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81200000231

第231章 崔相与政事堂

安东那边乱成了一锅粥,原本已经看似渐渐上了轨道,但是斜刺里杀出来的一彪日本人却又将局势搅得更乱了三分。

不过这也仅限于我们的陆副都护,别的像孔良那些人,还沉浸在一切顺利的错觉之中……

然而在两千里之外的神都,也是差不多的光景。

就在八月十六的这个晚上,大部分人都已经躲在屋子里,有的在闭目“三省其身”,有的在举一杯小酒独酌,有的习字画画儿,也有的干脆吹了灯和妻妾共卧一被、惜取春宵……

而我们陆副都护的邻居,修业坊的开国子韦家家长韦曈,此时正满头大汗地在金吾卫的扈从下,沿着天街吃力地向皇城奔跑。

他一路从修业坊穿过两个牌楼转上天街,半口气也没来得及歇,此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旁边的金吾卫队正乐跳见了他这个样子,劝道:“韦相公,咱们慢些走,元拾遗也还没到哩。”

这人自从上回在新中桥边力阻陆将军与起秀帮对峙那件事请之后,原本的秦队正被上官一脚踢到折冲府里做小兵去了,现在他就顺理成章升了一级,顶了那秦队正的位置,也算是因祸得福。

正说话间,旁边的巷口里一队人马闪了出来,也是金吾卫陪着另一名文官,两队人马便在天街上往一处汇合。

韦曈借着天街两旁昏黄的灯光凝目看去,却见那人三十岁出头,一身文士风骨,颇有些倜傥之气,行路之间也是大步流星,矫矫不群。

韦曈是识得这人的,穿着一身八品官袍,就是上个月在广平郡主的诗会上风头极劲的门下左拾遗元稹。

两队人马在天街上会了面,先是两名队正拱手相见,同时韦曈抱拳也向那元稹打招呼:“元拾遗,您也受了召见?”

那元稹向他回了礼,微笑着说:“是哩,崔相急招,不敢不来。”他说着话脚下不停,已经赶上韦曈与他并肩而行。

这韦曈毕竟已是四十余岁,又颇文弱,哪里比得上他这个小年轻的,见他说话赶路气也不喘半分,不禁羡艳地说:“元拾遗,你这身板儿倒轻健。”

元稹神色一黯,苦笑道:“奔波得多,自然耐力就足些……”

他前段时间已经听到风声,自己多半是要被贬黜边地去了,这一趟崔相急忙招了他去,想必也是言说这件事情,而且多半要宽慰他几句,就像前头他的好朋友白乐天一样。

甚至崔相将要说的话他都能猜到个大概,无非就是某某美玉之资、是朝廷未来栋梁,今宜更加磨炼心性,乃是上宰相们一番苦心,让他到了地方好生钻研,为百姓分忧云云……

他们这些新乐府派的自从临泉王得势之后,日子便一天难过一天,谁教他们这帮人失心疯,想要跟着广平郡主搞这个改革运动呢?

要知道,太子康健的时候,广平郡主在朝堂之中还有些分量,可是如今太子自从上回昏厥之后,身子骨便一天不如一天,并且犯了“夜中惊怖”之症,常常疑神疑鬼。

过去那些依附在东宫的大臣们,有些品格低的就开始骑墙观望,有些更加不如,干脆另谋出路,假如不是曹相一力支撑的话,现在已不知是个甚么局面了……

太子的势力骤减,他们这批满怀希望的新锐文人们却因此而受到牵连,新乐府派刚刚兴起不到半年时间,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现在,终于是轮到他了……

元稹心中被韦曈一句话引得愁肠百结,不禁转眼向身边看去,这韦员外向来不偏不倚,为人又道德方正,想来不会出甚么错漏,却是因为何事被召见?

只见韦曈捏着手巾,正不断地在额头上揩汗,胸口的布衫已经湿漉漉地贴在了皮肉上,一身长袖圆领袍循规蹈矩地穿在身上,叫人看着就打心底里燥热起来……

反观自己和前后的两队金吾卫,都是套着时兴半臂袍,亮晃晃的手臂前后甩动着,明显要凉快轻便得多。

韦曈约莫是感受到了身侧的目光,转过脸与元稹对视了一眼,惭愧地笑了笑,说道:“倒教元拾遗见笑了--人到中年万事休,一来挡不住发福,二来身子重怕动,这两年腰围渐长、愈发累赘了。”

元稹十分理解地点点头,也陪着两分笑脸,宽慰道:“韦员外是福气好,老少满堂,家道兴旺,在修业坊也是鼎鼎名望,为人一世夫复何求?”

韦曈心下有些讶异,这元微之年纪不大,说起话来怎么恁得老气横秋?

