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83000000012

第12章 ,西学泰斗郑芝龙(1)

徐光启那个时候身体已经不算太好了,但是还是颇为认真的看完了这本书。然后透过汤若望,给郑芝龙去了一封信,讨论这本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学术方面的方面的问题。当然,徐光启是不会直接给郑芝龙写信的。那样可能会有很多政治上的麻烦。虽然徐阁老自己的打算一直都是等着把新历法搞完然后就光荣退休,回家养老。但是人家是不是这样看就难说了。指不定就有人想要让他快点退休好腾个位置出来呢。所以,和一个地方武官,尤其还是一个招安过来的武官通信这样的事情,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不过汤若望就没有这些方面的顾忌了,他本来就是个外国传教士,钦天监什么的也不是真正特别要害的部门,和郑芝龙有点书信来往,那算不得什么。于是徐光启的哪些问题就透过汤若望的信件,送到了郑芝龙的面前。

这信件的落款是汤若望,不过郑芝龙很清楚,这里面的很多问题怕都是徐光启的。只不过这些问题,郑芝龙都是完全搞不清楚的。而且他现在也没有时间来搞清楚这些事情了,因为荷兰人好像又有点蠢蠢欲动了。

几年前荷兰人曾经一度在澎湖登陆筑城,后来大明水师(那个时候还是最正宗的大明水师,由俞大猷的儿子统领的。)击退了荷兰人,夺回了澎湖。如今这些荷兰人好像在和刘香他们勾勾搭搭的,虽然刘香如今主要是在广东那边的海面上出没,但是要说他对于福建这边没有野心,郑芝龙是绝不会相信的,因为他太熟悉自己的这位结拜兄弟了。而且,荷兰人也的确有理由倒向刘香。

首先,自己这些年和西班牙走得更近,荷兰自然是有些不满的。而且如今整个西方和明朝主要的贸易都要通过郑家的手,都要被郑家拔一次毛,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实在是非常非常的大,郑芝龙觉得,如果自己是荷兰人,多半也会非常动心。

前几个月,荷兰人就不止一次的提出,要求郑芝龙允许他们自行上岸和明朝贸易。这样的要求当然被郑芝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开玩笑,你们自行贸易,那我的钱不是白白的少了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的可能,所以郑芝龙估计,新的战斗怕是不可避免了。所以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待在水师中,查看训练,为将来的战斗做准备。

不过,骗声望,拉拢一部分读书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事情也绝对不能放松。所以,郑芝龙就将这信件直接送到郑森那里,让他来做回复。当然,他也给郑森派了一个师爷过去,帮他起草回复的信件,免得郑森因为不明白规矩,弄出什么礼节上的错误。

于是郑森就顺带着将他的那些所谓的注释放在回信里面了,结果,汤若望那边又回了信,说是过了年之后,会有几位对此感兴趣的教友希望来福建拜访郑芝龙,并且向他请教一些数学问题。

郑芝龙估计这个时候郑森正好在家里,他决定,这些人来了,就交给郑森来接待好了。

“阿彩啊,”郑芝龙把郑彩叫了过来,“我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办。”

“大哥,有什么吩咐你只管说。”郑彩赶忙说。

“是这样,过年之后,有几个人会来找我,这些人都是耶稣会的信徒,喜欢西学的读书人,里面有一两位是朝中徐阁老的学生。到时候,你配合阿森接待一下人家。”郑芝龙交代说。

“徐阁老的学生!”郑彩吓了一跳。虽然这些年跟着郑芝龙,郑彩也算是见过不少大场面了,不过有阁老的学生来郑家拜访的事情还是让他吃了一惊。他知道那些读书人可是一向不把他们这些武官放在眼里的,更不要说还是招安的武官。前次在郑彩陪着郑芝龙到福州公干,就有秀才当着他们的面鄙薄他们不过是“海寇”而已。那些有了功名的读书人一个个傲气的很,哪里肯把他们放在眼里,如今居然有阁老门下的学生自己上门来拜见郑芝龙,这可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大哥你不见见他们?而且阿森虽然聪明,但现在还是个孩子,却怎么好让他……”郑彩问道。

