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发的王后, 现在的大王爷、二王爷的亲生母亲,现在的夏王,是三王子,他的母亲是一个妃子,而四王爷的母亲则是被先王发偶尔宠幸过的奴婢。大王子、二王子、三王子,年龄相仿,相差不过五岁左右,四王子与他们相差十多岁,在王子们争夺王位的时候,四王子还是七八岁的幼童,对其他王子根本构不成威胁,再加上他的母亲只是偶尔宠幸过的奴婢,先王虽然为她封了妃,但并不在心上。先王前期比较宠爱王后,王后属于不多言多语,内心颇有见识,很能干,深得人心。宫内众多的事务,她亲力亲为。带领后宫奴婢制衣、酿酒,安置器具、准备祭祀活动……夏王的母亲,来自于另一个部落,像贡品一样送到了先王面前。这个女人美貌如花,计谋多多。当先王看到南夷的歌舞者,眼里流露出了不可控制惊喜,这个细心的女人发现,并开始下大力学习,于是,先王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美貌、聪明、又能歌善舞的女子!从此,夜夜歌舞,流连这个他部落的女子,封她熙妃。熙妃生下儿子履癸不久,四周部落开始骚乱,先王发忙于朝政,并重新回到了王后的身边,因为,王后真正关心能力强,能为先王做很多事。王后首先关心的是大夏安危,熙妃首先关心的是王位的继承。儿子们一天天长大,先王发的身体也一日日衰老,一个问题横在眼前,思虑很久,先王不偏不向,用格斗的方式决定。
大王子、二王子和履癸一样,强壮、高大,自幼儿也是被父王严格训练出来的,骑马、射箭、格斗,样样精通无比。履癸从没想过自己能斗赢两位哥哥,要坐上王位。喜妃不这么想,她必须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于是,她把儿子丢在驯兽场、格斗场,历练儿子的勇气、胆量。
当年的那一场格斗,至今回想起来,夏王也觉得蹊跷。格斗前,休息间,两位哥哥和自己在一起,王后、熙妃、还有几位奴婢也在,两位王的女人,你谦我让,似乎看起来关系很是融洽。在王后这里,是真实的,熙妃那里,却是杀机腾腾啊!换好了装,准备出门,熙妃对王子们说,母妃今天带了坛酒,为各位王子壮胆添力,喝了这酒,你们奋力去斗,那位王子赢了,王位就是那位王子的 ,兄弟们不要伤了和气。三位王子谢过之后,一饮而尽。格斗场上,鼓声阵阵,呐喊声此起彼伏,大王子、二王子爬摸滚打,几番争夺,最后大王子赢了,二王子带着满脸的汗水,拥抱大王子,表示祝贺,因为他输得心服口服。做了一番休息,轮到大王子和三王子格斗,上场前,熙妃殷勤的递给他们水喝,刚开始,大王子明显的占优势,一次次把三王子抓住,摁倒在地,可这三王子很大力,马上就能翻身起来。一次次摁倒,一次次站起,渐渐的,履癸发现大王子满脸汗水,气力也大不如以前,最后,三王子胜出……
先王、王后没有怀疑三王子的傲人成绩,但,大王子却深信不疑三王子他们做了手脚。为什么,自己在后半场会有那么一种感觉,不停流汗,浑身有劲,使不出来……他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母后,王后说,认命吧,或许是自己的身体出了点问题,能找到什么证据呢?可大王子不甘心,找三王子理论,三王子莫名其妙,弄的弟兄们不欢而散……
很多年过去了,父王、王后、熙妃他们一个个都去了,那个大王子怀疑的问题,终究没有结果,而他们兄弟间的间隙,却在那里了……
