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2900000020

第20章 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3)

历经坎坷,鉴真东渡日本

唐朝时,扬州的佛教十分盛行,这里云集着中外僧人,佛寺多达三四十所。其中有一名僧人叫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他是扬州江阳县人,鉴真的家庭充满浓厚的佛教气氛,因为他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居士,经常到大云寺参禅拜佛,并跟随大云寺的智满禅师受戒。在家庭的影响下,鉴真从小就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父亲到大云寺拜佛,被寺中佛像庄重、慈祥的造型所感动,随即向父亲提出想出家为僧的请求。父亲看他十分诚心,在征得智满禅师的同意后,让他在大云寺出家,智满禅师给他起了个法名叫鉴真。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鉴真在大云寺从文纲和道岸禅师受戒,这两位禅师都是很有学识的僧人。经过两年刻苦的学习之后,他跟随道岸禅师来到佛教最盛行的洛阳和长安游学。二十二岁的时候,鉴真在长安名刹实际寺从高僧弘景,顺利地通过了具足戒。文纲、道岸、弘景都是律宗的传人,律宗出现在唐初,与佛教的其他宗派如天台、法相、华严、密、禅等同为著名的佛教派别,律宗以戒律为立宗原则,重视巩固内心,起到止恶兴善的作用,内部又分为南山、相部、东塔等派别,鉴真的研究以南山律宗为主。

鉴真在名师的影响下,对戒律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开始讲佛布道。他以对佛教特有的热情,巡游佛迹,苦读《四分律行事钞》、《四分律疏》等经典,并先后从西京禅定寺义威、西明寺远智、东京授记寺金修、慧策、西京观音寺大亮听讲《律钞》等,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成为了继文纲、道岸、弘景之后的又一位律宗专家。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宣讲戒律,这时他已经是一位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的佛学大师了,听他讲经和由他授戒的弟子多达四万多人。他还组织僧人抄写了三万多卷经书,参与设计建造寺院八十多所。

很多来大唐留学的僧人也十分仰慕他的佛学造诣。其中有来自日本的僧人荣睿、普照,他们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请大唐的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他们说:“佛法虽然已经流传到了日本,可是还没有传法授戒的高僧,希望可以有高僧能前去日本。”鉴真听后,问寺内的诸多僧人:“有谁愿意应此远请?”没有一个僧人应答。过了很久,才有一位叫祥彦的僧人说:“你们的国度太过遥远,大海那么广阔,要在海上漂流那么久,路途艰辛,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到那里,人生只有一次,我有幸生在大唐,进修未备,道果未克,不敢去冒那个险啊,所以我们才没有应答。”鉴真听后说:“为了宏法传道,就算奉献出生命又怎样呢?你们都不去,那我去。”鉴真此时去意已决,开始做东渡日本的准备。

鉴真和弟子祥彦等二十一个人从扬州出发,第一次东渡日本,但是因为受到了官府的干涉而以失败告终。第二次东渡日本,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多达八十五人,可是船刚出了长江口,就受到狂风袭击,不幸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船只。第三次东渡日本的时候,鉴真一行人航行到舟山海面的时候因为触礁而告失败。后来,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开始第四次东渡日本,但是在前往温州的途中被官府追缉,强制带回了扬州,又没有成功。尽管前四次都失败了,但是鉴真丝毫没有退缩之意,进行了第五次东渡日本,这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了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了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达海南岛的南端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的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僧人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为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归国的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大伴古麻吕和在大唐做官多年,担任过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务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等也准备回国,他们一起到扬州延光寺拜访鉴真。藤原大使说:“我们早就听说您曾经五次东渡日本,想要去传教,今日得见,万分荣幸,如果您仍然有这个愿望,那么弟子等有四艘船即将返回日本,船上应用物品俱备,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同行?”当时鉴真已经六十六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但是为了传教授戒,他欣然应允了日方的恳请。

