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400000006

第6章 “摆谱”文化,源远流长(3)

郑和前后共7次下西洋,每次随行人数均在27000以上,可以想象其庞大的开销费用,而同时期西方的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也不过一二百人,所以说明朝皇帝为了树立国家的“光辉形象”而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更为悲惨的是,郑和在最后一次航海时居然因积劳成疾而不行此时了,当时他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却还在狂风巨浪中英勇奔波,最后落得个尸骨残留异国他乡,不知远在深宫大院里纵情享乐的皇帝是否有些内疚和忏悔呢?

文字狱,思想专制的有力武器

前文曾经提到过,封建时代的皇帝时不时会通过杀人来巩固自己的威严,同时,这些帝王为了展示“龙威”还有一种惯用的方法,就是发动文字狱。文字狱是扼杀人民思想(特别是文人思想)的专制制度,皇帝和他周围的大臣故意从一些文人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其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这就是所谓的“诛灭九族”。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也最为残酷。

清代文字狱泛滥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清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身份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看,叫“乾坤反覆,中原陆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在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汉族知识分子中间有着相当激烈的民族抵抗情绪。在大规模、有组织的抗清武装斗争结束之后,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暴动结合起来,使满族统治不得安宁。

清朝康熙年间,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庄廷鑨的《明史》案。庄廷鑨本是浙江湖州地区的一个富人,他在自己的著作《明史》中叙及南明史事时,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还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如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写明将李成梁杀死努尔哈赤的父祖,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 “尚贼”、“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夷寇”这样的“反动词汇”等等,这些都是清廷极为忌讳的。此事使清廷大为震怒,导致与庄氏《明史》有关连的人大祸临头。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二十六日,在山水秀丽的杭州城,清军将《明史》案一干“人犯”七十余人(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一时血溅人间天堂。“主犯”庄廷鑨当时已死,却被照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数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

雍正皇帝在位时间虽短,但有案可查的文字狱也将近20起,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年羹尧案。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而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带平叛屡建功勋,康熙末年授定西将军兼理川陕总督,一意依附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继位后,年羹尧备受宠信,累授川陕总督、太保、抚远大将军,爵封一等公。年羹尧又因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开始居功自傲,蔑视皇权。胤禛早就想杀一儆百,只是苦于没有借口。雍正三年(1724年)二月,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天文奇观,臣僚上表称贺,胤禛特别注意年羹尧的奏表,并找到了“毛病”,一是字体潦草,二是将成语 “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此语意为终日勤奋、谨慎,就是写倒了意思也不变。雍正可不管这些,认为年羹尧居功藐上,心怀不轨,那些对年羹尧不满的人见皇上带了头,便群起而攻之,于是年羹尧被劾成92条大罪。雍正令年羹尧自裁,亲族、同党或被斩首,或被流放,或被贬谪,凡是与他有一丝牵连的人统统受到处罚。

到了所谓的“圣主”、“十全老人”乾隆帝继位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130余案。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15岁以上者连坐立斩。而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可谓是荒唐到了极点。

当时有个举人叫王锡侯,他认为《康熙字典》收字太多,而且字与字之间没有联系,便想出“以义贯字”的方法,把音或义相同的字,汇集一处,编写出了一部名为《字贯》的新书。但是,有人指控王锡侯诋毁删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实为狂妄不法,要求革去举人,以便审拟。乾隆皇帝翻阅了《字贯》发现在凡例中将孔子、康熙、乾隆的名讳开列,认为“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其实王锡侯是告诉读者对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如何避免直接写出或说出来,也就是如何避讳以防犯上,而作一说明的。结果在《字贯》凡例中反而自己忘记避讳。当他一发现,马上改刻了凡例,不再开列庙讳御名。但是,乾隆皇帝坚持认为王锡侯图谋不轨,将他一家数十口人全部斩首。

其实,在文字狱中,当权者纯粹是“鸡蛋里挑骨头”,他心里明知道所谓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最多也不过是文人酒后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国之君,大可不必太过计较,但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是一国之君,总要在全国百姓面前“摆摆谱”,杀一儆百才能对广大臣民起到威慑作用,只是可怜那些倒霉的文人了,不幸被抓住了“把柄”,成了封建专制制度下悲惨的牺牲品了。

慈禧摆谱,加速清朝的灭亡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女人大多是勤俭持家的。传统的中国女人总是留给大众一副精打细算的印象。尽管在当今物质生活较为富足的时代,一些年轻女性也难免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时不时的“奢侈一把”,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那些买东西时货比三家、精于砍价、爱买打折货的“巧媳妇”。如果回到旧时代,一个女人要是不懂得俭省节约,不会过日子,是要被别人耻笑的,甚至不好找婆家。所以,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女人,她们终年来坐在炕头上缝缝补补,用一点点口粮养活了一大群孩子,不懂得打扮,不知道享受,她们最精通、最擅长的就是如何小心地计划着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如何省钱。她们是那么的可敬与可爱。

然而,如果一个女人有了绝对的权力和地位时,她是不是也会“变质”呢?慈禧太后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她贵为太后,却也是个女人,她摆谱之大,要远远超越男人。据记载,慈禧每次洗澡,要用掉可以作为工艺品收藏的精致毛巾40条;她每次吃饭,都必须上100盘菜,而这100盘菜又必须是精心烹制的,所需费用,是平民百姓无法想象的。

