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7700000009

第9章 |我有一个梦(7)

我们都有点生气。

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走上四五里山路去别的村子看电影。村里消息灵通的总是年轻人,哪个村子放电影,不一会儿可能就传到了邻近的所有村子里。我太小,需要哥哥领着去,有时候去得太迟了,都没地方看了,我们就会爬到别人家的墙上去。

有时也会遇到假消息,有人会说:"快去吧,现在正演武打电影《白跑路,磨鞋底》。"多半是有人恶作剧。走了四五里路,到了地方却没有电影看,大孩子们没事可做就会找茬打架。我们则不得不气哼哼地再走回去。

无论如何,看电影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村子里的老人们,喜欢蹲在墙根儿底下晒太阳。我们看到了,拿他们当电影看,挨个儿指过去:一场电影儿,两场电影儿……

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武打片和警匪片。那里面的人怎么都那么厉害?一纵身,就能飞上几丈高的房檐,在墙头上走路,比我们在地里走路还要稳当。掌能劈树,指能穿石。

我从小就跟着我四叔练拳,四叔说那是祖传的"梅花拳",每天比画着架势,他老夸我有天分,我的武术基本功应该说是从四叔那里获得的。

电影里的人比戏台上的大英雄们厉害多了。

每年过年的时候,村子里都会有庙会,一唱就连唱五天。戏台上的人装扮起来,真是好看,白的是粉,红的是胭脂。胭脂涂在面上,连眼皮都红通通的。女的耳边戴花,男的耳边是红色大绒球。我最喜欢看开场,一个人拿着一面旗子出来,一路翻上台,又一路翻下台。身段的利落劲儿,让人看着好羡慕。

我也想把跟头翻那么利落。每次看戏,我都挤到最前面;看完戏回来,在路上就学着人家翻跟头,每次都摔在地上。

那些电影里的人好像不会翻跟头,但他们一跳,就能跳上树。

八岁那年,我看到了那部叫做《少林寺》的电影。平时,我们都会跟着银幕上的人做动作,电影里的人挥拳我们也挥拳,电影里的人跳我们也跳。但那天晚上,我却一下也没挪窝。

看完电影的那天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那首曲子。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那个放羊的阿姨,歌儿唱得比我听过的最好的河南坠子还要好听。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觉远。那天晚上睡觉,我梦见自己也成了觉远,在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地方,地上有绿绿的小草,我握拳,我踢腿,我就要飞起来了。然后听到哥哥的叫声,我还是睡在炕上,只不过一脚踢醒了他。

为什么我不是觉远呢?觉远多厉害呀。秃鹰那么霸道的人,都被他打得满地打滚。如果我是觉远,那些人,不管是叔叔家的孩子还是我爸,就都不敢打我了吧。

我要去少林寺,去了少林寺,我就能成为觉远。

我对妈妈说,我要去少林寺。妈妈笑了,说,你这么小,怎么去呀?

我对爸爸说,我要去少林寺。爸爸正在忙,很不耐烦地说:"瞎胡闹。"

"我不是瞎胡闹,我要去少林寺。"

爸爸举起了一只手:"皮儿又痒痒了不是?"

我没躲:"你打我我也要去。"

爸爸的手放下去了。他看了我好半天,我有点害怕。

一连好几个晚上,我都听见爸爸和妈妈在商量:"宝强想去少林寺了,让不让他去?"

我心里像被装进了一个什么东西,老痒痒。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我每天都装模作样的在院子里哼哼哈哈地挥拳踢腿,爸妈有时候看着我的动作也笑得不行。

我不敢磨我爸,只敢磨我妈。

那几天我特别勤快,妈妈吃饭,我给她端碗,妈妈下地,我给她拿工具。反正为了能去少林寺,我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

在那块玉米地里,我决心跟妈妈再好好说一次。

"我要去少林寺习武,拍电影。"

"将来有一天,我拍的电影也可以在村里放。你看到你的孩子在帐布里(电影屏幕)那多有意思啊!"