“见什么见。”郑芝龙说,“他们是来谈西学的,谈那个什么三角和坐标轴的。这东西咱们这里除了阿森,还有谁说得清楚?我要一见他们,不漏了底子才怪!倒不如先去躲起来,就让阿森去和他们谈。嗯,洪家族学昨天就应该已经停课了吧?阿森最多后天就能回来了。到时候你再和他细细商量。还有,等阿森回了,让阿渡他们跟着阿森学学西学,尤其是学学三角,咱们家毕竟是在海上讨生活的,这些东西海上用得上。”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郑彩回答说,他明白虽然这半年时间郑森不在家中,但他在家中的地位却更加巩固了。而最后郑芝龙的那个吩咐,实际上就是要确立郑森在他的兄弟们当中的威望和地位。

“好冷!”坐在火盆边,陈洪绶把披在身上的一件棉袍又拉紧了一点,然后朝着站在画船窗口旁看风景的那个人嚷嚷道:“张宗子,你且把窗户关一关,我都快冻死了!”

“你这厮真是无趣!”站在窗口的那人笑骂道,“原本以为你是个雅士,才邀你来湖上看雪,却只躲在那边向火。真不知道你的那些美人图是怎生画出来的?”

“你这厮!某到这里的时候,你都已经向了半日的火,酒都喝了一壶了,自然不冷了。我可是一路顶着风过来的,身上还没暖和过来呢!”陈洪绶也笑骂道。

张宗子,也就是后来颇为著名的文学家张岱。这人出身名门,他们家从他高祖一辈起,代代都是进士。曾祖父更是中过状元。而张岱本人自小就聪慧过人,有神童之名。六岁那年,他的祖父带着他到杭州,真遇到他祖父的朋友名士陈继儒(陈眉公)骑着一头大角鹿来钱塘游玩。陈眉公早就听说张岱擅长对对子,便指着画屏上的李白跨鲸图出上联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立刻就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时人为止绝倒。轮到对对子什么的水平,郑森拍马也是赶不上张岱的。

张岱出身好,家里有钱,又非常聪慧,自然是人人喜爱,结果一来二去的,就养成了一个高雅的纨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的纨绔。

张岱听了陈洪绶的话,只是一笑,顺手关了窗户,转过身来走到陈洪绶身边笑道:“我近日在青云观,见到章侯你新画的三坛海会大神像,才知道你也在这一带。你那副哪吒像英气勃勃,着实画的不凡!比你以前画的那些神像都要好。我且敬你一杯!”说着便拿起放在汤桶中热着的酒壶,给陈洪绶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两人各自拿起酒杯,各自喝了。

陈洪绶此时也暖和过来了,便对张岱笑道:“这哪吒画得好也不稀奇,因为有个范本。”

张岱听了,立时便来了兴趣,忙道:“你且说说,你在哪里见到了这般的孩子?”

“几个月前,我与泉州洪彦灏游开元寺,遇到了总兵郑芝龙的儿子郑森,青云观中的哪吒像,便是依照着那样子画出来的。只是手中画出的人像和心中记得的却总还是颇有不同。心中想的,手下却偏偏画不出来。”陈洪绶叹了口气,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酒。

“手下之画与心中之画,总是有差别的。”张岱说道,“不过听你这感慨,倒好像青云观的那个哪吒像,和你遇到的那个谁来着……”

“总兵郑芝龙的儿子郑森。”陈洪绶说。

“我听你那意思,好像这孩子比你画的那个哪吒还要出众不成?”张岱好奇地问道。

“不错,那孩子生的很是俊俏,这也罢了,只是那鼓英气,直若莫邪太阿脱鞘而出,锐不可当,实非丹青所能形容。”陈洪绶一边说,一边摇了摇头。

张岱越发的感兴趣了,忙道:“章侯,快与我说说那故事。”

陈洪绶笑笑,便将那日遇到郑森之事与张岱说了。张岱听了抚掌笑道:“此子颇有陈.元方之风!有趣!有趣!尤其是教训尔等的,以及论信与不信的几句话大妙,当浮一大白!”

