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七年十月初四这一天,因为王氏贵妃的缘故注定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日子。
一早起来,小西才送走去奉天门上早朝的朱棣,永安宫的宫女秋菊就跌跌撞撞的跑进了乾清宫正殿,大哭着跪在地上向小西报丧,“小西姐姐,我们娘娘昨晚薨了。”
小西佯装吃惊的问,“秋菊,贵妃好好的怎么就薨逝了?”小西伸手扶起秋菊,焦急的劝阻,“秋菊,你先别哭了,赶紧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秋菊抽泣着回答小西,“小西姐姐,事情是这样的。我刚才和往常一样,卯时的时候准备叫醒我们娘娘,我才走进暖阁就看到我们娘娘睁着双眼,表情痛苦的平躺在床上。我跑过去大着胆子摸了摸,人已经冰凉僵硬了。然后我就跑了乾清宫送信儿了。”秋菊说到这里又大哭起来。
小西大声问秋菊,“现在有人守着吗?”
“有,冬梅和春桃都在!”秋菊边抹眼泪边回答,“夏荷请太医去了。”
小西重重的叹口气,语气和缓的吩咐秋菊,“秋菊,你也先回去照顾着。一会儿太医看过了,你带着太医来乾清宫,我有话要问。”
秋菊没料到小西会这样安排,原以为她会跟着自己去永安宫。犹豫片刻才恭敬的回答,“小西姐姐,我知道了。我先回去了。”秋菊哭着行礼后转身走了。
小西快步走进西屋的书房,跌坐在书案前的椅子里,缓了好半天藏在袖子里的双手才不再发抖,小西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安静的回想着今早起床前朱棣交代她的话。
‘昨晚朕派人解决了王夕颜,现场被做成自杀的假象。今早永安宫的人来报信儿后,你不要过去。朕会安排陈宗宝在太医院当值,验看之后,他会到乾清宫来告诉你说王夕颜是吞金自杀的。你只要装作完全不知情的样子按照宫规妥善处理就可以了。’
小西重重的叹口气,惋惜的摇摇头,调整好心情,端正坐好开始核查刚刚送来的账目。
朱棣下了早朝回到乾清宫,和小西默契的合演了最后一场重头戏,为这出儿年初开锣的大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没过多久,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就被一桩皇恩浩荡的喜事冲散了。
十月十五日是个上佳的吉日,陈宗宝和浅语依旨完婚。
前一天的晚膳后,小西得了空儿到坤宁宫东庑浅语的屋子里向她道贺。
小西进屋的时候,浅语正和景仁宫的恋秋有说有笑的聊着。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是尴尬,恋秋没再多待,站起身朝着小西福身行礼后快步走了。
小西收拾好心情,对着浅语恭敬的行礼,一脸笑容的说,“浅语姐姐,我来给您道喜了。”
浅语拉着小西的手高兴的回答,“小西,我估摸着你也快该来了!今天自打午后开始,来我这儿的人流就没断过。”浅语脸上的笑容很真实,“小西,我能有今天,头一个感谢的就是你!”
“浅语姐姐,您这样说就见外了!”小西笑着回答,“皇上命我明天一早出宫去办事,不能送您出嫁了。”
浅语微笑着摇摇头,“小西,没关系的!皇上的吩咐最重要!”
“浅语姐姐,好男人可遇不可求。如今您有了这么好的归宿,我打心眼儿里替您高兴。”小西说完话,从怀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红信封,恭敬的双手递给浅语,“浅语姐姐,这里面装的是一张地契,房子是两个月前陈太医看中的。”小西刻意没有说出后面的话。
浅语也不推辞,举着信封感激的说,“小西,你的这份厚礼我不推辞,因为这是他看中的房子。他和我提起过,说是想从他娘舅家里搬出来。你对我们俩的恩情,我们会一直记在心里。有机会一定报答。”小西和浅语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对视着笑笑。
小西忽然想到两年前徐仪华薨逝不久,朱棣要下旨把浅语许配给陈宗宝的事情,不由得感叹道,“浅语姐姐,您和陈太医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还是走在了一起。缘分的事情真是说不清楚!”
“小西,你还不是一样!”浅语笑着打趣小西,“打从我十五岁被卖进王府,特别幸运的就一直跟着当时还是正王妃的皇后,所以也看到了很多事情。那时候皇上还是王爷,他的身边不乏投怀送抱的姑娘,可除了正王妃,谁都没能入了王爷的眼,直到你出现。
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你时的情景。那是在小厨房吃早饭的时候,我当时都惊呆了!天底下怎么会有长的这么相像的两个人!出于好奇,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偷偷的观察你。很快我就发觉王爷看你的眼神不一样!”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小西好奇的打断浅语的话。
浅语笑着反问小西,“你说呢?”
小西被浅语问的羞红了脸。
第二天上午巳时刚过小西就从宫外回来了,朱棣上朝还没回来,东暖阁里冷冷清清的,小西坐在床边安静的沉思。
‘要是那时候我没有穿越,而是和伟杰举行了婚礼,不知道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想到伟杰,小西伤心的自责起来,‘伟杰,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你也一定要好好的!’
