王,从腥风血雨的黑暗世界中退隐归乡,不料被一路过的流星给砸中穿越了异世,当雪高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这早已不是原来的世界……这里是大千世界!诸天万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雪高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强。
  • 无篮球不兄弟

    无篮球不兄弟

    一群热血沸腾的少年,因为篮球而走到一起,因为心中的梦想而彼此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