“你这人!我出洋相,你便高兴!”陈洪绶笑骂道。

“无妨无妨,等将来我出洋相的时候,你再高兴回来就是了。哦,对了你刚才说此子的父亲是谁?”

“厦门游击将军郑芝龙,据说此人本是纵横海上的巨寇,后来受了招安,扫平了其他的海寇,就当上了这个游击将军。”陈洪绶回答道。

“郑芝龙?”张岱好像想起来了什么,“对了,前些日子遇到周伯符,据他说,过年之后,他就要去一趟福建,便是去找这位郑芝龙探讨一些西学。据他说,这郑芝龙精通西洋几何天文之学。看来这人虽然是海寇出身,但也不是没有学问。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倒也不奇怪了。”

“周伯符?”陈洪绶笑道,“莫不是攒了一年多的粉头钱,壮着胆子悄悄跑到万花楼,却在万花楼门口被老婆堵住,白白的丢了私房钱的那个?”

“正是这只鶸鸟!”张岱哈哈大笑道。

同类推荐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风云大赵

    风云大赵

    穿越到战国的他如上古传说中不败的魔神,战群狼,杀棕熊,降服金色巨龙,有一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气概。霸气刁蛮匈奴公主,温婉可人的邻家小妹,西域二十二女儿国的美人国王,尽收他的后宫。现在他开始了新的一轮征战,因为他的誓言是:不要挑战我的权威,还有我的女人……
  • 明末谍影

    明末谍影

    宦海沉浮的一个普通公务员,穿越到明朝末年。在这里,等待他的有残忍血腥的战争,让人胆寒的暗杀,血脉喷张的艳遇,尔虞我诈的朝堂,财富权利的诱惑......他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怎样在这个世界里实现他的理想......坚毅果决,有些残忍嗜杀的他来了,来到这个乱世......《明末谍影》粉丝群450928132
  • 西门豹

    西门豹

    公元前四零三年,即魏文侯二十二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分别建立了韩国、魏国、赵国,这标志着历史从诸侯纷争的春秋进入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魏国北方中山国,姬姓,中山子姬窟好为残虐黎民,魏文侯派遣乐羊为元帅,西门豹为先锋,攻打中山。苦战四月终于攻取了中山国。西门豹在这次战斗中功勋卓著,乐羊委派他留守中山。西门豹刚正不阿,不奉承献媚,朝廷接连不断派员检查邺郡之各项事务,他们为西门豹罗织了大量罪名。三年届满之后,魏文侯欲收其印玺,削职为民。在丞相等人的坚持下,西门豹表示愿意再往他郡,三年之内,若不能治,情愿两罪俱罚。魏文侯派遣西门豹为邲郡守。西门豹赴邲郡上任以后,大兴土木,并利用工程建筑之便,大量收受回扣,贿赂朝廷权贵,对往来访查官员盛情款待,众检查官员回京后,皆盛赞西门豹政绩卓著,堪为天下典范。三年届满调任回京,魏文侯率领群臣亲自出殿迎接,加封西门豹为中大夫。
  • 南明风雨

    南明风雨

    当,大厦将倾、玉柱顿陷,华族上下,血海茫茫,看我横空出世,车碾山林清匪,轮压东海倭贼,怒把红毛踏脚下,烈似闪电震乾坤,还我大汉骄容!原始战车对战八旗铁骑,铁血柔情尽在本书。
热门推荐
  • 冰炎圣灵

    冰炎圣灵

    前世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今生为了站在世界的巅峰为所欲为不择一切手段
  • 供养护世八天法