他却不知这元稹是近几日见多了世态炎凉,加上忧心自身前程,因此有感而发。不过既然提到他在修业坊的名望,便又忍不住高兴起来,自从他沾上了那位好邻居,韦家在这修业坊里的人缘倒确实是愈发高了!

想想罢,这左近几个坊中,有谁的官儿大过陆府的那位仁兄?可是人家陆见渔谁也不亲近,就和他韦家是通门之好,仅这一份光荣,就足以让他在大直巷里高人一头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天津桥边,守桥的监门卫见到了崔相的手令,便将两队人马放行了。

他们一路穿过三座桥,一直经过万国天枢,来到皇城门外,又是左骁卫把手的左掖门。

这回即便是崔相的手令也不怎么好使了,左骁卫的士兵将两名队正的腰牌、值签全部检查过了,连同韦、元二人也大肆搜查了一番,同时派了人去政事堂确认真伪。

毕竟现在已经进了宵禁,这些左骁卫的职责所在,必须照这套程序办理。

好在派去政事堂的那名左骁卫还没走出几步,那边政事堂已经派了一名录事带着崔相的签条过来,请左掖门放行。

韦、元二人这才得以进到皇城里去。

不过那两队金吾卫便不能再往前行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只是在皇城外郭城内,将韦、元二人送到此处也是为了避免二人被其他巡逻的金吾卫同袍抓住,判个“犯夜”的罪名。

那乐跳见差事已毕,便一挥手,带着手下直接原路返回到天枢下面等着去了。

韦曈和元稹二人便亦步亦趋地跟在那录事身后,一路兜兜转转,绕过了几重巷子,最终在皇城最深处的一个大院门外停了下来。

这院子与其他鳞次栉比的衙门相比,除了格局更大几分,并没有甚么区别,从外看仍然是一派朴实厚重的模样。

门是开着的,这些衙门大院不像外边的住户人家常常把大门紧闭着,这些衙门只要院中有人,那便需要开着大门,方便同僚们往来出入。

不过这座大院的把守显然并不轻松,几名侍卫挺身跨刀,背脊几乎与门两边的柱子笔直平行,目光斜斜地逼视着三人。

好在有那录事带路,韦、元两人并没有再遭盘查,而是很顺利地进了院门,并且接连穿过两重围墙,这才走到这个王朝官僚体系当中最神秘、最高权力的所在--大周政事堂!

这一间小院之中栽满了长青灌木、湘妃竹,以及盆栽的花花草草,中间只留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颇有些江南园林曲径通幽的意味。

南北各有三间房遥遥相对,东西院墙上挂着两排蒙纸已经泛白的灯笼,散发着昏黄柔和的灯光。

坐北的一排房屋前面,有个披着青衫、六十来岁的老人正拎了一把剪刀,在灌木丛前弯着腰修剪枯叶断枝,不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那老人听见几人的脚步声,头也没抬,反而走到东面的一片茶花丛中,将腰弯得更深了,并且吃力地伸下手去,微微用力,从泥地上扯起一株杂草来。

“职下韦曈(元稹)拜见崔相!”

韦、元两人走到那老人身前,深深地躬下身去,同时做了个揖。

他们两人因为位卑职低,都是头一回来到这个号称“天下中枢”的地方,只不过没想到,那几位掌管着整个天下的人物每天就是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办公;那些影响着天下运势的政令,也都是从这几间毫不起眼的屋子当中签发出去的……

那名录事将二人引到此地,便默不作声地向坐南最西的一间屋子里去了。

这个小院子里六间屋全都亮着灯光,再加上东西院墙上的灯笼,即便是在这二更天里,庭院之中也是亮堂一片。

“免礼罢……”宰相崔景芝缓缓直起腰来,从阴影之中露出他那保养得十分得体的面容,三缕长须从颔下一直垂至胸口,并且打理得光洁顺溜,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来啦……瞧瞧这一片花草,有何感想?”。

他把那株杂草折断了洒在泥地里,拍了拍手掌上的碎屑,面无表情地向身边的两名小字辈发问,叫人猜不透他的一丝想法。

韦曈的脑门上还在伾伾地冒着热汗,顾不上去抒发甚么感想。

而元稹则茫然地看着右边的一片嫣红翠绿,正是满心不平,却不知从何说起……

况且即便他有话可说,也不能抢在了韦曈的前头,因为韦曈是从六品上,比他的官儿高得多。

所以这小院里一时间竟陷入了一片寂静当中……

同类推荐
  • 世家天下

    世家天下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世家者,国之柱石;百姓者,国之基石。无基则国不足以存,无柱则国不足以立。请看朝中衮衮诸公,谁人不出身世家。天下世家不知凡几,皇室便是最大的世家。今之天下,非周氏独有天下,乃周氏与世家共天下,故曰“世家天下”看兰陵萧氏麒麟儿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锦衣春秋