鉴真想要再次赴日的消息在扬州传开后,有关寺院为了阻挠此行,严密防范。这时正好鉴真的弟子仁干从婺州来扬州,知道师父将要远行,就暗中约定由他备船在江头接应。等到夜晚来临,鉴真和弟子工匠等二十四人从扬州龙兴寺潜行至江头,迅即登船启程,出大运河直入长江,直趋苏州黄泗浦,准备与日本的遣唐使船队成功会合。鉴真带去了如来、观世音等八尊佛像,舍利子、菩提子等七种佛具、华严经等八十四部佛经。因为担心官府发觉,所以分别乘第二、三、四船,鉴真乘坐第二艘船。驶入东海后,船队被强劲的东北风吹散,第四船杳无踪影,剩下的三只船奋力向前航行。鉴真等历经磨难,终于抵达日本九州,在日本僧人延庆的引导下进入日本太宰府,之后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皇族、贵族、僧侣都来拜见鉴真。

日本天皇在东大寺设了戒坛,让鉴真登坛主持,还任命鉴真为大僧都,统理日本僧佛事务。鉴真先后为太上皇圣武天皇、皇太后、皇子及四百余位僧人授戒。

鉴真虽然双目失明,但是能够凭借记忆校对佛经。他还精通医学,凭嗅觉辨识草药,为人治病。留下一卷《鉴上人秘示》的医书,对日本的医药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鉴真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请经书帖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他在第六次东渡之时,携带了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字帖五十卷。

在鉴真的东渡弟子及随行人员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筑技术的。在鉴真的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内的大堂建筑,坐北朝南,阔七间,进深四间,三层斗拱式形制,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佛堂。由于鉴真僧众采用了唐代最先进的建筑方法,所以这座建筑异常牢固精美,鉴真在此授戒讲经,把律宗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鉴真除了随船带来的佛像,在日本又用干漆法塑造了许多佛像,著名的有唐招提寺金堂内的卢舍那大佛坐像、药师如来立像、千手观音菩萨像等。这种干漆法在中国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唐朝时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武则天时期曾用这种方法塑造了高达九百尺的大佛。鉴真晚年,弟子忍基等人用干漆法制作了一尊高八十多厘米的鉴真坐像,神志安详,栩栩如生,这尊塑像被供奉在唐招提寺内。

后来,鉴真在日本的招提寺内圆寂。受鉴真弟子思托等人的委托,在鉴真圆寂的十六年之后,日本奈良的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写了《唐大和上东征传》,书中详尽描述了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的艰苦历程。

奸相口蜜腹剑,贤臣被贬荆州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让他颇为得意,不禁开始沾沾自喜,觉得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想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政事有宰相管理,边防有将帅守卫,我又何必每天都为国事操劳呢?于是,李隆基开始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

当时有一个大臣叫李林甫,小名哥奴,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开元初年,任太子中允,后来又做了御史中丞。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什么事都不会做,专学了一套溜须拍马的本领。李林甫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李隆基在宫里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他都能事先得知。等到李隆基找他商量事情,他就可以对答如流,简直跟李隆基想的一样。李隆基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想把他提为宰相,就找来张九龄商量。

张九龄,字子寿,曲江人,从小聪明好学,后来应举登第,被封了官职。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对李隆基说:“陛下,宰相的位置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您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啊,还望陛下三思。”

这话传到李林甫那里,他开始对张九龄怀恨在心。当时有一个将领叫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办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但是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陛下,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是宰相的不二人选啊,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后来,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但是张九龄还是没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虽然这件事就此作罢,但是李隆基对张九龄变得越来越不满。

李林甫为了能使自己得到皇上的赏识,让自己的仕途顺利,目光落在了武惠妃身上。武惠妃姿色娇美、楚楚动人,博得了皇帝的喜爱。但是在她之上还有皇帝的结发妻王皇后,所以无法独得宠爱。王皇后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便被封为王妃,对李隆基一往情深,而且颇识大体。在李隆基消灭韦氏集团的过程中,她为夫君出谋划策,倾己所能,帮助李隆基登上了皇位。为此,李隆基对她深深感激,立她为皇后。但是王皇后多年不育,而武惠妃却生了两个儿子,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所以武惠妃自然更能博得李隆基的欢心。