    供养护世八天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给我一纸休书,从此两不相欠!”这个,是她唯一的要求。“不,生,你是卫家人的。死,你是卫家的鬼!”看不得她的决然离去,就算是相互折磨,他也要留下她。木紫晗穿越成为了卫家人人厌恶的小妾,走不了,留不下,在痛苦中受尽折磨。大夫人人前温柔,背后阴狠。老夫人残忍霸道,眼中只有自己是对的。小姑子冷酷可怕,心机用尽。连自己的相公也是阴郁可怕,变脸比翻书还快,让她难以适应。既然不能走,那她就要当家,要弃妾转正,要是有的人都听她的。
  • 滋补养生10堂课

    滋补养生10堂课

    自古以来,滋补养生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更注重健康养生问题,滋补养生因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滋补养生10堂课》从气、血、肾等1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滋补养生的重要性、原则、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滋补养生的食物、药膳等,为忙碌的你带来健康与美丽。
  • 向命运宣战

    向命运宣战

    当今的人类推断,一万年后我们可能向外星移民了。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呢?准确地说,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始,人类三千万年以后,还没有发现除地球外,能够完全适应地球人生存的星球!然而地球人类却面临着被自然消亡的命运!十分可喜的是,人类通过设在火星上的宇宙空间站,利用非常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在遥运的天际,发现一颗类似于火星的星球,而且隐约观察到似乎有存在生命的迹象!科学家兴奋的将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火星2号。于是,人类一只象巨龙一样的宇宙飞船,搭乘着三千地球公民,从火星上的人类宇航基地发出,驶向茫茫的太空!开始吹响了向命运宣战的第一号角!这只非常奇特的宇宙飞船,带着人类非常特殊的使命,伴随着人类去征服另一个世界,登陆另一颗有生命的球星……
  • 《红颜劫:美人何处》

    《红颜劫:美人何处》

    她喜爱自由,却可望不可及。她本是秀女,缺甘愿扶持自己姐妹。而她们才貌双全,在这深宫大院明争暗斗,忘却自我,忘却共同的初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后宫留给女人的空间总是局促的,像一场腾挪不开的舞蹈,低眉敛袖。她似乎已是女人里的幸运儿,她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 家有痞妃:王爷,绿帽请签收

    家有痞妃:王爷,绿帽请签收

    她苏凉笙下墓,不小心穿越到了新世界。谁知新身份如此骇人,艳名满京城!好不容易逃过夫人的算计,逃出了无情的苏府。尼玛,居然嫁给了报废的六王爷!从此,苏凉笙过上了专门给王爷戴绿帽的生活……幸好,六王爷自有青梅,一点都不在意!可怜她苏凉笙,现代专业考古砖家,只跟古董谈恋爱,情商为零的她,面对那些白痴皇上,阴森公子,爽朗捕头,武林至尊,还有那该死的六王爷,很!作!死!幸好她还有利用价值,六王爷对于她的桃花,也只是一朵一朵的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间食肆

    有间食肆

    扬州城有间馆子,没开在最热闹的街上,也离着城中心远远地,乍一看去,倒像是个小门小户的宅子,莫不是门口梁上斜挂这梨花木的牌匾和斜插在檐下的那盏贴着“食”字的纸糊灯笼,任谁也看不出这宅子里竟是间做得了珍馐的宝地,那陈年牌匾上不知是谁人用刻刀剜下的四个大字-有间食肆。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非复仇文】他,是被遗弃的皇子;她,是受尽宠爱的嫡女。当一片痴心错付,重生归来的她,是选择将错就错,还是,这个没有节操的某人?“音儿,男女授受不亲,你摸了人家的小手,人家就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要反悔了哦。”她一脸嫌弃地踢开这个如同大型犬一样的男子,“想做我的人,追上我再说。”新书《校草太嚣张:吃定绵羊小老师》已发,欢迎宝宝们围观。