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400000006

第6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1)

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有一天,儿子成成回家晚了,成成进门之后,妈妈帮他拿下肩上的书包,告诉孩子自己特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饭。妈妈微笑着告诉成成,自己刚才在窗口望了很多次,一直盼着成成回来,很担心他。听到妈妈这么说,成成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去同学家玩了,一高兴忘了时间。妈妈说:“好儿子,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但妈妈很担心你,路上车多人多,万一遇到什么问题你一个人怎么办?以后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最好先打电话回来说一下。”成成高兴地亲了一下妈妈,说:“妈妈,你真好,以后我再也不犯错误了!”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在教育孩子时,大人们总是习惯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发生碰撞时,家长总会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希望家长能够给他们尊重和平等。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自己交流,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扉,与父母坦诚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家长降低姿态蹲下来,在平等的高度上和孩子说话,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能感受到平等和亲切,从而实现家庭中的有效沟通。

案例中的成成妈妈就是一个很懂得和孩子交流的家长,她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说话,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坦诚和尊重,从而顺利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专家支招

圣诞节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参加圣诞派对。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儿子到各个地方。但儿子不一会就哭了起来,后来干脆坐到地上哭闹,把鞋子都踢掉了。母亲气愤地把儿子从地上拖起来,蹲下来给他穿鞋子。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因为站的高度不一样,感受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差距很大。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比孩子要高,跟孩子讲话时,孩子需要抬着头,因此家长站着和孩子说话,很容易在无意中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对此,家长要改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可以直视他们的眼睛,大人和孩子的心会更贴近。蹲下来之后,祖辈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孩子能看清家长的面部表情,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喜怒哀乐,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

蹲下来跟孩子讲话,也是在传达一个信息:爷爷奶奶尊重你的人格,愿意跟你协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独立感,对事情本身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这个行为不仅是缩短了几十厘米的距离,更是两代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融。

“蹲下来”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蹲下来,还指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用认真而亲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从他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

那么怎样才能降低姿态,听到孩子的心里话呢?

首先,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用语。很多家长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都爱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应该说话委婉一些,用“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鼓励和启示性的词语,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感情。

爷爷奶奶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也不要以责备、教训的口吻同孩子说话;更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长辈,就“死要面子活受罪”。爷爷奶奶更应该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敞开心扉进行沟通交流。

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听起来多么没有道理,爷爷奶奶也要学会耐心倾听,让孩子尽情倾诉。爷爷奶奶还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比如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孩子为什么不赞同父母的看法等等。这样爷爷奶奶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才会越来越通畅。

很多爷爷奶奶都习惯用教条式的长篇独白,一开始就是:“当我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这些话往往很快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在说教面前,孩子往往是缄默不语,无法接受。类似“等你成家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这样口头禅也不会有太大效果。爷爷奶奶应该用现实的语言举出具体的理由,说明你的主张。如:不赞成孩子去出席某次舞会,不必提到许多未来的事情,只需具体说明,如:“你年龄太小,没人照看你,怕你出事。”

爷爷奶奶还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给孩子真正平等的地位。在讨论一般的普通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政”一下,让他感受他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爷爷奶奶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总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够有效地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只有蹲下来,父母才能平视孩子,才能获得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要说的真心话。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看法、见解和心事越来越多,倾诉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倾诉,给孩子认可和接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小伟在学校手工课上做了一个漂亮的小手工玩具,老师同学都夸他是个肯动脑筋的能手。放学回来之后,小伟兴冲冲地从书包里掏出手工玩具,想要给奶奶看。可奶奶正在客厅看电视,小伟喊了几遍才听见,知道小伟是想给自己看玩具,奶奶头都没回,漫不经心地说“挺好的挺好的。”接着看电视。小伟一下子不高兴了,“啪”地一下把玩具扔在地上,跑到屋子哭了起来。奶奶见小伟哭了,感到莫名其妙。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自己说话的时候别人能够认真听,自己做的事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认可。四五岁的孩子就知道强调:“妈妈,你听我说……”这时候孩子其实是在向你倾诉,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和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看法、见解和心事越来越多,倾诉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倾诉,给孩子认可和接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差,在说自己的想法、需求和见解时,经常会语无伦次。孩子的思维也不具备条理性,因此家长不太容易了解孩子的意图,甚至会不耐烦。如果经常以这种态度对待孩子的倾诉,就会产生反作用,让孩子产生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