王后妺喜从夏王的嘴里,知道了这么多事,感觉很惊吓 。她无法判断熙妃做了没做手脚,这件事,也许只有熙妃一人知道。不,夏王也有感觉,他也承认大王子后半场的异常,可谁能说那不是自身问题,或者说是天意呢?事实不管是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毕竟血浓于水,有些隔阂还是应该消除的,妺喜这么认为,夏王爷觉得自己在位三十多年,从未和兄弟们主动联络,关心他们。关龙逄、费昌在的时候,兵虽说有大王爷、二王爷管理,可事实上,权利在费昌他们手上,夏王一声令下,该训练训练,该出兵出兵,可现在……三王爷文弱,现在掌握兵权,可实际上还是大王爷二王爷出主意,更何况他们三人自小交好,关键时候能不能听自己的很难说。夏王想到这里,越发觉得应该改善一下关系,虽说现在国泰民安,难保他们三人……何况大王爷对自己继位很不服气……夏王,一下子惊悚起来……
为了表示夏王的诚意,妺喜回到旧殿,找来颜妃,共同商量。王后妺喜说,送美酒、玉器少不了,可我觉得冬天眼看到了,不妨送些过冬的东西,给王爷、王妃们,这样,既有实际的用处,还能彰显大王对他们的关心。颜妃觉得此注意甚好。于是宫里的奴婢们,好一顿忙活。库里的兽皮,搬出来,该晒晒,该整理整理,该缝制的缝,针脚的大小,熨烫的平整,大小,颜妃一一细心要求,做这些活,是她的强项,王后自叹不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提一下王后的性格,部落首领的独女,无拘无束长大,生性活泼,善良,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由于兄弟姐妹少,所以渴望有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热热闹闹,这是她的初衷,她没有像夏王想得那么多。妺喜,做很多事情,就是本着心去做,无所求,只是愿意。这,是她和大王的不同。
宴请那天,是在旧殿,倾宫是给王后建的,再说,那样的奢华,各位王爷、大臣们看见总是不好的。宽大的宫殿里,环形摆放着整齐的木几,夏王王后的位置在最高处,夏王上玄下黄裳,头戴冠冕,王后一身彩衣,袅袅婷婷。各位王爷、王妃也都到场。大王爷都五十多岁,二王爷也接近五十,但看起来,身体强壮,面目俊朗,没有衰老之迹象,像夏王一样。他们也皆上玄下黄,整整齐齐。王妃们长发挽起,斜插骨钗,一身华服,端庄而贵气。让妺喜感觉奇怪的是那四王爷,孤身一人前来,一袭白色素纱,上面绣有几株绿竹,披散着长发……
“本王今日大宴,邀请各位王兄王弟,及重要大臣,本王在位多年,仰仗各位护佑, 大夏才得如此强大,本王在此表感恩之心。”夏王说完,拿起酒樽,一饮而尽……各位王爷、重臣回答:“谢王上,此乃臣之本分。”说完,端起酒樽里的酒,饮下。“二位王兄,四弟,我们兄弟之间,因王位问题,每个人心中刻都存了很多不快。为了此位,本王我从小未享受到人间至爱。母爱为何物?父爱为何物?至今尚未体会。如果有选择,本王宁肯和四弟一样,母子相依,享受人生,而不愿做这动脑伤头、胆战心惊的大王。”夏王说时,眼圈已红。各位王爷见此,也不免唏嘘,心想这冷酷无情的大王,内心倒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奴婢们端来一盘盘菜肴,王后看到后介绍到:“这眼前的一道道菜肴,都是臣妾们领着奴婢一道道精心制作,希望各位王兄、王嫂、王弟及爱卿喜欢。”期间,宴席间,王后宣歌舞上场,舞娘娉娉婷婷而来,彩衣飘飘,舞姿翩跹,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大家完全沉浸在着盛大而美好的音乐里……
宴后,夏王和众兄弟一一畅谈,嘘寒问暖,家长里短。似乎,多年前的不快一下子无影无踪。众兄弟也是明白人,血肉之躯,见夏王自己话已说道不愿作王上的份上,也要体会亲情,眼含热泪,和夏王倾心长谈。夏王、王后亲自给王爷、王妃送准备的礼物,御寒的兽皮衣、玉器、美酒……王后开朗,对人感情真挚,王爷、王妃们走的时候,她说道,既是自家兄弟姐妹,以前即使有何事情,多年过去了,也应放下,往后常走动才好……那王爷王妃对王后的所作所为,颇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