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朝将要结束的时候,午门内的小太监引着兵部左侍郎李宇寰快步走过金水桥,进了奉天门外的广场。小太监行礼后折回了午门,李宇寰站在大臣们的最末尾,对着宝座的方向,恭敬的跪地行礼,大声禀告,“启禀皇上,北京守备杨林杨大人派人送来的五百里加急战报刚刚送达兵部。”李宇寰抬起头焦虑在人群中寻找兵部尚书李曦楷的身影。
“快呈上来!”朱棣大声吩咐,心头笼上一层阴云。‘应该是有关邱福的战报吧!’
马去快步跑过来,双手接过装着战报的信筒,快步折回去,恭敬的呈给朱棣。朱棣拿过来,抽出里面的纸,心情复杂的看起来。
“邱福无能!”朱棣愤怒的喊声在奉天门内回荡。
所有人都被震慑住,齐刷刷的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邱福、霍亲、王聪、王忠、李远五员大将全部战死沙场!”朱棣站起身继续宣泄着愤怒,“朕领兵打仗几十年,比这险恶数倍的大仗也遇到过不止一次!整整十万人马竟然全局覆灭!邱福无能!无能至极!”朱棣说完话,坐回龙椅瞪着跪在下面的众人徒生闷气。
朱高煦跪行着出列,恭敬的对朱棣说,“父皇息怒!鞑靼人实在可恶,儿臣愿替父皇分忧,带兵十五万出征鞑靼。”朱高煦说完话,对着朱棣恭敬叩首,伏在地上等着回答。
朱棣盯着朱高煦语气缓和的说,“汉王能如此替朕着想,朕甚是欣慰。”朱高煦以为朱棣要答应了,高兴的直起身子就要谢恩。朱棣一挥袍袖,阻止了他。“永昌票号迁往北京的事情千头万绪,汉王曾帮朕打理皇店多年,如今只有汉王来统辖此事,朕才能安心!”
“父皇!”朱高煦还想争辩,却发现朱棣正一脸肃杀神情的瞪着自己,立时没了勇气,只得恭敬的回答,“儿臣遵旨。”
朱棣松了口气,威严的吩咐众人,“都起身吧!”
“是,皇上!”众人纷纷站起身,安静的等着朱棣的吩咐。
朱棣环视众臣,思忖片刻,站起身大声宣布,“鞑靼如此猖狂,朕绝不会姑息。朕要御驾亲征,一举踏平鞑靼!”
“父皇/皇上三思!”朱高炽和道衍率先出列试图阻止朱棣。
“朕心意已决!”朱棣冷冷的打断了他们。“为了纪念战死疆场的战士们,中秋节的一切庆祝活动全免,南京城内不得张灯结彩。”
“臣等遵旨!”
散朝后,朱棣带着朱高炽和道衍回了乾清宫。
小西快步迎上来,恭敬的福身行礼,“奴婢见过皇上,见过太子,见过少师。”小西这会儿已经换上了惯常的淡蓝色宫装。
“小西,你回来了!”朱高炽的脸上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小西抬起头微笑着回答,“回太子的话,奴婢是午膳前回来的。”
道衍没和小西说话,只沉默的看了眼就跟着朱棣走进了西屋。朱高炽微笑着点点头,快步追了进去。
小西和马去耳语了几句,出殿去安排晚膳了。
用过晚膳,道衍告退出宫去了。朱棣留朱高炽在西屋书房里又密谈了半个多时辰,将近戌时朱高炽才离开乾清宫。
朱棣略显疲惫的走进东暖阁。正在铺床的小西,微笑着迎上来钻进朱棣怀里,轻声问,“都忙完了?”
朱棣伸手抱住小西,轻声埋怨,“今天一整天祸不单行,朕过的很是惊心动魄!”
“对不起!”小西轻声致歉。
朱棣盯着小西的眼睛认真的问,“上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嘛~有些复杂!”小西闪烁其词,低下头不敢看朱棣的眼睛。
“小西,抬头看着朕!”朱棣不肯放弃。等小西抬起头,朱棣继续追问,“朕也要听实话!”
小西想了会儿,坏笑着回答,“我不说明是因为,我不想你因为我的事情而影响了你的事情,因为我猜测我的事情和你的事情有关联。”
朱棣听完小西的话,微微一笑,凑近耳语,“朕已经猜到你的事情是什么了!你现在要不要听朕说说朕的事情?因为朕的事情确实和你的事情有关联,而且你的事情完全是受到朕的事情的影响而产生的!”
小西笑着点点头,轻声回答,“愿闻其详!”
朱棣双臂用力夹着小西走到床边,两个人和衣躺下来。朱棣把小西揽入怀中,开始轻声说明他的事情。
“在北京的时候,朕不是告诉过你朕要把永昌票号的的总号迁到北京去嘛!”小西认真的点点头,朱棣继续解释,“事情很不顺利,王致远想尽办法的搪塞朕。其实朕从开始就准备了另一条计策,只不过念着他是夕颜的兄长,一直没有实施。直到四天前的八月初十,朕拿到了王致远和他勾结的铁证,朕才改变了主意,决定采用另一条计策并且在同一天付诸行动。”
“他?”小西好奇的打断朱棣的话。
朱棣用手指在小西右手心里写了个‘汉’字。
小西握紧右手,担心的看着朱棣,“他要做什么?”