今天早朝散的晚,朱棣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才走进殿门,朱棣就朝着迎过来的小西大声吩咐,“快传膳,朕饿了!”说完话,快步走向西屋。
马去没跟着回来,小西快步跟上朱棣,恭敬的回答,“皇上,午膳已经准备好了。”
“很好!”朱棣微笑着走进西屋的隔断,坐下来安静的用午膳。
午膳后,小西陪着朱棣回了东暖阁。帮着脱下常服,朱棣穿着中衣躺下来休息。
“今天没有午朝了。”朱棣闭着眼轻声告诉小西。
小西坐在床尾,手法轻柔的帮朱棣按摩,“马去怎么没跟着一起回来?”
朱棣睁开眼,笑着回答,“散朝后,朕命马去给陈宗宝送过去一柄鎏金的如意。准他在李府上吃了酒席再回来。”小西默不作声,一脸埋怨的看着朱棣。朱棣坐起来,示意小西靠近些。小西乖乖坐过来,朱棣凑近耳语解释,“朕想从今天开始让宫里、宫外的人都慢慢淡忘你和浅语要好这件事。”
“为什么?”小西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朱棣微微一笑,轻声回答,“朕自有道理!”
小西了解朱棣的行事风格,微笑着回答,“奴婢知道了。”通情达理的没有再追问。
朱棣安心的睡了个香甜的午觉。醒来的时候,小西正坐在床边专心的缝着一块明黄色的锦缎。朱棣没说话,心满意足的盯着一脸专注神情的小西。
等小西终于缝好了,收好针线,朱棣冷不丁清咳了一声,小西一抬头恰好和朱棣四目相对,笑着红了脸。
朱棣用手撑着头,轻声提醒,“小西,你脸红了。”
小西笑着坐到朱棣身边,双手递上刚刚缝制好的锦缎袋子。
朱棣没接,好奇的问了句,“这是什么?”
“我在《大典》里读到关于胡须袋子的介绍,描述的很详细,我就照着做了一个。等明年你出征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小西充满期待的问朱棣,“你要不要试试?”
朱棣坐起身,高兴的点点头。乖乖的微微扬起下巴,任由小西帮他戴好。小西站起身退后两步,仔仔细细的瞧了会儿,满意的点点头。拿过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帮朱棣举着,笑着问,“你觉得如何?”
朱棣从镜子里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很不错!”伸手把小西拉入怀中,轻声说,“谢谢你考虑的这么周详。”
恰在此时,马去回来了,站在东暖阁外隔着门帘向朱棣禀报,“启禀皇上,奴才回来了。”
朱棣等小西离开自己的怀抱,才威严的吩咐,“进来吧!”
“是,皇上!”马去应声进来,朝着坐在床上的朱棣恭敬行礼。
“东西送到了?”
“回皇上话,奴才已经将您的赏赐送到了。李统领和陈太医都甚是感动。”
“命你传的话呢?”
“回皇上话,您的吩咐奴才一字不漏的转述了。”
“很好!”朱棣满意的微微点头,“你下去吧!晚膳的时候再来伺候。”
“是,皇上!奴才告退。”马去行礼后,倒退着出去了。
“你命马去传了什么话?”小西好奇的问朱棣,她一时想不出来这时候朱棣会有什么需要嘱咐众人的。
朱棣认真的回答小西,“朕命马去提醒宾客,闹洞房的时候都矜持些,浅语是宫里出去的,朕也该适当袒护。”
“也对!”小西微笑说,“还是你考虑的周全。”
“浅语出宫了,坤宁宫需要再增补一位女官,你可有推荐的人选?”一提到后宫事务,朱棣变得严肃起来。
小西沉思片刻才回答朱棣,“你觉得恋秋如何?”
“她?”朱棣面带疑惑的看着小西。
“就是她!”小西肯定的回答。
“很好!”朱棣满意的称赞小西,语义双关的说,“朕确实没有看错人!”
小西听出了朱棣话里的深意,一脸骄傲的回答,“那当然!我可是乾清宫正三品女官,举世无双的夏小西!”
“怎么又有新词儿了!”
小西可爱的反问朱棣,“难道我不是吗?”
朱棣把小西拥入怀中,宠溺的回答,“你是~”
就寝后,朱棣看着怀中昏昏欲睡的小西,轻声问,“快到你的生辰了,想要什么礼物?”
小西闭着眼懒洋洋的回答,“给我一盒散瘀膏。”
“你要那个做什么?”朱棣忍着笑逗小西,“难不成你做了什么错事,担心被朕知道了会打你,你先把药备好了?”
小西闭着眼伸手搂住朱棣的脖子,轻声回答,“恋秋喜欢散瘀膏的银盒子。之前的几个我都送给念夏了。”
“原来是这样!”朱棣笑着回答,“这简单,朕明天就命人送一盒来。”
“谢啦!”小西说完话,想翻身离开朱棣的怀抱,却被朱棣抱的更紧了。小西仍旧闭着眼,不情愿的问,“干嘛?”
“可能是午睡的缘故,朕现在一点儿也不困!”
小西听了朱棣的话睁开眼无奈的回答,“可是我已经困得不行了!”
“那就陪朕说会儿话,一会儿就不困了。”
小西叹口气,伸手捋着朱棣的胡子,心情复杂的问,“你说浅语现在在干什么呢?”
朱棣坏笑着反问小西,“你说呢?”
小西立时明白过来,红了脸羞涩的辩解,“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朱棣一脸的疑惑不解。
小西轻轻的打了朱棣前胸一巴掌,笑着岔开话题,“我哥出海都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走到哪了?”
“小西~”朱棣佯装生气的冷了脸。
小西满不在乎的伸手用力揉.搓朱棣的脸颊,笑着说,“我喜欢你!”
“朕也喜欢你!”朱棣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