据德龄撰写的《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一书介绍,慈禧有一次坐火车去奉天,为了保证她在火车上的伙食水平不降低,火车上光做饭用的炉灶就摆了50个,每个炉灶上配一名大厨和一名专管生火的小厨。经过这些大、小厨师们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慈禧在火车上也能每顿饭都吃上100盘菜。其实,她哪能吃得了那么多菜,仅仅因为她是太后,或者说她掌握着清廷实权,所以喜欢摆谱罢了。

慈禧摆谱得花多少钱呢?有资料证明:慈禧每天的生活费需白银4万两。她如此奢侈,并不是国库里的钱堆积如山,实际上当时国家的财政已“时艰款绌”了。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北洋海军一直想添置新式战舰,可清廷总是不批准,理由便是“时艰款绌”,挤不出钱购买新战舰。结果甲午战争爆发后,我们的海军因为战舰落后,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虽然添置新式战舰没有钱,但国家再缺钱也不能“难为”慈禧老太太。1894年11月7日,是慈禧60岁的生日。她为自己的生日准备的首饰价值黄金1万两(折白银38万两);做生日服装花了23万两白银;美化从紫禁城去颐和园所经道路的景点设置与装饰(慈禧生日那天要经此道路去颐和园),花费白银240万两。这位老太太过了个生日,累计花费高达白银1000万两(还不算装修颐和园花费的3000万两白银)。1000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恰巧相当于重建一支先进的北洋舰队的经费(当时,英国和德国制造的最先进的战舰,每艘售价约为25万两白银)。而建造颐和园的费用,足足可以组建三支强大的北洋舰队。真是不算账不知道,一算账才明白大清国是怎样落后的,当时的大清国已经是贫弱不堪,又怎么能经得起慈禧折腾呢?

同类推荐
  •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本书是学习汉语对偶技巧和音韵格律的优秀实用读物,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话典故、时令文史、人伦世俗、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鸟兽花木等。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有的是引用原话,有的是化用句意,都蕴含着某种事物或某个典故。本书编者力求准确地找寻到每句话、每个典故的来源与出处,并探究出全句话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阅读此书,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丰富文学、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创作诗词和撰写对联的语言技巧很有帮助。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什么是文化?宏观层面它是指协调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变迁之间和谐关系的衡动系统,微观层面则是指平衡人类生命个体生存与发展之间价值关系的衡动元素。什么是文化管理?宏观意义上它是指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为依托,使人类社会不同的组织形态能够匹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事物,保持供求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方式;在微观意义上则是指以人类生命自我存在的价值成长为依托,使人类个体潜能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系统有效地激发和运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突破并创造出和谐可持续价值的管理实践方法。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热门推荐
  • 长生为引

    长生为引

    修仙,长生为引。冲破天地枷锁,只为心中壮志。暮然回首茫茫仙路是否还有人陪伴?
  • 温热逢源

    温热逢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冥圣尊

    北冥圣尊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海轻轻的念道。朝着身后的一处秘境看了一眼,里面一只幼年期的鲲鹏,正在慢慢的舒展着翅膀,旁边一个蛋壳,顶部破开了一个大洞,上面还冒着些许热气。隔着一个空间,北冥海的目光看上鲲鹏幼鸟时,鲲鹏也转过头,看了一眼北冥海的方向,两者露出了一丝微不可觉的笑意。“鲲鹏分身,我北冥家的那个传说,看来是真的,原来如此!”北冥海喃喃自语道。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总之不是狗血书,点过来,看一下,目光来了,有奖励~~~~
  • 神葫

    神葫

    在弱肉强食的异世,小明体验到了那些尔虞我诈,在他选择走上成神的道路,魔兽的凶残、上层社会的腐败无能、敌人的花样百出。他抱着自己的命器葫芦,带着虫皇的后裔,开始了生死的经历,寻找回到神州大地之路。
  • 芥末爱神侦探X

    芥末爱神侦探X

    花音伶月,宛如漫画般的名字,让人堕入唯美的幻想。白马王子、黑马王子、吸血鬼伯爵、超级无敌帅气的勇士……不管什么,总之是帅哥,精灵天使通通都进来这个童话世界吧!当大家对这个名字抱有红心的幻想时,它正式建成了。它,是一所古怪的高校。
  • 残纪

    残纪

    新的篇章已被翻开。一夜之间,一切都被残酷推翻。在这个只能苦苦挣扎的年月里,我们为什么而存在着?走到最后,谜底揭晓的那一天。竟是不能承受之重!然而只有承受!待的寂寞独享时,回首过往,人们将那段岁月,称作残纪。
  • 因果游戏录

    因果游戏录

    一座古堡,一场游戏,异能在手,生死在天。十个参与者喝下前世留下的水,自此在这场生死契约上按下手印,一场场杀戮在进行,一个个秘密被揭开,究竟谁才是这场游戏的赢家?在那片不会亮起的永夜里,一万次地诅咒你,恨你,杀你。却还是抵不过那一瞬想要拥抱你。这场游戏,爱恨为因,生死为果。
  • 花未满楼雨独下

    花未满楼雨独下

    “如果不曾相见,就不会相恋,曾经如果放手,便不会有今天,陌离,既然我们回不去了,何必再纠缠,今天你的这一剑便是了结。。。“柳魅儿一手捂住左胸上的伤口,殷红的鲜血抑制不住的汩汩流出,面对着眼前曾经爱过的男子,柳魅儿讽刺一笑,纵身一跃,如枯败的蝶,落入万丈深渊。。。爱也许不是错,但爱过了,便会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