“朕不在南京的这段时间,他不止一次的把自己比作李世民。”朱棣的话只说了一半。
小西想了想不确定的问朱棣,“我记得历史上李世民是杀了太子和弟弟,然后逼.迫他的父皇册立他为太子。不久后,又逼.迫他父皇退位,自己登基称帝。”朱棣没说话,很有深意的盯着小西。
小西笑笑摇摇头,惋惜的说,“他果然目光短浅!剧情安排的倒还不算枯燥,只是他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致命的一点,”小西说到这里钻进朱棣怀里,凑近耳语,“他忘了你是远迈汉唐的永乐大帝!是最大最大的大戏骨,你的戏份怎么可能任由别人随意安排。”
“那朕该怎么办?”朱棣佯装不解的问小西。
“自然是你来分配角.色,安排戏份喽!”小西可爱的回答。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微笑着说,“山东境内的乐安州是个很好的地方,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
小西默默的在心里回想着那段历史。朱高炽登基一年后因病驾崩,朱高煦效仿朱棣起兵“靖难”。已经是太子的朱瞻基率兵亲征,轻而易举的在朱高煦的家门口打败了他。
“那王致远呢?”小西提醒朱棣,两个人都差点把他给忘了。
“朕安排了五十名贴身护卫,在三天内将永昌票号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五个银库里的现银洗劫一空。永昌票号陷入困境,濒临破产。朕准备再观望一阵儿,很快就要出手购买。等永昌票号成了皇店,总号开在哪里自然是朕说了算的。”
“可贵妃是怎么知道鱼肠剑的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小西多时了。“你和我提到的那晚,咱们坐在长阳宫的屋顶上,就是下面站着人也肯定听不到谈话的内容。”
朱棣胸有成竹的回答,“除你之外,朕只和两个人提起过鱼肠剑。一个是道衍,朕确定当时周围没人。剩下的一个是仪华,那次是在坤宁宫里,恰好是锦屏值夜。”
“锦屏,他!原来是这样!”小西恍然大悟,“是不是有人开出条件,只要除掉我就会援助王致远?”
“聪明!”朱棣轻轻的敲了下小西的额头。“目的是令朕分身乏术,忽略了票号的事情。”
“你心思缜密,怎么可能会被干扰!”
“所以……”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片刻。
“皇庄、皇店几个月没人打理了,有些混乱也是意料之中的。明天开始你就给朕好好的把账目管起来。这次的损失如果不能和收购票号的盈利相抵,亏空的部分都要由你给朕补上。”
“是,皇上!”小西噘着嘴恭敬的答应。
午夜梦回,朱棣被自己的噩梦惊醒,伸手搂住睡的正香的小西,轻轻的叹了口气。小西被吵醒,迷迷糊糊的钻进朱棣怀里继续睡觉。
朱棣孩子气的轻声吩咐,“夏小西,以后你再不许穿淡粉色的鞋子!”
“是,皇上!”小西闭着眼睛乖乖的答应着。
“也不许再穿淡粉色的裙子,总之朕不要在你身上看到任何淡粉色的东西!明白了?”
“明白了!”小西伸手拉掉盖着夜明珠的锦缎,床里面亮起来。睁开眼盯着朱棣,小西好奇的问,“你是不是做噩梦了?”
“白天看了那么可怕的事情,朕不做噩梦才怪了!”
“难道你是第一次看到上吊?”小西不敢相信的问朱棣,“你可是皇上呀!”
“皇上就该没事就看着别人上吊吗?”朱棣冷着脸反问小西,“朕可不是滥杀无辜的昏庸皇帝。”
“对不起!我再也不轻生了。”
“朕记住你的话了!再敢有下次,朕就要重重的责罚了。”
小西笑着满不在乎的问朱棣,“我特别好奇你会如何重重的责罚我?”小西故意把‘重重’两个字读的很重。
“册封你为皇贵妃,安排到离朕最远的长阳宫,十天半个月的都不去看你一次。”朱棣一脸得意的问小西,“怕了吧?”
小西冷了脸,生气的说,“我收回我刚才的话!”
朱棣抱住小西笑着宠溺的哄劝,“傻瓜,你只想着见不到朕度日如年,怎么就忘了,朕见不到你也是如此呢!”
小西噘着嘴,伸手抓住朱棣的胡子孩子气的说,“下次你再开这样的玩笑,我就把你的胡子一根根的都拔下来!”
朱棣忽然收了笑,重重的叹口气,“很快朕就要离宫去打仗了。”
小西松了胡子,把脸贴在朱棣胸前,柔声说,“你终究还是要亲征鞑靼了。”
朱棣盯着小西,吃惊的问,“你怎么又知道?”
“因为我是夏小西呀!”小西打着马虎眼故意岔开话题,“趁我现在心情好,赶紧把瞒着我的事都告诉我!”
朱棣盯着小西片刻,柔柔的问,“为什么对欺瞒这么敏感?”
“我早就说过了,再不堪的事实我也能接受,再华丽的谎言我也痛恨无比。”
朱棣陷入沉思,把自己的心事向小西娓娓道来,“你初入王府的时候,朕就注意到了你,因为你长的实在太像仪华年轻的时候了。你喝了毒酒,朕和道衍施救之后,道衍说你命格诡异,最好留在身边,其实他不说朕也有此打算。说不清原因,反正就是迫切的想保护你。朕是在大报恩寺那里认出你可能就是岳阳楼下投湖逃跑的那个女孩,这下朕就有了保护你的名正言顺的借口。直到第一次在长阳宫正殿的台阶上,你哭着扑进朕的怀里,朕才意识到朕的心已经被你牢牢的抓住。不是因为你酷似仪华,不是因为你可能知道鱼肠剑的秘密,只是因为你是夏小西,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令朕不能忘怀。你带给朕从未有过的感受,甚至连仪华都不曾有过的感受。小西,你是朕唯一深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