案例中的奶奶只顾着看电视剧,忽视了小伟所说的话。而小伟自己呢,只不过是想通过和奶奶说话,让奶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几句夸赞罢了。

☆专家支招

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必不可缺的条件,爷爷奶奶要通过听孩子讲话,鼓励孩子开口说话,从而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也让爷孙两代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聪明的爷爷奶奶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听者。

爷爷奶奶要表现出你在全神贯注地耐心地听,不管孩子讲的是什么,爷爷奶奶都要表示出喜欢,并从语气、眼神和心态上给予孩子暗示,让孩子知道你是感兴趣的。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其实是对孩子巨大的鼓励。

孩子在发表观点时,如果说的是正确的,爷爷奶奶一定要给予赞扬和肯定,如果有不对的观点和见解,要用合适的方式启发孩子,切忌粗暴地斥责和不耐烦地敷衍。

爷爷奶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出他不愿意讲的事,鼓励孩子用心去和自己交流,这样爷爷奶奶能够给孩子建起一个心理疏导和发泄的通道,让孩子把心理的不快和抑郁都发泄出来,帮助孩子的内心世界达到平衡与和谐。

每次孩子讲话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东西,要不就是不停地忙这忙那。这种“忙碌”常常会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障碍,也容易让孩子因被忽视而产生自卑心理。

倾听会使孩子从小学会用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让孩子觉得自己如此重要。孩子从家长全神贯注的倾听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自信,体味到人的尊严,感受到被倾听的幸福。当爷爷奶奶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听者时,他也就具备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朋友的条件。

倾听孩子说话,做出倾听的姿势很重要。首先一定要与孩子平视,身体可稍稍向前倾,表示对孩子的谈话有兴趣。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制造“墙壁”,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等。另外还要用眼睛“听”,即睁大眼睛看着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神来表示自己倾听时的愉悦心情。

讲话中最让孩子扫兴的就是“我早就知道了”。很多时候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早知道了。别烦我!”这样孩子肯定会不开心。因此这样的话一定要避免。

告诉孩子你在全神贯注地听,最有效地方法就是给孩子赞美,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在认真听。很多家长听孩子说话时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样肯定会令孩子十分失望。爷爷奶奶可以保持微笑,时不时做出吃惊的样子。很多孩子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样证明他的话很有“威力”。

另外,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诸如“真好!”“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爷爷奶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孩子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和尊重,但这种心理渴望往往难以明白无误地向大人们表示,于是他们采用那些较为“隐讳”的手段。对爷爷奶奶来说,悟出其“言外之意”,听出其“弦外之音”,识别出其“真情实意”,是非常重要的。

早上青青起床之后就自己笨手笨脚地去洗脸,爷爷站在一边拿着毛巾等着给青青擦脸,青青回头一看,马上着急地地喊:“不要爷爷,不要爷爷!”爷爷有些莫名其妙,垂头丧气地说好吧好吧,让奶奶帮你擦吧。奶奶一边给青青擦脸一边小声地唱“这是小眼睛、这是小鼻子、小嘴巴、小耳朵”,青青俏皮地伸着脖子让奶奶擦,脸上美滋滋的。

同类推荐
  • 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做成功爸爸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爸爸应该怎么管孩子:做成功爸爸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爸爸是和子女关系密切的人。爸爸的品德和行为也会直接反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性格的塑造、人格的完善、情商的提升等都发挥着重大作用。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辅以量生动翔实的案例说明,提出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可谓一个成功爸爸亲子教育的必读书。
  •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包括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变得坚强而独立;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优势,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 老公老婆孕期怎么爱