李林甫为了博得武惠妃的欢心,暗中揣摩她的心思。他知道当今的太子并非武惠妃所生,但是武惠妃也有儿子。李林甫决定支持立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为太子,以博得武惠妃的帮助。李林甫打听到,武惠妃身边有一个侍女瑞儿。于是,李林甫用财物买通瑞儿,让她将书信转给武惠妃。武惠妃将这封信读完,十分高兴,因为她终于有了支持者。武惠妃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李林甫跻身高位,拥有重权,以便帮助自己的儿子得到太子之位。她除了不失时机地吹枕边风外,还将皇帝的喜恶爱憎告知李林甫,让李林甫投皇帝之所好,争取皇帝的赏识。

李林甫果然被任命为了宰相,同时任命的宰相还有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三人之中,不论权力还是资历,李林甫都逊一筹,只能居于第三的位置。因此,李林甫在喜登相位之余,不免愤愤不平。裴耀卿和张九龄在朝臣中久负盛名,二人都以才学著称,威望甚高。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李隆基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照皇上的意旨办事就足够了。你们看到皇宫前作仪仗用的马了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一声,就会被拉出去宰了,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李隆基提建议,第二天就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臣们知道这是李林甫做的,所以再也没人敢向皇帝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有一次,李隆基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李隆基看到卢绚的风度很好,随口赞赏了几句。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被诬说他不称职,再一次降了职。有还个官员叫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李隆基想起他,对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我觉得这人很有才能啊,还可以继续用。”李林甫忙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退朝后,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有一个办法,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看病。”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再干大事了。”李隆基就没有再提任用严挺之的事情了。

李林甫凭个人的力量是奈何不了张九龄和裴耀卿的,于是他便打算利用皇帝对张九龄的不满,扳倒对手。恰好诸皇子间的矛盾和立储问题激化起来,张九龄因为力陈己见被牵扯进去,李林甫见有机可乘,对张九龄进行了恶毒的攻击。

武惠妃设计陷害包括太子在内的三名皇子,还险恶地说他们想要图谋不轨。李隆基怒火冲天,召宰相入宫商议,想把太子和二王全都废掉。

张九龄应召前来,他不相信这三位皇子会谋反,就诚恳地对皇帝说:“陛下,太子和诸王从未离开过深宫,天下人都庆幸陛下治理有方,在位长久,子孙繁盛。现在太子和二王都已长大成人,没听说过有什么过失,您为何要听信无根之语,只凭一时的喜怒将他们全废掉呢?而且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能轻易动摇他的地位。春秋时,晋献公因听信了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引了晋国三边大乱。汉武帝因相信了江充的诬告,治了戾太子的罪,使京城发生了流血事件。隋文帝因听信了独孤皇后的话废黜了太子杨勇,让隋炀帝即位,以至失掉了天下。如果陛下一定要这样做,臣不敢奉诏。”李隆基听张九龄的话有理有据,而且裴耀卿也支持张九龄的意见,就不再坚持废掉太子和二王了。

同类推荐
  • 七发子弹闯明朝

    七发子弹闯明朝

    专司文职的菜鸟特工,自称身手矫健,一次任务侥幸逃过伏击,逃命途中意外穿越明朝,可是义务教育时当了体育生,错过了历史,导致来到明朝两眼一抹黑,所幸手枪还有七发子弹,看其如何闯荡明朝
  •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

    《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军阀风云卷(1913-1920)》本书分为江西民政长事件、宋教仁被刺案、第一届国会召开等部分。
  •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是国内第一部突出皇家情感悲剧的图书、“妒火”燃烧的皇宫、剥夺他人情感的皇家“试婚”、皇帝和女人们的裸泳馆、中国古代最早的红灯区、皇帝的难言之隐和断袖之癖、丑恶的性贿赂和性奏疏、“采阴补阳”的火骗术、让你更深层次地认识封建社会。
  • 风雨狮子庙