"以后要是让我在农村待一辈子,种一辈子地,有什么意思?"我知道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但是我上了学又怎样?考大学?我相信我也没这个智商。而且就算我考上大学了,我们这样的家庭能供得起吗?供不起。

同类推荐
  •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

    《解码赵泰来》主要内容包括:匆匆过客故人缘,直笔人戮赵秉钧,“出世人世”伍廷芳,“革命圣人”朱执信,“晚节不保”郑孝胥,生于寒露不逢时,“哑巴”童年不言愁,动荡岁月倍寒心,非法探亲过香江等。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刀锋上的圣人:范蠡的算盘

    对于范蠡,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并不多。他藏在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匿于才子佳人的传说之中。在动荡的春秋风云当中,他虽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他的处弱图强、进退得时、聚财行德,却可称为千秋万世的典范。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人们似乎很难想象,一个男人如何在既不愤世嫉俗,又不同流合污的心态下摘走政商两界的无上成就。不,最令人骄傲的,他还赢得了那位倾世红颜的浓情爱恋。
热门推荐
  • 天域游龙

    天域游龙

    万道争锋谁主沉浮?实习医生无意中穿越到位面交汇,宗派林立,弱者贱如蝼蚁,强者为尊,武道昌隆,妖兽横行的的无尽天域,从此踏上一条登天之路!
  • 两小多嫌猜

    两小多嫌猜

    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整整八年的人,一见面就取笑我“果然没人要”的人,大肆制造我跟他的绯闻的人,究竟是个什么鬼?!
  • 辰默

    辰默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千星尽灭,万辰俱默暮雪覆山门,御剑千里绝梦里树下,心间花海今古姻缘浅,黄粱一梦深这天下与我何干,正邪与我何干?若可以,只愿以我百世孤独,换她浅笑如初如果你遇见从前的我,请告诉他,其实,种田挺好的!
  • 九印奴

    九印奴

    一个穿越者在东方文化背景的仙侠世界里成了一个奴隶,他面对死亡,走出了强者之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世界改变着他,他也改变着世界。
  • 九千岁

    九千岁

    黑道军师穿越明朝,改天换地逆转乾坤。那日风云变色,吾为风云;那月山河破碎,吾保山河;那年血流成河,吾自当先;那世千秋功名,一世葬吾,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 在北大讲包容之道

    在北大讲包容之道

    包容的文化简单地说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以东方文明的做人文化,一块是关于西方的做事文化。东方文化重做人,西方文化重做事。正是因为做人和做事才能成就真正的完整的人生。所以,今天,中国人要想成功卓越,那就看谁能真正将“包容”二字发扬光大。
  • 闪亮的铁轨

    闪亮的铁轨

    乡村里的一段铁轨引来的一位少年,一时搅乱了乡村正常的道德秩序,陷入了猜疑和敌视的漩涡,再加上叙述对少年内心活动的省略,一时间其实连读者也难以分辨其中的是非了,道德在这个微不足道的事件诱发下暴露出其自我封闭和排外性。杨遥这种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经常帮助他不落俗套地把一些“冒犯”道德的故事铺展的张弛有致。
  • 守护甜心之相信

    守护甜心之相信

    一个转校生,邪恶,狠毒。但他们两个的感情是不可摧毁的,,等到他知道了感情的重要。她。。放弃了(本文唯梦恋,我还会出几梦恋。)
  • 彩虹归处雨纷飞

    彩虹归处雨纷飞

    南宋末年,内忧外患:蒙古南侵,宋廷内斗;偏生出了个落拓子弟贾似道,凭着堂姐贾贵妃的裙带关系,巧计钻营,终成“蟋蟀宰相”。然而此人胸无大志,不顾国难当头,只知拼命享乐;始终误国坑民,导致亡国大祸!会稽尉郑虎臣,身负家国仇怨,木棉庵怒诛奸佞;自知擅杀朝臣,有违国法。为家人故,隐逸山林。贾似道伏诛,不救亡国之祸。蒙古伯颜,兵临城下,侵略气焰嚣张至极;状元宰相文天祥,“盛世风流,乱世英雄”,临危受命,怒斥伯颜,意欲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人力奈何?亦且陷身敌营,壮志难伸。所幸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巧脱樊笼,于是立誓以死报国。郑虎臣有感于此,毅然重出江湖,不料遭到宰相陈宜中的诱捕······这才演绎出郑虎臣死而复生,誓死抗元复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武侠故事······
  • 创天君

    创天君

    昆仑山外,又来了一个问道的少年,少年清秀的脸上,露出了这般年纪不该有的哀愁,他驾着马车,时时回头张望,眼中隐隐不舍。“何中正,你这马车这般慢,那时才能到昆仑山。”隔着帘布,马车里一个极不悦的少年传出话语。赶车的少年皱起眉头,张了张嘴,又止住了嘴边的话,手中的马鞭狠狠的鞭打了几下。那马儿吃痛,撒开蹄子狂奔,一路过处,扬起了大片烟尘。只听得马车里传来阵阵惶恐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