    老公老婆孕期怎么爱

    《老公老婆孕期怎么爱》针对年轻夫妻,尤其是准妈妈关心的话题,详细分析了整个孕期有关夫妻性爱方面的问题,旨在让年轻夫妻用更科学的态度应对孕期性爱,为准爸爸准妈妈送上一颗定心丸。
  •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具体为:做人的16个细节、做事的15个细节、学习的26个细节、交往的16个细节、生活的27个细节等。每个细节的开头是点睛之笔,接着用经典故事做导引,并对故事进行深度解析,让孩子能更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个“身体力行”板块,为广大的孩子提供了落实细节的具体指导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在很多细节的最后,还有“智慧背囊”和“小贴士”,不仅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每一个细节中所蕴含的不朽的智慧。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热门推荐
  • 战龙九重天

    战龙九重天

    "万古岁月之前我们的祖先自此地走出,杀出一个朗朗乾坤。不曾想到万古岁月之后我们竟然还是退回了此地。我为季阳,定要做那九天上的骄阳,重振我族威名。”
  • 幸福达人养成计划

    幸福达人养成计划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读者认真地思考人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挖掘自身的积极力量,乐观地面对生活,从而实现幸福达人的完美计划。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灵异少女:封灵代理人

    灵异少女:封灵代理人

    幼时经历的一次鬼潮,让她有了封灵的能力。百鬼异乱,她只是想安稳的当个推理小说作家,但事件却一个个接踵而来。所谓封灵组,一个个都是身份高大上、神经质的成员,但竟然要请她加入?不,坚决不想加入!这是一个少女成为封灵代理人的……等等,我根本不想当这个代理人啊!
  • 红晕

    红晕

    某一个十分遥远的夏天的早晨,京城的一位姓高的商人抹掉了眼角上睡觉的眼眵,预感到皇帝快要死了。这个预感来得十分奇怪,像夏天的早晨一睁眼看见如血的太阳一样,朦胧却不模糊,指向清清楚楚的,像一把橡皮小锤嘣地敲了一下心尖,浑身都跟着悸动了一下,却一点儿也不疼。
  • 翔龙传说

    翔龙传说

    第二卷讲述未来中国在面临美国和其他国家攻击时进行的各种战争最后胜利腾飞于太阳系的故事中国是如何胜利的呢?我是如何改变历史的呢?一切机密都在本卷中
  • 九霄耀武

    九霄耀武

    武道者,先以灵气炼体,破开泥丸,开辟神识:以神塑体,以神御体,最后达到神形合一:化神形为外,意为内,魂为主,吸纳宇宙虚空之力,方达遨游宇宙之境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PS: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指点、支持,努力码字中
  • 恋上贵公子:校园协奏曲

    恋上贵公子:校园协奏曲

    他是受人瞩目的钢琴贵公子,她是平凡却充满天赋的钢琴少女,从小时候第一次见到他,他的名字就被她刻在心里,她拼命的努力,只为能与他并肩而行,但每当她以为自己快要靠近,他便走得更远。年少时的相遇,别离,在音乐牵引下的的再次相聚,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校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完美邂逅。
  • 钱家大院

    钱家大院

    所谓家族,一般来讲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把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团体。所谓对内职能,我想应该是家族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家族经济职能,用以提供一个家族物质生产与消费的保证,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生儿育女,配偶成家;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洽,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的职能。而对外职能应该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相应地向社会提供智力、财力,包括对社会上老、弱、病、残、孤、寡的扶养义务。家族对外关系的维系是发展社会关系的十分重要机能,它所结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促使社会发展的纽带。家族对整个社会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左右社会行为的最小单位
  • 笑着活下去

    笑着活下去

    笑是脸上的阳光,是心里的春风,是开心的钥匙,是情感的桥梁。笑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关爱,是一种温情。要想永远笑对人生,就需要塑造自己阳光的心态。笑着活下去是一种心智模式,是一种平衡的心理支点,是一种明朗的人生走向,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是一种默默奉献的境界。让自己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生活中就会拥有阳光般的笑容;嗅到阳光的昧道,我们的生活就宛如面朝大海,心向阳光。打开《笑着活下去》一书,开卷有益!
  • 同桌冤家吵不停

    同桌冤家吵不停

    同桌冤家-----冤家路窄,真是一天不吵不消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