    风雨狮子庙

    三娃的一生虽然记载了太多的苦难,单纯憨厚的他却没记住多少,反而幸福的往事却经常回忆在脑海中。家产被分,被叔伯兄弟欺负,性格变得胆小怕事,畏手畏脚,经常被取笑被捉弄,然而幸福也经常围绕在他身边,幸运之神总是光顾到他身上,惹来了更多的羡慕和嫉妒,三娃知道那是上帝的眷顾。直到有一天,美丽的新娘子成为大家族的主事,三娃的命运才开始改变。而那些欺负他、捉弄他、取笑他的那些人,命运捉弄没有一个不贫困潦倒。而善良的三娃并没有记住仇恨,而是用善良和包容对待他们。傻人傻福,好人好报是永恒的主题。
  • 西汉宫廷演义

    西汉宫廷演义

    该丛书的各部小说,大致成书于清末民初。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国内政治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均促使文人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发展。许啸天、徐哲身、张恂子等鸳鸯蝴蝶派的大家们,有感于历史的“虚伪和枯窘”,遂立意撰写此套历史通俗。
热门推荐
  • 天降神妖

    天降神妖

    清纯的脸,乌黑的心,行走的丹药,八卦绯闻的中心。身为一只毫无存在感的小妖精,只想低调地吸吸灵气养养美男,怎么这么多人和她过不去呢?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KIM

    KI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大侠请滚开,本人无心

    前世,她是仿真智能人,拥有人类的一切东西,可是泽,她的创造者却不能给她一颗心,她的心只是一个超薄的芯片。现世,她重生在一个魔幻重生的世界,看她如何搅乱这一方世界,如何搅浑他的心。
  • 总裁的低调小娇妻

    总裁的低调小娇妻

    他是高深莫测的顾氏掌舵人顾庭深,她是娱乐圈新晋女演员余末生,阴差阳错之下,他在一场火灾时救下她,当冷寞寡情的堂堂总裁遇上性格冷淡的高冷女子,从此不断上演着一段段奇妙的绯闻。这是一个关于爱恨情仇的故事,他们彼此相爱,却终其一生,也没能彼此坦诚相对。
  • 极道狂少

    极道狂少

    青梅竹马的美女姐姐,修炼国术的美女强者,政治联姻的千金大小姐,形形色色的美女尽数环绕身侧,让狂傲的宁大少不知该如何抉择?自闭了十八年,却练就了高深的修真剑法,家族纠葛,权势斗争,那些虾兵蟹将掀起的小小风浪,怎能困住重归大海的游龙?敌人的投诚,是真心还是陷阱?而那个暗中监视他的人,似乎还在蠢蠢欲动……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江山为聘冷帝诱萌妃

    江山为聘冷帝诱萌妃

    搞什么?穿越?能在狗血点?如女主所愿人称废物先天就没有一点玄力,身体中毒?还碰到了一个爱戴面具的男人,面瘫吗?啧去掉面具后,某女的鼻血四溅啊!混蛋!你这阴魂不散的家伙!哎哟,本王的爱妃脾气真大!“滚!谁是你爱妃了!!”某男一脸委屈“都被你吃干抹净了,不负责?”“………………”“叶灵儿你以为本王宠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她再次坠下崖,莫名失忆了。想不到被隐居这里的神秘男子救下,又嫁给了他。后来,记忆恢复。她对他说;“我不会回去!”他坚决的说;“那我留在这!”江山拱手让出没完大概内容会是这样,可能以后还会改。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3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豪门之千千绝歌

    豪门之千千绝歌

    未婚夫婚前劈腿,还是跟她的亲妹妹。这时出现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还是长得很帅的。这个男人身材很好的。这个男公关好像还很有钱的。这个男公关,好像,是她的新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