    锦衣春秋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地藏卷轴突现世间,黄金凤凰再临天地,南北争雄,密云重重。深宫诡虞,疆场喋血。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弈子,英雄豪杰,风月美人,演一出旷世棋局!
  • 回到明朝之御侍驸马

    回到明朝之御侍驸马

    再精明的国际刑警也有失策的时候,好色贪财的郭子恒在抓捕悍匪的过程中竟落得个三刀六洞,五雷轰顶的下场,这倒是其次,最后的流行性穿越,倒霉的他居然附在了明朝亡国皇帝崇祯的御侍赵泽身上。时逢乱世,苟安还是称雄?他这个托孤侍卫到底该怎么当下去?
  • 南宋之新大陆

    南宋之新大陆

    在第三空间里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蒙古军包围了所有城池此时,魔法使赵碧风凭空带着一个大陆穿越过来,但其实一切只是神秘事件开始一位少年大臣甘愿为他承受所有
  • 神州新汉

    神州新汉

    东晋年间,政权四分五裂,形成大大小小十数个国家。中原大地饱受战火摧残,勤劳善良的农耕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刘俊带着一千六百多年后的记忆穿越到这个乱世之间,他只想好好活着,好好带领被自己遇到的那群可怜人好好活着。只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战火燃遍整个神州,何地可藏身?唯有杀出一片太平,唯有战出一个和平。…………
热门推荐
  • 绮梦魔晶之重生

    绮梦魔晶之重生

    玉梨是忘忧阁的知名舞师,看遍人间冷暖,只想在这纸碎金迷、如梦如幻的歌舞坊麻木地了却此生,却在一个名叫公仪骁的神秘男子出现之时开启了命运的转盘。公仪骁的身上佩戴着一块价值连城的绮梦魔晶,可以窥探所有人的梦境与回忆,从而真正去理解在乎的人的痛苦与记忆,在幻境中去医治那个人的心结。当一个人在前半生被摧毁地支离破碎之时,是否还有勇气站起来重新面对自己的过去和主宰自己新的人生?而自始至终医治别人的人,是否能够真正治愈自我?
  • 和亲帝姬之烟销灭灭

    和亲帝姬之烟销灭灭

    她是无人闻问的赵国帝姬,远去魏国和亲,变成后宫中不受宠爱的后妃。她谁都不爱,只求在这个世间平安过下去。奈何生活不让她如此!她披着伪善的面孔,穿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迎合帝王,对付宠妃,小心翼翼又心狠手辣,是生活将她变成这个样子!获得宠爱又如何,后宫中人人不都是这样?说爱又如何,谁知这话是不是说过很多次?逐出宫门又如何?依旧过得很好!不报复,因为曾经爱你是真的不想念,因为想的人太多,不知从何想起。最后烟销灭灭,只不过是手中一把灰。但不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汪精卫第2卷:粉墨登场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夺吻99次:校草大人,求放过!

    夺吻99次:校草大人,求放过!

    【爆笑宠文!欢脱搞笑!甜宠无下限!】传说,兰斯维诺贵族学院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学校!传说,这里面有一个神秘的学生会。传说,七大执委各个帅得令人惊艳,能力非凡,家世显赫。传说,他们是令无数女生疯狂追捧和趋子若骛的对象,这是真的吗?
  • 络天记

    络天记

    我见过骄傲的狂龙死前睁目,咆哮怒吼。我经历过最惨烈的仙魔大战,金丹如狗。我曾是永冻冰女最为亲近的人,不堪回首。只因心有不甘,便重新再来。宛若新生,荣耀仿佛近在眼前。争霸天下?正有此意。闲居一隅?有何不可?我只想逗逗未来的女仙,寻个大道罢了。
  • 雾心

    雾心

    家中发生变故――没关系,木槿选择坚强;被捉去做杀手――没关系,木槿选择努力。可被心爱的人当做交易品,木槿真的伤心透了!伤心过后,木槿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天,让所有人都对我俯首称臣!新书《这一世只为你》12月1号开始,欢迎收藏!
  • 天爆之美人星动

    天爆之美人星动

    2012年,古修仙者后人吴渐飞考上大学时,却发现女友神秘失踪。为了找到女友,他开始修炼“十脉玄功”,从现代都市一直追到外空间。吴渐飞对女友的痴情引来很多不同空间、不同风情、不同性格、不同种族美女的支持和帮助。他艰难地在各个空间修炼提升,在各种势力间时而左拥右抱,痛快杀戮;时而小心翼翼,巧奔妙逃……故事精彩,结局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大快人心。本书的最大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在精彩故事中开心,在热血中体念爽感,在美女温柔中缓解现实压力。——————————————————————本书已经签约,更新也给力,请放心收藏,堕落绝不会让大家失望。我知道大家的票都给了大神们,但好心的读者大大们能不能每天分一张票出来,投给堕落呢,毕竟新人新书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 韩愈文集4

    韩愈文集4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